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中国提出“一带一路”倡议,越来越多的中国学子赴“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留学,期间有反思与成长,也有因语言和文化差异而带来的有趣经历。
接受笔者采访的赴国外学习小语种的史雨禾和李林珂表示,小语种学习者留学海外最大的收获在于通过全方位的语言浸泡,口语和听力水平会有大幅提升。
同时,在与当地人交流的过程中,能够了解其思维方式和生活习惯,体验不同文化的魅力。
在北京外国语大学克罗地亚语专业就读的史雨禾今年大三,目前正在克罗地亚进行为期1年的交换学习。
她告诉笔者,学校每年都有对象国交换学习名额,今年一共有11位同学赴克罗地亚学习。
为什么选择克罗地亚语作为自己的专业——史雨禾被当地人问过无数遍这个问题。
面对这样的问题,史雨禾最初不知该如何回答。
“当地人听说我的专业是克罗地亚语时,都感到十分诧异。
最开始我会仔细认真地解释,随着回答问题的次数增多,也启发我深入思考自己究竟是因为什么要学习这门语言。
经过思考,我的答案是:一方面是因为兴趣爱好,我喜欢克罗地亚的足球和钢琴家马克西姆;另一方面是随缘。
”史雨禾说。
在国外学习,不管是课业还是生活都面临挑战,尤其是对小语种学习者来说。
“平时生活中都要用克罗地亚语交流。
”史雨禾说。
除了要适应当地的环境和风俗文化,国外课堂的授课模式对史雨禾来说也是一大挑战。
“刚开始时,觉得班上同学的口语都非常好,我完全没有自信开口说话。
后来我发现,其实他们的母语与克罗地亚语或多或少有一些相近之处,我才慢慢试着去主动交流。
我虽然说得慢,偶尔有停顿,但语音语调在试着靠近当地人,也能保证语法正确,这让我自信心大增。
”史雨禾说。
留学期间,史雨禾尽量让自己的课余活动丰富起来,比如去孔子学院参加课程、结识语伴去咖啡馆聊天等。
她告诉笔者,在这期间发生了很多有趣的事。
“在我刚上大学时,通过语言学习软件认识了一个克罗地亚朋友,她和我同龄,我们很聊得来。
今年我到克罗地亚后的第一件事就是和她见面。
我们都对对方的语言非常感兴趣,所以每次见面时的场景就是:一个说着克罗地亚语的中国人和一个说着中文的克罗地亚人相互交流,当需要纠错或进行深入交流时,就切换成英文。
”“留学期间,我还学到了很多当地的俚语等,这是在国内学习时接触比较少的。
只有融入当地文化才能感受到,那些书本上看起来平凡而空洞的东西其实都很有趣。
”史雨禾说。
她分享了自己的学习经历:“这边的课并不难,有一部分知识在国内已经学过了。
比较难的是谚语,因为这些谚语和当地的游牧文化紧密相关。
”李林珂介绍说,“如果没有在草原生活的经历,理解一些特定表达的时候就有些力不从心。
”除了在课堂上努力学习之外,李林珂的课外生活也很丰富。
她常常找到喜欢的图书的蒙古语版,拿来和中文版对照着读。
“我还跟着当地老师学习弹吉他。
正是通过和当地人的交流,学到了很多知识。
”李林珂说。
“蒙古国一年中的大部分时间都很冷,2月份的气温有时甚至能达到零下40摄氏度。
”寒冷的天气让她对到户外探索有些发怵,所以将课余时间的大部分用在和当地人交流上。
她在与当地朋友相处的过程中,感觉非常愉快,同时还提升了语言能力。
因为当地朋友考虑到她作为一个外国人,蒙古语能力有限,说话会放慢速度,甚至主动解释没听懂的部分。
“记得有一次特别温暖的经历。
”李林珂回忆说,“去一家经常光顾的拉面店吃晚餐,服务员知道我是中国人,就把餐厅的背景音乐换成了中文歌曲。
虽然放的是我没听过的老歌,但仍觉得十分亲切和感动。
”在学习和交流之余,李林珂也憧憬着以后的生活。
“打算本科毕业以后出国念研究生,学习东亚知识,也算作是本科阶段学习的延伸吧。
”李林珂说。
- 夏天的风 姑娘 老男孩 理想三旬 月半小夜曲 生日快乐 其实 那些年 光阴的故事 少年 后来遇见他 那女孩对我说 世界这么大还是遇见你 火红的萨日朗 想见你想见你想见你 冬眠 关键词 芒种 往后余生 关山酒 年轮说 小镇姑娘 烟雨行舟 记念 你笑起来真好看 来自天堂的魔鬼 学猫叫 你的酒馆对我打了烊 不仅仅是喜欢 浪人琵琶 卡路里 带你去旅行 红昭愿 纸短情长 最美的期待 体面 小跳蛙 悬溺 侧脸 山楂树之恋 我的名字 失眠飞行 有可能的夜晚 追光者 请先说你好 流浪 东西 星球坠落 我的将军啊 烟火里的尘埃 答案 心如止水 我们不一样 嘴巴嘟嘟 晴天 成都 告白气球 南山南 女儿情 天空之城
报歉!评论已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