吉他价格品牌,吉他教学教程,吉他曲谱视频
关注520吉他网
文章页顶部广告位
当前位置:首页 > 头条 > 那些四线县城买房的有钱人都是从哪来的
时间:2019-05-14     来源:网络资源     标签:

春节期间,写过一些对我的家乡和周边小镇的一些观察,引起了不少人的共鸣和感触。

其实回来之后也和不少回老家的朋友聊天,也都有差不多的感触,在自己的家乡,很多人买房都是闭着眼睛买的,而且都是买大户型一次性付款的那种。

我们尚且不探讨这样的方式是否合理,但是其实有一个困惑,都说北上广深有钱人多,但是在四线的小县城里,这些有钱人都是哪里来的。

他们是干嘛的,什么工作以及到底多有钱县城和大城市最大的区别就是,大城市讲究合作,讲究多元化,讲究层级,但是在县城里,因为人口基础少,所以几乎整个县城都在做一件事情。

所谓靠山吃山靠海吃海,县城有什么资源有什么优势,大家都集中做一件事情。

比如我老家是一个海岛,所以大家都在做五金外贸。

我去亲戚家,经常会看到二楼住人一楼就是一个加工厂,生产各种配件然后有人统一采购卖出去这样的小作坊大家天然的忧患意识弱一点,今年生意差一点明年生意好一点,这样的波动大家也都习惯了,都埋头做自己的事情就好居民的收入是相对均衡的,我很少在老家听到有人钱多到需要我们仰望,也很少听到哪个本地人穷到家里揭不开锅所以换句话来说,但凡资源好一点的县城,其实整个城里的人都买得起房的。

或者说不会把买房当成自己也有压力的事情。

但是为什么有的地方楼市不好呢,道理也很简单,因为县城里的居民不为居住烦恼,不论是农村里的宅基地还是自己的小产权房,家里的房子面积基本上生五个娃然后三代同堂都是够住的。

但是县城里的人需要好房子是真的,因为这里的房子没有社区概念,没有绿化概念,没有精装修概念。

但是你会发现很奇怪的现象,就是城里卖的最好的反而是最贵的那个,其他的都无人问津过年回家,总要去银行去取钱什么的,但是到了银行里我发现的场景和我在上海(楼盘)见到的不一样。

老家的各个银行信用社,都在年底处心积虑的做一件事,吸引大家去存钱。

不论是利息还是奖品,都是用尽了心思。

很多人对这笔钱可能第一反应是棚改,但是棚改的发生点重点还是在一些二三线城市,但是在四线县城同样也有这样的红利,叫农村宅基地转让我其实就农村里出生,每年在农村,家里的人都会指着以前我们玩过的地方说,这里的地卖了,那里的地被征收了,换来的是每年过年的时候按照人头可以分到多少钱。

我听说过最夸张的一个例子,一个隔壁村有一年卖了一个山,价格是按照山体的泥土重量来测算的。

我一度好奇这个钱是这么算的当然,现在这样的事情发生的少了,但是同样有另一件事情也在推进,叫新农村改造,简而言之就是以一个村为单位,把大家以前居住的老破房全部征收走,然后统一规划统一建设,然后按照面积返还给住户,然后因为容积率以及规划多出来的面积,创造的价值整个村子里分。

很显然新房子因为新农村的改造价值提升,富裕出来的面积,也成为不少居民的年终奖再来说说小镇青年,其实我一直觉得很多人对小镇青年有误解,特别是前几年炒作过的几轮逃离北上广还是逃回北上广,总是感觉青年在小镇过的很惨的样子,和大家说说我的真实感受我几乎每年在老家都会和小伙伴喝醉,这次回来有点不一样的地方,我到了我发小的家里,突然发现他已经在自己开起了公司,模式特别有趣,在网上各个平台弹吉他唱歌,然后卖定制化的吉他。

这样的故事我在很多网上看过很多,但是真的发生在我眼前的时候,我还是蛮震惊的。

整个团队都是正儿八经的公司化运作。

我说是不是互联网改变了你们,他摇摇头说不全是,很重要的一点是物联网,如今的快递发展让他和全国任何一个城市一样,发货可以同样的速度送到顾客手上另外还有一群人,叫走出去又回来的少年。

很多人都会觉得会是在北上广混不下去回老家的人,但是我看到的是他们选择在老家开店,把一二线城市的品牌在自己老家落地。

一线城市在流行网红店,但是三四线各种品牌店开始风风火火。

在我老家,生意最好的是一家奶茶铺,叫一点点我们复盘年轻人在县城,其实他们的状态更加独特,第一没有生存的压力,但是同样眼界也看到的外面的世界。

五年前的他们选择走出去,但是五年后的现在追求独立,更渴望白手起家。

互联网和物联网给到他们一样的平台和机会,同样也创造出不少的白手起家之后的有钱一族我小时候的压岁钱,几乎都被我妈拿走了,当然奇怪的是,过一阵子后我妈会还给我比当初更多的钱。

后来我问我妈把这个钱拿出干嘛了,他说把钱拿去做会了。

什么是做会,这是在很多江浙的县城里非常流行的互助借贷模式。

简单和大家说说比如说有一个人最近着急用钱,就拉拢亲朋好友9个人一起,然后这十个人干嘛呢。

统一拿5万,也就是一共45万给那个最着急用钱的人,然后半年后大家再统一拿5万给第二个人,但是当初拿了45万的,可能就要多给一点利息了,比如5.5万,这样第二个人拿45.5万,然后再半年就有两个人拿5.5,其他人给5万给到第三个人这样的模式也就保证了最着急用钱的人最先拿到钱,最后拿到钱的人拿到最多的利息,直到每个人拿到一整笔的钱结束基本上这种模式利率不高而且快所以很流行,但是我也会问我妈,那万一有个人中间拿不出钱来怎么办。

我妈听了狂笑说,怎么可能拿不出钱来嗯,这个就是很特殊的基于人群构建的信用体系,用我妈的话来说,大家都是三代以上都认识的人,大家都知根知底。

如果真的断了,那么这个人在老家彻底口碑破裂寸步难行我问我妈说,那你自己遇到过做会断了的么,我妈摇摇头说,这20多年,整个县城里就断过一次,后来这个人就再也没有在老家露面过当然更多的人,利用这个模式获得了自己的原始启动资金,然后做了一件什么事生意越来越好就彻底发家了。

这样的故事我在老家听过无数。

最后这些人都会热衷做会这种事情,去帮助老家的别人在上海待了久了,每天听到的都是各种融资、借贷的事情,有的时候特别感慨老家这种用刷脸构建的人与人之间的关系。

基本上有人需要钱的时候,县城里不会为钱烦恼,亲朋好友笼络到一起就解决了。

每当过年的时候,所有的当地楼盘都会开始一波返乡置业的宣传。

我曾经好奇都选择出去了,还会在老家买房子么后来我询问了一些操盘手,发现真的有人选择在过年的时候去买房,理由有两个,第一家里的老人想要住更好的小区,给爸妈买房子。

第二个女朋友是老家的,为了证明自己有实力外地买不起,买一套家里的让丈母娘开心而且清一色的选择,用长辈的名义买房,首付晚辈出,月供长辈自己扛。

这也导致了小镇里的银行做不太出房贷的生意,因为名义上老人买房多,贷款都做不高做不大,有的都一次性买房了。

这里还不包括漂出去混成功的把爸妈接出去的而这样的趋势我也在另一个维度得到了印证。

我有一个朋友,做养老地产差不多十年了,我最近终于看到他稍微有点开心了,他和我说因为终于熬到60后开始衰老的时候了,因为60后虽然没钱但是他们的子女80后开始有钱了,而很多80后都在一线后,那么他养老产业的生意也就有了眉目其实这就是整个时代的发展,一代比一代更好是大概率事件。

你给到下一代更好的教育更好的环境,未来他们一定会过的更好,他们更好那么改变你的可能性也就越大县城的老人们悄然间都逆袭了,房产数量在这两年开始添置,也过上了更好的生活。

所以县城里的有钱人,不仅有,而且还不少。

回头看看他们,其实还是会有很多人感慨,怎么有钱人这么多啊,一二线城市已经那么多了,四五线里还有。

其实有钱只是结果的反馈,更多的是我们感受到各种利好叠加之后整个社会体制给到的犒赏。

愿意在以前投资培养你的小孩,老了你就有可能逆袭,愿意利用互联网,小镇青年同样在创业,城市化让品牌渗透到小镇,也让小镇脱离了农村,哪怕是自己在老家为人处世不错,你想要做点什么也会有人愿意借钱帮你。

一切过去积攒的都在如今某一个时间点回报给你其实回望一线年前的发展大概也是这样的脚步,我慢慢开始相信一件事情,未来三线城市一定会成为二线城市,二线城市一定会成为一线城市,而一线城市就是世界的超级城市,车轮滚动,所有的个体都肉身感受到社会的变化在对的时间做对的事情,大概率我们都会越来越好。

四线小镇其实和北上广深一样,没有任何一个地方会相信眼泪城市和城市之间或许存在一定的鸿沟,但是城市里的每一个人,获得多少多半都是自己的选择。

中国红利在这片土壤上到处喷发,不要等,一定找得到属于你的未来。

文章页顶部广告位
文章页顶部广告位
文章页顶部广告位

报歉!评论已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