之前和各位分享了两篇比较“学术性”的经验,今天和大家聊些比较轻松的吧话说某年某月某一天,我背着我的琴包缓缓走进酒吧(台湾叫做pub,live house)的台上,为稍晚的演出作准备;先介绍一下我琴包里的东西:Bass一把(废话),背带一条,导线一条,调音器(tuner)一台,谱一本,新弦一套,调琴工具一套;我首先拿出Bass把音调准,然后将导线插进箱子,先把箱子上的均衡调成我所习惯的音色,再调整到一个适当的音量(通常我监听用的箱子不会开到很大声,以我自己听的清楚为原则,以免影响其他人),再确定我的箱子到调音台的通路是否正常,然后在外场的声音部分就交给音控师了然后就可以在台下休息到上台之前,顺便看看当天现场是否有漂亮可爱的MM…………等到演出时间一到,我就带着我的“四大件”上台了;什么是我的“四大件”?就是手,耳,眼和我的心手:当然就是要用“他们”来完成我今天的演出,不必多说啦耳:我在访问中说过,在弹琴的时候要open ear(打开耳朵),所以我通常都会尽量挨着鼓手近一点,一般演出的时候大家都是“听着鼓手的拍子”来弹琴,在这里我提出我的看法,要“跟你的鼓手一起算拍子”来弹琴;这样会让鼓和Bass在音乐上的基础更为稳固,节奏更加有弹性眼:其实他们才是最忙的;看谱,看MM,还要看鼓手……..有一次我和老赵(赵传)做一个大型演出,很大的舞台,但是最可怕的一点是我的位置和鼓手的位置活活距离15米以上(代表了我不可能听的到鼓手直接的声音,即使听到了也延迟了至少半拍以上),偏偏那天运气很好的一点是临上台了才发现反送监听完全没有鼓声…….死,从开始的第一拍到最后一个结束音,我只有紧紧地盯着鼓手的位置看着他双手的动作来处理我的每一个音,还好那次只演了4首歌,但是也是一次难得的惨痛经验心:或许有很多朋友还没有了解一点,一个称职的Bass手不但要稳固住拍子,还要比你的鼓手更主动的来主导“律动”(groove)这件事,其实在同样的一首歌曲里面,不同的律动会让歌曲有不同的“情绪反应”发生,记得一件事,一首歌曲的“个性”或许是歌手或其他乐手完成的,但是“情绪”一定是掌握在Bass手的手里;所以,弹琴的时候除了耳朵以外,还要把你的心打开,就会让快歌更加具有力度,抒情歌曲更加柔软有弹性好了,演出结束
- 夏天的风 姑娘 老男孩 理想三旬 月半小夜曲 生日快乐 其实 那些年 光阴的故事 少年 后来遇见他 那女孩对我说 世界这么大还是遇见你 火红的萨日朗 想见你想见你想见你 冬眠 关键词 芒种 往后余生 关山酒 年轮说 小镇姑娘 烟雨行舟 记念 你笑起来真好看 来自天堂的魔鬼 学猫叫 你的酒馆对我打了烊 不仅仅是喜欢 浪人琵琶 卡路里 带你去旅行 红昭愿 纸短情长 最美的期待 体面 小跳蛙 悬溺 侧脸 山楂树之恋 我的名字 失眠飞行 有可能的夜晚 追光者 请先说你好 流浪 东西 星球坠落 我的将军啊 烟火里的尘埃 答案 心如止水 我们不一样 嘴巴嘟嘟 晴天 成都 告白气球 南山南 女儿情 天空之城
报歉!评论已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