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晋剧 戏曲剧种。
又称中路梆子。
流行于山西中部和北部,内蒙古自治区大部及河北张家口,陕西榆林等地区。
源于山陕梆子,融合晋中一带秧歌等曲调演变而成。
形成于清中叶,二十世纪初为鼎盛时期。
二十年代有了第一批女演员,表演艺术出现新的面貌。
其中,丁果仙(须生)在革新唱腔和演唱技巧方面,对后来晋剧艺术的发展,产生极大影响。
抗日战争和解放战争时期,晋绥、太行解放区“七月剧社”、“吕梁剧社”等,在为革命战争服务的同时,使晋剧艺术也得到发展。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晋剧进人发展的新时期。
影响南至福建,北至黑龙江,西至新疆等二十几个省、市。
晋剧音乐淳朴、亲切、委婉、流畅。
唱腔以梆子腔(乱弹)为主,其次是各种“腔儿”(花腔),及少数昆腔、小曲。
花腔共有四十余种,多系有腔无字。
基本板式有“四股眼”(一板三眼的抒情慢板)、“夹板”(一板一眼,中速)、“二性”(速度、节奏和腔调的伸缩性很大,适应性强)、“流水”(急促的快板)、“介板”(较自由的散板)、“滚白”(似说似唱,散板)、“导板”(只有一个上句,为大段唱腔的引句或由快转慢的过渡句)等七种。
均以眼起板落为“红”,反之为“黑”。
结构严谨,腔调和节奏形式的变化灵活多样。
一般用真声演唱,男演员在高音区偶用假声。
唯花腔唱法不同,虽也可用真声,更多则用“二音”(尖锐的高八度假声)。
晋剧音乐为七声徽调式,sol 、do 、re。
sol为其曲调骨干音,四、五度跳进与连续级进下行相结合的曲调进行为其明显特点。
如《捡柴》中四股眼(见谱例一)和《赠剑》中夹板(见谱例二)。
传统乐队文场为丝竹乐“四大件”: 呼胡(主奏乐器定弦为la 、mi)、二股弦(定弦为la 、mi ,比主奏乐器高八度)、小三弦(弦杆拴有腰马,定弦sol、do 、mi
上一篇:蒲剧(现存戏曲剧种简介)
下一篇:哈哈腔(现存戏曲剧种简介)
- 夏天的风 姑娘 老男孩 理想三旬 月半小夜曲 生日快乐 其实 那些年 光阴的故事 少年 后来遇见他 那女孩对我说 世界这么大还是遇见你 火红的萨日朗 想见你想见你想见你 冬眠 关键词 芒种 往后余生 关山酒 年轮说 小镇姑娘 烟雨行舟 记念 你笑起来真好看 来自天堂的魔鬼 学猫叫 你的酒馆对我打了烊 不仅仅是喜欢 浪人琵琶 卡路里 带你去旅行 红昭愿 纸短情长 最美的期待 体面 小跳蛙 悬溺 侧脸 山楂树之恋 我的名字 失眠飞行 有可能的夜晚 追光者 请先说你好 流浪 东西 星球坠落 我的将军啊 烟火里的尘埃 答案 心如止水 我们不一样 嘴巴嘟嘟 晴天 成都 告白气球 南山南 女儿情 天空之城
报歉!评论已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