抛开互联网时代把恶趣味变成幽默感甚至群体暴力的文化现象不谈,曾轶可带来的争论,其实是对歌手(音乐人)的两种标准间的争论:曾黑攻击的是曾轶可唱歌跑调,曾蜜则认为创造力最重要。
当然,还有一部分人,只是喜欢凑热闹,单纯被“曾哥”两个铿锵的大字和背后的喜感所吸引。
有趣的是,几乎与“快女”同时进行的“CCTV民族器乐电视大赛”,面临这个选择的时候,与曾蜜站在了一起。
比赛进入决赛后,取消了上器乐技巧和才艺展示两项比赛内容,并设置了“即兴音配画”。
选手在一分钟的时间里,根据屏幕上的影像画面进行即兴演奏,为画面配乐。
至此,这一次比赛已经从音乐技巧的比拼,变成选手通过对画面理解和音乐意境的演绎,展示自己的音乐修养。
以往,民乐演奏,以遵循传统演奏为主、以“音准、神似、节奏稳”为标准。
而这次大赛,则鼓励年轻演奏者发挥自己的创造力。
比赛的影像素材非常丰富。
好莱坞电影、上世纪四十年代迪斯尼卡通片、周星驰电影甚至哑剧,都是现场考试的内容。
这样的比赛内容,在过去以“音准、神似、节奏稳”为标准的民族乐器比赛中从未出现过,像《功夫》、《加菲猫2》这样让年轻人会心一笑的题目比比皆是。
决赛第一场,二胡中青组冠军孙凰在给《加菲猫2》现场配乐,通过二胡特别的音色和极具画面感的节奏变化,使得卡通片中的加菲猫在举手投足之间,颇具中国功夫的神韵。
让人想起去年主打中国元素而获得成功的电影《功夫熊猫》。
在民乐教育这样的话题上,我是外行。
但让该外行欢欣鼓舞的是,学院派正在努力变得有趣、尊重创造力和生命力、兼容并蓄。
众所周知,民乐多年来的繁荣,更多体现在教育投资领域和国际文化交流项目上。
我是说,无论学民乐的孩子增加、还是中国民乐元素更多地出现在国际舞台上,都不能掩盖这样的事实:这些年并没有如《二泉映月》般经典的曲子诞生;并且,中国民乐并没有作为一项文化产品成功向外输出。
这一次民乐大赛“即兴音配画”环节里,选手们的表现让我们看到中国民族乐器演奏的更多可能性。
比如说,在电影、尤其是动画电影的配乐当中,中国民族乐器有其独特的优势,完全可以拿来在全球化的动画电影制作产业中分到一杯羹。
并且通过这样一个渠道,起到中国传统文化面向全世界传播的作用。
当然,比这样忧国忧民的产业话题和上纲上线的文化话题重要一百倍的是,这次大赛给学民乐的孩子树立了新的标准:你不仅要做一个出色的演奏者,还得热爱生活、作一个有趣的人、有创造力的人。
上一篇:评论:民乐大赛是不是“跑偏了”?
下一篇:音乐考级:热闹背后几多忧
- 夏天的风 姑娘 老男孩 理想三旬 月半小夜曲 生日快乐 其实 那些年 光阴的故事 少年 后来遇见他 那女孩对我说 世界这么大还是遇见你 火红的萨日朗 想见你想见你想见你 冬眠 关键词 芒种 往后余生 关山酒 年轮说 小镇姑娘 烟雨行舟 记念 你笑起来真好看 来自天堂的魔鬼 学猫叫 你的酒馆对我打了烊 不仅仅是喜欢 浪人琵琶 卡路里 带你去旅行 红昭愿 纸短情长 最美的期待 体面 小跳蛙 悬溺 侧脸 山楂树之恋 我的名字 失眠飞行 有可能的夜晚 追光者 请先说你好 流浪 东西 星球坠落 我的将军啊 烟火里的尘埃 答案 心如止水 我们不一样 嘴巴嘟嘟 晴天 成都 告白气球 南山南 女儿情 天空之城
报歉!评论已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