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姚骅)上世纪90年代,电台节目里播出了一首《记得我》,民谣般清新的气质,加之流畅的旋律,让人过耳不忘,也让我立即记住了“木吉他”这个合唱团的名字。
节目里并没有透露过多的细节,让我一直以为这是个新的组合。
直到很多年之后有了网络:知道了民歌时代,知道了金韵奖,知道了……,才了解到“木吉他”是台湾民歌时代中颇有名气的一个合唱团体,原来大名鼎鼎的李宗盛也出自“木吉他”合唱团。
当然“木吉他”里还有另外一位重量级的人物:著名的音乐人陈秀男。
这两位“木吉他”的团友,在台湾流行音乐的黄金年代中,一个在“滚石”,一个在“飞碟”,各为其主,写下了一首首经典隽永的歌曲。
说到“木吉他”,这个团体最初是由陈永裕、李宗盛、江学世、陈秀男、郑文魁、张炳辉等六人组成。
1976年明新工专的学生张炳辉与江学世在参加一场校园巡回演唱会时,抱着吉他在台上唱了两首创作的歌曲,获得了全场的热烈掌声和反响。
演出后,一位男同学走到后台,自我介绍说:我会玩音乐,叫李宗盛……。
是因缘际会让这三个喜欢音乐的年轻人三人凑在一块儿,随后又陆续吸收了吉他手郑文魁,吹长笛的陈永裕、键盘手陈秀男。
并在后来搭着“金韵奖”这部快车而广受青年歌迷们的喜爱,成为民歌运动中的典型代表。
“木吉他”在民歌运动中显得很特别,因为当时的民歌手不是自弹自唱,就是重唱组,很少会有一个团体包办所有的乐器演奏,在当时也引起了广泛的注意。
1980年5月6日,“木吉他”第一次在台北的国文纪念馆登台演唱,获得良好的反响,这是他们第一次尝到受肯定的滋味。
同年“木吉他”在“金韵奖纪念专辑”中推出的单曲《散场电影》,这首由赖西安作词,洪光达、马兆骏作曲的佳作,推出后获得了一致的好评。
对于这首歌的创作背景,词作者者赖西安说过这么一段话:我一直对看完电影,从剧院里走出来的那种迷迷蒙蒙的感觉印象深刻。
人还在剧情里,可是走在散场的街道人群中又挤又热,感觉很突兀。
我想如果一个最美丽的告别方式设定在这个场景,不就像一个不完美的爱情?这是一个非常真实的虚构……。
《散场电影》也成为当时受欢迎的民谣作品之一,当然也是“木吉他”的代表作品。
在2005年“民歌30年”的演唱会上,这几位年过中旬的“木吉他”成员,在舞台上再次唱起《散场电影》时,全场都为之感动不已。
紧接着在1982年,在众人热情的期盼下,“木吉他”在“新格唱片”推出了他们的首张专辑“木吉他重唱专辑”。
简单的音乐风格加上质朴的合声,令听者印象深刻,并成为当时最出色的合唱团体。
虽然李宗盛后来在台湾乐坛上大获成功,但在“木吉他”时期,也并非是以他为中心,这个团体中每个人都能独当一面的能力。
不过,在“木吉他”的这段经历对于李宗盛来说,一定是一段难忘的回忆,对于他日后的创作之路也有着不少影响。
但遗憾的是,在专辑推出后不久,“木吉他”便因为团队成员入伍等原因而宣告解散。
在上世纪90年代,“木吉他”的成员又重聚在一起,发行过专辑,但成员和最初的阵容有所不同,还曾经入围1993年台湾“金曲奖”的“最佳演唱组”奖。
“木吉他”成员很多,在不同的阶段有不一样的组合。
团队的成员因为当兵、健康、出国等原因而变动,来来去去不下10多人,最多时在台上表演有过10多人,只是这些成员很多没有在发行的专辑中出现过,而只是在演出时出现。
“木吉他”是一个很开放的团体,据说要成为团员必须要经过大家都同意:风格,年纪,喜好要气味相同才行,当然还要能唱能弹,这些条件是必不可少的。
这些年,“木吉他”在新加坡,台湾等地还有一些演出的邀约,大伙偶尔聚聚唱歌也很有趣,保持着年轻的心态。
“木吉他”目前的团员是江学世,刘因国(也是最早的团员之,曾因留美而离开过),张炳辉以及著名的音乐人黄庆元四人。
而黄庆元是在“民歌三十”之后正式加入的,若你看过“民歌三十”的演出,会在“木吉他”的现场演出中看到他的身影。
这三十多年,虽经过团员的更迭,不少当年的成员各奔东西,但“木吉他”那些隽永的歌曲,留给我们的感动却一直没变:沿着歌声,顺着时间之河而下,回想一路发生的种种美好。
- 夏天的风 姑娘 老男孩 理想三旬 月半小夜曲 生日快乐 其实 那些年 光阴的故事 少年 后来遇见他 那女孩对我说 世界这么大还是遇见你 火红的萨日朗 想见你想见你想见你 冬眠 关键词 芒种 往后余生 关山酒 年轮说 小镇姑娘 烟雨行舟 记念 你笑起来真好看 来自天堂的魔鬼 学猫叫 你的酒馆对我打了烊 不仅仅是喜欢 浪人琵琶 卡路里 带你去旅行 红昭愿 纸短情长 最美的期待 体面 小跳蛙 悬溺 侧脸 山楂树之恋 我的名字 失眠飞行 有可能的夜晚 追光者 请先说你好 流浪 东西 星球坠落 我的将军啊 烟火里的尘埃 答案 心如止水 我们不一样 嘴巴嘟嘟 晴天 成都 告白气球 南山南 女儿情 天空之城
报歉!评论已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