列宁曾说:“没有人的情感,就从来没有,也不可能有真理的追求。
”所以,在音乐课本中“进行情感渗透,丰富学生的情感体验,培养学生的审美情趣,培养学生的美好情操,健全学生的人格,提高学生的全面素质,是音乐课最核心的目标。
”(《音乐课程目标解读》)那么,在音乐课中,我们该如何切实有效事半功倍地进行情感渗透呢?经过近几年的探索,笔者认为有以下几种方法。
一、创设情境 情由境生,复制、模拟和创设一定的环境或情景,是情感的催化剂。
情境是音乐课中“情感渗透”的前提和基础。
教师依据音乐审美教育的目标和学生的心理特征,精心创设一个音乐审美情境,使师生在特定的审美情境中,触景生情,在情感共振中完成情感渗透,从而让学生获得情感体验,陶冶情操。
比如,在欣赏《梁祝》时,把学生带到优雅整洁明亮的多媒体教室,先放上一段彩蝶欢飞春光四溢的画面,衬之以怜悯快意的背景音乐,然后再讲述凄美的《梁祝》故事,引入呈示部音乐引子“0 5 3 2 |1……”(画外音),教师深情地朗诵:“在一个风和日丽,春光明媚的季节,一对美丽的蝴蝶在花丛中翩翩起舞……”在欣赏展开部“抗婚”时,教师把灯悄悄拉灭,窗帘悄悄拉上,让学生在黑暗中体会祝英台在黑暗的封建礼教牢笼中苦苦挣扎,要冲出桎梏,追求自由爱情的氛围。
全体学生屏住呼吸,跟着祝英台(小提琴琴声代表)一起冲撞、搏斗于封建势力(大提琴声)的包围中……直到一声钹响,英台投坟,梁祝化蝶……一声“0 5 3 2 |1……”掌声雷动,学生情不自禁鼓起掌来,长长地透出一口大气,并跟着音乐一起哼唱“爱情主题”。
在这种情境创设中,师生被主人公真挚、执着、美好的爱情感动着、浸润着,真正认识和感受到了真、善、美。
二、选择、组合上课的材料 1、选择学生喜闻乐见的经典名曲,选择贴近学生生活的音乐。
教师要善于引导学生,找到经典名曲与通俗歌曲之间的共同点。
例如,欣赏小提琴曲《梁祝》,不妨将臧天朔的《梁祝》一并介绍给学生,让学生听听“梁山伯与祝英台,罗密欧与朱丽叶,千年不变的人间真情……”;在欣赏二胡曲《二泉映月》时不妨让学生听听彭丽媛演唱的《二泉映月》等等。
2、用现代化(多媒体)教学事例组合音乐素材,把音、画、听融合为一体。
例如:进行爱国主义内容的情感渗透时,可把歌唱家乡,歌唱祖国的素材进行有机组合。
如,把韩红的《家乡》,费翔的《故乡的云》,彭丽媛的《父老乡亲》,叶佩英的《我爱你,中国》,斯美塔那的《沃尔塔瓦河》与德沃夏克的《念故乡》等素材利用多媒体有机整合,做成课件。
课中既有学生喜欢的流行歌曲,又有美声、民歌及交响乐,这样,既开阔了学生的视野,又贴近学生生活。
课堂上,学生尽情歌唱《家乡》,教师深情吟唱《我爱你,中国》,师生一起倾听斯美塔那与德沃夏克用交响乐尽情挥洒的对祖国的深情。
在这一堂课中,爱国主义被诠释得精深透彻,淋漓尽致…… 3、根据艺术相通的原理,将音乐与诗歌等艺术形式相结合,比较欣赏、触类旁通,对学生进行情感渗透。
例如:欣赏《梅花三弄》时,把陆游的《卜算子·咏梅》与毛泽东的《卜算子·咏梅》结合,进行欣赏比较,在学习梅花不畏严寒,独自悠然开放的高洁品质的同时,也把陆游和毛泽东的人格魅力略作比较,从中感受、学习一代革命家的博大胸怀和气魄,体会领略巨人的情怀。
三、巧设问题,激发情感 在欣赏《命运》时,先放一段《命运》主题给学生听,然后请学生说出曲名、作者生平及主要作品。
由于学生在小学或初中对这首曲子已有初步了解,所以,大多数同学都能说出贝多芬虽然双耳失聪,但在《命运》中却扼住了命运的咽喉。
还有的同学能讲述贝多芬的《第九交响曲》。
这样的情况下教师再略作讲述,这样,师生在《命运》中被贝多芬的坚毅不屈鼓舞着,在《第九交响曲》中被贝多芬的“自由、平等、和平、友爱”感染着,被他宽广的胸怀所感动。
在音乐课中渗透“坚毅、宽窄、豁达、开朗”的情操陶冶便可以水到渠成。
上一篇:五线谱基础知识
下一篇:战国末年击筑能手高渐离
- 夏天的风 姑娘 老男孩 理想三旬 月半小夜曲 生日快乐 其实 那些年 光阴的故事 少年 后来遇见他 那女孩对我说 世界这么大还是遇见你 火红的萨日朗 想见你想见你想见你 冬眠 关键词 芒种 往后余生 关山酒 年轮说 小镇姑娘 烟雨行舟 记念 你笑起来真好看 来自天堂的魔鬼 学猫叫 你的酒馆对我打了烊 不仅仅是喜欢 浪人琵琶 卡路里 带你去旅行 红昭愿 纸短情长 最美的期待 体面 小跳蛙 悬溺 侧脸 山楂树之恋 我的名字 失眠飞行 有可能的夜晚 追光者 请先说你好 流浪 东西 星球坠落 我的将军啊 烟火里的尘埃 答案 心如止水 我们不一样 嘴巴嘟嘟 晴天 成都 告白气球 南山南 女儿情 天空之城
报歉!评论已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