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女孩杨雪霏已经是世界著名的古典吉他演奏家,她的琴声得到全世界乐迷的认可。
由于常住英国,尽管经常回国举办大师课,很难对她进行采访。
最近,因为要进行巡回演出,机会来了。
“大家还是比较追求短期的、形式上的东西。
根深蒂固的要去听老师的、听父母的,这样的状况在其他方面都不会走得很高,在艺术方面更是这样,很有局限。
”杨雪霏:我不是一个老师,我也只教大师课,不教私人学生,我对国内的教育情况并不是特别了解。
现在孩子们的条件太好了,随便上网找什么都能找出来,我小时候哪有这种条件。
整个水准比十年前要好很多。
但因为大环境的影响,大家还是比较追求短期的、形式上的东西。
比如练琴是为了参加比赛。
这是一个不可避免的问题,在国外也是这样,很现实的问题。
但是做一个职业的音乐家来说,这是一个初级阶段。
开创一个事业是一个很难的问题,怎么做出新的东西继续往前走,更难。
国内有一个比较普遍的问题,不只是吉他学生的问题,而是我们的文化的问题。
根深蒂固的要去听老师的、听父母的,尤其是老师是师父,老师就是上帝。
这样的状况在其他方面都不会走得很高,在艺术方面更是这样,很有局限。
艺术到最后一定要有个性,个性不是老师教出来,只是跟着别人肯定不能成为很好的艺人,只能成为很好的乐手。
要创新,走自己想走的路,思想上的挑战其实是蛮大的。
杨雪霏:当时在国内我有很多自己的想法,有很多疑问。
我也会觉得很矛盾,我该听谁的?这也是很多中国学生希望得到别人帮助的原因。
每一个人都需要别人的帮助,但是到最后,不管别人怎么帮助你,全都要靠你自己,这是我多年来很深的体会。
但是很多中国学生好像特别认为要碰到一个特别有名的老师、贵人就OK了。
真的不是这样。
我的艺术个性很难说是某年某月某日形成的,我在国内时算是最有个性的,最有想法的,老有跟别人、跟老师不一样的想法,后来到了国外,周围的同学都很有主见,生活上也很独立,我就觉得我变成乖学生了。
随着我对环境的了解,语言上的成熟,自己的独立性个性终于展现出来了。
杨雪霏:大学毕业以后。
依赖父母管理我的事业?绝对不可能的,他们都不是搞音乐的,我父母甚至不了解我的生活,上次我带他们去了英国,之后他们比较了解了。
当然,他们看到我取得成绩,看到我的音乐会这么受欢迎,还是很高兴的。
“文化的渗透其实挺漫长的,我们要完善自己的文化艺术。
欧洲的古典音乐已经发展得很高了,我们也要不断发展,让人家来重视我们自己的东西。
”杨雪霏:也重要也不重要,因为我住在那儿,不融入那儿的生活也不行。
特别是做音乐的,你要和观众沟通,周围都是当地人,你就必须融入。
而其他的行业就不一样,有的就是上班下班,基本上周围都是华人。
我觉得重要是因为演奏国外的音乐到了一定的水准,要演绎这首作品就要理解它的文化,你才能更加深刻地知道为什么要这样去演绎。
但文化不是一天两天,也不是一年两年可以了解的,即便在那里住十年你不融入那里的社会生活,你也不会了解。
一次我与一位英国指挥合作,他的母亲是德国人,但是他告诉我,当时他到德国去学习好几年,直到最后一年才开始了解德国文化。
文化的渗透其实挺漫长的。
但又不是说很必要,我的意思是说如果你不在国外生活也不见得非要融入。
德彪西写了最好的西班牙音乐,他都没去过西班牙,在比较高的层面上,才华是一方面,因为即使你会说五种八种语言,你也不会每个国家都住过。
很多人用心灵感受去体会,把这个音乐表现出来仍然让人家信服。
杨雪霏:一直都有这个想法,但是作品不够做一张CD的。
有很多专业人士、朋友感到疑惑:“做中国音乐?”因为他不熟悉,不是他想听的,有难度。
我在大剧院演出了陈怡写的《说唱》,继续还会演奏更多作曲家的作品。
做一张专辑一定要有原创,需要时间和财力。
在国外演出如果是我自己选作品,我会放一到两首中国作品,各地观众还是蛮喜欢的,要弹全场就很难了。
我觉得很有必要弹,他们觉得很好听,首先是唤起他们对中国文化的兴趣,然后就是重视。
当然我们自己也要努力,完善我们自己的文化艺术,要有自己的作品,要往前走。
欧洲的古典音乐已经发展得很高了,我们也要不断发展,让人家来重视我们自己的东西。
“大部分人对巴西音乐或拉美音乐都会想到节奏,首先会想到很热闹,这是对的。
但是很多人都会忽略拉美音乐很强、很感人,有时候是很伤感的旋律。
”北青报:最近你出版了一张名为《多彩的巴西》专辑,收录了21首巴西最著名作曲家的作品,还要以这张专辑开始巡回演出,怎么会想起做一张巴西音乐?杨雪霏:最早是我刚刚去伦敦,那时候还是学生,我的一个朋友说我应该弹巴西音乐,他的车里播放了巴西音乐,当时印象最深的就是《狂欢节的早晨》,一听就爱上了。
我就把它放在了专辑的第二首。
第三首也很有名,也是我喜欢的,我觉得它的改编特别好。
最后一首《再见》是我认识的一位古典吉他演奏家为去世的妻子写的一首作品,我第一次听到他的演奏就觉得很好听。
第20首《钟声》很特别,是我在录音过程中最享受的一首作品,算是我弹的第一首巴西的作品,那时候我是十二三岁,看到一对南美来的夫妻组合在音乐会上弹了这首作品,幸亏夫妻俩给我们留下了乐谱,我和我的同学一起演奏了这首作品。
这个专辑在巴西人中很多的曲子他们应该知道。
巴西音乐很丰富,我不可能把所有的巴西音乐类型都包括进来,但是基本上包括了所有20世纪重要的音乐家,还有很多想要录的,后来就录了70分钟。
杨雪霏:有,你弹巴西跟弹巴赫的不一样,巴赫的作品弹起来要很理性,而巴西的音乐你就不用很理性,要比较优哉的,天生比较乐观的那种,很有节奏感。
我想说的是大部分人对巴西音乐或拉美音乐都会想到节奏,首先会想到很热闹,这是对的。
但是很多人都会忽略拉美音乐很强、很感人,有时候是很伤感的旋律,而这张专辑比较多的都是那方面的作品。
有一半都是动人旋律性的那种。
比如说《狂欢节的早晨》、《路易莎》、《谦卑的人》、《无尽的哀愁》,如果按我自己的喜好来选,我会选很多这种慢歌类型的。
拉美音乐中最感人的还是那些慢歌。
巴西音乐很大一部分受到葡萄牙殖民者的影响,后来,巴西又来了很多非洲奴隶,也带来了复杂的节奏和舞蹈,这一切都混在一起,巴西的音乐变成了很独特的音乐形式。
- 夏天的风 姑娘 老男孩 理想三旬 月半小夜曲 生日快乐 其实 那些年 光阴的故事 少年 后来遇见他 那女孩对我说 世界这么大还是遇见你 火红的萨日朗 想见你想见你想见你 冬眠 关键词 芒种 往后余生 关山酒 年轮说 小镇姑娘 烟雨行舟 记念 你笑起来真好看 来自天堂的魔鬼 学猫叫 你的酒馆对我打了烊 不仅仅是喜欢 浪人琵琶 卡路里 带你去旅行 红昭愿 纸短情长 最美的期待 体面 小跳蛙 悬溺 侧脸 山楂树之恋 我的名字 失眠飞行 有可能的夜晚 追光者 请先说你好 流浪 东西 星球坠落 我的将军啊 烟火里的尘埃 答案 心如止水 我们不一样 嘴巴嘟嘟 晴天 成都 告白气球 南山南 女儿情 天空之城
报歉!评论已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