吉他价格品牌,吉他教学教程,吉他曲谱视频
关注520吉他网
文章页顶部广告位
当前位置:首页 > 头条 > 国外的艺术是否都比中国厉害,比如音乐,舞蹈,美术,建筑等等?
时间:2019-12-05     来源:网络资源     标签:

这个问题让我想起了几件有趣的事情……由于我个人是音乐专业,所以我只就我所知的内容和经历来扯一下。

当我们学习西方文化的时候总是会抱怨一个问题…..西方的艺术是否自我为中心? 记得我第一年去布鲁塞尔皇家音乐学院读书的时候,由于是跨专业,所有本科原专业未学过的课程都要再过一遍(其实我挺开心的,因为干货都在本科阶段,研究生课程反而轻描淡写一些)。

因为有些在中国已经学过的课可能需要免掉这就牵扯到要参加免修考试,只有一门课没经过考试就免修了。

就是东方艺术史….本科一年级上来就学整年,教授是中国人民大学毕业的比利时人,说的一口北京话,他介绍了一下东方艺术史,里面有相当的篇幅介绍中国的古代绘画诗歌和音乐以及建筑,考试就会牵扯到大量中国地名,人名,以及艺术门类的专有名词例如乐器…..通常是法语或英语拼写。

他大概觉得用拉丁语系拼写来考中国人自己的艺术史有些不成体统…..何况这些人名地名基本上都不是汉语拼音译过去的。

我其实挺好奇他们是如何讲东方艺术的,但想到考试的麻烦还是算了。

果不其然….期末的时候,看一帮欧洲学生在花园或食堂等各种场所眉头紧皱口中念念有词来回溜达…..就应该是在背各种中国人名地名啥了。

还有俩人乐队课时候跑过来问我说了几个古代画家的名字,我不知道是教材翻译的问题还是我自己才疏学浅,反正就是不知道不认识没听说过…….这种痛苦我在后来的爵士音乐史考试中充分体会了,大概有几百个人名要背,我能叫上来的也就一百不到吧,就这一百来个名字我能拼写对的也就20…..理所应当的考试不及格。

但这些对于欧洲学生来说却真的不难! 所以能把东方艺术史当作必修课的地方,文化上应该是相当开放的。

必修课里还有节奏学….主要内容就是南美和非洲节奏,对于我这样的远东人来说那叫一个费劲,印度学生表现还不错,和他们民族音乐有关系吧。

除了这些还有无数选修课都和不同国家的地域性音乐有关,西非音乐,阿根廷音乐,古代波斯音乐诸如此类….. 我自己去听过几节印度音乐课,(不像国内选修就是照书念,他那个不知道从哪整来个印度二重奏,一打击一弹拨,就教你算拍子,学调试什么的,挺带劲)虽听的我云里雾里,却也开了眼界。

大师班每周几乎都有,各种神人(怪人)过来讲,有些东西真是冷僻的要命。

钢琴考试也很奇葩,根本不是国内的技术或机能考试,全部要演奏自创或自己改编作品。

主考老师以你的编写水平来给成绩。

我觉得吧,欧洲的音乐教育视角跟我们不一样,他并不太在意是否是本土或者外来的(当然这个和欧洲自身的强势音乐传统相关)。

他们好像更在意的是以全人类的视角把不同文明中的精华部分提炼出来,把它们传承下去。

学校教育也没有什么口号啊精神啊责任什么的,就是很平和的心态。

单纯的对艺术和学术的热爱而已。

话说回来,他们为什么会把中国古代艺术放到必修课中?因为他们觉得重要且不可替代。

为什么中国当代艺术连选修课都不会提?答案大家自己琢磨! 在学习期间呢,作为一中国学生,我一直有个疑惑,学校教这些东西我有些可能真的一辈子也用不上,但还要考试也是有点头疼。

直到我的工作重心前些年慢慢转移到创作上来…..才发现太tm有用了,那些规则,技法,常见的不常见的,如何推算耳朵解决不了的问题什么的。

简直是…..哎…当时我为什么不能再多学点呢? 回国后我也关注很多国内流行音乐和影视配乐的创作,发现确实很多基础问题没有解决,理论不扎实,常见的编写错误经常能听到,这些都应该在学校解决的问题会出现在商业作品中的确令人惋惜! 反正以我的观察呢,我去的这几所外国音乐学院,授课的知识量比我在国内的大太多。

而且分得很细。

虽然东方人在勤学苦练的项目例如钢琴或小提琴上有自己的优势。

但欧洲音乐家在思维的广度和深度上远胜于中国音乐学院教育出来的平均水平。

这种思维和眼界的拓展直接的作用就是,他们很多人在从学校毕业以后一直可以保持一种学习的姿态,人到中年以后….这个差距就不是一点半点了….所以你看中国除了朗朗,谭盾(都在美国学习和前期发展的)之外,也没几个可以称作大师级的中青年人物,对于几千万琴童这个绝对数量来讲,几乎不值得一提。

当然对于我们来说中国也有中国的好处就是,由于文革对我们上几代人的耽误….很多职业竞争远没有西方国家激烈,专业平均水平不高给我这一代或者我下一代人很多实践机会。

同样,和西方观众相比,我们的观众的确普遍文化修养也没那么高….. 但这不也就是我们努力的方向么?提高自己的创作水平,提升观众的审美水平。

这么功德无量的事儿能参与其中简直是修来的福气。

文章页顶部广告位
文章页顶部广告位
文章页顶部广告位

报歉!评论已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