放在前面:数学真是神了,用数学公式也可以粗略的表示简谱,这段代码写得我吧啦吧啦的······我要开始笑了······谁才是真正的表情包?对音乐的认识摘要:对曲式分析和音乐分析以及对美声的学习收获是本论文的核心部分,本文突出一个非专业学生对音乐系统学习的心路历程与个人的感悟。
另外,对音乐创作的见解是本文的一个创造性论点,希望论文能对在音乐创作尤其是对作曲有一定追求的人有所启迪。
关键词:曲式分析、美声唱法、音乐创作、作曲、音乐分析、音乐鉴赏、音乐学习、乐理、和声、对位、复调、声乐、视唱练耳、配器、音高正文:对音乐的认识是随着成长不断加深的,在我过去的音乐学习道路上,我对自己对音乐的认识分为两个阶段:一是毫无认识的小学初中阶段,二是对音乐逐步实践到确定音乐在人生中不可或缺的重新定位。
在经历了小学只知道跟着老师唱,到初中毫无认识,再经历手机信息时代的冲击,对音乐的大量涉取,逐步对于音乐的广度有了认识。
真正对音乐的认识是在高中时代,对音乐素材的积累急剧暴涨,如果要寻求深层次原因,当属于集成电路带来的信息革命。
可以说,集成电路带来了21世纪最具影响力的变化,世界突然变小,音乐自然也变小了。
过去,你想要系统了解音乐,姑且只有一条途径,拜名师,学贯中西,多半还需留学西洋,这些可以从洗星海、聂耳、王洛宾等中国音乐家的历史中分析得出,但信息时代的到来改变了音乐的世界,过去,音乐是专业性质非常高的,当然,这不仅仅限于音乐,其他很多技术性行业也不例外,我要论证的一个观点是:信息时代的到来改变了音乐的学习道路,音乐将逐步沦为人类一个重要的精神乐园。
现在,音乐入门越来越低,我们可以随处看到《中国好声音》、《中国梦之声》、《快乐女生》等等。
可以说,音乐已经在信息的急剧暴涨的作用下迅速走向平民、草根化,但我们知道,向历史推进越远,音乐的阶级性越强,在近现代之前,音乐是属于上层人的,普通老百姓是不敢对之有所幻想的,也就是说,时间越往古老推移,音乐的身份性越强,又特别是在宫廷中,音乐是属于统治阶级的,但时代是进步的,音乐的世界也一样,音乐永远是时代的反映,作为一种艺术,音乐记录了历史,音乐在时代的进步中,不断扩充其客户,这是必然的趋势。
那么,音乐的平民化、草根化是不是说不需要专业的音乐学习者了呢?很显然,专业是永远不会落伍的,专业者理应得到尊重,草根化是世界的进步,是必然的趋势,未来,音乐只会走向包容,而专业,是音乐的核心,是行业的核心。
☼。◕‿◕。♪≧◠◡◠≦✌♫(͡° ͜ʖ ͡°)♬≧◔◡◔≦⚽╔*═╗ ╔╗╚╗╔╝ ║║★═╦╦╦═╗ ║☆╝╠═╦╦╔╝╚╗ *╚╣║║║║╠╣ ╚╗╔╣║♀║☆║╚═♂╝ ╚═╩═╩*╩═╝♪ ╚╝╚╩╝╚╩╝~@^_^@~ ღ…(⊙_⊙;)… ☠(⊙o⊙)❣ 。◕‿-。⚽说这么多,回归到我对音乐的认识,简单讲,就是信息时代带来了音乐,为我系统学习音乐打开了一扇窗,这扇窗越来越明亮,信息革命一方面也给人带来困扰,因为这意味着知识的冰山一角,另一方面,它让人失控,所以,到后来,我越来越茫然。
我们知道,音乐是耳朵的艺术,那么,听音乐就是在练习耳朵,当然,非专业者的这种练习是零基础的。
当一个人听得多了,为什么对音乐就自然产生了认识?从科学的角度讲,音乐是频率的变化与耳膜振动的结果,音乐之所以为音乐,是因为其规律性与结构性,音乐的产生是规律与结构的统一与融合。
那么,听音乐的过程是什么?音乐的属性或者要素我主张大致分为:音高、音长、节奏(当然,理论上来说还有曲式、和声、音色、音强、调式、织体等)我们的大脑在逐日的重复中对频率的起伏、音长的感受、节奏的反应已慢慢变为一种重复性的结果,科学表明,当一样东西重复多次后,大脑会对其产生后天刺激性的反应,而如果一个人想要对其进行分析时,无疑就对其三要素进行分解,然后,慢慢的,对配器、和声的认识越来越深,又特别是对音高的认识越来越深,我不知道这样说对不对,或许,音乐真是需要天赋的,对音高的听辨能力是评判专业与非专业的最好界线,我们知道,所有音乐院校对“视唱练耳”的重视,其本源就在于此,音乐说到底最重要最有专业性的还是音高,也就是频率,物理特性有规律的出现时就会产生艺术,这一点,是我多年来不断格物致知的结果与认识。
回归到非专业上讲,人有五官,眼、鼻、嘴、耳、眉。
眼对应的是视觉艺术,如电影等,鼻对应的是嗅觉艺术,如美食等,嘴对应的语言艺术,如演讲等,耳对应的是听觉艺术,如音乐等,但至今我还没认识到眉有什么作用,或许,从这方面讲,眉不应该列为五官。
我们对五官认识最深的是眼和耳,眼睛被人类视为心灵的窗户,这很容易理解,眼睛的霸主地位,犹如春秋五霸,五霸之中永远只有一位霸主。
耳是定位与感知振动的核心动力,而音乐的出现才真正奠定了耳朵的地位,可以毫不夸张的讲,音乐稳定了其地位。
谈完科学认识音乐,再回到我的认知历程,对音乐的广泛涉取很快让我有了大量音乐素材,加上我本身很擅长资源的收集整理,对音乐的认识与对音乐分析的实践在对素材的收集上有了进一步提升,所以,得感谢我的系统哲学观,当我对世界的好奇转到音乐上时,这种兴趣就爆炸性上涨,我对音乐的学习已远不是听而已了。
然后,我开始尝试创作音乐,高中时代,我写下了我人生中第一首歌,有了第一次,一切都那么自然,然后,我拥有课间十分钟创作一首歌的能力,第一首课间十分钟歌曲还不错,曾经有人让我教唱,这多少对我后来的创作有了进一步的推动,也让我越来越自信,但后来,我发现,这一切都是不成熟的表现,这要从大学之后对音乐的认识达到一定高度之后了,且听下面讲来。
((`'-"` `""-'`)) ) - - ( / (o _ o) \ \ ( 0 ) / _'-.._ '=' _..-'_/`;#'#'#. -. #'#'#;`\\_)) '#' ((_/#. ☆ ☆ ☆ .#'#. …………….. .#' /'#. .#'\ _\\'#. .#'//_ (((___)'#'(___上大学后,图书馆与当当网的两大核心资源迅速帮助我对音乐的认识达到一个高峰,还记得在北漂时在中国图书馆待过几次,在里面翻阅了大量的音乐书籍,而本校的音乐图书资源发现比较晚,所以重点是通过当当网获取的专业书籍。
在这期间,又特别是网络音乐视频的学习很快让我对音乐有了新的认识,这让我产生了前所未有的恐惧,要知道,我是学电子信息的,也就是IT业,在电子技术领域也算是最专业的一个群体,但同时也是需要花费极长时间的专业之一,所以我没有太多时间,我从网络中迅速得到关于音乐创作的经典资料,在经过寒假迅速看完,加上对我帮助非常大的包括《宋大叔教音乐》、《宋大叔教音乐三单元进阶版》、《邓梅视唱练耳》、《金铁霖声乐教程》、《林文信12小时学会流行键盘基础教程》、《林文信24小时学好爵士钢琴教程》、《品艺襄樊架子鼓》、《吉他自学三月通》等等视频的学习,还有一些非常好的视频资料,比如周小燕的声乐教学,这些都是学习音乐的经典视频,我系统的整理出来进行了学习,然后,我看完了《曲式分析基础教程》、《吉他自学三月通》、《嗓音训练手册》、《作曲基本原理》,当然,我印象最深的是李重光的《音乐理论基础》,李重光的这本书籍是音乐入门的经典教程,这本书让我真正对音乐的世界从陌生走向熟悉,当然,我是打算要学习和声、复调、对位、配器的,但限于现阶段的理论水平还一直没有深入,而声乐,还得依靠老师,所以,我这学期选修了雷晓兰老师的声乐课,声乐课的学习以美声唱法为主,胸腹式呼吸的科学发声让我对美声有了很深的认识,美声的魅力感染了我,以至于我后来补充了大量的美声唱法的素材学习与分析,对美声的大家廖昌永、戴玉强、刘和刚、莫华伦、迪迪拜尔、帕瓦罗蒂等等有了新的认识,美声的高亢嘹亮以及声音的穿透力让我肃然起敬,简单的说美声就像一个音响,可以在人群中自由穿梭,对腰腹支撑的科学性认识是美声的一大亮点,又尤其是意大利式元音的音乐性在美声中得到最好的发挥,可以说,这些都只是美声的冰山一角,总之,这学期对声乐的学习让我对美声产生了无比浓烈的兴趣,美声是区分专业与非专业的另一条界线。
我们知道,音乐学习的几大核心是:视唱练耳、声乐、和声、曲式分析、对位、配器、乐理,前面我还有一个东西没讲,我没讲我对学习视唱练耳的认识,视唱练耳是很难自学的,这是非专业学生的一个学习瓶颈(另外声乐与和声、配器都很难自学),音乐院校的学生视唱练耳几乎每节课都会练习的,我曾经去蹭过音乐院系的视唱练耳课,加上网上视频教程的简单学习,让我对视唱练耳很头痛,视唱练耳是长期坚持的过程,最好要天天练,在宋大叔教音乐教学中,他特别强调了视唱练耳的重要性,但事实上,视唱比练耳简单多了,练耳才是核心,音乐院系一般是靠老师弹钢琴来练习,而练习视唱练耳不过几种方法,一是音程听辨,二是和弦听辨,三是音阶听辨,四是节奏听辨,五是旋律听辨,当然我们这里不说复调练习,当多个旋律同时进行的复调练习是进阶阶段需要考虑的,这里不多说。
既然没有老师教,那怎么办,后来,我开始寻求软件学习,然后我找到了视唱练耳的最好软件“练耳大师”也就是Ear master,这是电脑软件练习,然后,安卓上最好的专业软件有:随身乐队(完美乐队的升级版,但这两个版本现在需要辅助用)、大谱表校音器、Perfect Ear Pro、my ear、sight read、real guitar、guitar tuner、gstings、最好的节拍器、Real drum这里只推荐这些软件,其中,我最喜欢的安卓音乐软件是随声乐队,其功能强大到无法想象,而音高校准软件是调音高很好的工具,其中也有视唱练耳的软件,这三大类型都不错。
有了这些音乐软件的帮助,对视唱练耳的学习难度急剧下降,当然,视唱练耳无论怎么说都是需要坚持的,而且需要科学的练习方法,对此,读者应该会有认识。
对我来说,音乐学习的核心是视唱练耳和曲式(因为我注重作曲,所以注重曲式,当然不同的学习者根据自己的定位自己选择,每个人的侧重点会有所不同)对音乐的重要认识其实不是这些,我在创作的初期就认识到了这个问题——“音乐创作的寿命与音乐理论基础学习有着正比关系”,这个重要的认识改变了我很多,不仅给我指明了正确的方向,也让我明白了系统性的音乐学习的重要性和必要性。
我分析了很多创作型歌手的区别,这里为了说明问题,就取其中一个案例进行简要分析,汪峰和郑钧,这是一个典型案例,我们知道,郑钧是一个半路杀出来的非学院派的典型代表之一,他也写过几首好歌,《灰姑娘》、《回到拉萨》是其代表作,但是,他的音乐寿命极短,在创作了几首作品之后,貌似江郎才尽,止步不前了,汪峰是学院派的代表之一,虽然他早年不得志,虽然很早就写出了《美丽世界的孤儿》、《花火》、《飞得更高》、《你是我心爱的姑娘》、《等待》、《怒放的生命》等等优秀的作品,并且广为传唱,但是,他的才气和他的名气好像有点断裂,就像1998年写的《等待》这首歌的出卖一样,这是对一个创作者的打击与埋没,汪峰真正开始走向公众眼球还是因为草根文化,在旭日阳刚演绎《春天里》走红之后,汪峰才走出了专业音乐圈子,当然,在业内他的才华一直被认可,需要靠草根才能走红也许对音乐创作者是一种打击,里面或许也有一些无奈,还有很多真正有才华的人会被埋没,而像周杰伦这种音乐鬼才,也是在经历了现实的冷落之后,幸运的遇到了伯乐才走进了公众的视线的,而那些没周杰伦幸运的人,谁又会在乎他们的存在?在浮躁的音乐市场中,很多对音乐毫无贡献的人坐享其成,让人唏嘘不已,后来,汪峰又写下了《存在》、《北京,北京》,他的优秀创作没有停止,他的音乐创作还在继续,汪峰、周杰伦是典型的高产量创作型歌手,两人从小就接受良好的音乐教育,有很好的音乐理论基础,对比一下郑钧、汪峰、周杰伦,可以很明显的得出上面的结论。
除了得到这个重要结论之外,我从一开始喜欢音乐,就是因为喜欢创作,或许这就是我的宿命,我以为,作曲是音乐的母亲,没有作曲,音乐的世界无从谈起,即使是编曲/配器,也要在作曲家写完曲谱之后才能进行,虽然就音乐的专业性而言配器更加强调专业素养。
音乐的世界是作曲家们一手构造出来的,认识到了这个问题,很自然的,作曲和配器成为了我音乐的终极追求,“业余作曲”也成了我新的定位,只可惜Cubase一直没什么时间深入学习,由于各种限制,也使得编曲成了我最难度过的一关,我知道,在这条路上,还有很多挑战等着我,我会继续。
到此,我不仅确立了最核心的音乐学习定位问题,还得出了音乐创作寿命与音乐理论基础成正比的结论,并将作曲和编曲设为一生的终极追求,我坚信,音乐是我生命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坚持创作,坚持音乐理论基础的系统性学习,时间会改变一切,我相信,终有一天,我可以笑着面对曾经。
比较系统性的学习后,我为什么会恐惧呢?我发现,音乐太大,而我又太小,我感觉自己永远只能是音乐世界可有可无的一粒尘埃,音乐就像一个世界,浩瀚宇宙,让人恐惧,当我认知到音乐世界无穷无尽后,我再也无法抑制住内心的恐惧和无助。
恐惧的哲学根源是未知与失控,这一路走来,音乐给我的感受就是:当你渴望进入一个世界,艰难的进入后,你发现你进入了一个更大的世界,对这个世界,你一无所知,就像一个黑洞,进得去,出不来。
后来,我慢慢克服了对音乐的这种恐惧,转而回归创作,把握现在,追随内心。
至此,我简单的写完了这一路走来的经历和这一路来对音乐的认识,希望对那些非专业而又热衷于创作的人有所激励、帮助和启迪。
参考文献:《曲式分析基础教程》·高为杰·高等教育出版社《吉他自学三月通》·刘传·蓝天出版社《嗓音训练手册》·(美)奥尔德森·李维渤译·中央音乐学院出版社《音乐理论基础》·李重光·人民音乐出版社《作曲基本原理》·(奥)阿诺德·勋伯格·吴佩华译·上海音乐学院出版社——以上,是我截止到大二上学期的认识,上面这篇文章摘录于大二上选修美声课的期末考试论文后来,我完成了下面的工作(见下一小节:音乐学院作曲系的作曲核心教程) 学习了西方音乐通史,把作曲系的四大件统统学了个遍,然后买了人生第一把吉他,有了第一个乐器,现在的目标就是马丁M36和马丁OM42以及泰勒GS MINI旅行吉他,我是大三才意识到自己需要一个乐器的,有了吉他后,我展开了新一轮的创作。
图1:OM42图2:M36吉他给我带来了很大的帮助,很快,我的创作成熟了起来,开始尝试写各种风格的音乐,慢慢的,我听古典越来越多,音乐分析和鉴赏能力不断提高,对音乐也有了很多新的认识。
现在,回过头去看上面这篇大二写的文章,发现很多认识有一些问题,但没关系,那就是过去真实的自己,没有过去的我,就没有现在更好的自己,只要不断向前,不断改变自己,向着更好的自己冲刺,即使犯错,我也没办法讨厌那样的自己;只要是在追逐作曲的路上,即使看到过去那些极其幼稚的文字,也一样很开心,因为它记录了我的成长,记录了一点一滴的时间积累带给我的变化,时间不会骗人,我相信时间的力量,所以,我也不打算修改过去文章的一丝一毫。
后来就更加顺畅了,我掌握了万里挑一的资源收集能力,可以肯定的说,在中国找不出超过10000的人可以和我比资源收集能力,源于此,我拥有了方方面面感兴趣的资源,电影(我是影迷,我看过的电影:小海cosea毕生电影单,哈哈哈哈),音乐,美剧,纪录片,足球,学习······太多了,但最爱唯音乐,我过去都只听有损音乐,直到什么时候我开始明白无损的重要性?那是偶然的机会,大三下学期刚开学不久,我耳机坏了!我一直使用森海的产品,但都是低端平头塞,从一开始的MX80到后来MX365,还有一次尝试升级了一个PC230头戴压耳式耳机,MX80被朋友抢了,之后我才买的MX365,对于我这种每天八小时戴耳机的人来说,没有耳机肯定不行,就升级到了森海HD439,这是我第一个好耳机,即便现在,考虑手机直推头戴式耳机,我还会时常用到它,虽然不再是主力,但至少不会觉得刺耳。
因为这个耳机,接触到了煲机这个词,间接性的接触到了无损音乐,但那个时候并没有听无损,继续有损音乐,什么都没折腾,没有继续,就这样止步了,直到大四上学期,才有了继续的痕迹,那个时候,我经常会翻看淘宝上的吉他,还有钢琴,还有耳机,钢琴一直是我最想学的乐器,胜过吉他,但是现在自己还没有条件,不仅仅是钱的问题,还有诸如钢琴的移动性问题,都是无法逃避的,关于钢琴,我下一个目标已经定好——二手雅马哈G3三角钢琴,我打算让它陪我一辈子!图3:雅马哈G3说到我和耳机的宿命,真的要感谢森海和拜亚,我最开始是最喜欢森海的(后来我彻底迷上了拜亚),有一天我翻看森海的旗舰店,发现了好多几千上万的耳机,我一下子惊呆了!真的,我真的惊呆了!然后我淘宝首页就直接搜耳机,按照价格从高到低,尼玛,那一刻,颠覆三观,我感觉自己就像井里的一只青蛙,知道汽车有兰博基尼,知道北京一套房就可以搞到1000万,但当我看到一个耳机可以卖到几万的时候,我难以相信自己的眼睛,因为,这个价格,已经足以买到一个很好的钢琴,极好的吉他。
在我很小很小的时候,我以为钢琴很贵很贵,后来发现,4万左右就可以入手一架二手专业钢琴,我发现钢琴再也不是什么遥不可及的梦。
我是在接触了tommy emmanuel后才真正爱上吉他的,也是因为他,我喜欢上了吉他这门乐器。
图4:tommy emmanuel弹琴后才知道不同级别的琴差距到底有多大,再到后来,知道了马丁泰勒,于是有了我下一个目标马丁M36和下下个目标马丁OM42。
马丁M36代购大概需要16000的样子,OM42大概是30000,雅马哈G3三角钢琴二手大概是34000,这一切,都在我的计划之中。
说回耳机,我感觉耳机和我好像生来就有一种宿命般的联系,因为经常在淘宝、贴吧、论坛关注乐器和耳机,我走上了耳机发烧道路,现在问我一个确定的时刻,我也无法得知,我相信,这都是一步一步积累过来的,不是一下子就跳变到今天的,对音乐的喜爱,对音乐相关事物的持续关注,随着时间的推移,才有了这一天。
那时候,我疯狂的阅读耳机大家坛上的文章,看他们撕逼和讨论,里面专业大牛和初烧都有,慢慢的学会了分辨,也慢慢的确立了正确的听音观,于是暗下决定一定要拿下森海HD650和拜亚DT880,那个时候我为了感受一步一步升级的快感,在双十一不仅买了这两个梦寐以求的大耳,还买了森海的PX200II以及AKG的K450,PX200II后来送给了一个好兄弟,K450简直没法听,直接退了,不仅如此,双十一我还买了一个K420专门送人,因为价格真的太公道了。
就这样,我的双十一完成了人生最华丽的一篇,再也不仅仅限于美食了(此处想笑一千遍)。
不久后,我入了AKG K550,讲真,我还是非常喜欢这个耳机的,音质很好,那个时候也是脑门热了,以为戴着它图书馆看书不会漏音,实践证明,你打扰到人家看书啦!很快,我就放弃了,后来,忍痛割爱,我把这个耳机送给了我喜欢的一个女生,再后来,不了了之了。
有了大耳后,就必然会了解到耳机系统这个东西,各种学习,各种加班熬夜阅读相关文章,各种和别人交流沟通,进步非常快,当然,时间最多的还是泡在论坛。
直到有一天,我升级了森海HD650线材,把原厂的线改为了单晶铜合金线,并因此认识了一位发烧30多年的老烧,毫无疑问,我们成为了朋友,我们都喜欢音乐,关键他智商确实高得离谱(我喜欢高智商的人,哈哈哈哈),第一次感觉自己在发烧路上运气爆棚。
有了他,我发烧路上,几乎就没走过任何弯路!他有非常正确的听音观,有很好的音乐欣赏能力,特别对耳机、音响、线材这一块,简直就是一部百科全书!无所不知,不所不晓。
讲真,一开始我其实没有这么大的期待,但后来,他一天一天的刷新我对他的认识,后来,我彻底被他折服了(也不多,给一个富二代做了三套音响系统,1000万而已)。
我们从一开始只聊音乐,到后来无所不聊,因为音乐,我们成了很好的朋友(话说,他的宝贝女儿真的很漂亮!)。
我用了大概半年的时间,把我的耳机系统,音响系统搞了起来,各种线材升级,各种学习,各种实践。
另外,不得不提的是,因为我们是电子专业的,我有一个同学,他大一开始发烧,大二就上网学习查资料DIY了一个拜亚动力A1耳放,当时他只是考虑到官方价格太贵,所以花了800不到的成本就搞定了这个耳放(他只是做来推自己的拜亚DT880),后来他发帖,很火很火,有人要买他的耳放,他抽空也做了几个来卖,渐渐地改进了很多东西,做工也成熟了一些,我是在发烧后才知道他也是耳机发烧友的,很快我们就经常一起听音乐,一起探讨耳机系统的问题,很自然的,我让他给我做了一个拜亚A1耳放,这次用料也不像他第一次DIY那么省了,更多的考虑音质,完全复刻官方,以前我不知道买几十上百种元器件有多耗时费力,单是在淘宝上买元器件都花了我俩两天时间!按照清单一个一个的来,考虑运费,有些元器件得自己去实体店购买,为此我是跑了不少五金店,有一次,我跑了五个小时!五个小时!什么都没买到!那一刻,我恨透了实体店!恨透了假大空的五金城!对,我就是淘宝死忠粉!因为,有很多东西,除了淘宝,你什么京东也好,苏宁也好,亚马逊也好,都是混蛋,没有!比如私人定制,淘宝可以针对你定制各种奇葩的东西,你有什么想法,淘宝人都给你想到了,对,这就是万能的淘宝,感觉像是打广告,那是因为,我曾经有几十次这样的经历,只有万能的淘宝能给我把问题解决了!可能很多人买的东西都很寻常,所以没有这种体会,但还有很多人,他们有各种小小的愿望和各种小众的需求,其它所有平台,都做不到,淘宝做到了,借这个机会,好好感谢一下淘宝,毕竟,没有淘宝,就没有今天的我啊。
好了,言归正传。
做这个耳放前前后后20天时间(我们做了三个,还有一个同学要了一个,另外一个作为备用),终于,开声了,可以享受音乐了。
在拜亚A1耳放之前,我一直使用的是一款经典耳放——莱曼耳放,解码器使用的丁丁解码器,最开始的时候,差点被各种音频线弄成了脑残,但现在回过头来看,那个时候还是too young too simple啊,曾经多少的痛苦,都终将一笑了之。
一切都没有结束,后来,在朋友的帮助下,我拥有了自己的第一台音响——惠威M1,对,传说中的惠威M1,它现在就在我电脑桌旁,我人生的第一台HIFI音响,另外,不得不说的是,这音响也是我朋友自己做的,所有升级线材全是我朋友一个人完成,然后我拥有了人生第一台胆机,换上了贵族之声WE274B整流管,两只KT88和两只EL34分别换着听(贵族之声300B不适合推M1这个箱子),驱动管使用的是美国天梭6SL7,稳压管使用的苏联电子管CГ-3C。
胆机架构很重要,只有胆机本身素质过硬,升级电子管的效果才会明显,但很多初烧无法判别这些专业性比较强的东西,要不是这样,我相信会有更多人爱上胆机(晶体管和电子管始终有差别,这确实是事实,我以前不信,但后来我信了)。
胆机是在我拥有了一生的朋友——拜亚T1 II后才让我朋友给帮着搭建的,我是在了解学习了香港代购后选择了代购,经过了半个月的等待,看着made in germany,我再次对德国膜拜有加(我是德国制造忠实粉)。
因为我长期混迹于图书馆、自习室,考虑到听歌会打扰到人家看书(我喜欢头戴式耳机,漏音很难解决),就又花钱买了拜亚T70P,为什么不是T5P或者AKG K812呢?太贵了!K812是开放式,更不可能用来图书馆看书了。
结果怎样?T70P还是没能解决头戴封闭式耳机漏音的问题,能明显感觉到漏音啊!肯定会打扰到人家看书的啊!终于,我痛彻心扉,于是,下定决心,让我朋友给我做了一个入耳式耳塞,森海IE7,就这样,我人生第一个入耳式耳塞到手,只是后来也慢慢体会到了入耳式的伤痛(戴久了真的受不了啊,耳朵痛啊!换了各种耳套,木有用啊,痛就是痛啊,换最适合自己耳道的也痛啊!)。
就这样,以前只听MP3格式的我,对音源的要求越来越高,开始了Foobar之旅,古典也尽量考虑无损音源,以后还想升级解码器,如果有可能,我下一个耳放会是SPL Phonitor2 1280,下一个解码器会是飞利浦TDA1541,但现在,回过头看,已经不那么热衷于追求极致的耳机/音响系统了,现在停下来思考,发现,只有创作,才是我的宿命,其它的,应该告一段落了。
建立这套耳机和音响系统给我的帮助很大,我开始大量的听古典,尽量使用无损,慢慢的,听得多了,分析得多了,音乐鉴赏能力也提高了。
还是得益于资源收集的能力,我建立了一个一生也听不完的无损音乐库,涵盖了各种音乐风格,包揽了各种音乐体裁。
于是我开始慢慢尝试创作钢琴曲,小提琴协奏曲,吉他曲,也在筹划未来完成一首交响曲,当然,流行音乐一直在写,也越来越成熟。
现在,各种音乐我都会去尝试,这大概就是这一路走来我的变化。
前不久,我迷上了电影原声大碟,以往,我看电影的时候,并没有把音乐作为主体来分析,偶尔觉得配乐非常精彩,也仅仅停留在看电影期间,随着时间的推移,对电影的配乐越来越关注,听原声大碟的时间也越来越多,然后因为接触了知乎,对电影配乐大师有了一个系统性的了解,感兴趣的可以看看知乎这篇文章:有哪些著名的电影配乐大师? – 音乐 之后,我系统的收集了John Williams,Hans Zimmer,James Horner,Ennio Morricone,Thomas Newman,John Barry,Danny Elfman······电影配乐大师的原声大碟,说实话,收集整理音乐资源真的是一件非常痛苦的事,每年大概都会花几次时间来进行曲库的升级和更新,每一次都会花费很长的时间,其实也不能算很长,比如一两天,但是这一两天大脑高速运转,整个人处于异常痛苦绝望的状态,当我系统性的收集整理结束的那一刻,看着自己的愿望达成,又是那么的幸福,随着自己乐库的扩充和升级,慢慢的意识到,可能以后花在上面的时间会越来越少,因为现在的乐库已经非常成熟,相信以后也不会有太大的变化了,当我回过头去看过去那些煎熬的收集整理工作时,又一次一笑了之了,感谢过去那么拼命的自己啊!生命不止,奋斗不息,梦中之地,我必追随,一切都还没有结束,一切都还在继续进行······在音乐这条道路上,渐行渐远,不断学习,不断进步,向着更好的自己,一路飞驰,继续前行······对作曲的追求远没有结束,既然选择了音乐,那就将创作进行到底······好了,现在,我终于可以停笔,看书,享受音乐······图5:John Williams————————————————小海cosea的电影原声大碟推荐单 推荐小海在豆瓣上标记的原声大碟(少部分不是电影原声专辑,豆瓣上我基本只标记电影原声大碟,但有时候突然看到自己听过的好专辑,还是会标记),大多都是按照推荐和评价标记的,很多原声专辑还没来得及听,也无法给出一个好坏的判断,不过,虽然自己没听过,但那么多人推荐,评价又很高,再根据自己看过的电影可以初步判断,应该都是一些不错的经典原声专辑,当然,最后整理出来的这个标记单我自己感觉还不错,很是喜欢(毕竟耗时很长,当晚我熬夜标记这些电影原声,强忍着睡意,一直到凌晨五点半!),主观来看,我相信这个标记单基本系统性的收录了过去的优秀经典原声大碟(如果能使用爬虫程序抓取原声大碟的数据信息就更好了,但貌似豆瓣没有这个分类,该死的豆瓣不提供这个功能!现在已经标记的有587张专辑,大多都是电影原声大碟,以后看到好电影,觉得很好的电影原声我应该会不断更新这个标记单),好了,推荐给喜欢电影原声大碟的你们,去标记你喜欢的吧:豆瓣上小海cosea收集标记的电影原声大碟————————————————音乐作曲篇へ /| /\7 ∠_/ / │ / / │ Z _,< / /`ヽ │ ヽ / 〉 Y ` / / イ● 、 ● ⊂⊃〈 / () へ | \〈 >ー 、_ ィ │ // / へ / ノ<| \\ ヽ_ノ (_/ │// 7 |/ >―r ̄ ̄`ー―_音乐学院作曲系的作曲核心教程前言:作曲系的课程设置是先和声,再复调,后配器,最后曲式分析,作曲系本科五年制,作曲四大件就是这四样,这四件平均用时一年半来学习。
关于教程,下面列举的全都是可以读的经典教程,但选择范围有点大,最后确定作曲系核心教程的推荐分别是:音乐理论基础·李重光·人民音乐出版社、和声学教程·斯波索宾·人民音乐出版社、曲式与作品分析·吴祖强·人民音乐出版社、复调音乐写作基础教程(修订版)·陈铭志·人民音乐出版社、配器法教程(第3版)(套装上下册)·塞缪尔·阿德勒(Samuel Adler)·中央音乐学院出版社。
这是最重要的五个类型,是核心教程。
另外,音乐史方面推荐:西方音乐通史·于润洋·上海音乐出版社,声乐推荐:金铁霖声乐教学艺术·金铁霖, 邹爱舒·人民音乐出版社,旋律写作推荐:旋律写作教程·沙汉昆·厦门大学出版社,视唱练耳推荐:单声部视唱教程·上海音乐出版社,听耳推荐使用软件:Earmaster Pro,其它方面还要推荐一本:音乐风格的艺术原则·谢·斯克列勃科夫, 陈复君译·中央音乐学院出版社,总之看得越多对音乐素养提高没有坏处。
必须提到的是,作曲四大件中,除了那四本之外,如果需要,强烈推荐的有,和声方面推荐:和声学教程·桑桐·人民音乐出版社,更系统更高层次的曲式分析推荐:曲式与作品分析·茅原·人民音乐出版社、音乐的分析与创作(上下)(修订版)·杨儒怀·人民音乐出版社,复调方面这里列的基本都很好,每个音乐学院的选择都不一样:复调音乐教程(音乐卷)·于苏贤·上海音乐出版社、复调音乐教程·林华, 叶思敏·高等教育出版社、复调音乐教程(上)·段平泰·中央音乐学院出版社、复调音乐教程(下)·段平泰·中央音乐学院出版社,配器方面各音乐学院也不相同,这几本都不错:管弦乐配器教程·杨立青·上海音乐出版社、管弦乐配器法教程·戴宏威, 中央音乐学院作曲系配器教研室编·中央音乐学院出版社、管弦乐配器法·施永康·上海音乐出版社、交响配器法(第一、第二卷)·【苏】C•瓦西连科, 金文达译(第一卷), 张洪模译(第二卷)·人民音乐出版社。
还有就是作曲至少要学会一样乐器,如果有条件,最好是掌握钢琴,没条件,当然推荐吉他,最后留一句共勉:作曲很苦,但苦中有更高层次的精神追求,一旦决定踏上就不要回头,作曲是一辈子的事,不要急于求成,不要想着一步登天,慢慢积累,希望所有真正的纯作曲狂热爱好者最终都能达成心愿。
基础乐理音乐理论基础·李重光·人民音乐出版社和声和声学教程·斯波索宾·人民音乐出版社和声学教程·桑桐·人民音乐出版社勋伯格和声学·阿诺德·勋伯格·上海音乐出版社二十世纪音乐的和声技法·基泽勒·上海音乐学院出版社调性和声及20世纪音乐概述(第6版)·【美】斯蒂凡·库斯特卡&多萝茜·佩恩, 杜晓十译·人民音乐出版社二十世纪和声学:原创样式与应用·文森特·佩尔西凯蒂, 黄大同&杜亚雄译·上海音乐出版社和声学教程·【俄】尤·尼·霍洛波夫, 罗秉康&高燕生译·人民音乐出版社无调性音乐的结构·艾伦·福特, 罗忠镕译·上海音乐出版社传统和声学简明教程(上)·保罗·欣德米特, 罗忠镕译·人民音乐出版社传统和声学简明教程(下)·保罗·欣德米特, 罗忠镕译·人民音乐出版社音乐分析(曲式)曲式分析基础教程·高为杰·高等教育出版社作曲基本原理·勋伯格·上海音乐出版社曲式与作品分析·吴祖强·人民音乐出版社曲式与作品分析·茅原·人民音乐出版社音乐技法综合分析教程:作曲技术理论综合课程·姚恒璐·高等教育出版社音乐的分析与创作(上下)(修订版)·杨儒怀·人民音乐出版社中国音乐结构分析概论·李吉提·中央音乐学院出版社曲式与作品分析·李吉提·中央民族大学出版社音乐作品分析教程:音乐卷·钱仁康&钱亦平·上海音乐出版社曲式与作品分析课程谱例集1(公共课)·中央音乐学院作品分析教研室·中央音乐学院出版社曲式与作品分析课程谱例集2(公共课)·中央音乐学院作品分析考研室·中央音乐学院出版社曲式与作品分析课程谱例集(公共课3)·中央音乐学院作品分析教研室·中央音乐学院出版社新音乐作品分析教程·彭志敏·湖南文艺出版社首届全国音乐分析学学术研讨会学术论文集(套装上下册)·贾达群·上海音乐学院出版社结构诗学:关于音乐结构若干问题的讨论·贾达群·上海音乐学院出版社音乐分析法·克列门斯·库恩(ClemensKuhn), 钱泥译·上海音乐出版社器乐曲式学·魏纳·莱奥, 张瑞译·人民音乐出版社作曲技法(第1卷)·保罗·欣德米特, 罗忠镕译·上海音乐出版社作曲技法(第2卷)·保罗·欣德米特, 罗忠镕译·上海音乐出版社复调复调音乐写作基础教程(修订版)·陈铭志·人民音乐出版社复调音乐教程(音乐卷)·于苏贤·上海音乐出版社复调音乐教程(上)·段平泰·中央音乐学院出版社复调音乐教程(下)·段平泰·中央音乐学院出版社复调音乐基础教程·赵德义&刘永平·人民音乐出版社复调音乐教程·林华, 叶思敏·高等教育出版社对位法复调音乐教程·孙云鹰·高等教育出版社复调音乐分析教程·张韵璇·上海音乐出版社复对位与卡农·查尔斯·赫尔特·凯森, 陈田鹤·中央音乐学院出版社赋格写作教程·【英】E.普劳特(Ebenezer Prout), 段平泰·上海音乐出版社对位法(第1册):分类对位法·杨勇·湖南文艺出版社对位与赋格教程·【法】泰奥多尔•杜布瓦, 廖宝生译·人民音乐出版社复调音乐·【苏】斯克列勃科夫, 吴佩华&丰陈宝译·人民音乐出版社对位法概要·【法】查尔勒·柯克兰, 肖淑娴译·人民音乐出版社配器配器法教程(第3版)(套装上下册)·塞缪尔·阿德勒(SamuelAdler)·中央音乐学院出版社管弦乐配器教程(套装上中下册)·杨立青·上海音乐出版社管弦乐配器法教程·戴宏威, 中央音乐学院作曲系配器教研室编·中央音乐学院出版社管弦乐配器法·施永康·上海音乐出版社交响配器法(第一、第二卷)·【苏】C•瓦西连科, 金文达译(第一卷), 张洪模译(第二卷)·人民音乐出版社声乐金铁霖声乐教学艺术·金铁霖, 邹爱舒·人民音乐出版社嗓音训练手册·【美】理查德·奥尔德森, 李维渤译·中央音乐学院出版社视唱练耳单声部视唱教程·上海音乐出版社音乐史西方音乐通史·于润洋·上海音乐出版社一场新的思考看了知乎李春如事件后,突然到了不得不写这篇文章的时候了,起因是手贱翻看了各种大神对流行音乐和古典乐的看法,之后思考了一个吃饭的时间,来回路上翻云覆雨般的思索,然后折射出了各种思考,于是有如下感悟。
首先,要再次说艺术的问题。
艺术是什么?在过去我还从未认真思考过这个问题,潜意识即便是思考过,也从未如此清晰。
维基百科定义:艺术到今天依旧没有公认的定义,艺术是人类精神的升华,也是生命内涵的养分。
目前广义的艺术乃由所有具有智能思考能力的动物,以透由各种形式及工具借以表达其情感与意识型态,所产生其型态泛称之为艺术。
百度百科定义:艺术,是才艺和技术的统称,词义很广,后慢慢加入各种优质思想而演化成一种对美,思想,境界的术语。
艺术是用形象来反映现实但比现实有典型性的社会意识形态,包括文学、书法、绘画、摄影、雕塑、建筑、音乐、舞蹈、戏剧、电影、曲艺、电子游戏(第九艺术)等。
翻看所有艺术的定义,不以为然。
由于艺术二字,产生了很多从事艺术行业并因此从内而外透着歧视的人,因此,我是极度厌恶艺术这个词的。
不说全部,不能以偏概全,但这种从事艺术行业的大有人在,动辄就是“你知道什么,这叫艺术!”“不干艺术的人不知道,这世界真的有比金钱名气更值得追求的东西”“在艺术家眼里,你就是狗屎”“我做的事情和别人不一样,我做的是艺术!”······诸如此类,不胜枚举。
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经济都没有,生存都谈不上,何来艺术?艺术的前提是这个人还活着,这个人还有思想意识,我并不相信任何不论经济的胡说八道,生活可以尽情的施展善意的谎言,但严肃的学术研究不可以。
那么,我最新的认识是什么?把艺术当作歧视的源泉的人,如何解释?我以为,那就是人类以其“自私自利的基因”衍生出来的一种幻觉。
这个幻觉并不重要,重要的是它是为完成人类人性中自私自利服务的。
它的本质是在于“利己”,以人的一生来看,人的行为是以“自私自利”为原则的,而艺术这个词掩盖了这样的真相,艺术这个词本是可有可无的,争论自己从事行业的艺术性的高低只是一种“自私自利基因的幻觉”,本质是“利己”,来源于人类无法逃避的自私的基因。
如何解释现实中无法逃避的问题?流行音乐与古典音乐到底怎么来看待?首先,音乐是声音的艺术,是时间的艺术。
音乐的本质在于物体的震动,又不仅仅是简单的物体振动。
鉴于此,很多人探讨的歌词问题,可以肯定的回答,歌词不是音乐的一部分,歌词是非音乐的一部分,不仅如此,歌词还是破坏音乐的一部分,它改变了音乐的载体。
而另一个核心问题——如何看待流行音乐和古典音乐?首先,很久之前我就写过相关论文,流行音乐与古典音乐完全无冲突,即使它们有很大的不同,但本质上,它们都是音乐。
流行音乐是时代发展的必然趋势,凝结于事物的时间和创造力、思想意识等等可能不同,但不能否认它们都有存在的价值,这符合历史发展观,固然所有东西都有层次之分,但并不代表不同层次的人需要以歧视的方式来处理这个问题,不支持这世界所有形式的歧视是每个人最低的底线。
有些人只喜欢流行音乐,有些人只喜欢古典音乐,有些人都喜欢,还有人什么都不在乎,但并不能否认每个人存在的价值,喜欢追求什么不能作为歧视的源泉,物以类聚人以群分,应该各走各的道路,而不是产生歧视和攻击。
一个人喜欢什么,对另一个并不在乎你喜欢什么的人来说并不重要,也说明不了任何问题,仅仅是你喜欢而已,所有的强加都不是言论思想自由。
人是一个独立的个体,独立的个体的意思是,不能将一个人的思想强加给另一个人,你可以宣扬你的观点,但不能期待别人一定接受,不同观点如果一定要以战斗分出胜负,必须以公开、公正的方式展开,只有这样,才是言论思想自由,只有这样才叫独立个体。
说到这里,我们必须参照人性来说,事实上,以上都是理想状态,只能做到尽可能的客观。
人类永远不可能客观,只能保证最大化的客观,对人来说,没有绝对的客观。
现实中,每个人都是不可能做到以上所述的,这就是人。
理想与现实是矛盾的,理论和行为也是矛盾的,矛盾使得人类永远不可能做到绝对的知行合一,这也解释了“为什么道理我都懂,但就是做不到”,事实上,只有对人有全面的认知后才能回答这个问题,就目前已知的对人的认知来看,结论是之前的结论——有的东西是用来学的,用不用全在一个选择上。
中午,和同学吃饭,我想和他分享最近的感悟,但我知道,这些他并不一定感兴趣,按照理论上来说,我不应该把自己的想法强行输出,这个时候,我该怎么选择?是表达观点还是保持沉默?这就是一个非常矛盾的东西。
没有思想意识的人和咸鱼有什么区别?从不思考和表达自己观点的人是不是行尸走肉?那么,观点表达后,有多少人能做到不期待对方的好奇和认真甚至认可?这是来源于人类基因中的“自私自利”,这就是一对矛盾。
大多数情况下,另一个人并不那么在乎你有了什么新的感悟和收获,因为世界上所有的问题都可以用两句话回答“关我屁事”以及“关你屁事”,这个时候,对于多年思考的结果并没有得到别人的关注更别说认同的事实,观点提出者的心理势必造成大面积的阴影,这不符合自私的基因的原则,那么,这个时候,观点提出者就会不舒服,这是无法避免的,即使知道这个道理。
之所以有些人境界比较高,就是可以减少这种创伤,那来源于对人的认知。
另一方面,观点提出者很有可能有强加于另一方的天性冲动,这个时候,如果另一方并不同意你的观点,如果观点提出者非要强加与他,势必产生矛盾和争论,直至没完没了,有时候最后他们能得出共同想要的结论,但很多情况下,都是愈演愈深。
这次,我选择了先说我有一个新的感悟,但接下来,我意识到他不会在乎也不会感兴趣,于是我止住了没说,我的回答是“如果要看,就去看我写的文章,因为看文章如果看几句话不感兴趣,直接关闭浏览器,这是主动选择的过程”,如果他愿意看就看,不愿意看也不会干扰到我,我为自己这个小小的发现感到兴奋。
那么,是不是不应该表达自己的观点?对我来说,矛盾的东西,不必要纠结,因为没有绝对的好和坏,选择一个当前情况下自己最想选择的,就对了,况且,我总以为,没有思想意识真的和咸鱼没有任何区别,不思考和表达观点的就是行尸走肉。
真正对这个世界在乎的人大多兴趣广泛,因为它们确实对这个世界在乎,这类人的普遍特点是喜欢辩论,这是一种非常好的特质,这类人愿意把时间花费在辩论上,他们对这个世界还很感兴趣,还没有彻底对这个世界失去信心。
在很多人眼中这种人异常奇葩,为了一个和自己生活看上去好像没有任何关系的东西争辩不是浪费时间吗?这个现象,就直接引出的一个问题,那就是辩论的矛盾性。
一方面,对这个世界改变最大的就是这群人,他们还对这个世界感兴趣,对这个世界好奇,所以喜欢思考,喜欢探讨,喜欢讨论,但他们的矛盾在于,都笼罩于基因的自私自利下,不可能绝对的做到不强加自己的思想意识给他人,这是非常矛盾的。
综上所述,只想要说明一个问题,那就是矛盾性。
只有解决了这个问题,才可能回答上面的问题,并继续下面的思考。
回来继续回答——如何看待古典音乐和流行音乐?过去论文中有一段话是这么写的“音乐,重在耳朵去听,去感受,音乐无需听懂,重要的是在音乐声场中来回盘旋、周转,不要停,不要停,就这样一直跟随音乐的节奏、旋律,一直下去,有时候真的希望不要再醒过来,就这样随着音乐一直缠绵到生命的尽头”“音乐无界限,音乐的分类可有可无,道可道非常道,名可名非常名,去除可有可无的东西,回归音乐本质,在物理震动中去感受结构构造中的音乐,如痴如醉,如梦如幻,做一回神仙,感受一下世界上最美妙的旋律和节奏,在音乐的世界里寻找感动,守候那份永不结束的期待与孤独,坚持那份坚持,回归天性,回归自然,用心去感受,你会发现,音乐的世界,从来都如此安宁祥和,你慢慢的陷入,堕落,沉迷,最后和音乐一起,走向了世界的尽头,那里,有着世界上最美妙的梦境”,这大概就是音乐的魅力,而不是讨论古典音乐和流行音乐孰优孰劣,谁也没有理由瞧不起谁,不过是时代发展的必然结果,一切歧视都只是“自私自利基因的幻觉”,仅此而已。
/○\ ● …. ● ○/■\/■\ /█\ /▓\. ∏….∏ …. || … || …….. …………………………如果一定要举例说明,那真的无穷无尽。
姑且用汽车来说事:汽车有2-5万的,也有5-10万的,有10-100万的,有100-1000万的,有1000万以上的,它们不过是市场定位不一样,诚然,1000万的豪车和5万的普通汽车有巨大的差别,无论从参数上来看,还是实际性能表现上来看,都不是一个数量级的东西,但是,这能说明什么呢?唯一能说明的就是“一个人喜欢豪车,一个人觉得5万的车就已经够用”,各自对车的要求不同,需求不同,兴趣不同,追求不同,仅此而已。
另外,每个行业都有其不同的定位,有的定位低端,有的定位中端,有的定位高端,还有定位奢侈品的,但并不代表给一辆普通车做成黄金奢侈品这辆车就变好了,同样,写古典的作曲家中,也有垃圾的,即使他写的是古典,但一样不可否认,真的,那只是挂羊头卖狗肉,说着古典的事,写着无法听的音乐,然后充满歧视的宣扬,我这是古典音乐!这是没有任何意义的,同样,写流行的,也不是每个人都能写出好音乐,创作出好作品,对应于它们的仅仅是定位不同而已,古典对一个人的入门要求较高,流行音乐欣赏入门较低,如此比喻只为说明它们不过是定位不同而已,古典定位了一群对音乐欣赏力高的人(人相对较少,相对较高是按照概率来说,并不是对比个体),流行定位了一群对音乐欣赏力稍低的人(人相对较多,再次强调,只是概率),但这都不是绝对的,古典中有优秀的人,流行中也有,它们是隶属于不同的音乐分类中,是无法直接拿来比较的,这是没有任何意义的,古典中有大师,也有假洋鬼子,流行中充斥着很多垃圾,但也有音乐大师,也留下了很多的经典作品,术业有专攻,不同的定位,做不同的事,不同的分类,完成各自的使命。
有人说,古典音乐就是过去的流行音乐被时间筛选下来的经典部分,所以,这个角度讲,古典音乐应该叫经典音乐。
这句话才是真正的刺中要害,很多人厌倦了古典音乐高大上的名字,让人很容易产生歧视和被歧视的心理。
经典音乐,才是我们要说的古典音乐和流行音乐最终的宿命,因为只有时间才能验证这一切,多少年后,再回首,留下来的,都将是经典,这其中,根本不分古典音乐还是流行音乐,也不分民乐乡村原生态······某种程度上来说,我顶讨厌将音乐分类,但只有分类才方便窥探人类历史的瑰宝,这恰恰又是一个矛盾。
另外,我们还是回避不了一个问题,那就是人类的金字塔效应,虽然不支持所有形式的歧视,但金字塔效应是无法回避的问题。
越往金字塔上走,人越少,用音乐来说,这叫曲高和寡,不能说顶端的人是不存在的。
人类应该是多元的,这个金字塔说明一个问题,那就是事物有层次,但没有高低(这里的高低默认带有感情色彩)。
有人说,一切反对优劣的人都是自欺欺人,我倒认为,这里如果用层次更好,因为优劣已经带有感情色彩,而层次仅仅是描述事实状态,毫无疑问,他想表达的正是这个观点——事物必有层次之分,由于不支持所有形式的歧视行为,所以,我们反对一切高低之分,理想上来看,这也是在反对一切好坏之分,因为好坏也是带有感情色彩的,好与坏本就是哲学中的对立统一,不存在绝对的好,也不存在绝对的坏,所以,理论上来说,好坏也是没有绝对评判依据的。
那么对错呢?对与错描述的是客观的事实,但对错也是建立在判断对错的系统中,那么判断对错本身也是有问题的,这个意义上讲,有时候对错是客观事实,前提是相信判断对错的系统,有时候你得先判断“对错系统”的对错,为了判断“对错系统”就得再创造一个判断对错的“对错系统”,这就是一个死循环,如此说来,对错在哲学中本身就是一个问题,但我依旧相信逻辑自洽的系统下的对错,如果这个系统到目前为止,是最好的系统,且能判断出对错,那么对错也是能判断的,只是没有绝对的对错,随着时间的推移,矛盾关系的演变,对错也有可能相应的变化,这恰恰符合“变化是唯一的不变”的说法。
那么解决了这个问题,我们再来思考层次的问题,这是绝对无法避免的问题,因为它是客观事实,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
不主张所有形式的歧视,同时,要承认,层次有高低之分(这里的高低之分没有感情色彩),只有认识清楚了客观事实,才有可能形成下一个意识——有一点可以证明,有些人会改变自己去追求更高层次,他们在追求越来越好,而一部分人不会有意识的去追求越来越好,即使都追求变化,他们的速度也有差别,这是唯一的两点:改变与改变的速度。
每个人都是不同的,人与人的差距巨大。
来细说这句话放在这里的原因。
A:一个对音乐极其有天赋和追求的人,但他不擅长数学 B:一个对音乐毫不在乎的人,但他是研究核武器的科学家 C:没有音乐,没有核武器,但他因几十年的技术功底进了法拉利研究中心D:一个什么都不感兴趣一无是处的人。
慢慢来说这个事,A动不动就拿着古典音乐对BCD说“你懂什么,这叫艺术!”在A的世界,他并不关注核武器,也不关心数学。
A老是在心理上产生一种优越感,认为上帝给了他音乐的天赋,这些BCD都没有,但他没有意识到,他不懂数学,他也不懂核武器,一次他开着一架普通的汽车穿梭在高速公路,汽车出问题了,他无能为力······他不在乎核武器,他说“关我屁事”。
好吧,相信读到这里,大家都知道我要表达什么了?活在自己狭小的世界,然后在自私自利的基因下产生强烈的优越感甚至歧视,殊不知,一山更比一山高,即使A是音乐中的肖邦,也找不到任何理由歧视谁,A的音乐天赋和努力固然将他推向了金字塔更上层,但不要忘了,这里面还住着制造核武器的B,也许还有数学天才高斯,还有制造航空母舰的大神,还有飘荡于外太空的火箭飞人······SO,别以为自己的世界就是全世界!你懂音乐,但不懂数学,不懂汽车,不懂飞机,不懂游艇,不懂航空母舰,更不知道如何制造核武器,终其一生也只是一个坐不了火箭也上不了太空的路人甲······这个时候,才发现,原来,自己的世界这么小。
而自私自利的基因让你看到这里对自己说一句“SO,关我屁事”,仅此而已。
(之所以加入D 这个角色,一定有它的意义,至于什么意义,读完全文)个人并不喜欢艺术这个词,如果让我来定义,我更愿意把艺术定义为“凝结于物质的时间、思想意识、创造力”。
我以为,一架凝结了数百上千研究和实践者的豪车,也是艺术,如果说有人反对,那就是因为汽车并没有带有“感情共鸣”,事实上,人的“感情共鸣来源于凝结于物质的思想意识”,谁说只能将这种思想意识凝结于“文学、书法、绘画、摄影、雕塑、建筑、音乐、舞蹈、戏剧、电影、曲艺······”,所以,从本质上来说,任何融入了时间、思想意识、创造力的物质都可以叫艺术,那么,所谓的“你懂什么,这叫艺术!”是几个意思呢?别人做的汽车,也叫艺术!同理,成千上万的团队开发的APP也可以叫艺术,因为凝结于这个物质之上的有他们的理念、思想意识,并能通过用户体验产生感情上的共鸣,这就是艺术!如此说来,有太多的艺术了,航空母舰肯定算艺术,数学家的伟大著作毫无争议的成为艺术珍藏,核武器就是人类艺术的杰作,火箭就是凝结了人类智慧的伟大艺术瑰宝!······当我们颠覆了一个概念的理解时,一切华丽的语言和歧视都变得苍白无力。
如此看来,处于自私自利的基因下的幻觉是一件多么可耻的事情,这似乎摧毁了一部分人,当然也注定成就另一部分人。
另外,我不得不提的是自然而然发生的“基因”的“自私自利”并不总是准确的,A的歧视本是出于对自利的原则的自我保护,短期来看,这种自我保护会欺骗“基因”,“基因”以为它产生的行为确实造成了“自利”,这种自然的判断本身就有可能是错误的,这方面来讲,“基因”有时候也不免会“自欺欺人”。
这种自然的判断有些像人类的“生理/经验”性的判断,它并不擅长判断长远发展,也许这是人的一种生理机制,这种机制忽略了人的矛盾性,所以,也不难解释为什么金字塔顶端的人往往在寻求以突破“人类天性”的方式去指导自己的行为,这样看来,他们的世界应该会与“基因”作斗争,去包容的看待这个世界,确实,他们越来越好,这种违背“基因”的做法,却换来了长远的“有利”,足以证明“基因”的判断本身就是有缺陷的,突破人类的这种机制,首先要对人类这种机制进行认知,这样看来,再次回到了过去的话题“认知自我,认知世界”。
下一个思考就是人类到底有多无知?首先,人的一生时间有限,精力有限,这就足以毁灭一切狂妄自大。
就算是天赋异禀的高斯,终其一生,也只能精通于数学的少数领域,一个人,在自己狭小的少数几个领域追求得越深越远,越感受到人类的无知和渺小,越学习,越无知——这又可以摧毁很多人,所以需要直面狂风暴雨的勇气,不跌倒就不会有爬起来的故事!任何人,都只能在自己狭小的世界终其一生,没有一个人不是无知的,不能让自私的基因继续幻想,优越感和歧视这种带有感情色彩的东西,都只是幻觉。
再次摧毁一批人,但并不能终于此,很多人还是站在了金字塔顶端,大部分人还是在底层······谁也无法避免回答这个问题。
并不是每个人都无知,所以,每个人都应该一样,那样这个世界就没有了发展的推动力。
这个世界是相对的,只需要确定是不是在变化,确定是越来越好还是越来越糟糕,以及变化的速度。
所以,不要在此文寻求自我安慰和自欺欺人。
最后一个想说的问题——该不该评价?其实这和前面讲的该不该表达自己的观点如出一辙,但又完全不同,发表观点是从自身输出,然后期待外来干扰,而评价是相反的过程,先有别人的观点输出,才有你带来的外来干扰。
一方面,我们坚信一句话“走自己的路,让别人去说吧”,一方面,我们评价着别人的观点,矛盾。
其实评价并不一定能改变别人继续他的追求,如果他坚信“走自己的路”根本不在乎你的评价,或者直接屏蔽、忽略这些评价,那么评价人的外来干扰对他是没有任何意义的。
反过来看,评价不仅仅是外来干扰,还有一部分是做给自己看的,评价的过程,又是一个思考和思想意识输出的过程,那么,该不该评价?从前文中所说“没有思想意识真的和咸鱼没有任何区别,不思考和表达观点的就是行尸走肉”,坚持认为,这对矛盾体,应该选择的是评价。
评价就是一个自我改变、思考学习的过程,是推动进步的一个动力,评价是有必要的,但绝不应该计较评价对观点输出者的影响,这个时候,如果在乎这种影响,对方可以狠狠地说一句“关你屁事”,心理阴影面积迅速扩张数倍。
到此,所有重要的思考都已经得到了陈述,瞬间以为,自己又完成了一个很重要的人生过渡。
然而,看着时间流逝,心理阴影面积迅速扩张到960万平方公里,好了,该干啥干啥,看书了。
——写于2016年8月1日于千万人之中邂逅你的容颜,倘若不是擦肩而过,为何等?秋去冬来,花开花落。
方知,方恨,方悔,错已成错。
人生已如此短暂,喜欢的东西赶快做,立即做。
不要因为擦肩而过等几个花开花落,更不要明知是错还一错再错。
多少人因为犹豫要不要买一把吉它亦或是一把提琴一架钢琴,与自己的音乐梦擦肩而过,多少人因为犹豫,与最好的自己分道扬镳,曾经你一个犹豫,多年后发现,再回不到从前。
今时今日,此时此刻,曾经你一个错过,绝不仅仅是一个错,是悔,是恨,都回不到过去,你错过的正是人生最宝贵的——时间。
时间不等人,人却在等时间,但是,时间一过不再有,和时间相比,任何事,都不值一提。
在音乐的道路上,没有犹豫,没有放弃。
\""" \^ ..\ (, >oо○ \ `_/ __7 /_ @}.{@ /` `'` ) @} (` / | `|/ | ( ) \___ \|/ | || \ )(_) | || |`'''`/|\ |_|\______\ ///` \ \ | Y \ ( )\ \ | | > ) | |/ / | | / | | / /–.|\ |____))我曾写到“要不被人生主宰,要不我主宰人生”这句话本来自于一代天骄成吉思汗,而后又想,在音乐的世界,何尝不是?或者说,在任何你所坚持的道路上,何尝不是?你的青春你荒废不起,不负青春,不负梦想,这句话不仅仅是激励你前行,更多的是对待人生的态度,音乐之路,唯有坚持,才能抵达你日里夜里憧憬向往的纯粹之地。
“昨夜春风处,坦然独处之”,当你一个人孤独前行时,这句话或许带给你的才叫光明,忍住孤独,忍住寂寞,音乐之路,通往心灵的感动需要你自己去寻找,去感悟。
有一天,世界都灭了灯,不再亮,最怕,连你也看不清。
那一刻,或许你又一次回到那个无助、迷惘、彷徨、不知方向的青春岁月,那一刻,或许你眼泪忍不住滴落,那年,滴酒醉青春,烧愁闷人生,若不是转念一想:坚持内心,让心灵指引你前行,如今,你又会是什么模样?在人生的道路上走走停停,告诉自己,生命不止,奋斗不息;梦中之地,我必追随。
——谨以此送给喜欢音乐的你——大概于2015年冬——————————————————文章太长,答案这里无法发出去,全文移至文章处查看————————————————————————————————————作者:小海cosea链接:音乐学习之路 – 小海cosea的文章 – 知乎专栏来源:知乎著作权归作者所有。
商业转载请联系作者获得授权,非商业转载请注明出处。
未经授权,所有回答/文章,拒绝任何形式的转载,分享链接请标明出处和作者。
书籍购买邮箱:hoctoboy@gmail.com微信:hoctoboy 微博:今日经济hocboy (二维码自动识别)希望我的文章/回答对你有所帮助,感谢你的关注与支持。
create is my all.魂荡魄,勇者雄心——小海cosea
- 夏天的风 姑娘 老男孩 理想三旬 月半小夜曲 生日快乐 其实 那些年 光阴的故事 少年 后来遇见他 那女孩对我说 世界这么大还是遇见你 火红的萨日朗 想见你想见你想见你 冬眠 关键词 芒种 往后余生 关山酒 年轮说 小镇姑娘 烟雨行舟 记念 你笑起来真好看 来自天堂的魔鬼 学猫叫 你的酒馆对我打了烊 不仅仅是喜欢 浪人琵琶 卡路里 带你去旅行 红昭愿 纸短情长 最美的期待 体面 小跳蛙 悬溺 侧脸 山楂树之恋 我的名字 失眠飞行 有可能的夜晚 追光者 请先说你好 流浪 东西 星球坠落 我的将军啊 烟火里的尘埃 答案 心如止水 我们不一样 嘴巴嘟嘟 晴天 成都 告白气球 南山南 女儿情 天空之城
报歉!评论已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