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作为上海市创业指导专家,给一批创业者做了一场创业的讲座,期间不经意提到的一点感想,不想却成为了“金句”,会后引起了很多创业小伙伴以及其他专家的关注和讨论。
如果将创业比做一场游戏,那么怎么样才能最大概率的通关,实现所谓的创业成功呢?答案是每打过一关就将游戏存储起来,下一次打的时候,就从上次已经完成并存储的关卡开始打。
假设一个游戏共有10关,第一关平均需要尝试10次可以通过,第二关平均需要尝试20次可以通过,第三关平均需要尝试30次可以通过,以此类推,第十关平均需要尝试100次可以通过,这样的话,假设一个人每次玩这个游戏,都从第一关开始打,按照平均概率算的线次尝试,方可通关,我们用以比做创业成功。
但是如果你直接从第九关开始打,你只需要尝试100次,你就可以通关,如果你从第八关开始打,你只需要尝试190次,从第七关开始打,你需要尝试270次,以此类推。
在我看来,创业者众多,之所以结果不一样,区别就在于玩法不一样。
有人创业,每件事情都试图按照自己的意愿和想法从零开始,用自己不专业的做法在不断做无畏的试错,后果惨重;而有人就善于借鉴前人的经验,即我们所谓的“存盘”,不断在前人已经存储后的关卡基础上做努力,便可事半功倍。
分别来看,知道并且能够按照对的方式方法去执行,在执行过程中哪怕碰到一些小挫折小困难,但是依然坚定不移的执行下去,往往就能得到比较好的结果,也就是大家看到的创业成功。
很多好的方法操作上来说都会有一个“破”和“立”的过程,但是往往养成良好习惯的过程都不是那么让人舒服,相反的,吃喝嫖赌都让人舒服,但没有一个是好的,这才显出知道做到,知行合一的难能可贵,这是A类。
再看B类,有句话叫“读了那么多书,还是过不好这一生”,略有些淡淡惹人怜的惋惜,但是细细品味这句话,我觉得您过不好的原因无非三点,第一,书读错了;第二,书没读懂;第三,别难过,你就属于人群分布中的追随者;好多人,你跟他聊天,发现好些道理他也明白,也同意,但就是不这样做,这也是人性里面让我非常费解的地方。
比如专业的人干专业的事儿这件事儿,人人都认为是对的,但是真正这样践行的就很少。
由此,也引申出了我的另外一个观点,就是你有个什么好主意、好点子,或者看到了一个什么好产品,大可不必藏着掖着,不要怕别人学了去,因为好多人你即使告诉他好东西,即使他知道,他也不会去用,他也不会改善或者进步,群体就是那么诡异和可爱,所以读点社会学,其实对格局是很有帮助的。
C类,知道自己不知道。
这类人群往往比较谦逊,往往也比较自省自信,就是对于哪些东西知道,哪些东西不知道,是有自知之明的,对于自己能干什么,能干到什么程度,自己不能干什么是有清晰把握的。
这类人群,并不可怕,因为不管是知道自己不知道以后奋起直追,还是知道自己不知道后选择了安逸的生活,其实都挺好,要么正能量,要么无害。
D类,不知道自己不知道。
可悲、可怜,并且数量之庞大,大到难以想象,注定被收割。
你身边肯定有这样的人,明明很无知,但又极其喜欢争辩,往往就会让你很累,如果争辩双方都是这样的人,恰好你又是个明白人,那个场面肯定会让你觉得无比煎熬和可笑。
所以说,翻书多了,翻脸就少了,说的就是这个道理。
创业的角度来讲,大部分人其实就死在这一点上。
还有句鸡汤是这么说的,你会成为什么样的人,取决于你走过什么样的路,遇见什么样的人,读过什么样的书,这也就解释了,为什么作为创业者,视野、格局、认知,这些看起来无比虚的东西,反而是最为重要的东西,别死在不知道自己不知道。
好吧,你同意了我的观点,你也学会了借助外力,学会了学习,懂得了从别人已经存盘的关卡开始你的游戏之旅,但是为什么有的人可以从第八关开始,而你只能从第二关开始呢?我来告诉你一个残酷而又冰冷的答案:从第几关开始打,取决于你的圈层。
而圈层取决于什么呢?取决于你的原生家庭、求学经历、就业经历、创业经历、甚至运气。
原生家庭对于一个人的塑造,重要性不言而喻,那么多的豪门望族,那么多的家训,从三国时候的袁门四世三公,到宋氏三姐妹,到我之前说围城时提到的无锡钱家,钱钟书、钱伟长都管钱穆叫叔叔,再到我最近才看到的,居然金庸先生是徐志摩的表弟,说的都是这个事儿,这样的例子一抓一大把。
王侯将相宁有种乎?可能得让陈胜老兄失望了,有时候还真有,龙生龙凤生凤,老鼠的孩子会打洞,虽不绝对,但肯定是一个重要的因素。
三观形成的初期,家庭能够提供的视野和宽度,很大程度上决定了一个孩子长大成人以后的成就。
所以家长们,望子成龙最好的办法就是自己好好努力,活出个模样儿,给孩子最好的成长环境和最大的支持。
其实,这也解释了,为什么大量的外地人到北上广深这样的城市打拼,初期都会比能力差不多的当地人要更慢一些,更难一些,原因也在这里,当地人可以拿着几代人攒下的资源来跟你竞争,千万别小看这个,特别是初期,多少项目就是没熬过初期建模的阶段,就是你花了更多的钱,努了更多的力,还不如人家一句话能解决问题,这就是圈层。
求学经历,这个不多说了,名校能够给你的塑造,绝对不只是知识,还有价值观、使命感、荣誉感,当然还有同学资源。
所以建议大家,如果身边有孩子要高考了,不要迷信专业,大学期间的专业,其实跟你日后的成就,没什么必然联系,我建议的选择原则按照优先级是:最后,才是专业;学校也差,城市也差,那就选个热门的专业,出来还好混口饭吃。
就业经历。
我非常不赞成大学生辍学创业,或者大学一毕业就创业,因为这很有可能陷入D类人群,即“不知道自己不知道”。
不要动不动就拿比尔盖茨、乔布斯、扎克伯格来说事儿,那些都是万里挑不出一的人中龙凤,普通创业者,还是按照套路出牌,胜算大一些。
大公司能够给你的自信,以及做事的条理性、职业化的程度,都是非常难能可贵的。
也不要怕什么大企业病,企业能做到那个规模,一定是经历了无数的check and balance才形成的,就是再有病,也足够你学上个几年。
再说了,你如果不换行业创业的话,你的同事,上下游产业链的人脉资源,都是你的优势。
当然啦,你进了大企业后,你得有勇气再出来创业才行。
创业经历。
创业其实是一种生活方式,既然是生活方式,就会有跟你生活方式一样的人。
创业失败有很多种原因,有时候创业失败可能是项目本身的原因,而不全是你的原因。
哪怕失败了,你一路上遇到的那些人,走的那些路,一点都不会浪费,或许在未来的某个时候,突然会带给你加倍的价值。
当然,前提是你自己的价值也在持续增加。
同样的,如果你曾经创业成功过,那那种加持效应和光环效应会更加明显,还是说雷军做小米,人家就能分分钟调动你这辈子可能都调动不了的资源,还没开干呢,有的是人愿意给他投资。
所以,走好每一步,因为你自己本身也是一个品牌,而且是最为重要、你最需要去经营的一个品牌。
看,还是圈层。
圈层的高低决定了你从第几关开始游戏,也很有可能从一开始就决定了你的终局。
- 夏天的风 姑娘 老男孩 理想三旬 月半小夜曲 生日快乐 其实 那些年 光阴的故事 少年 后来遇见他 那女孩对我说 世界这么大还是遇见你 火红的萨日朗 想见你想见你想见你 冬眠 关键词 芒种 往后余生 关山酒 年轮说 小镇姑娘 烟雨行舟 记念 你笑起来真好看 来自天堂的魔鬼 学猫叫 你的酒馆对我打了烊 不仅仅是喜欢 浪人琵琶 卡路里 带你去旅行 红昭愿 纸短情长 最美的期待 体面 小跳蛙 悬溺 侧脸 山楂树之恋 我的名字 失眠飞行 有可能的夜晚 追光者 请先说你好 流浪 东西 星球坠落 我的将军啊 烟火里的尘埃 答案 心如止水 我们不一样 嘴巴嘟嘟 晴天 成都 告白气球 南山南 女儿情 天空之城
报歉!评论已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