吉他价格品牌,吉他教学教程,吉他曲谱视频
关注520吉他网
文章页顶部广告位
当前位置:首页 > 头条 > 汉魏六朝音乐赋中的审美思想
时间:2019-04-13     来源:网络资源     标签:

摘要: 汉魏六朝音乐赋中包含着丰富的文艺美学思想,这主要体现在以悲为美、感时用情、器法天地、乐以通神四个方面。

  关键词: 汉魏六朝音乐赋 审美思想   汉魏六朝是赋体文学兴盛的时期,产生了大量以音乐舞蹈为主要描写对象的音乐赋。

汉魏六朝音乐赋是中国文学史上较早对音乐进行深入叙写的文学作品,是唐宋音乐赋和描写音乐诗词的先声。

它不但取得了极高的艺术成就,为后世积累了宝贵的艺术经验,而且包含着丰富的美学思想,充分反映了汉魏六朝的审美风尚和艺术追求。

  以悲为美   汉魏六朝是中国历史上一个分裂动荡的时代,“世积乱离,风衰俗怨”(《文心雕龙?明诗》),乃至于出现了“白骨露于野,千里无鸡鸣”的局面(曹操《蒿里行》)。

文人骚客颇多哀情,时常慨叹天地不仁,民生多难,社会习尚以悲为美,音乐中也崇尚悲苦之音,如袁山松好挽歌,北齐后主、陈后主、隋炀帝喜哀乐,常听至出涕而后已[1]。

音乐赋中对此颇有描述,嵇康在《琴赋》中作了准确概括:“八音之器,歌舞之象,后世才士,并为之赋颂,其体制风流,莫不相袭。

称其才干,则以危苦为上;赋其声音,则以悲哀为主;美其感化,则以垂涕为贵[2]。

”嵇康所论道出了音乐赋中对于悲乐的重视。

音乐赋中所写制乐器需用的材料——主要是桐和竹,莫不生长于人迹罕至的崇山峻岭之中,那里地势险峭,怪石林立。

这自然是作者主观心灵的投射而非客观世界之写实,其用意重在强调“诚可悲乎其不安也”(王褒《洞箫赋》),如:“夫其面旁则重巘增石,简积群砡。

”(马融《长笛赋》)“且其山川形势,则盘纡隐深,崔嵬岑岩。

”(嵇康《琴赋》)   寂寞幽僻的山林之中,与草木相伴的只有飞禽走兽,它们哀鸣于翠竹苍桐之上。

日夜聆听这种自然的悲音,由桐竹制成的乐器,也必然带有哀声的遗响:“孤雌寡鹤娱优乎其下兮,春禽群嬉翱翔乎其颠。

秋蜩不食,抱朴而长吟兮;玄猿悲啸,搜索乎其间。

”(王褒《洞箫赋》)“猿蜼昼吟,鼯鼠夜叫。

寒熊振颌,特麚眡髟。

山鸡晨群,野鸡朝雊。

求偶鸣子,悲号长啸。

”(马融《长笛赋》)寒风吹过,枝叶声起,与禽鸟的哀鸣合奏成一曲令人伤痛欲绝的悲乐,“放臣逐子,弃妻离友”听到后无不“泣血泫流,交横而下”,可见此地真是“危殆险巇之所迫,众哀集悲之所积”(马融《长笛赋》),生长于这种环境的竹木,制成乐器后发出的必是天地间至悲至苦之音。

  音乐赋中写到的演奏者亦多为落泊不遇的贫困失志之士,如“生不睹天地之体势”而“专发愤乎音声”的盲人(王褒《洞箫赋》),“前荣后悴,激愤乎今贱,永怀乎故贵”的寒士(潘岳《笙赋》),于“涧水之滨,向春风而吹长笳”的“华发人”(孙楚《笳赋》)。

悲苦之器托于寥落之人,终于奏出了凄恻心酸却又美妙动人的音乐,以至于乍听此曲,“知音者悲而乐之,不知音者怪而伟之,故闻其悲声,则莫不怆然累欷,擎涕抆泪。

”(王褒《洞箫赋》)蔡邕《琴赋》中说得更为明白:“哀声既发,秘弄乃开。

……一弹三欷,悽有余哀。

……哀人塞耳以惆怅,辕马蹀足以悲鸣。

”   感时用情   《礼记?乐记》云:“乐者,音之所由生也,其本在人心之感于物也。

”《文心雕龙?物色》亦云:“春秋代序,阴阳惨舒,物色之动,心亦摇焉……岁有其物,物有其容,情以物迁,辞以情发。

”音乐赋中所写音乐的演奏,多是乐师有感于自然环境,“顾兹而兴虑”然后“假物以托心”(嵇康《琴赋》),借乐声抒发自己的忧伤之情或出世之志,因此赋中颇为重视对于演奏环境的叙写。

又由于音乐赋中多尚悲伤之美,音乐背景常被设置为凄凉的秋景:“秋节既至,百物具成,严霜告杀,草木殒零,宾鸟鼓翼,蟋蟀悲鸣。

羁旅之士,感时用情,乃命狄人,操笳扬清。

”(杜挚《笳赋》)“登山望别之心,临流送归之目,陇叶夜黄,关云晓伏。

睹独雁之寒飞,望交河水之缩,听鸣筝之弄响,闻兹弦之一弹,足使游客恋国,壮士冲冠。

”(萧纲《筝赋》)“悲哉秋之为气也”(宋玉《九辩》),文士离家去国,逢秋而慨叹不遇,自然会想到奏乐或听乐以抒发排遣自己的悲愤之情。

由境生情再由情生乐,从自然外物到审美主体再到艺术作品,前者是后者产生和存在的基础。

只有在最具特定审美特征的典型环境中,审美主体才会生成最为独特深刻的生命感受,创造出的艺术作品才具有最感人的力量。

而在该典型环境下接受音乐,听众也最易与表演者取得共鸣而迅速进入审美境界。

上述现象昔人称之为“移情”,吴兢《乐府古题要解》中有这样的记载:“伯牙学琴于成连,三年而成。

至于精神寂寞,情之专一,未能得也。

成连曰:‘吾之学不能移人之情,吾师有方子春在东海中。

’乃赉粮从之,至蓬莱山,留伯牙曰:‘吾将迎吾师!’划船而去,旬日不返。

伯牙心悲,延颈四望,但闻海水汩没,山林窅冥,群鸟悲号。

仰天叹曰:‘先生将移我情!’……遂为天下妙手。

文章页顶部广告位
文章页顶部广告位
文章页顶部广告位

报歉!评论已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