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的血管里流的不是血,而是黄河之水。
”对于国人而言,《黄河大合唱》不仅在音乐上有很高地位,更在精神上拥有至高无上的地位。
80年前的4月13日,《黄河大合唱》在延安陕北公学大礼堂首演,瞬间传唱全国。
80年后的这天,《黄河大合唱》登上央视《经典咏流传》,磅礴大气的民族乐章,和着演绎者分享的年代故事,让人觉得此时此刻,血管里流的尽是中国的黄河之水。
现场:陪伴着《黄河大合唱》的是泪水和掌声《经典咏流传》坚持唱响心中经典,用诗意拥抱祖国河山。
本期的《经典咏流传》选择了《黄河大合唱》,并邀请了《黄河大合唱》的首唱者及不同时代的演绎者作为经典传唱人到场,再度唱响这首交响音乐史诗。
经典传唱人由延安鲁艺成员、1939年《黄河大合唱》第一次公演时的合唱团成员李一非,抗战演剧二队的老队员解冰,新中国成立后,《黄河大合唱》第三乐章恢复者之一和朗诵者、朗诵家瞿弦和以及著名指挥家俞峰组成。
现场,4位经典传唱人和延安大学鲁艺合唱团、中央音乐学院合唱团以及中央音乐学院交响乐团一起,演绎了《黄河大合唱》的第三章《黄河之水天上来》。
“黄河之水天上来……黄水奔流向东方,河流万里长……”在磅礴大气的音乐声中,现场很多人闭上了眼睛,任由激动的泪水流下脸颊。
在演唱结束的一瞬间,在短暂的安静之后,全场起立,掌声经久不息。
回忆:条件艰苦 自己动手做乐器和现在相比,80年前的《黄河大合唱》的表演条件可谓一个天上一个地下。
98岁的李一非老人对于当年的场景历历在目。
李一非老人说,当时演出条件非常艰苦,没有交响乐团,没有灯光,也没有像样的舞台、乐器,“我们用子弹做伴音乐器,用汽油桶自制贝斯,用铁皮制作打击乐器,甚至连喝水的缸子上都插着五六根木棍,作为打击乐器……”在被主持人撒贝宁问及最早在延安演出,是否注意到毛主席时,李一非老人很不好意思地说,没有看到毛主席,因为当时表演得太投入了。
但她知道,毛主席和当时很多中央领导人都在舞台底下看着他们,“人太多了,场地太小,很多时候,我们需要演十几场才能让所有人都看上演出。
”解冰所在的演出队则一直处于流动状态,在山西敌后,沿着山沟,给战士们、民兵、妇女演出,“非常辛苦,没有李一非他们在延安演出那么幸福。
”揭秘:恢复第三乐章 《黄河大合唱》自此变完整《经典咏流传》现场演出的是《黄河大合唱》的第三乐章。
当年,当瞿弦和接触到《黄河大合唱》时,乐章已不是完整版。
新中国成立以后,演出《黄河大合唱》只演七段,唯独没有第三段《黄河之水天上来》,这是一个纯朗诵,没有唱,因此被“隐匿”足足三十年。
1986年,指挥家严良堃,作曲家施万春还有瞿弦和及其夫人张筠英以及中央乐团的交响乐队,一起恢复了第三段的表演。
自此,《黄河大合唱》就以八段体的完整版进行演出。
瞿弦和回忆说,当时演出结束后,光未然来到后台找到他,激动地拉着他的手说“谢谢你”。
一位海外华人看了完整版的演出后,激动地说:“我们华人无论在哪,我们的血管里流的不是血,而是黄河的水。
” 华商报记者 吴成贵
- 夏天的风 姑娘 老男孩 理想三旬 月半小夜曲 生日快乐 其实 那些年 光阴的故事 少年 后来遇见他 那女孩对我说 世界这么大还是遇见你 火红的萨日朗 想见你想见你想见你 冬眠 关键词 芒种 往后余生 关山酒 年轮说 小镇姑娘 烟雨行舟 记念 你笑起来真好看 来自天堂的魔鬼 学猫叫 你的酒馆对我打了烊 不仅仅是喜欢 浪人琵琶 卡路里 带你去旅行 红昭愿 纸短情长 最美的期待 体面 小跳蛙 悬溺 侧脸 山楂树之恋 我的名字 失眠飞行 有可能的夜晚 追光者 请先说你好 流浪 东西 星球坠落 我的将军啊 烟火里的尘埃 答案 心如止水 我们不一样 嘴巴嘟嘟 晴天 成都 告白气球 南山南 女儿情 天空之城
报歉!评论已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