吉他价格品牌,吉他教学教程,吉他曲谱视频
关注520吉他网
文章页顶部广告位
当前位置:首页 > 头条 > 二胡演奏的力度问题
时间:2019-04-12     来源:网络资源     标签:

二胡属于民族拉弦类乐器,其发音特点是弓子来回运动,弓毛(马尾)与琴弦摩擦使琴弦产生振动,通过琴码以及蛇皮传递由琴筒将声音放大、共鸣。

由于二胡的构造及发音特点,从而决定了二胡在演奏中的力度方式。

  一、二胡琴弦的振动特点  根据物体振动的物理属性,当一根琴弦受到外力策动而产生的振动称为受迫振动;琴弦由于自身的弹性关系,当外力去掉后还能继续振动(因琴弦内部作用而产生的振动)则称为固有振动。

只有当这两种振动产生共振(振幅为最大时),琴弦发音就纯净、优美。

  胡琴弦的振动必须具备两个条件:弓毛(马尾)对琴弦的压力和弓子的运动。

这两个条件必须同时具备,琴弦才可发出声来。

因此,二胡演奏中的力度问题就是通过改变琴弦的张力以及弓毛(马尾)与琴弦之间的摩擦力的大小而达到不同艺术表现的需要。

  1、琴弦的张力变化在左、右手中的不同体现  二胡演奏中要改变弦的张力有两个方面的因素,这是根据左、右手不同的“操作”形式决定的,即左手手指的指压和右手运弓时弓毛(马尾)对琴弦的压力。

左手手指按弦时手指对弦的压力使弦或多或少地改变了张力的大小,特别是揉弦(无论是“压揉”还是“滚揉”)指压的大小能够较明显地改变弦的张力,从而在力度上有变化。

另外左手换把时,特别是“跳把”,左手手臂上、下移动(尤其以从低把位移至高把位最为明显)产生的摆动力量由手臂传递给手指指关节而作用于琴弦,这种“摆动力”同样可产生一定的力度。

  上面提到了弓毛(马尾)对琴弦的压力,这主要指右手运弓的力度控制,要使弓毛(马尾)改变对琴弦的压力,就必须适当调整右手手指对弓杆和弓毛的“绷”的松紧程度,这样做,也必然要使整个右手的力量集中于食指、中指和无名指。

  2、弓毛(马尾)与琴弦之间的摩擦力  右手运弓使弓毛(马尾)与琴弦之间产生了摩擦力,当然这种摩擦力得力于“松香”的粘合作用。

摩擦力的大小一方面跟弓毛与琴弦的压力有关,另一方面与运弓速度也有关系,只有二者相结合,才可改变弓毛与琴弦之间的摩擦力,从而使演奏力度有变化。

在运弓时,拉弓与推弓以及外弦与内弦的不同也会产生不同的力度。

一般地说,拉弓时容易达到较大的力度,而推弓则不易做到。

从弓段来看,由于右手持弓的方式和肘部及手臂张合用力习惯等因素,无论是拉弓还是推弓,弓根和中弓部分容易增大力度,增加摩擦力,而弓尖部分往往很弱,不易产生强的摩擦力。

就两根弦而言,拉、推内弦容易产生力度,此时右手中指和无名指容易“绷紧”弓毛,增强摩擦力;当拉、推外弦时,右手只能“托”着弓子走,顶多食指向下压弓子增加一点力点,其力度不如内弦时好控制。

运弓速度的快慢也是改变力度大小的一个很重要因素,如慢弓的“音头”那一刹那,弓子快速“启动”就会产生爆发力,力量加大,声音饱满、扎实。

  二、二胡演奏中力度的技术处理  1、慢弓的力度  演奏慢弓是二胡的基础,同时又是一种不好掌握的技术。

这其中主要是力度的控制问题。

慢弓因为“慢”就无从以加快速度而达到一定的力度(“音头”除外)。

二胡的运弓讲究“一条线走”俗话说的好:“会拉一条线,不会拉一大片”。

这里的“一条线”就是要求运弓平直,否则就是上下前后摇动(“一大片”)。

  按常理,二胡的弓子走向以第一种为好,它比较合乎生理机能的活动规律。

但是笔者认为:在慢弓演奏中若追求力度变化,可适当调节一下弓子走向。

拉弓时弓子略向下倾斜,而推弓时弓子略向上倾斜。

  这样运弓时,右手无论拉弓、推弓都能产生一种向下的“重力”,而这种“重力”就加大了右手的弓压(弓毛对琴弦的压力)和弓毛与琴弦之间的摩擦力。

如演奏《江河水》的引子:  1B(37弦)  3……6……2……5.36……  为了表现一种悲愤的情绪,前面三个带装饰音的音必须带有“音头”,才可产生一种突强的爆发力。

紧接着的音采用“跳把”并“压揉”,将音区移高,产生紧张度,达到一种“悲泣”的强烈艺术效果。

在这个引子里,二胡演奏的力度变化,既是一种强有力的也是一种蕴藏的“内在”的爆发力,演奏者要有一种把久积内心的悲怨发泄出来的感觉。

“音头”强有力带出的慢弓似波涛一浪高过一浪,情绪不断高涨。

演奏时可采用向下增加“重力”的运弓方式,以获得满意的音响效果。

  另外,弓子的“分节顿挫”也是改变弓压及摩擦力的一种有效方法,分节顿挫使弓子运行时保持循环的“瞬时停顿”状态,使弓毛与琴弦之间的摩擦力产生一个个力点,产生抑扬顿挫的力度。

如《二泉映月》中长音的处理:  1D(15弦)4/4  3.52.3516235|1–  1.61.23321.16123|5–  又如《汉宫秋月》中的片段:  1F(63弦)  5.617|6.165|3.516|5.16  6.156|3.5|2356|1.7|1.  2、揉弦的力度  揉弦又称“吟”、“猱”,都是从古琴演奏中引用过来的。

一般情况下,二胡的揉弦有两种方法:其一是借鉴小提琴的揉弦方法“滚揉”;其二是压揉也称“颤指法”。

前者既改变弦的张力,又改变一定的弦长(手指上下微小移动);后者只改变弦的张力。

当然,改变弦的张力的大小以及采用揉弦的方法应依所演奏的曲调风格而决定,如演奏《汉宫秋月》(节选)  1F(63弦)2/43/4  2.|61.6|165.561|5.3|5.617|6.165|3.516|5–  类似这种古典风格的乐曲多半采用颤指法,而一些现代作品则采用幅度较大的“滚揉”、“压揉”方法,如演奏《洪湖人民的心愿》(节选)  1A(41弦)4/4  1.6565323561|1216124–|  4–2.4216.2316|5——|……  又如《翻身歌》的慢板段:  1D(15弦)2/4  23.532|1.6|225332|321.|277652|5.7|  676524|5.6|116|5321|2276|5-|  综上所述,二胡演奏的力度变化很大程度上决定于右手运弓的方式和方法,即弓压与弓毛与琴弦之间的摩擦力加上运弓的速度。

不同的力度要求不同的处理,如演奏“pp”的力度时右手运弓要平稳,弓杆轻贴琴筒而缓行;而演奏“ff”以及“sf”的力度时右手手指对弓杆与弓毛的支撑力要加大,从而产生极大的弓压与摩擦力等等。

另外要处理好力度问题,也不容忽视合理运用各个弓段以达到所需的力度。

文章页顶部广告位
文章页顶部广告位
文章页顶部广告位

报歉!评论已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