吉他价格品牌,吉他教学教程,吉他曲谱视频
关注520吉他网
文章页顶部广告位
当前位置:首页 > 综艺 > 「专访」《中国新说唱》总制片人陈伟:综艺也有价值观,我不能无中生有
时间:2019-04-05     来源:网络资源     标签:

如果你看过去年的《中国有嘻哈》,可能就觉得今年的《中国新说唱》略有些平淡。

相比去年风格强烈的GAI和一些diss气质冲天的选手,今年新说唱的选手们看起来更像是和气一团。

截至目前为止,节目最大的冲突点也仅是ICE为了重回舞台,挑了女rapper怼甜freestyle,被网友批评不够绅士。

这种和气也明显到观众都发现了:来自新疆的Max马俊和上海的PQ共唱一曲《东成西就》,王以太和法老穿着黄绿“情侣装”唱了《悬崖华尔兹》。

但与此同时,新说唱里的一些作品也悄悄火了。

选手艾热和李佳隆的《星球坠落》是一首舒缓的情歌,live一出虎扑就有了单独的讨论帖,之后一度成为抖音热门BGM。

作为超级网综的一个标志,《中国有嘻哈》显然具有更强的攻击气质,但今年的《中国新说唱》想表达的东西似乎有点不太一样:作为这两档节目的总制片人,爱奇艺高级副总裁陈伟在接受界面采访时强调了一点,说唱文化已经出圈了,所以他内心自己的检验标准是节目有没有产生金曲。

而在此之前,新说唱表达的另一个意图是希望成为当下年轻人的潮流风向标,引领他们的生活方式。

目前,这个IP已经开发了300多个SKU产品(指授权衍生品)。

今年对于整体娱乐行业来说,是正在转型的一年,即便是娱乐内容的综艺,也开始明显地呈现出主旋律的色彩。

比如《中国新说唱》的推广曲就是由吴亦凡演唱的《中国魂》,歌词足够直白,“你看见我是中国人,你知道我有中国魂。

”而因为这种特质,新说唱一度被网友称为“红肠”。

不过,就算吴亦凡这么卖力,第四期播出后也有观众表示不太满意他,留下评价,“所以推广中国风是加拿大人穿着supreme用着autotune满口英文吗?”另外的一些质疑则主要集中在给选手“加戏”、制作人公演一般、剪辑水平不行等等。

而“如何评价爱奇艺《中国新说唱》第四期?”这个问题,在知乎上浏览已经超过659万,有接近2000条讨论。

有一点可以肯定了,说唱节目的热度依然在,人们依然关注。

作为这个系列的总操盘手,陈伟最近接受了界面的专访,就节目今年的设计和真人秀上的一些剪辑聊了聊他的想法。

在他看来,一档好的网综,评价维度不止“炸”这么简单。

“为什么不炸了”界面:看到第三期有很多合唱曲,弹幕就说到一点:音乐特别好,但是节目没有去年炸,这个有想过是什么原因吗?陈伟:我觉得弹幕你就看一半就行了,因为发弹幕的人无非两种,一种是节目的死忠粉,一种是艺人粉。

不管站在哪个角度,他只要觉得音乐好听,我觉得就成功了。

这是一个音乐节目的根本。

去年《中国有嘻哈》是比较强剧情剪辑出来的节目,因为有一个特定元素,叫大家相互不理解。

大众对于说唱文化是不理解的,对一直在做说唱音乐的OG们,这些爱好者,Idol rapper,都是不理解的,这种相互不理解会造成所谓不认同或者冲突。

这种冲突其实在今年是没有的,我不能无中生有。

而经过去年《中国有嘻哈》整个现象级传播,其实音乐说唱文化已经出圈了。

会有更多的不属于underground的说唱歌手大量出现,不管是像各种练习生、还是像高校学生,还是其他职业的人、纯爱好者,大家的广泛参与造成了选手的多样化。

而这种多样化消除了很大一部分的不理解。

所以今年你看到更多的是peace and love and respect。

在这种情况下,其实不存在去年那样的对抗基础。

所以事实上在现场也没有发生,你没有发生,我不可能剪出来的。

界面:那是不是出圈以后,说唱真人秀的这种强剧情就一定会削弱?陈伟:剧情真人秀是我们首先提出来,并且在践行的这样一个生产工艺。

但是我并不觉得这是个万能药,也并不觉得它是一味味精可以什么菜都放。

去年我们为什么要做强剧情形象?是因为有太多的人连说唱是什么都不知道。

所以我为了吸引他们,会把整个真人秀剧情的体量做得更重一点,比例做得更足一点。

这样大家看热闹的,就当看剧了。

内行看门道,外行看热闹,他都有得看。

但是经过去年这一年的文化普及和出圈,它的音乐性其实是应该是被大家更为看重的。

从去年的数据维度来,其实最终带起节目品质的还是那些好歌。

所以2018年做一个说唱节目,我是非常在意它的音乐性和流行度的,也就是说是否出、出多少金曲,这个金曲的传播度到底如何,这是我考评这个节目的一个非常重要的维度,这个比剧情对我来说重要得多。

真人秀的balance在哪里界面:刚说到《中国新说唱》达到了你心理的预期,那《热血街舞团》有达到吗?陈伟:街舞团欠一点,街舞团就是比例问题。

街舞团的剧情比例应该降低一点,因为舞蹈的标准大家心里有,大家看一个舞蹈好还是不好的标准,比看《中国有嘻哈》的时候的标准更具象。

所以当有一个标准更具象的比赛主体的时候,你的剧情应该再少一点。

《热血街舞团》虽然也不错,但唯一我觉得有遗憾的,复盘的时候,车澈也明确地觉得如果剧情再少一点,观众会更容易focus。

我觉得这是一个balance的问题。

界面:《机器人大战》的经验又是什么?陈伟:机器人又是另外一回事。

因为看机器人格斗比赛的人,其实更适应的是比赛赛制,一个像标准的像篮球、足球这样的赛制逻辑,而不是选秀赛制逻辑。

也就是说机器人的问题在于它用选秀赛事代替了比赛赛事。

舞蹈不一样,舞蹈可以是选秀赛制,这是两个问题。

但归根到底共同点是剧情的比例多了。

一个是应该把选秀做得更足一点儿,另外一个应该是把比赛做得更足一点。

界面:在超级网综领域,产出爆款会有一个规律吗?比如说观众的审美周期,或者是一档综艺、一个题材的生命周期,会有这种时间规律吗?陈伟:没有,电视的规律之前是基本上每一两年会出一个爆款节目。

但是你知道网络的发展速度是比电视要快,但是网络又有一个情况叫跟随战略,比电视台还要来的直接。

电视台不是一个商业机构,它是个事业单位,大家相互还是有一个竞争底线。

界面:国内目前来说,好像还没有那种做了几季还能够保持很强创新能力的网综,这个你认为是为什么?陈伟:有些东西其实我们觉得能够把握好,只是在你没有做之前,你没有办法来说服别人你能把握好。

如果说只有我们一家,或者只有几家能把握好,而几十家上百家都把握不好的时候,有时候可能一刀切是一个办法。

实话讲,这个行业在前几年迅猛发展、野蛮生产当中确实有点乱,然后杂草丛生。

那这样良莠不齐的情况下,视频网站平台影响力又越来越大、越来越主流,当然是应该去规范很多的东西,至少可以让很多杂草没有生长空间,我觉得大方向没毛病。

选秀节目最能承载价值观界面:你会觉得一档综艺是要有自己的价值观吗?陈伟:必须有。

文以载道,这句话没毛病。

你做一篇文章,它一定承载着创作者的观点和思想的。

除非你写的是个请假条,对吧?哪怕你刻意回避,你的作品里面都会承载着你对这个世界的看法,和你想让这个世界变成什么样子。

所以我觉得,不管是一个娱乐节目也好,还是一个纪录片、电影也好,它都会都会承载着这方面的东西。

选秀节目才是最容易承载价值观的东西。

在选的过程当中,数千倍的素材里边,你选择了这些作为你的片子的组成部分。

我可以很恶毒地去选择相互攻击的东西,我也可以很有选择性地把有可能我觉得令观众不适,或者令未成年人容易误解的东西过滤掉,这都是创作者的选择。

我也可以把一段话放大了,挑很好的BGM垫在那,让他这段话直击人心。

这都是一念之间的事情。

所以到最后你选择素材,你讲这个故事的过程,就是你理解世界和你表达价值观的过程。

界面:我注意到一点,就是越来越多的娱乐产品,综艺也好,或者抖音也好,大量占据大家的时间。

作为一个生产娱乐内容的人,你会觉得这种“娱乐至死”是一个不好的倾向吗?陈伟:当然我自己做娱乐产品,我个人不太同意娱乐至死这个观点。

我觉得是三俗至死。

娱乐没罪,无论是什么时代,都需要娱乐。

但是三俗是致死的。

好像刚才我们在讨论价值观,你的娱乐产品如果传递的是不良思想和价值观的话,他当然会致死。

美国大片算娱乐产品么,算吧,我们每年有进口的配额,然后美国大片在无论是在北美还是在世界上,还是在中国的票房都还是不错的。

我们大家都在看它的价值观的传递,它的家庭观念等等这些传达。

其实很主流,很正能量。

所以我觉得,最终被大众所接受的最终还是真善美的东西。

界面:现在的九五后、零零后,最年轻这批人,他们平时对于这种主流其实不抗拒,有没有用户分析显示,他们对于新说唱这种比较主流的表达的反馈是什么?陈伟:我们节目去年观众30岁以下的比例超过80%,今年数据我还没拿,节目观众的年龄比我们站内的平均年龄比例要低。

我会比较关注评论或者弹幕,我看到其实大家对于这一类是乐意接受的。

九五后、零零后,他们的文化自信会更强,他们就是觉得中国的东西挺好的。

在80后可能诞生了二次元文化,而在九零后、九五后诞生了古风二次元。

我觉得这可能就是两代人对于文化自信程度的不同。

所以他们才会觉得,我们在节目当中提这些中国的说唱文化走向世界,提中国风就是国际范儿,其实是非常好的东西。

这些他们是认同的。

网综的进化与迁徙界面:我其实还有一个疑惑,综艺有什么样的操作技巧,在表达的时候没有那种说教感?陈伟:就是合适的人说合适的话,别生硬。

他说出来的语言要真。

而真实的前提下,就是这个人是要付出,是会说出这样的话。

我们就要创造它的整个的规则、环境条件,让他有可能说出这样的话,做出这样的事儿。

低劣的创作者,他如果想要刻板地去表达这样的东西,他会灌输,他会硬加。

那其实就是假。

不管他是制作人、选手还是谁,我们不教他们说任何一句话,一个词都不教。

但是我们知道他在什么时候会说什么样的话,我们是有预判。

这是高水准的创作者和低水准的创造者之间的区别。

真人秀必须得了解人物主体,对人物主体有充分的了解和预判。

界面:每年有这么大的节目产出量,然后又需要好导演,这些导演从何而来?陈伟:每天看我们这些老家伙们在创作,然后一点点学,学一些技巧,学一些规律,比如我们为什么去取舍。

然后在后期看我们如何构架这条故事线,哪些是有效的,哪些是不要的,哪些是我们捶胸顿足拍大腿,说为什么没拍到呢。

界面:一般来说一个新人从能够上手,他大概需要多长的培养时间?陈伟:四年左右,我觉得能成为一个成熟的导演。

聪明一点的,大概三两年能够达到。

有天赋一点的,两年差不多可以。

这种天赋就是敏感。

界面:你对今年或者说未来一两年之内的行业一个判断是什么?不管是网剧还是网综,好像相对来说进入了一个平缓期,没有前两年那么高速发展了。

陈伟:我觉得从大环境来讲的话,应该是就是一个马太效应更加明显的过程,优胜劣汰。

无论是客户投放也好,政策监管也好,会让整个行业的创作门槛会更高,高水准团队获得的机会会更多,而碰运气、赚快钱和这种东拼西凑的这草台班子,浑水摸鱼的可能性会更少。

所以网综这个行业,其实它要迎来的是一个比较强烈地去伪存真,去粗取精的一个进化过程。

在这个过程当中,会有一批从业者会被淘汰出局,当然他们可能不一定会离开视频创作这个行业,可能会转到其他的平台。

比如说短视频。

这批曾经做过网综的团队,如果进入到短视频平台的话,其实是有可能提高短视频整个PGC的创作质量和能力的。

他们可能在网络综艺进入到超级网综这个时代当中被淘汰下去了,但是在短视频的从UGC往PGC过渡这个过程当中,他们还是领先的。

所以他们会更多地服务于MCN和短视频的UP主。

其实就是这样的一个迁徙过程。

文章页顶部广告位
文章页顶部广告位
文章页顶部广告位

报歉!评论已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