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首调唱名体系的学习策略。
虽然我们在教学中使用着首调唱名法,但是并没有真正遵循它的规律,例如长时间固定在没有升降号的C大调上的练习,就违背了首调唱名法移动do的特点。
同时音乐教育改革要求我们在乐理、视唱练耳教学中也必须从单纯的知识、技能训练转化为对学生的兴趣、能力、个性、创造性的培养。
科学有效地运用首调唱名体系可以在基础教育阶段使学生摆脱调号的困惑,尽早地接触多声部节奏和歌唱、接触变化音、转调、接触本民族和其他民族的风格等,扩展他们的音乐能力。
1、以形象化、游戏性的教学形式培养儿童的兴趣、调动主动参与 儿童时期的音乐活动是音乐、语言、图像、律动、舞蹈综合的艺术行为方式,要充分调动儿童的多种感官参与,增强他们的学习兴趣和对于音乐要素的理解。
游戏与儿童的心理需要相符合,它是教育的心理基础,游戏中渗透着教育的价值,我们需要多在这方面进行有创意的工作。
儿童的音乐教育必须从本国语言的韵律、音调入手。
歌谣在儿童音乐教育中和儿童歌曲具有同样的价值,对于培养儿童的基本音乐能力、感知音乐要素具有重要意义,特别是对于年幼的儿童,音乐能力的培养可以始自歌谣。
教学实践中,利用歌谣、语言结合游戏性的活动可以发展儿童多方面的音乐能力,如体验、感受稳定节拍律动;感知节拍与节奏;感知节拍重音和二拍子、三拍子的节拍规律;学习休止拍节奏;发展节奏听觉、节奏记忆;进行变换节拍的练习;二声部节奏练习;感知句式结构;感知声调的强弱、高低、速度的变化等。
我国有声调的语言(包括方言)中,潜藏着丰富的教育资源,有待我们的挖掘。
教学中首先要为孩子们创设轻松、和谐的学习环境,音乐教育应该达及人的感觉、影响人的精神。
教师要充分认识到,我们面对的不是单纯的音乐课程的教学,而是对人的培养,要创造机会让所有的孩子都能够亲身参与、充分表现。
2、在律动活动、多声部形式中进行节奏感培养 音乐中最强有力的要素、与人的生命关系最为密切的是节奏,而节奏的感觉完全依赖于运动。
人无不具有天生的节奏本能,不过需要加以诱发和培养。
只有从儿童本身所具有的节奏要素出发,以听音乐和身体运动为手段,才能唤醒儿童天生的音乐本能。
节奏感不是从研究乐谱获得的,节奏也绝不是一种数字关系,以为认识了音符的时值,知道一个音符是另一个音符的两倍,就是掌握了节奏,这是不正确的理解。
仅从音符时值的划拍来识别节奏,就会使节奏变成一种机械的、毫无生命的东西。
这就是从乐谱入手探讨音乐,而不是从音乐入手探讨乐谱的问题。
教学中,初学阶段可以不进行“四分音符、八分音符、二分音符”等名称和抽象概念的讲述,而是通过律动体验、音节的声音使学生首先从感性上体验和识别,并配合丰富多样的练习形式,在游戏、愉快的情绪中加深对节奏的感觉和理解。
在音乐所综合的一切要素中,节奏是最容易分离出来、加以强调、使之感觉、单独进行学习的一个方面。
达尔克罗兹、奥尔夫、柯达伊等教育体系中都研究节奏要素的单独练习,培养重要的节奏能力。
他们的共同特点就是强调“动”和多声部的协调配合。
达尔克罗兹曾说明,体态律动的教学目的是培养学生对于节奏韵律的直觉本能、对音乐情绪和表现的感受、对运动平衡的感觉、以及培养有规律的运动神经习惯和训练有节奏的心理。
节奏运动不仅要用耳朵听、用头脑理解,更要在运动神经中去感觉。
通过动感的教学形式可以使儿童的听觉、视觉、心脑、体能协调作用,逐渐培养儿童从身心两个方面去感受音乐,逐渐理解节奏是充满生命、感情和意义的。
动感的教学形式既符合音响、节奏的运动特征,又适应了儿童好动的天性,使儿童有兴趣、主动地、有创造性地进行对节奏活动的时间、空间与能量的体验和探索,使他们具有联系和体验音乐情绪的能力。
这种方法是基于实践先于理论的原则,是使儿童首先体验所要学习的事物后再学习规则。
- 夏天的风 姑娘 老男孩 理想三旬 月半小夜曲 生日快乐 其实 那些年 光阴的故事 少年 后来遇见他 那女孩对我说 世界这么大还是遇见你 火红的萨日朗 想见你想见你想见你 冬眠 关键词 芒种 往后余生 关山酒 年轮说 小镇姑娘 烟雨行舟 记念 你笑起来真好看 来自天堂的魔鬼 学猫叫 你的酒馆对我打了烊 不仅仅是喜欢 浪人琵琶 卡路里 带你去旅行 红昭愿 纸短情长 最美的期待 体面 小跳蛙 悬溺 侧脸 山楂树之恋 我的名字 失眠飞行 有可能的夜晚 追光者 请先说你好 流浪 东西 星球坠落 我的将军啊 烟火里的尘埃 答案 心如止水 我们不一样 嘴巴嘟嘟 晴天 成都 告白气球 南山南 女儿情 天空之城
报歉!评论已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