袁越,就是现在给《三联周刊》写专栏的土摩托,在他那本讲述美国民谣史的《来自民间的叛逆》里,说过这么一个段子,“当我把这个爱好(喜欢民歌)告诉了几位朋友之后,他们都用一种不屑的口吻反问道:’民歌?每次春节晚会一轮到民歌上台我就躲出去抽烟,一看见民歌手身穿民族服装在台上咿咿呀呀我就恶心,民歌太俗了!’”历年春晚新创作的民歌留给我的印象他接着说,“可是,我所知道的美国民歌可不是这样的!在美国,民歌经历过好几次复兴,至今仍然受到广泛的欢迎,几乎所有类型的流行音乐都多多少少受到过民歌的影响,民歌在年轻人当中也一直有相当多的爱好者。
可在中国,民歌什么时候成了保守、俗气、粉饰太平这些字眼的同义词了呢?”袁越找到的答案是这样的:一、真正的民歌大都是很美的。
在传播媒体不发达、也没有“官媒”的时代,一首歌能流传下来,不可能靠炒作和硬推,必须有很多人喜欢才行。
二、民歌就是来自民间的叛逆。
真正的民歌大都反映了老百姓的真实生活,描写了他们在日常生活中的喜怒哀乐,表达了他们对生活中的不平事的不满和抗议。
一句话,老掉牙的内容和粉饰太平的颂歌是没人关心的。
美国民谣史上最著名的反战歌曲《答案在空中飘荡》。
鲍勃·迪伦用民谣的形式表达个人对时代的思考,使这首歌在不同人群中产生了强烈共鸣,获得了广泛的影响力和长久的生命力。
民众对于中国所谓“民歌”的看法姑且不论,我们倒是可以借此探讨一个问题:民谣是什么?民谣其实就是民歌。
指作者不详、以口耳相传方式在社团中保存下来的歌曲。
这些歌的大部分作者难以考证,调式古老,源远流长。
它们表现一个民族的感情与风俗习惯,具有特色鲜明的音阶与情调、风格,展现出浓烈的民族气质。
所以当代的民谣和传统的所谓“民歌”,都可以归入“民谣”这个概念,也就是说,《董小姐》和“刘三姐”,都是民谣。
《刘三姐》里的山歌,就是典型的民谣。
流行音乐起源于民谣。
现在的流行音乐,就是工业时代的民谣。
现代流行音乐源于英美,因此民谣(Folk Song)往往特指欧美的民谣,而其他地区的民谣则冠以世界音乐(World Music)的名目,反映出一种欧美文化中心论。
我们这里讨论的“民谣”,就没必要区分Folk Song和World Music了。
上世纪七十年代初期“创作歌手运动”诞生之后,美国乐评界认为,一个歌手,只要他的歌词反映的是真实的生活,演奏偏重于原声(不插电),不那么吵闹,那么他的风格就可以称为民谣。
无论他唱的是传统民谣还是新创作的歌曲,无论他用的是什么乐器,无论他唱的是社会问题还是个人感情。
Singer-Songwriters(创作歌手)指自己写歌自己唱的歌手。
上个世纪70年代初在美国兴盛一时,代表人物有卡罗尔·金(Carole King)和詹姆斯·泰勒(James Taylor)。
卡罗尔代表作《挂毯》(Tapestry),占据当年专辑榜榜首15个星期,在榜单停留超过6年,全球总共卖出2500万张。
总而言之,民谣大概具有以下几个特点:1.反映生活。
2.偏重原声。
3.富于美感。
4.流传广泛。
如今民谣已经成为一种音乐体裁,作品如过江之鲫,以这四个标准来衡量一首民谣作品是否称得上成功,也未尝不可。
所以《在那遥远的地方》是民谣吗?是的。
是成功的民谣吗?是的。
《南山南》、《同桌的你》、《董小姐》是民谣吗?是的。
是成功的民谣吗?是的。
《九月》、《这一切没有想象的那么糟》是民谣吗?是的。
是成功的民谣吗?那就不好说。
这两首歌在第2、3点上得分应该很高。
但在第1、4点表现就不尽如人意。
很有可能正是因为它们讲述的并非老百姓最关心的事,甚至也不是小众受众们最关心的事,导致流传范围不广,无法成为一首脍炙人口的作品。
诚然创作者未必有这样的目的,但作为关心民谣发展的人,我们有必要思考一个问题,本应广泛流传的一种音乐形式,为什么会成为小众的音乐?可能袁越的观点能带来一些启发:民歌要发展,必须现代化。
就是说,内容上要贴近生活,唱老百姓最关心的事情。
形式上要与其他音乐形式结合,一把二胡走街串巷,或者所谓“民族唱法”,是没有生命力的。
传播上,要利用商业化来推广优秀作品,但不能被商业牵着鼻子走,从上到下的硬推就更不行了。
我个人觉得中国当代民谣主要挑战是在内容上和传播上。
内容上,反映时代真实的情况,不避开甚至主动去面对社会乃至政治问题的作品仍然很少,自然难以引起大众的共鸣。
台湾曾经的民谣歌手杨祖珺说:“我总在心中惶惶恐恐地想着:我的歌声足以回答社会上关心我的人们的爱心吗?如果音乐除了作为娱乐的消遣品而外,不能在这大时代中负起一份该尽的义务与责任,音乐的存在是必要的吗?”在大陆,由于各种你懂的原因,这样的歌手还没浮出水面。
杨祖珺传播上,借助商业化是一个好主意,比如选秀节目,《南山南》、《董小姐》就是在这些节目中脱颖而出,进而成为大众一时的宠儿。
以马頔和宋东野目前的创作成果看,还难以评估商业化对他们音乐的影响,但我们必须警惕商业化对民谣的伤害,一首成名曲到处唱着捞钱,最后江郎才尽,荒废音乐的情况比比皆是,西方流行音乐史上的例子更不胜枚举。
美国民谣元老鲍勃·迪伦,借助商业推广了自己的音乐,但又不被商业裹挟,在音乐之路上探索至今,算是这方面做得比较好的例子。
腾讯2016年3月份开始的《大事发声》,邀请歌手做现场录音,全程播放,算是民谣商业化的一个最新尝试。
这是赵雷在演唱《南方姑娘》。
改革开放至今三十余年,七零八零九零这三代人生逢其时,见多识广,愿意也有一定的能力为钟意的艺术掏腰包,这些人就是民谣崛起的丰厚土壤。
他们所呼唤的是什么呢?无非是最能表达这三代人共同心声的优秀作品,而不是某些小众歌手自娱自乐或与少数粉丝同乐的所谓“民谣”。
那些作品自有它的价值,但不在此处讨论之列。
这样的作品大陆可能还没有。
但在台湾,在欧美,曾经大量出现。
他们走过的路,是我们正在走的。
多推介一些他们的优秀作品,从中学到一些有用的东西,并用在发展我们自己的民谣文化上,这就是“河畔小屋”的心愿。
《来自民间的叛逆》是中文世界关于美国民谣史的详实著作。
作者袁越。
“发扬民歌文化不是为了卖出多少唱片,培养多少歌星,而是让大家拿起乐器,放开喉咙,让音乐充满我们的生活,并使我们的音乐更加美好。
”袁越这话说得再对也没有了。
下一篇:民谣是什么,一念即天堂
- 夏天的风 姑娘 老男孩 理想三旬 月半小夜曲 生日快乐 其实 那些年 光阴的故事 少年 后来遇见他 那女孩对我说 世界这么大还是遇见你 火红的萨日朗 想见你想见你想见你 冬眠 关键词 芒种 往后余生 关山酒 年轮说 小镇姑娘 烟雨行舟 记念 你笑起来真好看 来自天堂的魔鬼 学猫叫 你的酒馆对我打了烊 不仅仅是喜欢 浪人琵琶 卡路里 带你去旅行 红昭愿 纸短情长 最美的期待 体面 小跳蛙 悬溺 侧脸 山楂树之恋 我的名字 失眠飞行 有可能的夜晚 追光者 请先说你好 流浪 东西 星球坠落 我的将军啊 烟火里的尘埃 答案 心如止水 我们不一样 嘴巴嘟嘟 晴天 成都 告白气球 南山南 女儿情 天空之城
报歉!评论已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