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前,国内民族音乐的发展似乎空前繁荣,大赛比比皆是,各种晚会层出不穷。
但实际上,大多是“叫好不叫座”。
在很多民族音乐晚会的场外,笔者经常看到票贩子手里拿着大把的票,见人就问:“要票吗?低价低价啊!”而在场内,笔者总能看到大片空着的座位,问身边的观众他们的票在哪儿买的,得到的回答往往是:某某送的,不看白不看。
如果是通俗音乐演唱会,只要有“歌星”助阵,往往一票难求,场外的票贩子一边往观众身边凑,一边问:“有票吗?高价买!”而在场内,你会发现,人山人海,寸步难移。
为什么会有如此大的差距?为什么很多民乐演出没有通俗音乐这样火爆的市场? 笔者认为,其实民族音乐大众是非常喜欢的,只是有些民族音乐在形式上和内容上创新不够,给人陈旧之感。
而所谓的通俗音乐,不仅娱乐性强,适合当下大众特别是年轻人的口味,而且个性化强,贴近生活,是一种能较好表达个人情感的音乐。
为什么会出现这种局面呢?艺术最怕以重复、雷同、单调的内容和形式呈现。
可是,现在所谓“主流”的晚会,大多不用看就知道是谁压轴,不用听就知道还是那几首代表曲目,似乎再也没有新的“东西”可以拿得出手了。
鸡蛋炒西红柿和西红柿炒鸡蛋,只是名称上的不同,做法、味道根本没区别,天天给观众呈献相同的菜肴,再好吃的也吃腻了。
现在剧院里的民族音乐大多陷入了这个困境。
大多没有创新,或者创新不够,表演形式缺少“时代气息”,大家不感兴趣,问津的人自然也就少了。
而不断推出明星、不断制造噱头的现代通俗音乐之所以深受大众欢迎,原因很简单,无非是“新奇”二字。
举例来说,“超女”李宇春火在她的“中性”,而“快女”曾轶可则火在她的“绵羊音”,尽管有些人听了感到“痛不欲生”,但也有人乐此不疲,觉得“她们的声音清新自然”。
我们先不谈她们的艺术性,单就她们的“难以复制,绝对原创”而言,更能刺激人们的视听感官,所以“火”成一片不是没有道理的。
这里当然不是提倡民族唱法的歌手学习那些“超女”“快女”的“中性”或“绵羊音”,只是想说,在当下信息急剧膨胀的社会中,“新奇”的东西才能唤起人们的兴趣。
如果能把平淡无奇的事物变得不寻常,就一定会增加新鲜感;有了新鲜感,人们的兴趣也就自然被“调动”起来了。
当下,我国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正在如火如荼地进行着,有关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演出也是佳作连连。
笔者观看过几次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展演,如新疆十二木卡姆、羌族歌舞、侗族大歌、蒙古族四弦音乐等都效果颇佳,由于演出形式新颖、内容丰富,所以剧院内观众众多,观后评价也很高,都称在享受的同时也被感动着,接受着优秀文化的洗礼,观后大家都久久不愿离去,都要多看看这些难得一见的艺术珍品。
其实,群众的眼睛是雪亮的,美妙的艺术作品人人都喜欢。
世界上不存在愚钝的欣赏者,只存在不合格的艺术家。
所以,艺术创作者要脚踏实地地向“民间”学习,学习优秀的表演形式、表达手法和文化内容,将其精髓融入新的艺术作品,创作出更多、更新、更美的艺术作品来,使民乐以崭新的姿态“流行”起来。
(张婷)
上一篇:抱一只老月琴
- 夏天的风 姑娘 老男孩 理想三旬 月半小夜曲 生日快乐 其实 那些年 光阴的故事 少年 后来遇见他 那女孩对我说 世界这么大还是遇见你 火红的萨日朗 想见你想见你想见你 冬眠 关键词 芒种 往后余生 关山酒 年轮说 小镇姑娘 烟雨行舟 记念 你笑起来真好看 来自天堂的魔鬼 学猫叫 你的酒馆对我打了烊 不仅仅是喜欢 浪人琵琶 卡路里 带你去旅行 红昭愿 纸短情长 最美的期待 体面 小跳蛙 悬溺 侧脸 山楂树之恋 我的名字 失眠飞行 有可能的夜晚 追光者 请先说你好 流浪 东西 星球坠落 我的将军啊 烟火里的尘埃 答案 心如止水 我们不一样 嘴巴嘟嘟 晴天 成都 告白气球 南山南 女儿情 天空之城
报歉!评论已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