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会调式共有八个:四个正调式和四个副调式,副调式音阶的音域比正调式低四度。
虽然在名称上与古希腊音阶相同,但实质上并不同。
中世纪的音阶是从下至上排列,有re(多利亚),mi(弗里几亚),fa(利第亚),sol(混合利第亚)这四个结束音。
每个调式除了结束音以外,还有一个吟诵音(tenor),在正调式中吟诵音比结束音高五度;副调式的结束音和正调式相同,但吟诵音比正调式的吟诵音低三度;每当吟诵音落在B音上时,它被上移至C音。
为了避免不好的音程(如三全音),有时B音要写成bB。
16世纪的音乐理论家格拉雷安(H.Glareanus,1488-1563)为8种教会调式又加上了4种:以la 为结束音的爱奥利亚(Eolian)调式,以do为结束音的伊奥尼亚(Ionian)调式以及各自的副调式。
最终形成了12种中古调式。
各种中古调式、大小调式均属于七声音阶,在某种程度上不同于大调或小调调式(教会调式的八种音阶中的每一种都包括C大调音阶,即钢琴的白键,但只限于一个八度之内,并且以D、E、F、G四个音中的同一个音开始和结束。
从这个意义上来讲应该是以突出主音的调号来标记的。
历史上关于“中古调式”的介绍: 约在公元5世纪至16世纪,欧洲的教会和民间所用的调式,被统称为教会调式(亦称中古调式)。
公元5世纪至6世纪,主要使用4种正调式。
到格里戈里教皇(Pope Gregory,540~604)时期,又增加了4种副调式(或称下×××调式)。
这些调式的名称虽借用希腊调式的名称,但实际的调式结构已不相同,例如多里亚调式已不是自上而下按全音-全音-半音的顺序排列的两个四音列构成,而是自下而上由全音-半音-全音的两个四音列构成。
正调式由7个自然音级(如钢琴等键盘乐器的白键)构成,它们分别以D、E、F、G这4个音开始,故为4种调式,结音即这四个音,为音阶的第1级音——主音。
副调式为正调式的另一种形式。
它的音阶是从正调式的属音(下方四度)上在一个八度间重新排列,因而也称为“下调式”,它的结音在音阶的中间位置。
在正调式中,音阶中的第5音级在素歌中为“朗诵音”,也称为次主音(弗里几亚调式的次主音则用六度音,目的是为了避免使用主音下方的小二度音);副调式朗诵音在正调式属音的下方三度音,目的是为了避免朗诵音出现在音列的两端。
16世纪,瑞士僧侣格拉鲁斯的亨利(Henry of Glarus)在1547年的《十二音系》(Dodecachordon)一书提出,在历史上应该有12种调式,在以上8种调式的基础上又加上了4种,并以古希腊调式名称称谓。
虽然这些名称有的与原来不同,但已为人们广泛使用。
前8种调式的名称为:多里亚(Dorian)、下多里亚(HypoDorian)、弗里几亚(Phygian)、下弗里几亚(HypoPhygian)、利地亚(Lydian)、下吕底亚(HypoLydian)、密克索吕底亚(Mixolydian)、下密克索吕底亚(HypoMixolydian);后4种调式的名称为:爱奥利亚(Aeolain)、下爱奥利亚(HypoAelian)、伊奥尼亚(Ionian)、下伊奥尼亚(HypoIonian)。
前8种调式(I至VIII)的正调式、副调式音阶与后来命名的名称为: 后4种调式(IX~XII)的名称为: 在各调式之间,调式转换现象被广泛运用,即一段曲调先用某一调式,后用另一调式。
这不同于在17世纪以后在12个大小调之间的“转调”。
转调是在主音的音高改变而所用音阶不改变,表现为音阶结构的整体移动;调式转换一种为主音的音高不变,而调式中的音程关系改变;另一种为在音列不变的情况下,因主音的音高改变后,音阶中的音程关系随之改变。
在12种调式中,爱奥利亚与伊奥尼亚最适合17世纪以后发展的和声体系的需要,这两个调式以后发展为大小调音阶。
在12种调式之外,还有洛克里亚和下洛克里亚两种调式,但极少用。
现在乐理书中关于“中古调式”的介绍: 1、武汉音乐学院——晏成全、童忠良、钟峻程著《基本乐理教程》(人民音乐出版社): “中古调式指十七世纪前流行于欧洲的七声调式,它来自民间音乐(在某些国家民间音乐中一直沿用到现在),后为教堂音乐所采用,故又称教会调式。
十九世纪起得到欧洲许多作曲家的青睐。
常见的中古调式有六种。
它们的名称及调式音阶如下(记有V处为半音关系): 以上六种调式中,爱奥尼亚调式与我们熟悉的自然小调相同,伊奥尼亚与自然大调相同。
利底亚调式与自然大调的不同之处,是第IV级与主音构成增四度,这个音是该调式的特征音,称“利底亚四度”。
混合利底亚调式与自然大调的不同之处,是第VII级与主音构成小七度,这个音是该调式的特征音,称“混合利底亚七度”。
多利亚调式与自然小调的不同之处,是第VI级与主音构成大六度,这个音是该调式的特征音,称“多利亚六度”。
弗里几亚调式与自然小调的不同之处,是第II级与主音构成小二度,这个音是该调式的特征音,称“弗里几亚二度”。
见下例:除以上六种调式外,还有一种洛克里亚调式,很少见。
其调式音阶如下:2、中央音乐学院——李重光著《音乐理论基础》(人民音乐出版社): 书中称中古调式为“特种自然大小调”。
“在大小调体系中,除了上面讲的大调式和小调式外,还有一些其它的七音级自然调式。
这些调式虽然好象是由大调音阶中的不同音级开始,但它并不是由大调派生出来的,而是具有独立意义的许多调式。
” 其中主要介绍了“利底亚调式”、“混合利底亚调式”、“多利亚调式”与“弗里几亚调式”,内容与前文《基本乐理教程》中所述基本相同。
上一篇:中古调式的调号写法
下一篇:同主音调与关系大小调
- 夏天的风 姑娘 老男孩 理想三旬 月半小夜曲 生日快乐 其实 那些年 光阴的故事 少年 后来遇见他 那女孩对我说 世界这么大还是遇见你 火红的萨日朗 想见你想见你想见你 冬眠 关键词 芒种 往后余生 关山酒 年轮说 小镇姑娘 烟雨行舟 记念 你笑起来真好看 来自天堂的魔鬼 学猫叫 你的酒馆对我打了烊 不仅仅是喜欢 浪人琵琶 卡路里 带你去旅行 红昭愿 纸短情长 最美的期待 体面 小跳蛙 悬溺 侧脸 山楂树之恋 我的名字 失眠飞行 有可能的夜晚 追光者 请先说你好 流浪 东西 星球坠落 我的将军啊 烟火里的尘埃 答案 心如止水 我们不一样 嘴巴嘟嘟 晴天 成都 告白气球 南山南 女儿情 天空之城
报歉!评论已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