吉他价格品牌,吉他教学教程,吉他曲谱视频
关注520吉他网
文章页顶部广告位
当前位置:首页 > 头条 > 赛制陈旧的《超级乐队》却成豆瓣韩综第一,韩国音乐人为何这么强
时间:2019-07-05     来源:网络资源     标签:

作者:阿钟从 4 月中旬开播到现在,韩国有线电视台 JTBC 的《超级乐队》已经播出 5 期了,期期高能。

如果你在 B 站上打开这个节目,同时打开弹幕,你会看到无数困在这个节目里出不去的观众幽灵闪现,“再来亿遍、进度条警告”。

豆瓣上短评第二的一位观众也许代表了大部分人的心声,尽管单期节目时长超过一个半小时,但谁也不会想按快进。

这个通过报名筛选各领域的音乐人,再选拔组成一支乐队的节目总共 12 期,在播出将近一半之后,豆瓣上,标记看过这个综艺的观众仍然把评分稳定在可怕的 9.7,结合打分观众的基数来看,这绝对是个傲视群雄的存在。

俘获观众的同时,微博上也有不少乐评人为这个节目奔走相告,而在各种苦求音源的声音出现后,第三期节目里最为出彩的一段贝斯和吉他演奏曲在网易云音乐上的播放量已经冲破了 37 万。

在节目里,五位评委一致把票投给了这支曲子,节目外,观众以播放量说明了自己的喜好。

在音乐竞技类综艺里,这种评委和观众都一条心的状况实在不多见,尤其是跟场外的中国观众一条心。

这恰好也体现出了《超级乐队》这个节目的友好,即使语言不通、音乐基础为零,一期节目下来观众也能感受到“尊重和精神上的满足”,除此之外,也许还会冒出一个略有点奇异的感叹:韩国的音乐人难道是长在地里随便薅的吗?这个说法也许不算夸张,从 2000 年“韩流”强势输出开始,把演唱会开遍东亚的歌手就让观众看到了出道艺人的实力,而借助各种选秀活动和综艺节目,韩国又把扎实的音乐人储备掀开了一角。

最近几年,韩流早已冲出东亚,跨越大洋进行输出,在所有文化产品里,电子游戏低调排在第一位,但总体最受关注的还是 K-POP。

如果问起韩国流行音乐为什么能消灭地域差别、俘获听众,韩国流行文化批评家李韩元有这么一个观点:韩国流行音乐的基础是欧洲流行音乐。

作家洪又妮针对这个观点给了进一步解释,韩国流行音乐的创造者一开始并不是韩国人,那些流行歌曲创作的主力军来自欧洲,尤其是瑞典,而音乐制作人又大多数来自美国。

回溯早期,西方音乐对韩国本土音乐的影响从音乐人的起点就能看出来。

很长一段时间里,韩国俱乐部会放的音乐都是传统民乐,比如曲调哀伤的演歌(trot),偶尔会有一些探戈,这就导致了一个奇异的现象,大部分韩国歌手的音乐生涯是从美军驻扎基地开始的。

二战后,美军在韩国设立军事基地,有超过 150 个军营驻扎,这些美国士兵当然有文艺需求,他们的需求就为韩国年轻人打开了一道口子。

韩国作家金惠媛这样回忆她的童年:70 年代,韩国的流行文化根本没有任何竞争力,当时的韩国年轻人,听着英国的甲壳虫乐队,看着美国好莱坞的电影,购买阅读日本杂志,憧憬富裕的先进社会。

彼时,韩国的生产水平跟他们北边的邻居不相上下,基础设施和医疗卫生都还是个问题,文化娱乐只能靠输入国内的“英伦入侵”和美、日流行。

很快,摇滚乐就开始在韩国社会激荡,这些音乐人以为美军翻唱歌曲为契机,开始了自己的摇滚时代。

但政府审查也一并到来,总统朴正熙上台后,一向与反叛挂钩的摇滚乐成了整治重点,当时被称为“韩国摇滚教父”的申重铉在自己职业的高峰期因为拒绝写赞美总统的歌曲被跟踪和骚扰,最终因吸食大麻被捕,同时期以同样罪名被捕的还有其他乐队。

政治高压下,旅居韩国的记者马克·罗素在他的《流行文化到韩国》里概述了当时韩国流行音乐的命运:摇滚乐像风一样在韩国飘过,取而代之的是混杂着迪斯科和现代风格的音乐,甚至有些音乐又回到了朴正熙喜欢的质朴乡间小调。

在闷头发展实业经济的年代,质朴的乡间小调有没有竞争力这个问题还没什么人关注,但当金融危机来临,动摇到彼时以文化出口创汇的韩国时,当局的注意力马上就集中了。

97 年,刚跻身亚洲四小龙不久,韩国经济就受到了重创,在任的金大中政府提出了一个“文化立国”的策略,我们在之前的文章“韩流”到底给韩国女性带来了什么?里详细讲述过这一策略对韩国文化和经济的振兴作用。

当时,韩国政府瞄准的还是受好莱坞冲击的电影产业,为了扶植本土电影,韩国政府于 98 年取消了实行几十年的电影审查制度,同时给电影院下规定,每上映一部进口片就得跟一部本土片。

隔壁日本是韩国封锁的重中之重,日本的音乐、电影、漫画等文艺作品在韩国全面封禁,日本乐团也不得在韩国开演唱会。

这些禁令直到 90 年代末期才有所松弛,所谓的松弛也只是允许日本在国际影展上拿过大奖的电影上院线。

08 年第二次金融危机来袭,韩国的音乐产业遭遇了滑坡。

被经济拖累是一方面,从唱片时代转向下载付费的阵痛也让从业者好一阵没缓过来。

然而对韩国政府来说,会出现这种情况是早早埋下的伏笔。

从 90 年代开始,“数位”就成为科学界最常使用的一个词汇,从那时起全球电视数位化时代也在慢慢推进。

彼时电视系统普遍采用类比讯号,要革新就得全换新,对比起英美等西方国家的怨声载道,韩国政府对新技术的支持可谓迅速,直接动用政府资金在全国改换宽频网络,就此开启了韩国信息高速公路的时代。

为民众打开眼界是次要的,韩国政府的首要目标是通过网络向全球输出“韩流”,为了达到这一目的,韩国有了号称全球最快的宽带速率,同时,政府还会给穷老残疾人士提供上网津贴。

这一通网,韩国乐坛才久违地吹起了新风,92 年,一个叫“徐太志和孩子们”的组合正式出道,他们的出现被普遍认为是韩国流行音乐的转折点。

在组合的首张专辑《SeoTaiJi & Boys I》里,hip-hop、摇滚、舞曲等各种音乐元素被有机融合,视觉上成员们也以雷鬼烫发、口罩、墨镜、鸭舌帽等造型出现,一时间韩国的年轻人集体中招,统称“徐太志症候群”。

有这么好的范本在前,各个娱乐公司也开始加紧步伐,除了打造视觉效果之外,音乐制作直接跟全球接轨。

东西文娱有一篇文章写过,以 SM 为例,公司在音乐制作部门下面设立了三个组:Writer-Network、SM Writers’ Studio 和 A&R,这三个组负责跟世界各地的音乐人联系,购买大量歌曲进入 SM 曲库,同时维护与众多欧美词作家的合作关系。

在这一系列举措下,“韩流”直接炸向了全球,12 年从油管火到 Billboard 榜单、连芬兰 iTunes 都能霸榜的“江南 style”就是网络全球化时代输出成功最典型的案例,再早一点还有至今一提名字就忍不住要唱的 Wonder Girls 名曲《Nobody》。

但同时,互联网也给韩国国内的音乐行业带来了冲击,当时,韩国音乐市场的订阅服务允许用户租听音乐,用户只用付 9000 韩元(8 美元)就能在一个月内听 150 首歌,11 年,这项业务虽然卖出了 4300 亿韩元,但每首歌分到唱片公司和歌手那的只有 30 韩元。

就这点钱还得再跟词曲作者分,再加上为遏制非法下载挤压数码音源的价格,连跟 YG,JYP 一起垄断了将近一半音乐市场的 SM 公司掌门人李秀满都在抱怨,就分的这点钱,下载量一百万次也不够拍个 MV 的。

音乐产业转型肯定要掉点血,要不是金融危机加码,韩国政府不会理这些哭号。

09 年韩国提出了为期 5 年的《音乐产业振兴中期计划》,明确要“把韩国音乐产业的全球化与加强国际合作、活跃流行音乐的内需市场、扩充音乐基础设施作为振兴韩国音乐产业的三大战略。

”并且要借鉴美日流行音乐产业模式,打造’韩国版格莱美奖’”。

也就是说要按照美国 Billboard 榜、日本 Oricon 榜的蓝本,打造韩国流行音乐榜 K-POP。

计划出了,拨款也不吝啬,政府直接注资 1275 亿韩元,搭建大众音乐专用演出场地、支持独立及非主流音乐剧、管理版权、培养全球大众音乐人才、建立音乐数据中心……除了这些,对文化艺术和教育的投资援助也是没跑的。

其实跟日本一样,韩国的音乐教育早已进入普及阶段,一篇《浅谈韩国音乐教育》的文章曾大致描绘过韩国的音乐教育理念、院校设置、师资团队等内容。

最早在 60 年代各艺术院校就开始引进欧美的音乐教学体制和外教,到了现阶段韩国的音乐教育可大致分为“民族音乐”和“西洋音乐”,前者从幼儿园起,主抓传统音乐,后者进入中学后开始涉及。

但政府对钢琴教育等项目的支持也很全面,所以在韩国社会,青少年接触声乐和器乐的时间往往更早,据说 80% 的中小学生都学习钢琴,各个城市都有的器乐音响设施和演奏大厅又为规模不一的排演活动提供了便利。

如果顺利升入音乐院校,他们获得的也是经过严格筛选的高规格师资力量。

从硬件到软件都铺好了,韩国对音乐人基本就是地毯式培养,这也就方便了各大娱乐公司。

作为一个被称“全民出道”的国家,说韩国的选秀活动遍地都是也不过分,洪又妮在自己的书籍《欧巴当道凭什么》里给出过一个数据:2012 年,全韩国有 4%的人报名参加韩国规模最大的电视直播歌唱比赛《超级明星 K》,当时,这档节目已经是第四季了。

以韩国总人口五千万来计算,光这一季的报名人数就超过两百万,比闻名全球的选秀节目《美国偶像》(American Idol)还要极端,在这个节目里,一年也就八万人报名参赛。

即便有重复参赛的情况存在,但在经过韩国密集的娱乐公司、综艺节目、选秀活动一遍遍筛查后,《超级乐队》依然能吸引来一连串平均年龄低于 30 岁的选手报名参加,其中大部分还是新鲜面孔。

更夸张的是,这档节目还能一下子甩给你三位年仅 19 岁的吉他天才、多位在古典音乐领域拿奖到手软的演奏家、奇形怪状的打击乐者、还有好几位从伯克利、茱莉亚这样的音乐学院中退的大神。

当这些音乐人轮番出现,弹幕里全是震惊脸,但同时他们又确实是以一种极其常规的方式出现,报名、海选、录节目,期待成为这个工业的一环,以音乐界新人的姿态。

一圈看下来,原地出道是看这个节目的人最大的心声,节目对选手的选择和最后剪辑或许加强了这种不是造星而是造神的感觉,但还是那个前提,首先,你得有那么多能拿出来造的人。

有才华的音乐人才是整个行业的永动机,当《超级乐队》的进度条不知不觉就跑完了的时候弹幕在刷“开头见”,但我想可能看节目的韩国人关掉节目的时候会说,这就基本操作(吧)。

文章页顶部广告位
文章页顶部广告位
文章页顶部广告位

报歉!评论已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