吉他价格品牌,吉他教学教程,吉他曲谱视频
关注520吉他网
文章页顶部广告位
当前位置:首页 > 头条 > 四岁便懂让梨的孔融,为何被以“不孝”之名处死?
时间:2019-11-09     来源:网络资源     标签:

我们小时候都学过“孔融让梨”的故事,讲的是孔融四岁时与诸位兄弟一起吃梨的故事。

在拿梨的时候,其他兄弟都捡大的挑,唯独他拿了一个最小的。

父亲问他原因时,他说:“我年龄最小,所以应该拿小的”。

这个故事一直为我们所津津乐道,流传了上千年,并将其作为儿童教育的典型范例。

《三字经》则明确记录了“融四岁,能让梨”的说法。

但是,我们如果熟悉三国史就会发现,孔融最后死的很惨,并且是被曹操以“不孝”的罪名杀的,这是为什么呢?俗话不是说“三岁看大,七岁看老”吗?孔融四岁时就已经懂得尊敬兄长的道理,我们也常说“孝悌”,能悌者自然能孝,那为何孔融会如此呢?我们还会疑问,孔融小时候如此聪明,被人们称为“神童”,为何长大后,却如此平庸,是不是“小时了了,大未必佳”呢?带着疑问,我们走进三国,走进孔融。

图1 孔融让梨这个孔融何许人也呢?他姓孔,是不是和孔子有某种联系呢?没错,孔融正是孔子的二十七代孙。

他的家族也颇为显赫,其七世祖叫孔霸,是汉元帝的老师,官至侍中。

孔融的父亲则叫孔宙,曾任太山都尉。

如此说来,真可谓“钟鸣鼎食之家,诗礼簪缨之族”。

孔融少年时便已才华早露,名士李膺赞他“高明必为伟器”。

孔融十三岁这年,父亲孔宙去世,他哭得死去活来、悲痛过度,以致于别人搀扶才能站起来,州里因而称赞他的孝行。

父亲去世,他哭得死去活来,并没有丝毫的矫饰,可见他对父亲的孝顺。

那么后来,他为何又会被曹操以“不孝”的罪名处死呢?这是一大疑问。

图2 孔融(153年-208年),字文举在孔融十六岁时,名士张俭为中常侍侯览所记恨,侯览密令州郡捉拿张俭。

张俭因为与孔融兄长孔褒是好友,于是逃到孔褒家中,不巧这时孔褒不在家中。

孔融时年十六岁,张俭以为孔融年轻,故未曾告诉他自己的处境。

孔融看见张俭窘迫的样子,对张俭说:“兄虽在外,吾独不能为君主邪?因留舍之。

”后来事情泄露,自国相以下的人,都秘密的压下此事,张俭得以逃脱。

而孔褒、孔融兄弟则被捕入狱。

官府不知他们二人究竟是谁获罪。

不料,孔融争着认罪到:“保纳舍藏者,融也,当坐之。

”孔褒却说:“彼来求我,非弟之过,请甘其罪。

”官吏没有办法,于是便去问他们的母亲,孔母说:“家事任长,妾当其辜。

”就这样,孔氏一门都争着赴死,郡县迟疑不能决断,便向朝廷请示。

诏书最后定了孔褒的罪,孔融因此事而闻名乡里。

这时候孔融十六岁,年龄也算不小了,在生死危机的关头还想着替兄长承担罪责,可见他的孝悌不是假的,这又一次让我们产生疑惑,曹操为何会以“不孝”之名处死他?图3 张俭狱中题字我们再来看一则故事,根据《御览》二百六十二引《秦子》记载说:“孔文举为北海相,有遭父丧,哭泣墓侧、色无憔悴,文举杀之。

”从这个故事我们可以看出什么?当年孔融父亲死的时候,孔融哭得死去活来,以致于别人的搀扶才能行动。

所以,孔融一直认为真孝之人,面对至亲的去世,一定会非常痛苦,以致于不能自已。

而这个人在父亲的坟前,却丝毫没有憔悴的颜色,故而杀了他。

这恰巧说明孔融是一个大孝子,他之所以进入官场,也是因为“孝廉”而闻名乡里。

这时,我们又困惑了,既然他是一个大孝子,天下皆知,曹操怎么会以“不孝”的罪名杀了他呢?图4 魏文帝曹丕(187年冬—226年)这个问题我们搁置一边,先说说“小时了了,大未必佳”的事情吧!在我们的印象中孔融在小时候就是一个“神童”。

所谓“三岁看大,七岁看老”,为何孔融长大后会如此平庸呢?其实这是我们的一种“偏见”,长大后的孔融并不平庸。

我们看看时人的评价就知道了,陈登说他“博闻强记,奇逸卓荦,吾敬孔文举。

” 祢衡更是称赞他“大儿孔文举,小儿杨德祖,余子碌碌,莫足数也。

”我们之所以会有这种看法,是因为他生在三国时代,这个时代是一个波澜壮阔的时代,我们所推崇的都是些谋士、武将之类的人,如诸葛亮、关羽等人。

而孔融呢?他是一个文学家,还是“建安七子”之一。

曹丕评价他“今之文人,鲁国孔融文举,广陵陈琳孔璋,山阳王粲仲宣,北海徐干伟长,陈留阮瑀元瑜,东平刘桢公干,斯七子者,于学无所遗,于辞无所假,咸以自骋骥騄于千里,仰齐足而并驰。

以此相服,亦良难矣。

”可见他并不平庸,那我们为什么觉得他平庸呢?很简单,我们之所以记住曹操,绝对不是因为他是一个诗人,而是乱世枭雄。

文学在盛世很受推崇,在乱世则不过是锦上添花罢了,我们看曹操就知道了,我们首先看到是他的军事才能、政治才能,最后才发现他还是一个诗人。

这时候,我们会觉得锦上添花,对他的崇拜就会又多了几分。

图5 曹操(155年-220年)接下来,我们就揭秘,曹操为何会以“不孝”的罪名杀害孔融。

原因在于一篇文章,他提了一个观点:“亲子无亲论”。

讲了一个什么意思呢?我们看看原文,根据《后汉书·孔融传》记载,“父之于子,当有何亲?论其本意,实为情欲发耳。

子之于母,亦复奚为?譬如物寄瓶中,出则离矣”我们单看这一段话,觉得孔融这是在为不孝找借口,简直就是“名教罪人”,实在是该杀。

但如果我们熟悉汉末三国时代的社会风气的话,就不会这样说了。

那么,当时是什么样的社会风气呢?正如当时有一句童谣叫“举秀才,不知书;举孝廉,父别居”这说明了一个什么问题呢?当时朝廷所提倡的“孝”已经成为了一种假名节了。

图6 举孝廉这时候,我们就明白了,在东汉时期实行“举孝廉”的选官制度,儒学变得越来越形式化,本来是以“孝廉”选官的,但“孝廉”变成了一种名声。

而这种名声是可以被世家大族所操纵的,所以选了一批“举秀才,不知书;举孝廉,父别居”的假名节之辈。

这种虚伪的名节是对名节最大的破坏,而孔融则对这提出反抗,他要撕毁这层假面具。

正是因为“尚真”的主张,所以要在根源上摧毁这一假名节的根据,于是在理论上便提出了“亲子无亲论”。

对于统治者来说,这无疑是“惑世诬民”,不容于“礼法”(用来麻醉民众的假礼法),所以孔融就被杀害了。

他虽然被以“不孝”的罪名杀害了,但他恰恰是真孝。

我们再看看稍后的嵇康等人就明白了,“越名教而任自然,非汤武而薄周孔”。

表面看起来是反对名教,而在鲁迅看来,他们正是把名教当宝贝,所以容不得半点虚伪。

文:甪里先生文字由历史大学堂团队创作,配图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文章页顶部广告位
文章页顶部广告位
文章页顶部广告位

报歉!评论已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