吉他价格品牌,吉他教学教程,吉他曲谱视频
关注520吉他网
文章页顶部广告位
当前位置:首页 > 头条 > 为什么有些古代诗人在描绘枫叶的时候总喜欢和荻花写在一起?
时间:2019-07-05     来源:网络资源     标签:

“浔阳江头夜送客,枫叶荻花秋瑟瑟”古人写枫叶,往往会提到荻花,为什么呢?这个问题涉及到古人写诗的意象选择上。

所谓的意象就是诗中描写的景物,表达的情感。

荻花是秋天特有的景物,它出现在诗中,往往交代写诗的季节——深秋。

同时,它还表达一种萧瑟冷清,孤独的感情。

由于荻花的颜色是白色的,荻花开花的季节是深秋,在冷瑟深秋,映入眼帘,立即给人以萧瑟之感十分强烈。

因此,诗人如果为了表达自己内心的孤独,冷瑟时,最好的选择物就是荻花。

从最早的《诗经·蒹葭》开始,这一意象在古诗中比较固定:蒹葭苍苍,白露为霜。

所谓伊人,在水一方。

枫叶这个景物,也是秋天特有,它出现在诗中,往往也是交待写诗的季节。

由于它的颜色是深红色的,给人以热烈的感觉,因此它还表达的是一种热烈的,充满活力的,积极向上的感情。

最有代表性的就是杜牧的《山行》:停车坐爱枫林晚,霜叶红于二月花。

还有毛泽东的《沁园春·长沙》:看万山红遍,层林尽染。

这是一种积极向上的革命热情。

本来,同是在秋天,枫叶和荻花一个热情,一个冷瑟,是不搭调的,可是有些诗词中这两个景物竟然同时出现。

这是为了表达什么呢?仔细观察,这种枫叶荻花同时出现的诗句多出现在相思离别的诗中。

比如白居易的《琵琶行》开头两句,先点明送客,接着就写“枫叶荻花秋瑟瑟”,荻花瑟瑟好理解,枫叶瑟瑟就不好理解了,其实它应该还有更深的含义:虽然离别是冷瑟的,但还有红叶,给冷瑟中添了一点亮色,这就构成了一幅冷而不绝望的景色。

这红叶与后文“同时天涯沦落人,相逢何必曾相识”就遥相呼应,暗示知音到处可遇的旷达思想。

同时,枫叶在山上,荻花在水中,能同时入眼帘,也同样暗示了作者视野开阔,进而暗示作者心胸宽广。

京口闲居寄京洛友人 [唐] 许浑 吴门烟月昔同游,枫叶芦花并客舟。

聚散有期云北去, 浮沈无计水东流。

一尊酒尽青山暮,千里书回碧树秋。

何处相思不相见,凤城龙阙楚江头。

中国古诗的魅力就在于此。

看似有意无意之间,却表达了细腻丰富的情感,只有深谙其味,才会有无穷的魅力,让人永久回味。

文章页顶部广告位
文章页顶部广告位
文章页顶部广告位

报歉!评论已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