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问的问题很博大精深,超过美国音乐学院博士论文的水平,我只能举几个小例子,用英文的谚语来说,just share my two cents. 以下来自于我旁听Peabody Institute Master class的回忆:1. Elmar Oliveira, 1978年柴可夫斯基小提琴比赛第一名,同学演奏的曲目是帕格尼尼的Caprice 中的一首, Elmar指出这首曲子描述的是两人对话(争论), 一人强势,一人弱势,亲自示范后同学的演奏听起来很接近大师的演奏。
2. Ilya Kaler, 1986年柴可夫斯基小提琴比赛第一名, 同学演奏的曲目是普罗科菲耶夫小提琴奏鸣曲,Illya指出这是作曲家去山区疗养时写出的作品,乐曲需要表达山区青山秀水的美丽风光。
3. Paula Robison, 美国新英格兰音乐学院长笛系主任,另有一个美称是"地球上吹笛子吹的最好的女子“, 同学演奏的是巴托克的匈牙利舞曲,Paula指出这是作曲家去农村收集的音乐素材,展现的是田地劳作中男子向女子求爱的主题。
4. Murray Perahia, 几乎是现今钢琴界的皇帝,在大师课上谈论巴赫作品的演绎,他指出虽然自己是犹太人, 但是演奏巴赫音乐作品的时候会尽量从基督教的角度来诠释。
5. 还是Elmar Oliveira的大师课,一位小提的同学拉帕格尼尼的《钟》(意大利语:La campanella)。
同学拉完以后,大师问他知道这曲子展示的是什么样的钟吗?该同学被直接问倒。
大师说,想象一下弗洛伦萨的教堂正在举行婚礼,首先是轻轻的钟声宣告婚礼开始,然后是各种欢乐的婚礼旋律,最后新人在观礼的人群注视下步出教堂,教堂的钟声达到高潮,演奏者需要展现意大利的风味"The original flavor from Italy", 经过这样的精彩解说,该同学的演奏有明显进步,至少有了一点意大利的味道。
如你所愿,再多讲一个例子:音乐是人类情感的载体,肖邦的音乐,其创作远在第二次大战之前,但是其精神,既可以在战时鼓励波兰人民,又能够用在电影里面传递和继承肖邦思想的波兰钢琴家身上,这是波兰人一听就明白的寓意。
这就是为什么电影【The Pianist】使用肖邦的Ballade No.1 in G minor作为电影配乐的原因. 电影主角在残垣废墟中继续前行的海报,象征战后的波兰人民一样虽然经历了灾难,但是鼓足勇气在灾后重建, 继续好好生活下去。
只有经历国破家亡的痛苦,才能完全演奏出肖邦音乐中的感情,所以我很欣赏傅聪的肖邦, 因为他的人生经历带给他类似的痛苦,让他可以感同身受肖邦当年承受的国仇家恨。
最后小结一下,你问的问题,就算是Peabody Institute硕士和博士班的同学也知道的很肤浅。
古典音乐应该如何诠释,大师班授课的老师会有更深的认识,但是这个话题真的很博大精深,听的越多,越觉得高山仰止。
- 夏天的风 姑娘 老男孩 理想三旬 月半小夜曲 生日快乐 其实 那些年 光阴的故事 少年 后来遇见他 那女孩对我说 世界这么大还是遇见你 火红的萨日朗 想见你想见你想见你 冬眠 关键词 芒种 往后余生 关山酒 年轮说 小镇姑娘 烟雨行舟 记念 你笑起来真好看 来自天堂的魔鬼 学猫叫 你的酒馆对我打了烊 不仅仅是喜欢 浪人琵琶 卡路里 带你去旅行 红昭愿 纸短情长 最美的期待 体面 小跳蛙 悬溺 侧脸 山楂树之恋 我的名字 失眠飞行 有可能的夜晚 追光者 请先说你好 流浪 东西 星球坠落 我的将军啊 烟火里的尘埃 答案 心如止水 我们不一样 嘴巴嘟嘟 晴天 成都 告白气球 南山南 女儿情 天空之城
报歉!评论已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