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尺谱是在唐代燕乐半字谱基础上发展起来的,后经宋代俗字谱、管色应指谱、管色指法谱等的衍进,于明清时期在中国传统音乐中得到普及。
①因为它仅将音乐的形态结构面貌概括地显现出来,因此人们将它视为是一种传播民间音乐的框架谱或轮廓谱。
自“学堂乐歌”以来,西洋简谱、五线谱传入我国,并逐渐取代了我国传统的工尺谱。
近代以来许多学者通过与简谱、五线谱的比较,对工尺谱多有微词,认为工尺谱是一种不精确的、落后的谱式。
人们会问,中国人在几千年的音乐发展史中,创造了何等辉煌的成就,为什么却没有创造出象简谱、五线谱那样的“精确谱”来呢! 是中国古代的音乐家没有这个能力吗!是中国人一向重视“模糊”,不重视精确吗!这显然与事实不符,古代中国人民在精确方面一点也不比同时代的西方人差,在中国音乐史上,钱乐之曾把乐律精确地推算到360律,朱载堉的“新法密律”也更让西方人震撼。
而在乐谱方面之所以没有创造出“精确谱”,而只有象“工尺谱”这样的框架谱和轮廓谱,当归因于中国古代的特有的审美精神和审美文化。
1. 变化的“无”与“希声” 乐谱是记录音乐的一种符号,人们选择什么样的记谱方式,是由人们对音乐的理解决定的。
人们总是根据心目中理想的音乐,来选择一种与之相对应的谱式来记录音乐,准确地记录理想的音乐是人们对记谱选择的标准。
在古代中国人的心目中,最理想的音乐是什么样的呢!在中国古代音乐美学中,有一个浸透着中国传统哲学精髓的美学命题——“大音希声”。
“希声”就是古代中国人的理想音乐。
何为“大音希声”! 关键在于对“希”字的理解,《易经·系辞上》讲:“听而不闻,谓之希”,而要理解“希”,关键在于对“无”字的理解。
庞朴先生在《说“无”》②一文中指出:就中国文化来说,人们认识的“无”有三,1. 有而后无——亡;’2. 似无实有——無( 同老子的“道”) ;3. 无而纯无——空无。
“无”作为一个美学的基本概念,从老子的“万物皆生于有,有生于无。
”( 《老子·四十章》) ,到玄说的“崇无”、佛学的“本无”、理学的“无极”等“无”的观念,都属《说“无”》的认识2—— “似无实有”之“无”,它是有的本源,又是有的归宿,与他那充满绝妙变化的“道”为同一概念。
玄学家王弼、何晏“崇无”,立论以为天地万物皆以无为本。
谓“有之为有,待无以便生;事而为事,由无以成”,“玄以之黑,素以之白,矩之方,规以之圆。
圆方则形而无形,黑白得名而此后无名也。
”( 何晏:《道论》,据张湛《列子·天瑞》注引) 这个无形、无象、无声、无臭的本体无,本身没有体,也“不可体”( 王弼:《论语》“志于道”章注) ,是一种变化、活的东西,因此,它寓于万象之中,所谓“四象而物无所主焉,则?u>笙蟪┮樱晃逡羯奈匏恃桑虼笠糁烈印? 王弼:《老子指归略例》) 。
“大象”、“大音”,正是无,是不可体。
体无是中国哲学的最高境界,无形大象,希声大音,景外之景,韵外之致等艺术最高境界③的美学思想都是在“体无”哲学思想上的发展。
所以《易经·系辞上》讲:“阴阳不测之谓神”,“神无方而易无体”。
所谓“无形”“希声”并非是没有,是空白,应该是“变化之形”、“变化之声”,是“活的象,有生命的音”,正是古人讲的“神”,是“不测的、无方的、无体的”。
从另一角度来看,“中国文化之开端,哲学观念之呈现,着眼点在生命,故中国文化所关心的是‘生命’。
”④“生命”才是人们对“美”的追求,人们追求艺术理想是“不可穷尽性”的美学真理。
中国传统音乐是通过无数代艺人的精心炼造,用口传心授的传承方式而保留下来的,他们所崇尚的“大音”并不是停留在某一次的演奏,而是强调乐曲的生命,强调的是每一次表演时的创造过程。
同一乐曲的每一次演奏,都是不同的演奏者和特定的情与景相融合的产物,是对乐曲的再创造过程,乐曲虽是同一支,却即时呈现出各种不同的变化,传递演奏者即时的情感与体验。
音乐与演奏者的生命同在;与他们的血液同流。
这样有生命的音乐才是最美的,或说人们心目中的“稀声”。
- 夏天的风 姑娘 老男孩 理想三旬 月半小夜曲 生日快乐 其实 那些年 光阴的故事 少年 后来遇见他 那女孩对我说 世界这么大还是遇见你 火红的萨日朗 想见你想见你想见你 冬眠 关键词 芒种 往后余生 关山酒 年轮说 小镇姑娘 烟雨行舟 记念 你笑起来真好看 来自天堂的魔鬼 学猫叫 你的酒馆对我打了烊 不仅仅是喜欢 浪人琵琶 卡路里 带你去旅行 红昭愿 纸短情长 最美的期待 体面 小跳蛙 悬溺 侧脸 山楂树之恋 我的名字 失眠飞行 有可能的夜晚 追光者 请先说你好 流浪 东西 星球坠落 我的将军啊 烟火里的尘埃 答案 心如止水 我们不一样 嘴巴嘟嘟 晴天 成都 告白气球 南山南 女儿情 天空之城
报歉!评论已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