艺术考级目的各异 十级不是终点 ——对岛城艺术考级热的观察 来源:青岛日报 高考?u>笙凡痪们案崭章湎箩∧唬帐蹩技督谟衷诘撼侨缁鹑巛钡亟衅鹄础?/p> 8月1日上午八时,记者来到青岛大剧院考级点,放眼望去,已有四五百名孩子和家长坐在大剧院门口的台阶上等待入场考试。
“第一场将在八点半开始,所以趁这点时间让孩子再练习一下。
”陪女儿参加艺考的刘女士说。
据工作人员介绍,青岛大剧院从8月1日到5日,进行为期4天的中国音乐家协会全国音乐考级。
期间,来此参加考级的孩子每天都有一千人左右,报考种类包括钢琴、小提琴、手风琴、电子琴、萨克斯、古筝、数码钢琴、爵士鼓、琵琶等二十多种乐器,像这样火爆的艺术考级场面每年暑期都会在岛城出现。
记者了解得知,除了音协考级外,上海音乐学院、中国音乐学院以及省教育厅主办的考级在青岛也颇具影响力和吸引力。
“娃娃军”考级数量大增 “和往年相比,今年考级最大的不同是很多学前儿童来参加,工作人员一般会把这些年龄偏小的考生安排在一组,往年候考厅没有几个孩子,可今年候考厅都快挤不下了。
”海韵艺术学校工作人员说,他们大多三、四岁就开始学琴,五、六岁考钢琴7级,10岁就能拿下10级,为考级他们一段时间内每天必须至少练5个小时。
“考级小军团”的出现,引起了很多家长的好奇,在称赞的同时,大家也热烈讨论着对幼儿教育是否该“如此之早”。
孙先生带着五岁的女儿芸芸来考7级,他说,孩子很小的时候就有钢琴天赋,所以就开始了认真培养,进步的确很快。
但现场的牛女士却不以为然,“这么小的孩子每天练琴5个小时,对她的身心肯定是种摧残”。
她告诉记者,女儿丽丽5岁时也学过琴,但因为坐不住老是哭闹就没让她坚持,等到八岁了才开始让她继续学,“孩子大了一点儿,也知道了自己的兴趣在哪里。
” 同为考级目的各异 小智今年12岁,学习古筝已有6年,她说,6岁时妈妈带她去琴行,让她自己选乐器,她觉得古筝是中华民族的传统乐器,所以就选了。
小智每天学琴一个小时,自己感觉不是很累,妈妈对她要求也不严格,主要是自己兴趣使然,所以坚持了下来。
小智参加考级,主要想对自己水平进行检验,看看自己达到了什么水准。
记者了解到,像小智这样的孩子,现场还是很多,他们都是一些相对较大的孩子,其考级更多的是自己感兴趣。
而刚考完钢琴十级的小文慧却有一种解脱的感觉,“终于解放了,快累死了”,她兴奋地说。
文慧今年10岁,学习钢琴已经6年了,从六级、八级到现在的十级,她用了4年。
“爸爸妈妈要求挺严,有几次我都哭了,因为考级时只弹那么几首曲子,感觉非常枯燥。
” 文慧妈妈王女士告诉记者,孩子升初中面临择校,因为家附近没有很好的中学,拥有艺术证进入好一点的学校就有了竞争优势,所以她从小就逼着孩子练习,为将来的择校铺路。
小考生佳怡已学习了五年钢琴,这是她第一次参加考级。
”以前我从没想过带孩子来考级,这次让她参加,原因是身边同事的孩子都考级了,每次佳怡在家弹琴,都有人会问‘现在考出几级来了?怎么不参加考级?’”妈妈王女士无奈地说,为让佳怡不成为别人眼中 “只练不考”的异类,她只好带孩子来参加考级。
岛城孩子几乎全在学艺 随着经济和社会不断发展,在青岛,许多普通家庭都能负担起孩子学艺的花费,学特长几乎成了每个孩子课余时的必修课。
对这一点,从事钢琴销售的仇先生感受较为深刻。
仇先生是市北区一家琴行的老板,也是一位小有名气的钢琴老师。
他说,“我教了很多年钢琴,近些年学琴的孩子越来越多,我的一个学生说,他们班里几乎每个同学都在学特长。
还有一个现象,学琴孩子的年龄越来越小,考级竞争越来越激烈。
” 青岛科技大学客座教授钱栋钢认为,青岛孩子“特长热”有更深层次的原因,“青岛是国内开放较早的城市,深受海洋文化熏陶,人们的思想和意识比较前卫,学艺术的氛围一直很浓厚”。
但对于“学特长”的目的,钱栋钢表示,家长不要太功利,不要仅限于考级,把考取十级当成终极目标,而应注重培养孩子一生的兴趣爱好,多带他们参加一些音乐会活动,多接受一些艺术熏陶。
来自中国音乐学院钢琴专业的代霜蓉老师高兴地说:“青岛艺术考生的普及率、专业修养及专业师资力量很好,孩子们的认真和投入程度也让我非常感动,青岛不愧为音乐之岛”。
记者手记 褪掉考级的功利色彩 围绕艺术考级采访的几天里,不时大雨来袭,不时骄阳似火,但家长和孩子们都在坚持,这种执着令人动容。
“欲改造国民之品质,则诗歌音乐为精神教育之一要件”,梁启超先生关于普及艺术教育的愿望,在当时贫穷羸弱的中国终难实现。
如今,我们的生活越来越好,众多孩子参加艺考,并拥有一门或更多的特长,艺术普及的社会理想似乎已然实现。
但是,我们还是遇到一些值得思考的问题。
采访中,很多参加考级的学龄前儿童,他们如此小的年纪却有着一身本领,确实让人赞叹。
可背后的辛酸和汗水是可想而知的,我们不否认其中有艺术天赋极好的孩子,但对大多数孩子而言,后天苦练才是成才的出路。
孩子终究是孩子,爱玩永远是他们的天性。
童年是一个人最金色的,与其让其以后回忆中都是苦练种种乐器而无其他,不如更多地去培养他们的好奇心,多让他们亲近自然,亲近同龄人,多问几个为什么,多运动、多观察。
孩子个体不同,而我们的教育却习惯用统一的标准来评价和衡量,采访中了解到,很多孩子其实不喜欢音乐,他们喜欢画画,喜欢体育,喜欢阅读,但社会的风尚、家长的跟风和攀比,只能让其改变了初衷。
艺术考级,俨然成了家长追逐“名”和“利”的竞技场,成人在其中各取所需,孩子则成为最后的承担者和“牺牲品”,值得我们深思。
教育改革一直秉承素质教育的方向,其中一个重要的理念是德智体美全面发展。
但这似乎又回到了起点,因为,它只是将以学习为目标的范围扩展到更多方面,让每个孩子都成为面面俱到的“高手”,却不知素质教育就是鼓励孩子的不同,有更多的评价标准,让他们发挥自己的爱好、发展自己的特点,从而成为一个有独立思考能力的人,而不是从一个小牢笼中放出后,又被关进了另一个大笼子。
(作者未知)
上一篇:每年音乐考级都有人想打评委的主意
下一篇:业余考级的弊端 由音乐考级热所感
- 夏天的风 姑娘 老男孩 理想三旬 月半小夜曲 生日快乐 其实 那些年 光阴的故事 少年 后来遇见他 那女孩对我说 世界这么大还是遇见你 火红的萨日朗 想见你想见你想见你 冬眠 关键词 芒种 往后余生 关山酒 年轮说 小镇姑娘 烟雨行舟 记念 你笑起来真好看 来自天堂的魔鬼 学猫叫 你的酒馆对我打了烊 不仅仅是喜欢 浪人琵琶 卡路里 带你去旅行 红昭愿 纸短情长 最美的期待 体面 小跳蛙 悬溺 侧脸 山楂树之恋 我的名字 失眠飞行 有可能的夜晚 追光者 请先说你好 流浪 东西 星球坠落 我的将军啊 烟火里的尘埃 答案 心如止水 我们不一样 嘴巴嘟嘟 晴天 成都 告白气球 南山南 女儿情 天空之城
报歉!评论已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