吉他价格品牌,吉他教学教程,吉他曲谱视频
关注520吉他网
文章页顶部广告位
当前位置:首页 > 头条 > 如何有效地整理手边的音乐文献?
时间:2020-05-22     来源:网络资源     标签:

去年夏天一部口碑不错的电视剧《长安十二时辰》,这段期间在家追了一遍。

在电视剧中出现了一个术语,叫“大案牍术”。

由于这部剧的原著作者马伯庸在创造这部长篇作品时,进行了详细的考证,阅读大量资料。

剧中不论是服装道具,还是衣食住行、生活习惯,都在最大程度上,还原了唐代以及长安的风貌。

所以一时之间,我还真以为“大案牍术”是真实存在于唐代的一项技术,后来才知道这是马伯庸自创的一个词,根据小说中的历史走向,结合现下大数据分析技术,所想象出的一种古代数据分析技术。

虽然“大案牍术”只是个虚构的词汇,但历史上确有对于各项档案、数据进行管理和分析的技术。

如今“大数据”对于生活在信息化时代的人们而言,已经不是什么新鲜的词汇,甚至可以说,上至国家政府部门,下至个人,每天都要接受大量的信息,获取信息的速度越来越快,虽然可以利用一些工具来协助我们对信息进行分类处理,但首先我们得先确定信息分类的方法,才能用好这些工具,从而在合理分类中找出我们需要的信息,并为我们生活上的决策提供有效的参考。

我个人在进入吉他教学这个行业前,还是学琴阶段时,就有收集资料的习惯,刚开始都是实体的东西,纸质书籍和唱片(包括磁带和光盘),后来开始有电子文件,视频音频等;从资料匮乏到资料爆炸,匮乏到什么程度?可能手边只有两三本书和几盘磁带,反复咀嚼;后来则需要不断更换容量更大的移动硬盘来备份,当然,现在还有云盘了。

在刚开始透过互联网搜集资料时,还没意识到信息量的巨大,直到开始有下载过的东西怎么也找不到的情况后,才下决心必须采取行动,对这些资料进行分类、归纳。

但一开始并不顺利,因为种类繁多,还有些无用的冗余。

对于有历史价值和研究价值的资料,我统称其为文献,下面我就分享一下自己是如何对音乐文献进行分类的,这样的分类方式,不仅限于吉他,也适用于别的乐器,只是考虑到自己的专业和这篇文章预期的读者们,所以都以和吉他有关的文献来举例,不分纸质或是电子文件。

对于不同类型文献的作用和价值,我也在此提出自己的拙见,供朋友们参考。

我把音乐文献分为十类,比起“经史子集”的分法,要细化些:一、乐谱二、教材三、历史文献四、专题著作五、学术论文六、期刊七、文学作品八、音像资料九、工具书十、网络资源第一类,乐谱对于爱好者来说,最常见的习惯就是搜集乐谱了,乐谱资源通常也是占据我们收藏的绝大部分比例,在这其中还需要分为两类,一是原创作品(单曲或曲集);二是综合性曲集。

原创作品通常是作曲者以个人或集体方式发表的,像黄韬老师的单曲《不期而遇》、林幻奇老师的作品集《爱情之歌》,约翰内斯.莫勒的组曲《五首中国印象》还有匈牙利作曲家大卫.帕沃罗契和三位匈牙利作曲家们共同出版的儿童曲集《急急如律令》。

拓展阅读:视频欣赏:林幻奇和他的原创作品《爱情之歌》原创推荐|黄韬的吉他独奏小品《不期而遇》优美动听、韵味十足:莫勒《五首中国印象》欣赏(曲谱来了)【乐谱推荐】一本寓教于乐的曲集《急急如律令》综合性曲集不同于原创作品,发行的意图也比较复杂,有时是根据主编自身的喜好所搜集的曲目,或者基于某种目的,比如针对既有的曲目重新修订指法,或者适合于特定的用途(比如二重奏曲集)。

也有出版社根据出版计划直接引进的例子,比如上海音乐出版社的《跟杨雪霏学吉他》系列曲集,看似是一套教材,实则是一套对于教学来说具有补充性质的参考曲集。

还有对于大多数学琴者来说都不陌生的“考级曲集”,考级曲集严格来说也不是教材,因为光是以划分曲目难度作为学习进度的教学方式,不足以搭建合理的教学框架,考级曲集也只是适合于正常教学进度下的补充材料而已。

第二类,教材教材中也包含着第一类提到的乐谱,甚至教材中也有编写教材者的原创曲目,但是教材和一般乐谱不同的是,它提供了一个以教学为目的的框架,并有作者的文字指导,教材中的乐谱,其作用和价值是围绕着教学这个中心的。

我把教材分为三类:渐进式教材、技术手册和教学法。

渐进式教材考虑的受众主要是零基础的学员,从第一页开始,顺着教材的进度往下学习,进度的安排一定是循序渐进地,安排的越合理,曲目的设计越丰富有趣,对于学员来说就越友好。

除了常见的卡尔卡西教本,我个人还挺喜欢帕肯宁教本,以及萨格拉斯教本。

帕肯宁的教本虽然在国内没有出版,但已有全中文的译本了。

拓展阅读:总目录(大结局)|吉他大师帕肯宁教学连载(99)技术手册的内容则是针对已有一定基础的学员,甚至是具备相当水平的演奏者,需要突破技术瓶颈时的重要参考资料。

其内容并不会像渐进式教材一样从零开始,但即便是最基本的左右手运动方式,也会以相当的篇幅来阐述其运动机理,并提供有效可行的练习方式,但不一定是乐曲,很可能只是手指运动。

比如泰南特那本著名的《跳动的尼龙》,还有卡佩尔的《古典吉他技巧圣经》。

有些看似属于渐进式教材的书名,其实是技术手册,比如国内有出版的《罗梅罗古典吉他教程》。

教学法的受众对象则非常明显是针对从事吉他教学工作的老师们,内容的特点在于针对教学过程或者特定曲目,在学习过程中需要注意的问题,巨细靡遗的罗列清楚并细致地解说,即便不从事教学工作的读者,只要能够耐心品味这细腻的文风,也能从中受益,但对于从业者而言,可能受到的启发会更多。

拓展阅读:何青《古典吉他学习要诀》首发式及说明第三类,历史文献历史文献还要分为两种:史料和史志。

史料也有不同的种类,比如文献史料、口述史料、实物史料等。

由于吉他属于西方乐器,我们在国内能掌握到的第一手史料相当匮乏,有些文献史料可以透过互联网的力量,以档案的形式获取,比如国际乐谱库IMSLP上(https://cn.imslp.org/wiki/Main_Page),我们可以下载到巴赫鲁特琴作品手稿的图片:对于有心研究巴赫作品的人来说,这样的文献资料是非常可贵的,喜欢弹巴赫作品的人很多,我每次在外国专家的大师课上听到有人弹巴赫时,外国专家通常都会建议学员不要轻信手上已经过改编的版本,最好能对着巴赫的手稿,运用自己所有的音乐知识,亲自动手去改编一套属于自己版本的巴赫。

但能下这样功夫的人真是凤毛麟角。

FrankKoonce的版本,之所以被推崇,并不是因为他的改编有多完美,而是他忠于巴赫的原谱,提供了一个具有学术参考价值,可信度极高的版本。

史志则顾名思义,就是记录历史的文字、书籍等。

史志对历史事件进行梳理,有时会加入作者个人的价值评判。

而史志的作者,虽然并非都是掌握第一首史料的人,但对于读者来说,能透过史志的梳理,对吉他艺术建立一个历史性的宏观视角,则有助于把握方向性的思考,不会迷失在细枝末节中。

有趣的是,即便是相同的,可信可靠的史料摆在眼前,我们仍然可以得到不同的解读,也避免我们像瞎子摸象般,从单一的视角中误以为窥得艺术的全貌。

拓展阅读:林胜仪修订版《吉他音乐史》正式出版,欢迎预订!第四类,专题著作专题著作的主题,通常就像人们口中的“弹琴以外的功夫”,有把练琴当做习惯的人应该都有过一种体会,就是“为什么练琴越多,弹得越差?”这样的经验。

对着乐谱和教材反复练习,也下了功夫去研究作品,但结果并不理想。

这时或许就该看看这样的专题著作了,说不定正是我们所欠缺的。

专题著作涉及的范围广泛,比如玛德琳娜·布鲁瑟尔的《练琴的艺术》、RicoStover的《吉他手指甲指南》、阿萨巴吉克的《如何准备比赛》。

拓展阅读:为什么练琴越多,弹的越差?练琴,一场剖析自我的修行第五类,学术论文学术论文有可能成为专题著作而发行,但学术论文和专题著作不同之处在于写作方式,学术论文有其规定的范式,从摘要、关键词、正文,脚注尾注、结论到参考文献,都有学术规范。

在学术论文中,包括高等院校专业学生们毕业前要提交的学位论文,比如汤之韵女士在天津音乐学院读研期间,在何青老师的指导下,完成了她的硕士学位论文《布劳威尔20首简易练习曲–练习方法和教学意义》:高等院校专业学生们的学位论文,还有学者们的学术论文,一般来说都是开放性资源,去年初的娱乐新闻中,号称学霸的演员翟天临作为博士研究生却不知道“知网”为何物,足以证明他的学历是可疑的。

“知网”是国家级的知识开放网络平台,任何人都可以登录进行搜索,付费下载。

国外也有不少高等院校将自己的学术成果、学报或者重要期刊,以开放性质放在互联网上分享。

身边有时会遇到一些朋友,咨询某某教授的学术水平如何,我通常会建议他上知网去看一下,有没有这位教授的学术文章,如果没有发表在其任教学校的学报上,至少在其他期刊上也会有的。

第六类,期刊学术论文的发表途径,往往都是一些重要的核心期刊,除了核心期刊以外,也有面向爱好者们的期刊。

期刊的优势在于时效性和内容的广泛性,不过在今日自媒体如此发达的情况下,期刊确实受到了很大的冲击,有些期刊舍弃了纸质版,转而以线上阅读的方式提供给读者,但和大多数的自媒体相比,具有口碑的期刊还是颇有可读性以及收藏价值。

拓展阅读:《原声吉他》杂志:古典吉他家杰森·维奥克斯及其宽广的演奏技艺我国曾经有过面向吉他爱好者的杂志,由上海音乐出版社发行的《吉他之友》。

2018年重新面世的《新吉他之友》,则延续了《吉他之友》的宗旨,继续为爱好者们服务。

拓展阅读:全国吉他音乐人纷纷祝贺《新吉他之友》会刊发行!第七类,文学性作品以吉他音乐或吉他人物为主题的文学性作品不多,难得出现一部,对于吉他爱好者们来说都是值得关注的事。

文学性作品有故事,反映人生,甚至人性,虽说语言的尽头是音乐的开始,但让自己跟随着书中的文字与对白,感受在作者文笔下的人生百态,又何尝不是一种难得的感性体验?比如林幻奇老师翻译的《练琴.重回音乐》,是一部自传体式的小说;日本作家平野启一郎的《剧演的终章》,以古典吉他手为男主角,讲述了一段爱情故事,甚至搬上了大屏幕;还有美国作家米奇.阿尔博姆的《弗兰基的蓝色琴弦》,以虚构的人物在真实的音乐世界中穿梭。

拓展阅读:读书心得与摘要—《练琴:重回音乐》《音乐会结束时》,又一部与古典吉他相关的电影,请看预告片六根蓝色魔弦-作家懂音乐,简直开挂了!第八类,音像资料二十世纪杰出的指挥家谢尔盖.切利比达克(SergiuCelibidache)生前对录音非常反感,甚至把唱片里的声音比喻为犹如罐头里的豆子一样,缺乏生命力,尽管切利比达克不认同录音的音乐是音乐的本体,但也承认录音是一种“文献”。

自从二十世纪开始,唱片也成为了一种重要的音乐文献,一种有声形态的文献。

留声机的发明,使得过去那些稍纵即逝的声音有了记录并得以保存,同时也使文献记录的形式产生了巨大的革命。

现代人聆听音乐的习惯,现场音乐会的比例早已大幅缩水,在很大程度上也影响着我们对音乐作品的第一印象和感性经验。

除了CD、DVD这样以光盘形式保存信息的音像资料,现在对于我们来说更方便的是各大音乐app和视频网站。

有些不能下载,但可以收藏在自己的账号下,或者添加为自定义的歌单列表。

但音乐app和视频网站上的信息,由于是上传者自己填写的,所以常常有信息不全甚至错误的情况,就我个人来说,偶尔还是会收藏正版的实体唱片,虽然第一时间仍然会将唱片转为音频文件,便于保存和播放,但正版唱片中附带的唱片介绍和曲目解说,是珍贵的资料,尤其是全新的作品。

第九类,工具书工具书是专供查找知识信息的文献。

从编辑目的而言,它主要供查考、检索而非通读。

虽然知识信息的更新在今日是日新月异,透过出版方式提供给读者的工具书,有时会让读者感到书上的信息已经过时了,但对于一些经典的工具书而言,书中整理的知识,仍然有巨大的信息量和参考价值。

拓展阅读:还记得这部《古典吉他学习秘笈》吗?对于一名音乐学者来说,最庞大的工具书莫过于“新格罗夫音乐与音乐家词典”了,一共29卷,约2500万字,涉及来自98个国家的29000多项条目(20000多个传记词条,2200个关于乐器及其制造者的词条,1400个关于风格、专业术语和体裁的词条,1300个关于世界音乐的词条,1200个关于通俗音乐的词条,以及其他与音乐有关的许多词条),其中吉他(Guitar)的词条,就有20多页的内容。

拓展阅读:资源|《新格罗夫音乐与音乐家辞典》第十类、网络资源互联网在今日已经渗透到人们日常生活中几乎每个细节,你要是问现在的在校学生一些问题,如果他需要查找资料,相信绝大多数学生的第一反应不会是查书,而是上网查。

从哪里查呢?维基、百度、必应等搜索引擎,或者从知乎、得到、微信订阅号上的文章去查找。

不可否认的是,网络上的信息资源数量巨大,内容也丰富;但复杂、无序、碎片化也是其特点。

可能有人会怀疑网络资源的真实与可靠性,更愿意信任正规出版物提供的信息来源,但互联网技术提供了对于现代人来说更为便捷的工具,如何善于利用这些工具,才是我们应该思考的问题。

即便是正规出版物或者学术论文,在引用网络资源时,也被要求清楚地注明出处,为后来的读者提供可信的信息来源。

5年前我的一位朋友孙小小女士就曾经在查阅上海图书馆的官方网站“上海年华”时,发现了塞哥维亚大师曾经于1929年来上海演出过的信息,以及当年上海申报的报道,这就是善于利用网络资源的最好例子。

拓展阅读:【重大发现】塞戈维亚大师真的来过上海演出!结语以上的分类方法,是我个人多年收集资料后的总结心得。

有些文献资料可能很难明确划分到某一种类型,比如索尔的吉他教程,他透过科学性的剖析,从持琴姿势、演奏方法、乐器结构到作曲理论的应用,很难说这是一本“教材”,更像是一部专题著作,他尽可能地在那个年代发声,向世人证明吉他是一个足以承载深厚艺术内容的乐器。

又好比泰雷加的学生普霍尔所撰写的《吉他奏法与理论》,其中又有大量的历史文献来佐证,从音乐学的角度向读者展示吉他这个乐器的来龙去脉。

很多朋友都有这样一种观点,觉得吉他(或者准确地说是古典吉他)是种小众乐器,所以可获得的资料相当匮乏,面对这样的观点,我倒觉得这并非是所谓“小众”的关系,也许在30年前这样的说法是成立的,但如今时代变迁,万物互联的时代即将到来,感到资料匮乏,可能是没有挖掘到更多资料来源的渠道,或者相反地,我们手上已经有太多沉睡的资料,在搜集的过程中,因为没有对它们进行有效合理的分类与消化,所以导致消化不良,在需要的关头反而找不到有用的资料。

所以,如何给这些文献资料明确地定义和分类,倒不是最关键的重点,重点是,我们如何建立一种方式,来帮助我们有效地消化这些资料,成为我们知识与心灵的养分。

(完)

文章页顶部广告位
文章页顶部广告位
文章页顶部广告位

报歉!评论已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