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个问题:C Am F G这个和声进行只是流行乐中非常常用的一种和声进行,但常用并不代表万能。
举个不恰当的例子吧,如果旋律中加入一些调外音,再以这样的和声进行去配显然是不适合的。
那么为什么会有人说这是万能和弦呢?根据和声功能理论,把大小调调式各级音上构成的和弦分为主、下属、属三个功能组(TSD),而C Am F G这样的进行总体上就是TSD的完全进行,涵盖了所有功能。
其中C和弦主功能T,F和弦是下属功能S,G和弦是属功能D,而Am和弦既可以属于主功能组,也可以属于下属功能组,得根据音乐的构成具体分析。
另外呢,音乐写作一般4小节为一个乐句,按照和声功能理论写作,一般也是按照主、下属、属的顺序来,所以C Am F G这样的进行就有可能给大多数歌曲来配和声。
但是调性音乐写作的理论很多,有的甚至不以三和弦或者七和弦来写作(貌似有作曲家用四度叠置的和弦来写音乐,具体我也不清楚),因此,C Am F G这样的进行显然是不能称作万能和声的。
第二个问题:53231323同样也只是四四拍歌曲中非常常用的一种分解型罢了。
你当然可以把所有四四拍的歌曲都这么伴奏,但弄多了未免会觉得无聊。
而且要是有时和弦的根音不在五弦上或者需要用转位和弦,或者也有可能旋律中出现和弦外音,跟某个伴奏音非常的不和谐,遇到上述的情况,如果一味的用这样的分解型,也是不合适的。
第三个问题:关于C调是什么的,在此我就不赘述了,自己找本乐理书看即可。
最后针对高票回答提出我自己的不同意见。
1、先看“万能和弦”——C Am F G C,这是由几个和弦连接起来的正常进行,属于C大调。
用和弦的功能性连接来说,就是“主-副主-下属-属-主”这样一个进行。
2、六级和弦因是关系小调的主和弦,故称为“第二主和弦”或“副主和弦”;二级和弦是属和弦的属和弦,故称为“副属和弦”,归于下属和弦功能组,常用于与下属和弦的相互替代;三级和弦为六级副主和弦的属和弦,归于属和弦功能组。
关于这两段解释我认为是有误的。
首先,“副主和弦”并不是一个规范的说法,英文中也没有secondary tonic第二主和弦这样的名词,一般教材里是称作临时主和弦,而临时主和弦的出现,也是因为音乐中出现离调。
且如果Am是个临时主和弦的话,那么它之前出现的和弦也不应该是主和弦,而应该在Am和弦的五音上构造一个大三和弦或者大小七和弦(副属和弦),也即E和弦或者E7和弦。
所以把“C Am F G C”这样的和声进行称作“主-副主-下属-属主”进行显然是不正确的。
(PS:也可以用Am和弦的副导和弦进行离调,但本质上也属于副属功能) 此外,六级和弦之所以具有主和弦的特质,不是因为他是关系小调的主和弦,而是因为它与主和弦具有两个相同的音,所以有时可以用来代替主和弦,但此时最好重复六级和弦的三音,即该调的主音。
其次,二级和弦和弦并不是属和弦的属和弦。
拿C调举例,二级和弦是Dm和弦,属和弦是G和弦,而属和弦的副属和弦应该是D和弦(升高Dm和弦的三音,构成一个大三和弦),为什么要这么做呢,是因为升高Dm和弦的三音F后变成#F,这个音更有进行到G的倾向性。
虽然Dm和弦和D和弦进行到G和弦的动力都蛮强的,但他们不管在音高和功能意义上是不一样的。
所以高票回答中的那段表述有点混肴概念了。
“三级和弦为六级和弦的属和弦”也是同样的问题。
最后我想说的是,虽然在上述回答中,我基本在用功能和声的理论在解释,包括高票回答那位老师之前的一些回答中也一直在强调音以及和弦的功能,但是随着音乐的发展这种理论对于音乐的解释力度是有点减弱的,所以有志于创作或者编配歌曲的朋友,完全可以多接触一些别的和声理论如爵士和声、色彩和声理论等等。
- 夏天的风 姑娘 老男孩 理想三旬 月半小夜曲 生日快乐 其实 那些年 光阴的故事 少年 后来遇见他 那女孩对我说 世界这么大还是遇见你 火红的萨日朗 想见你想见你想见你 冬眠 关键词 芒种 往后余生 关山酒 年轮说 小镇姑娘 烟雨行舟 记念 你笑起来真好看 来自天堂的魔鬼 学猫叫 你的酒馆对我打了烊 不仅仅是喜欢 浪人琵琶 卡路里 带你去旅行 红昭愿 纸短情长 最美的期待 体面 小跳蛙 悬溺 侧脸 山楂树之恋 我的名字 失眠飞行 有可能的夜晚 追光者 请先说你好 流浪 东西 星球坠落 我的将军啊 烟火里的尘埃 答案 心如止水 我们不一样 嘴巴嘟嘟 晴天 成都 告白气球 南山南 女儿情 天空之城
报歉!评论已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