吉他价格品牌,吉他教学教程,吉他曲谱视频
关注520吉他网
文章页顶部广告位
当前位置:首页 > 头条 > 多少学生会唱自己家乡的歌?
时间:2019-04-12     来源:网络资源     标签:

读了中国音乐学院研究生部谢嘉幸老师在《中国音乐教育》(2001.11)上发表的《寻找家乡的歌》一文,颇有感想;联系柯达伊教育体系中“民族民间音乐是学校音乐教育的基础” 之重要观点,联系新大纲及《音乐课程标准》中有关乡土教材的内容,我觉得这是一个引人思考的命题;于是,我对来自广西各地壮、瑶、苗、侗等少数民族的1700多学生进行问卷调查,看我们的学生——未来教师们有多少人会唱自己家乡的歌,调查结果令人很不乐观。

壮族是广西也是全国人口最多的少数民族,壮乡素有“歌海”的美誉,刘三姐的歌声唱遍了大江南北、东西半球,现每年一届的广西南宁国际民歌节已成为央视与广西一起打造的品牌;但我们的壮族同学却只有3%会唱家乡的民歌,音乐专业的壮族同学也只有6%的表示会唱。

瑶族是一个很有影响的民族,目前国内、国际一些专家人士正在研究丰富的瑶文化;调查表明,只有5%的瑶族同学会唱家乡的歌,音乐专业的有25%。

苗族同学的情况好一些,有29%的学生会唱家乡的歌,音乐专业的近50%。

侗族的音乐很有特点(前不久一部反映湘西风情的国产影片《那山、那人、那狗》在国内获得多个项奖,在日本引起轰动,其中的侗族歌舞非常迷人),经调查,有31%的侗族同学会唱家乡的歌,音乐专业的有一半以上会唱。

不过,以上各族同学的“会”也只是“会一点集体歌舞”或懂唱一两首歌,对本民族及家乡的音乐了解不够深入。

值得注意的是,在调查中有 36%的同学不知道有“家乡的歌”,知道但不喜欢的同学又有25%! 从调查分析,远离大中城市的民族,其歌舞对青少年的影响较大,学生“会”的比例较高,尤其是有着“歌舞海洋”美称的侗乡,其处处有歌堂,为青少年提供了广阔的课堂和舞台,侗族同学大部分参加过家乡的歌舞活动,凡到过该地区的人都会被人们喜爱音乐的情景所感动。

瑶族、苗族尤其是壮族多年来已逐渐被“汉化”,现每年一届的广西南宁国际民歌节山歌擂台赛上,民间歌手们虽然穿着漂亮的民族服饰,用着现代的扩音设备,但观看者却寥寥无几。

2001年民歌节开幕式上“黑衣壮”的多声部无伴奏合唱引人注“耳”,该合唱团还代表广西参加了全国群众歌咏大赛,这给我们提出了继承与发展的问题。

近年来,由于现代媒体的冲击,我们的学生对本地音乐了解越来越少,教师不再热衷排练具有民族民间特色的歌舞,民族民间歌舞在民族学校越来越淡化;前几年学校还有苗族的芦笙踩堂和侗族大歌、多耶(集体歌舞)等活动用以接待宾客或庆祝节日,现在几乎销声匿迹了。

让学生尤为师范院校的学生都会唱自己家乡的歌,直接关系到家乡未来的音乐教育。

当前,民族地区的学生对民族音乐了解不多,一是因为学校的基础音乐教育中极少采用民族民间音乐素材,大纲与课程标准留给地方教材和学校教材15%—20%的余地没有使用,一些国家如日本要求中小学生必须学习一门民族乐器,而我们的学生有多少在学习民族乐器?二是因为学生在家庭、社会中受现代媒体的影响太大;笔者1994年到大苗山深处采风就见村里的人们唱起了卡拉OK(这种娱乐方式不是完全不好),2000年到民族地区支教,在县里举办的一次“六甲歌”(侗族地区的汉人擅长演唱、现侗人也演唱)比赛中,50岁以下的参加者可谓凤毛麟角。

三是因为民间艺人在青少年或上学、或受现代媒体影响、或外出打工的情况下找不到传人,许多村里除了读书的孩子,其他青少年几乎外出谋生去了,一些民族民间的艺术精华正面临着失传!谢嘉幸老师在文中提到:“ 如果一种文化一开始就丧失了表达它的个性——它的性格的音乐,那么一开始它就可能丧失了它们的个性,它的‘灵魂’,这将是一个巨大的损失。

” 这应当引起所有民族音乐教育工作者的注意。

“音乐是文化的灵魂,音乐是民族的血脉”,它融进了人们的喜怒哀乐,反映着民族的心理和性格,是民族独特风格的精神财富。

今天我们重视民族民间音乐并不是封闭保守和民族狭隘主义,恰恰是为这个色彩斑斓的世界保留一份美丽的风景;如果作为文化灵魂的音乐有一天“进化”得没了个性与民族特色,带给人们无限欢乐的音乐将变得索然无味;我们曾经“只为那今天的村庄,还唱着过去的歌谣” (《弯弯的月亮》)而惆怅,如果不保护“文化生态环境”,我们将为不再有过去的歌谣而遗憾!多元的文化才具有永恒的魅力,“如果你的文化产品要打到世界上去,没有自己的民族文化特色是站不住的”。

谢老师文中还写到,“为了使每一个学生拥有最优化的音乐素质结构”,音乐教育应该“先学乡土音乐,再学民族音乐,再了解外国音乐”。

我们的学生既是民族民间音乐的传承者、表演者,又是欣赏者和创造者,重视本民族音乐文化的传承已成为国际音乐教育的发展趋势,国际音乐教育学会(ISME)认为“世界音乐的丰富多样性给国际理解、合作与和平带来机遇”,而“我们的音乐教育中缺乏文化观念,我们的民族音乐观念一直很糊涂”的现象依然存在。

调查过后,我一面努力创造机会到民族地区向有关人员学习民间音乐,同时布置学生利用寒暑假回家学习民族民间音乐,回到学校利用机会进行排练、表演,建立如民族艺术团之类的实践团队并不断有所创新。

在此,希望有关部门动用民族民间艺人及地方音乐人(文化馆、站人员)到学校传授民族民间艺术,把民族的、地方的文化资源引入学校音乐教育,使学校音乐教育与社会音乐教育及家庭音乐教育有机关联,保护并传承 “家乡的歌”。

只有这样,优秀的、有价值的民族文化艺术才能发扬光大,“让每一个学生都会唱自己家乡的歌”,才能体现出我们音乐教育中的文化意识。

文章页顶部广告位
文章页顶部广告位
文章页顶部广告位

报歉!评论已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