吉他价格品牌,吉他教学教程,吉他曲谱视频
关注520吉他网
文章页顶部广告位
当前位置:首页 > 头条 > 10卷本《中国工尺谱集成》出版可译解千年前乐谱
时间:2019-05-13     来源:网络资源     标签:

人民网北京9月6日电 作为文化部“中国民族音乐舞蹈杂技扶持发展工程”的重点项目和“十二五”国家重点图书出版规划项目,由文化部艺术司、中国艺术研究院音乐研究所组织编撰的《中国工尺谱集成》(10卷本),近日由文化艺术出版社出版。

该书被学界视为继《中国民族民间器乐集成》、《琴曲集成》后的又一项浩大的考察中国民间音乐传承、见证民间音乐生态体系的重要工程。

“工尺谱”(“尺”音“chě”)是世界上最早发明的乐谱之一。

唐代已出现大量手抄卷子,以后绵延不绝,明清时期开始出现印刷乐谱。

目前,各地民间乐社仍然使用,但大量抄本辗转相传,未有印刷,消失与损毁情况堪忧。

为此,文化部艺术司、中国艺术研究院音乐研究所于2010年启动了《中国工尺谱集成》的编撰出版工作。

文化部党组成员、副部长董伟担任组委会主任,并为本书撰写前言。

中国艺术研究院音乐研究所研究员、中央民族乐团原副团长张振涛任总主编,中国艺术研究院音乐研究所研究员李玫、中国音乐学院教授齐琨、浙江音乐学院教授林林等担任编委。

在专家学者的辛勤努力下,目前《中国工尺谱集成》已完成10卷的编撰工作,包括《总论》(1卷)、《北京卷》(2卷)、《河北卷》(3卷)、《陕西卷》(2卷)、《江苏卷》(1卷)、《辽宁卷》(1卷)。

据介绍,《中国工尺谱集成》的价值,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一是历史价值。

古琴音乐、戏曲音乐和各地乐种等传统音乐的一个突出特点,就是有“谱”可依。

民间抄本由民间乐师依照师傅嫡传的墨本、父辈祖传的曲本,辗转续抄,代代相传,因此,是民间音乐的活态传承,具有重要的历史价值。

根据艺人演唱、演奏的乐谱,可以用以译解谱字写法完全相同的千年前的乐谱,从而恢复古曲原貌。

音乐史学家杨荫浏根据山西五台山寺院乐谱、西安鼓乐乐谱,翻译宋代诗人姜夔的自度曲;叶栋、席臻贯、何昌林、陈应时等学者根据写法相同的谱字,译解敦煌藏经洞发现的唐代乐谱等,都是音乐史研究的典型事例。

二是学科价值。

自新中国成立以来,音乐学家便开始有目的地收集各地的民间手抄谱本,中国艺术研究院图书馆保存了大量这类乐谱。

最有价值的有智化寺《音乐腔谱》(清康熙年间,1694年)、西安鼓乐手抄本(最早为1731年)、冀中笙管乐抄本(遍布20世纪)、开封大相国寺抄本、山西五台山寺院抄本、晋北笙管乐抄本、东北鼓吹乐抄本等。

各地音乐研究机构也保存了大量谱本。

谱本不但抄记了大量的曲目,还在封面、扉页、封底,记下了传抄时间,有些还写有序言、曲目题解等,内容涉及宫调技术、民间信仰、乐社历史、乐师名录等,是研究一个地区民间乐社发展及相关问题的主要材料。

乐师们抄谱时,严格遵循上代师傅的体例,注明传自何人,这种方式在各地手抄谱中都相同。

这些谱本,是中国文化的宝贵财富,为中国音乐学提供了有实践依据的活态文本。

三是人文价值。

中国民间工尺谱因常年使用,大多没有封面,年代不详,但从纸张规格方面鉴定,都有百年以上历史,多为传世孤本。

留存至今的谱本,无疑讲述了一部传承者与保护者的故事。

由此可以理解音乐与民众生活的关系,理解音乐在民间仪式中不可或缺的地位及价值所在。

(陈曦)父亲节到来之际,“文艺星青年”特别为您送上由演员王刚、郭晓东、刘昊然倾情朗诵的三篇致敬“父爱”的文学经典,在平平仄仄的岁月里,找寻峰回路转的光阴故事。

《白鹿原》作为秦海璐产后复出的首部作品,她在剧中的精湛演技再一次受到了观众的肯定。

仙草这位关中贤惠优秀的传统女性在她的诠释下更加鲜活立体,一个眼神、一句台词、一个动作都拿捏得恰到好处……

文章页顶部广告位
文章页顶部广告位
文章页顶部广告位

报歉!评论已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