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家里正有上四年级的小朋友,我对四年级数学的进度再清楚不过了:刚学到分数和树状图。
我很好奇,新开发的iPad教学软件,能够怎样发挥它的功效,让小朋友把分数和树状图学得更好?以我的拙见,iPad上丰富的软件应用,对于美术、音乐等艺术类课程的帮助似乎更大些,比如,当孩子在屏幕上击打虚拟琴键,听到悦耳的琴声时,当他用画图软件创作出一副抽象画时…… 把iPad引入课堂,这个新尝试才刚开始,没有充分的论据,其优劣尚待评估。
不过,除了成本问题,对视力的影响,游戏的诱惑,作为家长还有更深层次的忧虑:让小朋友从小就开始与一个机器互动,是否考虑到其长远的效应?这种学习模式上的改变,会不会让小朋友们更加不擅长用笔写字、更加依赖与电脑的互动?小朋友是否会因此而更容易发展为“宅男”、“宅女”、不愿意投入真实生活,而眷恋着那个虚拟世界?虽然技术越来越具有革命性,机器越来越聪明,但是,再强大的人工智能,再丰富的网络世界,也比不上人与人之间真实的交流。
据我有限的观察,上海的教室里,电子设备和网络手段正被频繁运用。
比如,我家小儿的课堂里就有一台大显示器,与老师的电脑相连,可以播放与课程相关的PPT或音像软件。
老师还会配备耳麦,最后一排的小朋友也可以清晰听到。
家庭作业会发到班级邮箱,或由老师用飞信发到每位家长手机上……这一切,与我们小时候的课堂已经有巨大差别。
30年前,我们的红领巾是全棉的(现在都是化纤的),上课是要做笔记的,所有知识点都由老师在黑板上板书,虽然粉笔灰吸得够呛,但这一幕想起来还很温馨。
对于美国不少学校大量配备i-Pad,加利福尼亚大学欧文分校教育与信息学教授马克·瓦绍尔曾冷静地评论道:“俗话说,音乐不在钢琴。
同理,学习不在设备。
”无论多么先进的机器,无论话筒还是平板电脑,那都只是辅助手段而已,教育的真正价值,还是在于人本身。
无论借助什么手段,我们都需要问自己,最终是否能够成功培养小朋友自我学习的能力、激发他们对这个大千世界真正的兴趣、打开那扇通往未来的大门?
上一篇:从基础开始学弹吉他,包您一学就会
下一篇:钢琴的学习——贵在坚持

- 夏天的风 姑娘 老男孩 理想三旬 月半小夜曲 生日快乐 其实 那些年 光阴的故事 少年 后来遇见他 那女孩对我说 世界这么大还是遇见你 火红的萨日朗 想见你想见你想见你 冬眠 关键词 芒种 往后余生 关山酒 年轮说 小镇姑娘 烟雨行舟 记念 你笑起来真好看 来自天堂的魔鬼 学猫叫 你的酒馆对我打了烊 不仅仅是喜欢 浪人琵琶 卡路里 带你去旅行 红昭愿 纸短情长 最美的期待 体面 小跳蛙 悬溺 侧脸 山楂树之恋 我的名字 失眠飞行 有可能的夜晚 追光者 请先说你好 流浪 东西 星球坠落 我的将军啊 烟火里的尘埃 答案 心如止水 我们不一样 嘴巴嘟嘟 晴天 成都 告白气球 南山南 女儿情 天空之城
报歉!评论已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