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I 起源做为初次接触哥特音乐的乐迷而言有一个无论如何也无法忽略的问题,那就是什么是“哥特”?哥特究竟代表着什么?首先我们要说的是“哥特”不仅仅是一种音乐,它更是一种文化,甚至是一种生活方式。
哥特的词源是英文的gothic,在权威的Collins Cobuild英文词典中这个单词包含有三重含义:一.一种建筑形式,此类建筑多见于宗教性建筑。
如教堂等等。
标志为尖顶、高穹顶、呈锐角的拱门。
二.通常用来形容一些描写在黑暗和偏僻的角落(例如城堡,地窖)发生的奇异、神秘事件等内容的小说和故事。
三. 一种印刷或者手写英文字体,通常外观非常华丽。
当然,除此之外还有其他一些含义。
但在我们这篇文章中哥特(Gothic)一词主要指的是一种都市亚文化的代名词以及由这名词本身衍生出的形容词。
它包含了文学、音乐、美术、服饰等许多方面内容。
至今为止,哥特的、哥特式的这类词已被用于多种音乐风格的描述。
从摇滚(Rock)到工业音乐(Industrial)从电子(Electro)到民谣(Folk),都有和其相关的分支流派存在。
那么我们先从哥特最初的起源开始谈起:哥特确切作为艺术词汇而存在是欧洲的文艺复兴时期,它被用来形容绝大部分和中世纪有关的艺术风格。
最初哥特是做为德国古民族的一支的称谓而被世人所记住的,他们曾经打败并入侵过罗马帝国,并最终使其分裂崩溃。
而15世纪在意大利掀起的文艺复兴运动中的艺术家们将古希腊古罗马文明结束至文艺复兴运动开始这其中由基督教会势力统治的漫长岁月称之为“黑暗的中世纪”(Dark Middle Age),并将这段时期中所产生的艺术形式统统归为哥特艺术。
自然,从当时那些文艺复兴艺术家们的本意看来,哥特这个词最初绝不是什么赞扬或崇敬。
它意味着粗野、不开化。
事实上,从现代角度来看,中世纪艺术并不象当初他们所形容的那样一无是处。
相反,很多相当有造诣的作品保留了下来并影响着后世。
例如哥特式建筑、雕刻、玻璃器皿、灯式、装饰画等等。
在这些哥特艺术当中,宗教题材扮演着极其重要的角色。
18世纪末19世纪初欧洲开始的浪漫主义文化运动使得哥特和中世纪再一次被当时的文化界所关注,浪漫主义崇尚个性解放,情感,自由。
是对西方近代唯理主义、物质主义思潮的一次反动。
是人性对工业文明的反抗。
具有反传统和非理性色彩,其中审“丑”第一次做为美学概念出现在大众面前。
他们用各种手段创造着自己的艺术,其中宗教、超自然、中世纪题材频频出现,而哥特做为一种形而上的醒目、黑暗、奇异符号被浪漫主义艺术赋予了新的内涵。
其中颓废派作家Byron(拜伦)、Shelley(雪莱)、Baudelaire和 Verlaine对人类的阴暗面都非常感兴趣。
性困扰则成为了浪漫主义文学所关注的另一个重要主题,背德的欲望和罪孽,付之行动后的苦恼与喜悦每每被作者和读者玩味不休。
在视觉艺术领域,诸多浪漫派画家(如Caspar David Friedrich)非常偏爱哥特题材,那些荒芜、萧瑟、黑暗的景象被浮现于画布当中。
建筑领域新哥特风格的教堂再一次成为了时尚。
在这些艺术领域艺术作品中,哥特小说应该被着重介绍给大家。
此类通俗小说在18世纪相当时髦,书中描绘了大量荒诞不经的奇谈怪论和黑暗历险故事,融合恐怖、神秘、情色元素。
艾伦坡的“乌鸦” Bram Stoker的“吸血伯爵Dracula”,玛莉雪莱的“佛兰肯斯坦”都是其中的名著,特别是Stoker开创的吸血鬼文化可谓历久不衰,在当今时代都能吸引到无数的追随者和爱好者。
例如创作出“夜访吸血鬼”等新哥特小说的当代作家安妮 莱斯。
这些作品大大超出了当时社会所能容忍的限度,因此被官方文化界所不齿。
II 不列颠新哥特运动的兴起 Gothic Rock20世纪80年代初,一股新哥特文化运动渐渐在英国兴起并被大众所关注。
音乐在其中扮演了领头羊的角色。
一种脱胎于70年代末PUNK/POST PUNK音乐的新音乐形式出现,后来被公众称之为“哥特”。
它流行于英国的“异教徒”(这里特指不信英国国教的人)当中,具有明显的反传统色彩,敌视正统性道德和宗教信仰;歌颂黑暗,人性的阴暗面和死亡的美丽;音乐上尽管含有电声效果和舞蹈节拍(在进化后的某些分支中),但整体沉缓、忧郁、沮丧而病态;强调小调和声,空旷、单调的旋律和递缓的节奏;形象上,乐队和乐迷都将死亡上升为一种审美观念:蕾丝花边衬衣,黑色皮革衣裤,黑色眼影,苍白的化妆油彩,维多利亚式造型,中世纪服饰,宗教服饰统统成为了“哥特人”的最爱。
很难为哥特音乐的诞生确定一个具体日期,因为在70年代末大量英国乐队涉及到了这一黑暗领域。
Joy Division,The Cure,Siouxsie and the Banshees,The Damned,Adam & the Ants,Ultravox, Killing Joke,The Sound,The Comsat Angels,UK Decay等等我们大陆乐迷熟悉不熟悉的名字充斥其中。
他们那带有新浪潮和黑暗流行色彩的音乐影响了很多后来的“哥特人”。
但唯一可以明确的是英伦新哥特运动最为“标志性”的事件是英国乐队Bauhaus在1979年推出了单曲Bela Lugosi’’’’’’’’s Dead。
(Bela Lugosi是著名的扮演吸血鬼的电影演员,他79年去世)。
从此哥特音乐一发不可收拾,Bauhaus也因此成为了历史上第一支公众意义上的“哥特”乐队,虽然最初“哥特”这个形容词同样表示着主流媒体对这支乐队的鄙视。
其后对于新哥特运动有重要贡献的事是一个名叫BATCAVE(蝙蝠洞)的俱乐部1981年在伦敦成立,许多被贯以哥特名号的乐队都曾在那里演出过。
其中以Virgin Prunes和Alien Sex Fiend最为著名,虽然这两支乐队对于哥特音乐本身的探索并不如我们前面提过的许多乐队大,但在当时他们频繁的演出和骇人的舞台哥特形象还是为不列颠新哥特运动的推广做出了莫大的贡献。
有评论家撰文对这股新哥特文化运动进行了精辟的分析:从渊源上将,新哥特文化运动明显受益于19世纪浪漫主义文化思潮的影响。
它们同样充满个人情感:浪漫的爱与失落,同样以死亡、毁灭和黑暗历险为主题,这些都能在哥特小说中找到参照。
新哥特运动在英国的诞生和兴起是因为它很好的扮演了一种融合音乐、电影、文学、美术和时尚的综合艺术。
20世纪80年代中期哥特音乐做为一种传统摇滚乐中的新流派在英国取得了相当大的成功,Sister of Mercy,The Mission UK,Fields of the Nephilim这三支乐队成为了其中的矫矫者。
融合黑色情趣,浪漫色彩,NEWWAVE和稍许金属元素的音乐受到广大乐迷的热烈追捧,在某种意义上他们重新定义了哥特音乐。
(如果你聆听过这三支团的专辑,并将之与Bauhaus的作品相比,差别显然易见。
)如果我们将眼界放宽一些,那么欧洲还有一些被忽视的哥特团体,如Alice, Laura,Temple of Love,Tower of Strenght,For Her Light 和Garden of Delight的作品也都具有相当的水准。
随后出现的一些哥特乐队随着这股运动也确立了自己在乐坛的一席之地。
And also the Trees,Xmal Deutschland,Love like Blood等等纷纷推出了带有哥特味道的新唱片。
与此同时一些不好的倾向慢慢蔓延在传统哥特音乐流派当中,许多乐队放弃了自己的音乐创造力甘心跟在他们的“偶像”后面亦步亦趋,大量相似的作品被不同的乐队所用滥。
以至于当前传统的哥特音乐,一般我们称之为“哥特摇滚”(Gothic Rock)在世界范围内日渐没落,就像廉价恐怖漫画书那样成为了一种腐朽的陈词滥调。
不过在英国本土它们还保持了一定的生命力和影响力(也许是英国人天性保守的缘故?)至今你都能听到和看到大量乐队Rosetta Stone,Midnight Configuration,Inkubus Sukkubus……创作着和它们的前辈相差无二的音乐活跃在地上和地下乐坛。
与上面那些乐队相对照的是一些需要我们特别关注的乐队和它们所创作的音乐。
这些团体组建伊始均深受80年代初不列颠新哥特运动的影响但不久后都开创了自己崭新的音乐道路,例如著名的Dead can Dance,这支来自澳洲的双人组合的首张专辑是非常纯正的哥特作品。
但从第二张专辑开始,独特的咏唱、越来越多的中世纪元素和东方音乐元素融入到了歌曲当中,非常独特。
另外要说的是Cocteau Twins,早期的阴郁风格逐渐被乐队成员演绎成了一种缥缈的梦幻之音。
从另一个角度重新诠释了哥特音乐本身,这两支4AD旗下的台柱组合被日后许多新的黑暗音乐流派视为鼻祖。
说到这里我们必须给予英国4AD这个曾经提携过Bauhaus,DCD,CT的独立厂牌足够的尊敬和感激。
正是由于它的存在和慧眼,新哥特运动才会对乐坛产生着广泛和深远的影响。
最后我们还不能忘记来自欧洲中部荷兰的Clan of Xymox,那近似The cure般俊美妖艳的外形配合忧郁迷幻带有电子舞曲色彩的哥特之声着实吸引了不少流行乐迷投入了哥特音乐的怀抱。
III 黑暗之血在美国和欧洲Deathrock,EBM,Darkwave,Synth-pop……上一章我们着重谈论了哥特音乐在英国的起源和发展。
但“黑暗之血”无处不在,在不列颠新哥特运动如火如荼展开的同时隔海相望的美国地下音乐界也正衍生出一股直接源自根源摇滚的“浊流”, 81年Rozz Williams组建了传奇乐队Christian Death,他们用妖艳的外型;启示录式的歌词;咆哮的吉它以及限制级恐怖片和色情电影样的现场营造了一个现世地狱。
其渎神和黑暗病态程度比一众英国同好有过之而无不及。
当时的美国音乐媒体将Christian Death的音乐冠之以“死亡摇滚”的名号。
就本质而言死亡摇滚与哥特摇滚同为一物,唯一略有不同的是美国地下音乐界并没有经历过如英国乐坛一样的无政府Punk暴动,因此Deathrock的器乐编曲更多来自于Mifit类的恐怖Punk并且混合了许多根源摇滚成分,基本上不含有Punk色彩。
虽然Rozz最后与乐队不欢而散,并最终在98年前以悲剧方式结束了自己的生命。
但Christian Death以及其所派生出的诸多乐队如Shadow Project、Faith & the Muse、Gitane DeMone等组成的音乐家族构成了北美黑暗音乐界中不可忽视的一股力量。
此外London After Midnight早期也是这种风格的乐队。
而美国黑暗厂牌Cleopatra始终不遗余力地推广着这种音乐。
从现在<
上一篇:Indie音乐类型扫盲
下一篇:塞戈维亚技巧的要诀

- 夏天的风 姑娘 老男孩 理想三旬 月半小夜曲 生日快乐 其实 那些年 光阴的故事 少年 后来遇见他 那女孩对我说 世界这么大还是遇见你 火红的萨日朗 想见你想见你想见你 冬眠 关键词 芒种 往后余生 关山酒 年轮说 小镇姑娘 烟雨行舟 记念 你笑起来真好看 来自天堂的魔鬼 学猫叫 你的酒馆对我打了烊 不仅仅是喜欢 浪人琵琶 卡路里 带你去旅行 红昭愿 纸短情长 最美的期待 体面 小跳蛙 悬溺 侧脸 山楂树之恋 我的名字 失眠飞行 有可能的夜晚 追光者 请先说你好 流浪 东西 星球坠落 我的将军啊 烟火里的尘埃 答案 心如止水 我们不一样 嘴巴嘟嘟 晴天 成都 告白气球 南山南 女儿情 天空之城
报歉!评论已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