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多学习指弹的朋友,能够弹奏很多曲子,练得也不错,只是一直对乐理一窍不通,慢慢得感觉遇到了瓶颈,该怎么进一步学习呢?作者也玩指弹,经历有过一样的状况,这里分享一下自己的经验和理解:第一、思路上要转变练指弹的大多都看六线谱,这导致对音符的第一反应是指板上的位置,而不是音高。
既然想学乐理,一定要先把意识放在音上,而不是指板位置或演奏技巧。
若不扭转这点,对于乐理学习没有帮助暂且不提,当绞尽脑汁学了乐理之后,却因此在吉他应用不了——这真是太苦闷。
第二、心态要调整好若已经能弹上一些“大”曲子,并且有一些演出经验时,很容易心态膨胀。
这时,即便意识到了乐理的重要性,但当从最基本的内容开始时,潜意识里往往却是这样:“我已经这么牛了,这些简单的看看就好。
”这会导致基础打的不牢固,以后学深了还得回头修正。
若是如此反复过多,别说学乐理了,对音乐都会产生抵触的负面情绪——这岂不更悲伤。
总结一句狠话:指弹曲子即便练的再多(六线谱生搬死磕法),对学乐理一点用都没有!
——若能坦然的认可这句话的时候,想必乐理学习也就步入正轨了。
以上两点是我当时遇到的最大的障碍。
大家若有则望重视,若无则共勉之。
至于学习乐理的方式知乎就有很多,大家可以自行查找适合自己的。
附上一篇我对我自己乐理知识体系的总结,供参考:我的乐理知识体系,因篇幅有限难以面面详尽,但描摹框架我想绰绰有余。
闲言不表,进入正题——核心思路:以音乐的四个要素为基点,通过彼此连接与各自深入构建而成。
音乐的基本三要素:节奏、旋律、和声,除此之外,最为关键的一个即是调性。
所以,框架以这四个作为基点进行构建。
第一个点是旋律旋律在音乐中是一条“线”,一般是由单个音符链接而成。
但是,当思考旋律的时候,一个个音符的去考量是很困难的——每需要一个音符做一次12选1。
况且在旋律中,几乎没有囊括所有12个音符的情形。
所以一般用音阶来作为思考旋律的方式——无论是五音、七音、八音,总是比12选1要强上许多。
第二个点是和声和声在音乐中是一个“面”,一般由四个音符组合而成。
如旋律一样,用一个个音符去思考和声也是非常困难的。
所以,于旋律而言有了音阶,而在和声的部分则有了和弦。
无论是七、九、十一、十三、还是大小属半减,这总比挨个说音名的方式简单的多了。
现在,旋律有了音阶,和声上有了和弦。
于是有了第一条链接——旋律功能:任何一个在音阶中的音符,所对应的和弦是什么?和弦音?引申音?变化引申音?避用音?我将其称作旋律与和声的协和程度。
而从即兴的角度,这样的思路对应Chord-Scale System:当遇到一个和弦,找一条音阶与之对应。
说起来虽容易,做起来不简单——一个和弦可以对应许多条音阶,那么选哪个?做一个旋律功能的分析吧。
以上是纵向的联系,还有横向的角度。
音乐不仅是音符的艺术,也是时间的艺术。
并且只有一个音阶、或一个和弦的乐曲极为少见。
旋律与和声会随着音乐的进行而不断的变化,这种变化并不是毫无章法的。
所以,在旋律与和声中的各个音符之间会有一定的关系,我把其称作音乐的“系统”——调性。
第三个点调性对于调性,着实更多的内容在于调式:如大调式、小调式(自然、和声、旋律)……对应旋律与和声,也就有了调性音阶与调性和弦。
在这样的“系统”下,旋律与和声横向的进行的有了章法。
于是,也有了每个音符对于调性的考量——调性内音(稳定音、不稳定音)、调性外音(极不稳定音)。
我把这称作调性的稳定程度。
而从即兴的角度,这样的思路对应Key Center——通过对调性的判别,选择对应的调性音阶。
到这里,有了两个维度:纵向意味着协和性,横向代表了稳定性。
当然,若是乐曲中用了较少的音符,倒是可以两全其美。
但在实际中两者经常存在相悖的情况:在音符的角度,两个维度带给音符双重的“身份”。
而在即兴的角度,我想调式音阶是其相连的“桥梁”。
就这样?还不够。
现在仅仅是能做一些判断、分析与选择。
再进一步,需要深入的拓展一些应用的思路——我更喜欢“组织”这个词。
对于旋律,单独旋律也可分析。
旋律中的每个音符,是主要音还是次要音?主要音如何甄别?次要音有何类别?而对于作为旋律素材的音阶,也可以进一步丰富:旋律小调调式、和声小调调式、增减音阶、各类风格音阶……嗯,然后加之各音阶音之间的排列组合吧。
对于和声,调式和弦太过局限。
富化、次属、2-5、代用、互代……和声进行可谓招式繁多。
况且由于现代和声的复杂性,对于同一个和声进行并不只有一种解读角度。
同样的,也可再进一步,和弦Voicing与四部和声,着实是值得毕生研习的。
啊,这似乎也是一个排列组合问题。
对于调性,并不是一成不变的。
转调、离调、移调等调性变化。
仅单就转调而言,若是细分:等音转、等和弦转、同主音转、突然转、近关系转、远关系转……转转转,如陀螺一样的转。
在这之后,可研习各个调式——无论是各教会调式,还是各民族调式。
另外,探求一番多调性与无调性也是很有乐趣的。
至此也差不多了,似乎剩下的就是不停的练习与分析、实践与积累。
最起码的,有了这些思路,我想也算是应了那句:用“脑袋”弹琴了。
但四个要素只说了仨——“三缺一,不成局”。
而按照国际惯例,最后出场的往往都是最重要的。
所以,并不例外,也难意外,最后的即是——节奏。
第四个点节奏啊,节奏,你是音乐的生命;有了你,才有了音乐。
节奏的重要我想无需多言——只有音符,不一定是音乐;没有节奏,一定不是音乐。
所以在音乐中节奏是贯穿始终的,难以缺省的。
在音符的角度,对于节奏而言即是两点:时值与强弱。
但是对于时值一般还算可以,而对于强弱往往惨遭忽视。
无论是以小节为循环的强弱规律,还是在实际演奏中的力度掌控。
唯有掌握了强弱,我想才是完成了从“能弹”到“会弹”的跨越。
对于节奏再进一步,我想即是律动。
对于律动若有所忽视,独奏上为之尚可,在合作上暴露无遗。
常有这样的状况:乐队中每个人弹的虽然没问题,但融合不到一起去。
这就像说不同方言的人,各讲自己的都没问题,但彼此之间却难以交流。
再深一层的话,我想曲风的本质区别即是律动的差别。
所以对于音乐的各个风格,首先在节奏上进行分析与对比是极好的。
而从旋律与和声的角度来看,若是把调性当成是对其第一层“束缚”,那么曲风则是第二层“限制”。
以上便是我的整个体系。
一方面,希望能对大家有所启发;另一方面,更期待大家能提出意见,通过交流以精进与完善。
篇幅有限,言语难明;附图一张,供君品评。
- 夏天的风 姑娘 老男孩 理想三旬 月半小夜曲 生日快乐 其实 那些年 光阴的故事 少年 后来遇见他 那女孩对我说 世界这么大还是遇见你 火红的萨日朗 想见你想见你想见你 冬眠 关键词 芒种 往后余生 关山酒 年轮说 小镇姑娘 烟雨行舟 记念 你笑起来真好看 来自天堂的魔鬼 学猫叫 你的酒馆对我打了烊 不仅仅是喜欢 浪人琵琶 卡路里 带你去旅行 红昭愿 纸短情长 最美的期待 体面 小跳蛙 悬溺 侧脸 山楂树之恋 我的名字 失眠飞行 有可能的夜晚 追光者 请先说你好 流浪 东西 星球坠落 我的将军啊 烟火里的尘埃 答案 心如止水 我们不一样 嘴巴嘟嘟 晴天 成都 告白气球 南山南 女儿情 天空之城
报歉!评论已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