圣诞节在西方是有着文化基础的,就好比春节在中国同样有着文化基础一样。
文化认同不是一朝一夕的事情,需要时间的洗礼。
圣诞节在中国人眼里只不过是一次狂欢的理由,远不能达到西方意识中的合家欢和年岁更替的意义。
圣诞节又有宗教基督教的基础,基督教在西方文化中扮演着重要角色。
节日的兴起,必定需要人的参与和推动。
基督文化作为西方重要的文化组成部分,也为他们提供了生活层面的指引与规范。
中国人过圣诞节,往往只是流于形式。
根本不可能深入到节日的里层,缺少对于节日的理解。
这样的情况,普遍存在。
最明显的例证就是中国人把大多数西方节日转化成了“情人节”,就连圣诞节的前夕平安夜,也同样成为了许多人的“情人节”。
在这样的情况下,许多人对于这些节日的理解也就和它本来的意义不同了。
起码的文化认知都无法实现,也就谈不上文化理解。
所以无法形成西方意识中的阖家团圆、辞旧迎新的氛围。
一个地方的习俗,包括节日,都需要很深厚的文化基础。
民俗也是一种文化,节日也是一种文化。
当一个地方长期有意识的为一段传说、一个人物,组织纪念活动的时候,节日的氛围也就越来越浓了。
参与其中的人们,自然接受了这种无形的文化号召,自觉地组织起来,投入到节日当中。
圣诞节作为外来节日,也为商家提供了促销的说辞。
这就是为什么商家在圣诞节造势,给许多人造成的“假象”。
这种现象并不能说明节日的意义,只表现出一种商业的气氛。
反观一些不被商业促销捆绑的节日,即使没那么大的阵势,也能够感受到它本来的意义。
同样的问题,西方人对于中国春节的态度和理解也可以成为镜像问题,其回答也可以成为镜像答案。
春节的团圆意义大于热闹本身,也大于文化本身。
不论何时何地,春节那一刻会自然想起回家与亲人团聚。
节日的自觉性表现在文化传承和认同上,所以自然而然的能够不受任何外力的推动。
缺乏对于节日的理解,不能够从根本上认同节日的文化,也就难以体会到节日本该拥有的气氛。
这点,适用于很多外来文化。
一旦文化出现了外来的碰撞,首先要考虑的是生存问题。
若长久下去,必定要考虑文化认同问题。
基督教信众可以在教堂接受《圣经》的洗礼,从此皈依它。
一个中国人,他信了基督,也就认同了基督的文化。
对于信众来讲,他可以在这种认同的意识和文化中享受彼此融合的氛围。
而不信教的人,根本不可能体会那种宗教信仰的氛围。
圣诞节在中国难以扮演在西方的角色,只是一场狂欢。
有一天,西方国家都在学着过春节,全民参与到春节里。
或许中国的春节在往后能成为西方最值得探讨的外来节日,也引发他们对于圣诞节和春节的比较。
上一篇:如何评价综艺电影?
- 夏天的风 姑娘 老男孩 理想三旬 月半小夜曲 生日快乐 其实 那些年 光阴的故事 少年 后来遇见他 那女孩对我说 世界这么大还是遇见你 火红的萨日朗 想见你想见你想见你 冬眠 关键词 芒种 往后余生 关山酒 年轮说 小镇姑娘 烟雨行舟 记念 你笑起来真好看 来自天堂的魔鬼 学猫叫 你的酒馆对我打了烊 不仅仅是喜欢 浪人琵琶 卡路里 带你去旅行 红昭愿 纸短情长 最美的期待 体面 小跳蛙 悬溺 侧脸 山楂树之恋 我的名字 失眠飞行 有可能的夜晚 追光者 请先说你好 流浪 东西 星球坠落 我的将军啊 烟火里的尘埃 答案 心如止水 我们不一样 嘴巴嘟嘟 晴天 成都 告白气球 南山南 女儿情 天空之城
报歉!评论已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