吉他价格品牌,吉他教学教程,吉他曲谱视频
关注520吉他网
文章页顶部广告位
当前位置:首页 > 头条 > 《天空之城》:生在起跑线上
时间:2019-05-15     来源:网络资源     标签:

故事看似并不离奇。

一群居住在高尚社区“天空之城”的中产太太,处心积虑要辅助丈夫事业成功,培养子女成为人中龙凤。

第一集开始,观众们以为不过是要讲述陪考妈妈争抢高考秘籍的招数:朴医生的儿子考入了万众瞩目的首尔医大,妈妈们围绕在朴妈妈身边,各种阿谀奉承,只想获知成功的秘密。

然而,平铺直叙的剧情急转直下,朴妈妈自杀了,完美家庭瞬间分崩离析。

开场时流光溢彩的庆功派对和结尾时冰冷雪夜的饮弹自尽形成强烈反差,大幕在观众的口瞪目呆下缓缓拉开。

“没有一个镜头被浪费!

”有评论称赞《天》节奏明快,剧情跌宕起伏又富有冲击力。

不可告人的秘密剥洋葱似的,一个接一个暴露于前,刚有谜团被解开,又有悬念被埋下。

追剧观众一边忙着讨论三观,一边充分展开推理想象,大呼过瘾。

来自收视率调查公司尼尔森韩国的数据显示,该剧开播时仅有1.7%的收视率。

未料此后《天》剧变身最强劲黑马,一路逆袭,荣登韩国有线电视台收视榜首。

在国内,《天空之城》也是舆论焦点,引发升学压力、职场竞争、亲子情感等多个热门议题,被称为“现象级韩剧”。

最能引发共鸣的,应该是剧中走火入魔式的育儿焦虑吧。

补习班、名师,甚至天价难求的“高考协调员”,只要能提高孩子的成绩排名,家长可以倾囊而出,手段无所不用其极。

小论文、读书研讨、社团活动、志愿服务,所有课外活动的最终目标也是为了排名——履历表上不可或缺的漂亮装饰。

家长们对孩子的评价简化成唯一标准:成绩。

排名上升则恭喜激励,排名稍有下降立马声色俱厉,加码加量。

“你知道什么是教育?就是考试考得好!

”似曾相识的情景,感同身受的煎熬。

应试教育体制下的中国孩子何尝不也是“生在起跑线上”?他们从幼儿时代开始就上早教班,紧接着穿梭于各种补习班兴趣班,学业压力之大,排名竞争之激烈,一点都不输于邻国。

“妈妈陪写作业气到急性脑梗入院”不是网络段子而是残酷现实。

“虽然考入医大的是英才,但比英才费心100倍甚至1000倍的,是英才妈妈啊!

”“那都是为了你好啊!

”剧中人掏心掏肺的感慨,站在“推娃教育”第一线的家长们听来,心有戚戚焉。

世界大同,育儿焦虑又岂止在望子成龙观念根深蒂固的亚洲?最近一篇名为《目睹了美国家长推娃的盛况后》的文章在社交网络上热传。

《目》讲述一个中国精英家庭到美国后发现,仅买学区房是不够的。

当自家孩子被勤奋刻苦的同龄人抛到身后时,这对父母立刻朝着“超过99%”的目标奋勇前进,轰轰烈烈地开办起“地牢吼娃补习班”,推娃模式与国内父母相差无几。

作者最后感慨,教育这事儿啊,底层才岁月静好,中产则负重前行。

其实更高阶层也无法幸免。

《我是个妈妈,我需要铂金包!

》一书今年推出国内版。

《我》是人类学家薇妮斯汀·马丁在曼哈顿上东区写下的“卧底观察”。

作者惊讶地发现,在这个全球最富人群聚集地,育儿焦虑同样无处不在,手段更加匪夷所思。

两岁上音乐课程,三岁请家教,托儿所放学后要上各种加强班。

抢购学区房,申请名牌私校,竞争之激烈堪比总统竞选。

上流社会为了固化阶层并世代相传,在完美教育的路上更是战战兢兢,如履薄冰。

说到底,还是典型的阶层焦虑在作祟。

《天》中压垮多个家庭的终极目标“首尔医大”,源自父母们打造“三代医生世家”的梦想。

重压下的孩子摔碎了金字塔模型,教授父亲的回应是,再买一个硕大的摔不碎的,继续教育孩子必须努力站到金字塔顶端。

努力维持阶层现状并企图继续上爬的中产阶级,不可避免地要把实现辉煌人生的寄托于孩子身上:好好读书才能考上好大学,上了好大学才能找到好工作,有了好工作才能出人头地,成为人生赢家。

可惜,一厢情愿的功利教育换来的是打脸结局。

“金字塔的顶端,爸爸你都没爬上去,又有什么资格叫我们上去?”《天》里,考进医大的英才以放弃入学来报复父母;屡屡拿下第一的艺瑞自私跋扈,堪称问题儿童;所谓的哈佛高材生,不过是女儿为了应付父亲期望而编造的谎言;神通广大的协调员,使的却是偷盗考卷的下作手段。

父母们自以为打造了一个高高在上的天堂,孩子们却对新成员说:欢迎来到地狱。

当谎言被揭穿,当希望被碾碎,这些衣冠楚楚的父母终于撕下虚伪的面具,大打出手。

主题曲《wealllie》(我们都在撒谎)缓缓响起,无比讽刺。

文章页顶部广告位
文章页顶部广告位
文章页顶部广告位

报歉!评论已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