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淮剧 戏曲剧种。
原名江淮戏。
流行于江苏淮安、淮阴、盐城、阜宁、射阳一带和上海市。
原由江推地区的劳动号子演变成沿门卖唱的“门谈词”,又与当地农村社戏——香火戏合流,形成“江北小戏”。
这时期常演剧目除对子小戏外,有,“九莲十三英”,如《秦香莲》、《蓝玉莲》、《王二英》、《苏迪英》等。
进人城市后,受徽剧影响,吸收徽班“靠把调”,得到更大发展。
1912年淮剧演员何孔德、陈达三、骆云清等到上海演出,受到上海苏北籍群众的欢迎。
1932年有了第一批女演员李玉花、董桂英等,艺术上又有了进一步发展。
1942年苏北抗日根据地成立盐阜文工团,以后各县、乡也纷纷成立文工团、队,大多演出淮剧。
当时主要剧目有现代戏《渔滨河边》、《照减不误》、《王秀鸾》、《白毛女》等;传统戏《三上轿》、《九件衣》、《蓝桥会》、《千里送京娘》等。
淮剧唱腔丰富,可分三类。
(l)传统老调:“香火调”,从劳动号子“打哩理”发展而来。
腔调高亢,结构完整,只用锣鼓伴奏。
“淮蹦子”又名“老淮调”,长于叙述,情绪悲债,色采鲜明。
“靠把调”,又名“老徽调”,调雄壮有力,老生及武生常用。
此外有“叶子调”、“南昌调”等。
(2)新创唱腔:“拉调”, 1929年名演员梁广友和谢长钮在“香火调”基础上创作,1932年琴师戴宝雨第一次用二胡伴奏因名“拉调”,风行一时。
“老悲调”又名“淮悲调”,结构和“拉调”同,由“淮蹦子”变化发展而来。
“自由调”为名演员筱文艳1939年根据老拉调创作,可依表现内容的需要作种种变化,因而得名。
“连环句”为演员何叫天创作,丰富了“自由调”的表现力。
(3)民歌小调:数量众多,曲调优美,主要有蓝桥调、磨房调、四方调、下河调、银纽丝等。
传统剧目除“九莲十三英”外,尚有小戏“十打”,如《打灶》、《打刀》等。
进入城市后剧目增多,有《骂灯记》、《乌金记》等。
上一篇:柳琴戏(现存戏曲剧种简介)
下一篇:淮海戏(现存戏曲剧种简介)
- 夏天的风 姑娘 老男孩 理想三旬 月半小夜曲 生日快乐 其实 那些年 光阴的故事 少年 后来遇见他 那女孩对我说 世界这么大还是遇见你 火红的萨日朗 想见你想见你想见你 冬眠 关键词 芒种 往后余生 关山酒 年轮说 小镇姑娘 烟雨行舟 记念 你笑起来真好看 来自天堂的魔鬼 学猫叫 你的酒馆对我打了烊 不仅仅是喜欢 浪人琵琶 卡路里 带你去旅行 红昭愿 纸短情长 最美的期待 体面 小跳蛙 悬溺 侧脸 山楂树之恋 我的名字 失眠飞行 有可能的夜晚 追光者 请先说你好 流浪 东西 星球坠落 我的将军啊 烟火里的尘埃 答案 心如止水 我们不一样 嘴巴嘟嘟 晴天 成都 告白气球 南山南 女儿情 天空之城
报歉!评论已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