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来想等杰伦的15专出来之后,再来进行排序。
不过看目前的情况,胖伦老师又鸽了,15专又遥遥无期了,希望在他明年出道20年的时候,可以出来吧。
暂且把他的14张专辑简单排一下,等15专出来后再进行修改。
欢迎交流~先说一下几点作为考量的依据:1、 专辑的概念性、完整性。
一张优秀的专辑,应该有一个完整的概念,就像一篇文章要有一个核心思想,整张专辑,要围绕着这个概念,将所要表达的内容呈现给听众。
相应的,专辑中所有的曲目,色彩、内容、情绪应该是具有共性的,让人听上去是一个完整的整体,而不是一股脑地将单曲拼凑成合集,听上去有一种大杂烩的感觉。
2、 专辑中曲目的质量。
具体包括歌曲的旋律流畅度、和声的运用、歌曲的编配、制作水准……等等。
刚刚提到了概念,但是,空有概念也是不行的。
君不见,现在有很多人的专辑,概念做得很高大上,但是听上去并不好听,乐曲甚至连基本的流畅度都没有,这样空有概念的唱片,也难说优秀。
3、 专辑中的曲目,风格要有所区分,且各种风格,都有优秀的作品。
这是一条专门针对周杰伦的标准。
乍看之下,这条可能会有些不讲道理,但其实没错,因为他是周杰伦,那个能在各种风格里,都能玩出花样,把歌曲写得漂亮、悦耳的周杰伦。
如果现在是给小刚、朴树他们的专辑排序,我不会考虑“风格各异且都要有杰出的作品”这一点,因为他们写了一辈子的情歌、民谣,优秀的作品也是一抓一大把,他们已经在这一个风格里玩出了太多的花。
但周杰伦不一样,他有能力把多种风格做得出色(这也是他的作品和口碑能够经久不衰的原因之一)。
4、 加分项:在专辑的质量层面之外,专辑是否还具有其他特别的意义。
很多优秀的作品,可能会有超出作品本身的意义。
这一条不是必须的,没有的话不扣分,但是有会加分。
好,接下来进入正题。
1、《范特西》在上面我所列出的4个标准中,《范特西》无疑做到了最佳。
全专围绕着“范特西(英文fantasy的谐音,中文译为想象)”这一概念,构建了一个充满想象力、天马行空的奇幻世界。
在这张专辑中,你可以感受到千年前的异域王国、幕府忍者、旧时代的老上海、吸血鬼古堡、中国武术与气节等等极富想象力的内容。
这些作品的主题,是很多听众乃至创作者,在以往的歌曲中,连想不敢想的东西。
可以说,正是《范特西》的出现,让人们感受到:哇!原来歌曲不只可以写情感,还可以写这么丰富、有趣的题材。
在保证了专辑整体概念、完整性的基础上,专辑中的10首曲目,也都有着极高的质量,几乎真正做到了“首首皆主打”。
要知道,在此之前,绝大多数人的唱片,都是1首好歌+9首庸作的搭配。
偶尔有两首好歌的,已经可算得上是难能可贵的佳作。
《爱在西元前》的旋律与节奏、艺术性与悦耳度,都做到了完美的平衡,几次不知不觉的转调,配合上周杰伦真假声结合的演唱,极大地丰富了音乐性和听感;《爸,我回来了》两段不同的主歌节奏,副歌“控诉”式的处理,结合歌词里所表达的反对家暴主题,让这张专辑在人文关怀层面上了一个台阶;《忍者》,难度极高、音符密度错落有致的rap,过渡段的旋律部分,大量使用了3、4、6、7的日本音阶,还有经典的通篇仅用一个和弦,一个loop贯穿全作;《上海1943》,杰伦的86拍不多,但旋律都很棒,另一首86拍的《天台的月光》冷门却非常好听;《威廉古堡》,光是听旋律,就能感受到一股诡异、阴森的气息,另类,却非常好听,但最后的《斗牛》rap有点画蛇添足;《简单爱》、《开不了口》、《安静》都拥有着极其优美、流畅的旋律,歌中“我就想这样牵着你的手不放开”、“就是开不了口让她知道”,这样单纯、美好的感情,在今天来看,愈发显得弥足珍贵,可遇而不可求;更不必说,对于周杰伦本人,拥有最特殊意义的《双截棍》。
无论你喜不喜欢他,都不得不承认一个事实:周杰伦真正走进大众的视野,让人人都知道了他的作品,就是这首《双截棍》;即使是专辑中相对较弱的《对不起》,其独特的节奏、含糊不清却好听的乐句,也是极具周杰伦个人风格特点的作品。
专辑曲序的排列也花了心思:非情歌+情歌的整体搭配,让人在感受一个又一个世界的中间,安心地聆听几首悦耳的情歌,让耳朵得到放松。
《范特西》这张专辑,无论是对周杰伦本人,还是对华语乐坛,也有着特殊的意义。
它的出现,标志着从此以后,乐坛出现了:一种有别于以往的全新音乐风格;一个充满想象力、在音乐上富有极高造诣的唱作人;一种“首首皆主打”,整张专辑首首歌都要做好的风潮(本就应该如此)。
这种影响,不说绝后,至少是空前的。
当年,周杰伦凭借着《范特西》这张专辑,在13届金曲奖上,一举拿下最佳流行音乐专辑、最佳专辑制作人、最佳作曲、最佳编曲、最佳作词,5项大奖。
要知道,能够在华语音乐最权威的颁奖典礼上,得到这么多的殊荣,恐怕是很多音乐人,穷极一生才可能拿到的。
而彼时的周杰伦,在年仅23岁的年纪,已经达到了很多人一生都达不到的高度。
就连周杰伦自己也承认:《范特西》无法被超越。
我想,除了作品本身具有极其过硬的质量外,天时、地利的推动,也成就了《范特西》无可取代的辉煌。
正如网上流传的一句话:红色的帽檐下,是属于我们永恒的音乐圣坛。
2、《叶惠美》从专辑整体质量,以及专辑所具有的意义来看。
其实很难说《范特西》与《叶惠美》究竟谁更胜一筹。
歌曲的质量,也许可以客观地评判。
但超出歌曲本身,专辑所存在的意义,有时又是难以量化的。
《范特西》、《叶惠美》,无论在专辑本身的质量上,还是两者所拥有的意义上,都难分伯仲。
我想,这两张唱片,无论谁放在第一位,都有道理。
而我选择《范特西》居于榜首的原因,除了当时它带给乐坛的惊艳外,还有一层原因:我认为《范特西》是向乐坛宣告了周氏风格的出现,而《叶惠美》则是对周氏风格的进一步突破、创新。
前者是对整个环境的冲击与颠覆,后者则是对个人风格的再革新。
相较之下,前者的意义可能更为巨大。
突破自己其实是一件难度很大的事。
它意味着你要尝试着走出自己的舒适区,做自己以前没有做过的东西。
即使周杰伦是罕见的旋律写作天才,想让他在以前没有尝试过的领域,继续取得辉煌,也并非一件那么容易的事。
可喜的是,周杰伦做到了。
从十几年后的今天的各种风评来看,《叶惠美》是成功的。
在这张专辑里,周杰伦不仅成功突破了自己,也为后来的作品指明了道路。
在之后十几年的作品中,你可以在很多歌身上,看到《叶惠美》中歌曲的影子。
《以父之名》,本专的三大神作之一,将哥特、说唱、歌剧等元素完美融合在一起,整首歌宛如一部电影,也为《叶惠美》整张专辑奠定了偏古典的风格、怀旧的主题。
在后来的很多作品,如《夜的第七章》、《止战之殇》、《前世情人》中,你都可以找到《以父之名》的影子。
这也是一首对周杰伦本人,有着极大意义的一首作品。
2003年7月16日,《叶惠美》主打歌《以父之名》全球首播。
后来,每年的7月16日,被定为“周杰伦日”;《懦夫》首次尝试将金属元素加入到歌曲中。
这首歌的曲子本身不算太出挑,但禁毒的主题丰富了整首歌的立意。
这也是一首难度极大的歌,无论是主歌的节奏,还是副歌部分的高音,都极其考验歌手的功底;《晴天》,本专的三大神作之一。
如果不是网易云没有了周杰伦的版权,这首歌至今仍会是评论数最多的一首歌。
周杰伦的歌那么多,可只有《晴天》前奏一起,才能把人的思绪一下子拉回到一段时光里,一个人身上。
因为《晴天》的旋律,本身就具有这样的魔力;《三年二班》,能在编曲中使用乒乓球拍当打击乐做点缀,非常有趣的做法;《东风破》,本专的三大神作之一,周杰伦慢板抒情中国风的开山之作。
周杰伦不是第一个做中国风的,但他对推广、引领中国风确实起到了非凡的作用。
《东风破》未必是周杰伦最好的中国风,但确实是奠基之作;《你听得到》初听并不惊艳,但会在无意识的循环中,让人突然爱上这首歌,惊叹:为什么会有这么美的旋律。
还有经典的乐句倒放;《同一种调调》,本专中旋律相对较弱的一首歌,但编曲和《叶惠美》整体气质非常吻合,间奏的探戈曲风很亮耳;《她的睫毛》,经典的双副歌,大小调无缝转换,好听又具有音乐性,唯一的不足可能是前奏略显哀伤,跟要表达的主题不符;《爱情悬崖》,本专中旋律相对较弱的一首歌,但编曲有很浓郁的古典气息;《梯田》,环保的主题。
A1-B-A2-B-A3的独特结构,三段主歌虽然都是rap,但却是完全不同的节奏型,也是完美体现出周杰伦节奏感的一首作品;《双刀》,题材和《双截棍》类似,前奏的藏族音乐是亮点。
和《范特西》一样,《叶惠美》,同样在来年的金曲奖颁奖典礼上,获得了最佳流行音乐专辑奖。
时至今日,再回过头来看看《叶惠美》和《范特西》,总是免不了感叹:不是周杰伦后来退步了,是他在《范特西》和《叶惠美》中发挥得实在太过出色,以至于连自己都无法再超越自己。
3、《七里香》都说周杰伦是一代人的青春,那么,如果要在周杰伦的所有作品中,选出一张,最能够代表青春的专辑,我想大概就是这张《七里香》。
和《叶惠美》整体偏古典的冷色调不同,《七里香》是一张整体色调偏暖,明快而热烈的唱片。
如果让我用一种颜色去定义《七里香》,那么我会选择橙色。
橙色代表着明媚和欢快。
而这样的色彩,也恰如我们的青春。
《我的地盘》,一遍即入耳的作品,简简单单的几个音,却组合出了非常抓耳的旋律,活泼、明快的曲风,让它成了那些年里男生们争相模仿、耍帅的对象;《七里香》,周杰伦前奏最美的两首作品之一(另一首是《夜曲》),合成器做出的音色,听来如夏风拂过。
从十几年前,第一次听到它的那一刻开始,直到现在,每每播放,还是会被它一次次惊艳到。
有时候你不得不承认,有些歌曲就是有魔力,只需要一个音,就可以把人拉回到某段时光里。
有人说过:《七里香》与《晴天》,听到的,仿佛就是那个喜欢了那么久的女孩,一如既往,满身阳光。
我想说:就算抛去情怀的回忆的加成,《七里香》依然是一首质量足够优秀的情歌,它用最简单的和弦走向,谱出了最优美的旋律;《借口》与《搁浅》,很像是同胞兄弟的两首作品。
周杰伦用自己的才华,告诉人们:就算是4536这样套路的和弦走向,照样能写出让人赞叹的作品;《外婆》,两段不同节奏型和内容的主歌,第一遍主歌呼吁人们应该重视亲情,第二遍主歌怼了金曲奖,这是周杰伦少有的真正在表达自己内心想法的作品;《将军》,一首描写中国象棋棋术的作品。
依旧是两段不同节奏型的主歌,副歌连续的三连音丰富律动。
早期的周杰伦,就是能这么任性,用自己独一无二的节奏感,谱写出那么多独特又好听的节奏;《乱舞春秋》,这首歌有8个段落,结构远超一般流行歌曲,更神的是:这8段衔接起来异常地流畅、顺耳,每一段都做到了承上启下的作用。
更更神的是:有几个段落,还可以互为和声(目瞪口呆.jpg)。
再次感叹:有才华就是任性,有的人写一首歌的一段旋律,都写不好,而周杰伦在一首歌里,就写了8段完全不同的旋律,还能玩出这么多花样,除了一个大写加粗的服气,我还能说什么呢……《困兽之斗》,旋律相对较弱一点,融入了金属元素,比较重的一首歌;《园游会》,甜蜜系情歌的巅峰之作,比后来的《告白气球》、《甜甜的》什么的强了太多,几乎只用1、6两个音就写完了主歌,简单又悦耳,副歌起伏不大,却非常好听;《止战之殇》,反战题材,主歌贡献出了那句难度极大的“这故事一开始的镜头灰尘就已经遮蔽了阳光 biang”。
我在很多的地方见过这么一句话:周杰伦的《七里香》,就是那个夏天最好的写照。
那是怎样的一个夏天呢?有人说,是在奶奶家的平房小院,吃上一只雪糕,看着86版《西游记》的午后;有人说,是在放学的路上,和要好的朋友们一起走,一边咬着零食,一边聊着喜欢的事情;有人说,是一边装作认真听讲,一边翻看藏在课本里的《七龙珠》……后来我明白了,那个夏天,是最美好而温柔的时光。
而《七里香》,就是能够让人回到那段时光里的时光机。
4、《八度空间》在钢琴上,共有9个音组。
除去首尾的两组,每一组的do到下一组的do,这个区间的跨度,为8度。
在这8度内,共有1、2、3、4、5、6、7这7个白键,和#1、b3、#4、#5、b7这5个黑键。
就是这12个音,通过各式各样的方式排列组合,谱写出了人世间无数动听的乐曲。
我一直说,对于一首歌而言,曲子的重要性,要远远远远大于歌词。
因为:音乐本身就是一种更高级的语言,好的音乐,即使你听不懂歌词,甚至没有歌词,你依然可以通过旋律,体会到这首作品所要表达的内容。
《八度空间》,就是一张旋律打磨得非常出色的专辑。
如果让我从“旋律最优秀”的维度,对周杰伦的专辑进行排序,那么第1名,我会给《十一月的萧邦》;第2名,就是这张《八度空间》。
从某种程度上讲,《八度空间》才是真正意义上的“神专辑”。
因为这张唱片里的10首歌,虽然没有像《爱在西元前》、《七里香》一样那么无懈可击的作品,但同样,这张专辑里,也没有任何一首歌呈现出了明显的劣势,连相对较弱的都没有。
极度的平衡,有时比一超多强更难得。
《半兽人》,周杰伦为《魔兽争霸3》所创作的中文主题曲。
副歌独特的断句,结合口号式的歌词,相得益彰。
最后一遍“风异常的冰冷”配上了说唱的部分作和声,很有力度;《半岛铁盒》,专辑中相对更优秀的一首歌。
前奏的风铃声,配合着钢琴,本身就有一种回忆的朦胧感。
这首歌也同样在多个地方进行了转调,让情绪层层递进,非常巧妙的手法;《暗号》,明明是跨度很大的一首歌,听上去却是那么优美。
最后一遍副歌前 “你说你想逃开松手……”的C段部分,展现了周杰伦卓越的旋律谱写功底,以及独特的断句,配合上真假声结合的演唱,画龙点睛;《龙拳》,风格类似《双截棍》,全程看似没有旋律都在说唱,实际上副歌有一轨旋律为这首歌增色很多。
双声道的处理也很好,唯一的不足:副歌的节奏型和《半兽人》比较相近;《火车叨位去》,闽南语的小品,相对小众;《分裂》,又是一首周杰伦表达自己内心的作品。
这里的“你”,其实是周杰伦在想象和自己对话,所以这首歌叫“分裂”;《爷爷泡的茶》,专辑中最有灵气的一首歌。
从选材,到旋律的谱写,简单却不简陋;《回到过去》,又是一首结构很有意思的歌。
这首歌的结构是:前奏-A1-A2-C1-B-C2-B-A2。
前面的部分比较常规,主歌到过渡段到副歌,但是第一遍副歌后,并没有接主歌,也没有接之前的过渡段,而是又加入了一个新的过渡段,然后再次到副歌,最后重复了一遍A2的主歌,结束。
此外,最后这遍主歌的音效,听上去像是留声机的感觉,大概是为了契合“回到过去”这个主题;《米兰的小铁匠》,充满东欧气息的民谣小品。
过渡段最后一句的连续三连音大大强化了节奏感,副歌部分的和声很棒;《最后的战役》就像一场电影一样,开头一阵机枪扫射的音效,主歌几乎全程在1这个音上进行,节奏变化也并不大,但非常好听。
副歌更加突出旋律,就提一点:将这段副歌的旋律,移到其他的乐器上进行演奏,你会发现:周杰伦的旋律感是多么的棒。
一个不大不小的遗憾:当年在金曲奖上,《八度空间》获得了五个奖项的提名,但遗憾的是,评委觉得,《八度空间》存在着太多《范特西》的痕迹,最终这五项大奖,都与周杰伦失之交臂。
可尽管如此,《八度空间》依然是一张优秀的作品。
不是《八度空间》不好,是《范特西》的光环太耀眼了。
5、《跨时代》一张极其慢热的专辑,不听个几十遍,甚至几百遍,很难感受到它的好。
我也是后知后觉,才察觉出这张专辑的厉害。
《跨时代》是周杰伦自立门户后,第一张,也是目前唯一一张,可以和他的前7专,乃至前5专媲美的专辑。
《跨时代》的专辑整体色彩比较统一,是偏黯淡、阴郁的冷色调。
如果让我用一种颜色定义《跨时代》,我会选灰色。
这张初听并不惊艳,却在之后一遍又一遍的循环中,不断慢热的作品,如果单纯从“专辑中曲目的整体质量”这个维度考量,《跨时代》怕是要被《十一月的萧邦》比下去。
但是,在《跨时代》中,我听到了很多周杰伦早期的特质,以及全新的突破。
再结合《跨时代》的专辑整体性,以及它的意义:在来年的金曲奖上获得的最佳流行音乐专辑奖,成为了周杰伦的四大最佳专辑之一,我把《跨时代》放在了《十一月的萧邦》之前。
《跨时代》,霸气十足的一首歌,作为这张专辑的开场再适合不过。
周杰伦用这首歌告诉人们:下一个10年,老子依旧会称霸乐坛。
事实上,他的确做到了。
这份霸气,也只有周杰伦才配有;《说了再见》,每张专辑里必有的苦情歌。
这首歌整体的旋律性和耐听度,比上一张专辑的《说好的幸福呢》都要出色,比较有生命力的一首歌;《烟花易冷》,唯一一首使用小调谱写出来的慢板抒情中国风,也很可能是周杰伦所有的中国风里,旋律写得最好的一首。
这首歌的旋律有多美,建议去搜一下钢琴版,感受一下:拿掉歌词,旋律美到极致,是什么感觉;《免费教学录影带》,周杰伦突破自己的一首作品。
这是在以往的作品里,从来没有过的全新曲风,而且,周杰伦还将这首全新的风格,玩得非常成功。
这是一首即兴布鲁斯的小品,据说是周杰伦去国外的时候,看到一个外国人在弹吉他,周杰伦过去帮忙打拍子,外国人当场教了他三个和弦,周杰伦随后用这三个和弦,创作出了这首歌。
这首歌在145的和弦框架里,构建了律动极强,随性但不失工整的旋律,不断重复的乐句和和弦,活泼戏谑的歌词,和即兴布鲁斯的韵味非常吻合。
这种即兴布鲁斯的创作,非常考验创作者的天赋和功力,但周杰伦完成得很好,在艺术性和旋律性之间,做到了完美的平衡。
我把《跨时代》放在这么高的位置,很大一部分原因来自于这首歌;《好久不见》,不该出现在这张专辑的一首歌……作品本身很普通,也和《跨时代》的整体氛围不符,国语和台语换着唱,只能说是丰富了演绎的形式,对歌曲本身来说,并没有实质性的加分;《雨下一整晚》,前面中规中矩常规操作,第一遍副歌后,间奏开始,曲风急转直下,变成了中国风,营造出了一种穿越古今的感觉。
这首歌的旋律就不用说了,特别是中国风的部分,全曲最佳;《嘻哈空姐》,这首歌才是周杰伦开始使用电音的信号,比《惊叹号》要早。
题材做成电音是可以的,但是由于歌曲本身的旋律比较一般,注定只能是试水作;《我落泪 情绪零碎》,曲子底子还不错,但被编曲拖了后腿;《爱的飞行日记》,为周杰伦星写的一首歌。
最近这首歌好像还蛮火。
其实这首歌演唱难度很大,副歌大量的g2、g#2音,全部卡在男声的换声点,算是后期演唱难度较大的作品;《自导自演》和《你听得到》类似,注定是一首不会大火的歌。
初听并不惊艳,但是在不经意的循环中,突然发现:这旋律竟然这么好听。
同时,这首歌也是时隔多年后,再次将周杰伦独特的个人特色,充分发挥出来的一首歌;《超人不会飞》,这首歌和开篇《跨时代》,就像是周杰伦的两面一样。
如果《跨时代》是充满自信的霸气,野心勃勃,坚信自己可以在下一个10年继续称霸,接受万人景仰的荣耀;《超人不会飞》就是辉煌下的落寞,所承受的委屈,一种不吐不快的倾诉与宣泄。
这首歌也是时隔多年后,周杰伦再一次表达自我内心思想的一首歌。
在出道的第10个年头,周杰伦凭借《跨时代》,真的跨越过了时代。
可惜的是,在《跨时代》之后,周杰伦再也没有了以专辑为单位的优秀作品。
如果说《范特西》、《叶惠美》拥有着同日月争辉的光芒,那么《跨时代》就像是周杰伦日薄西山之前的最后余晖。
不过,也不必为此太过遗憾,周杰伦创造的辉煌已经足够多了。
如果可以的话,让超人歇一歇吧。
6、《十一月的萧邦》从旋律层面说,《十一月的萧邦》才是做得最棒的一张专辑。
专辑中的绝大部分歌曲,在既保证了一遍即抓耳的基础上,又都有着极强的生命力,耐听度很高。
能同时做到惊艳和耐听,是非常不容易的一件事。
在保证了极其优质的旋律基础上,整张专辑风格、色彩也比较统一。
如果让我用一种颜色来定义《十一月的萧邦》,那么我会选暗黄色。
暗黄色是我认为最能够代表秋色的颜色。
这张专辑也是一张适合在深秋循环的专辑。
《夜曲》很可能是周杰伦前奏最美的歌。
主歌仅用3、6两个音,就谱写出了优美的旋律,副歌打造的别致又优美的旋律线,更像是一件艺术品。
如果让我在旋律层面,在周杰伦的作品中选出一首,《夜曲》是我的首选;《蓝色风暴》,这首歌被埋没了很可惜,其实是一首比较慢热的好歌,前奏的格里高利圣咏叹调,用电话按键声做编曲的创意,都是其他歌曲中难得一见的元素;《发如雪》,旋律虽然是用中国五声写出的,但本身其实没有太多的中国风感觉。
当然,歌曲还是足够好听的。
同时这首歌也是一首彰显周杰伦唱功的作品;《黑色毛衣》,充满异域情调的作品。
副歌#5处的离调自然又好听,情歌也可以写得这么唯美又有新意;《四面楚歌》,周杰伦表达自我内心想法的作品。
这张专辑由于几首情歌太过优秀,以至于几首快歌稍显黯淡;《枫》周杰伦旋律最美的作品之一,它的旋律带着深秋特有的冷清。
如果说《七里香》象征着夏天,《枫》就是秋天的最佳代表。
这首歌也很可能是周杰伦难度最大的歌。
别看它的最高音不如《发如雪》,但一直卡在换声点的音,演唱起来更难;《浪漫手机》,这首温馨、甜蜜的歌和专辑的整体气质不太相符。
初听抓耳,但耐听度差了一些,跟之前的同类型情歌《简单爱》、《暗号》、《园游会》有些差距;《逆鳞》,这张专辑的快歌其实都不错,当时还感觉不出来,现在已经真香了;《麦芽糖》个人感觉还不如《浪漫手机》……比较普通的一首作品;《珊瑚海》,非常经典的对唱情歌。
跟周杰伦后期的一大堆对唱一比较,《珊瑚海》真是难得的佳品;《飘移》当年被小学同学吐槽“嘚飘嘚飘”那段很二,旋律可能不算太抓人,但其实这首歌的和声很丰富;《一路向北》可以看做为这种电吉他打底,主副歌大跨度,演唱难度高的作品的开山之作。
可能是专辑里的情歌相比起之前,稍微显得多了一点,这张专辑一直比较受争议。
也是从这张专辑开始,“首首主打”这个宣传语不再出现在周杰伦的专辑上。
但我还是想说,情歌只是一种题材、风格,并不能代表创作者水平的优劣,也并不是说:情歌就一定比那些其他风格低级。
有时候,能把情歌写出这么多的花样,甚至比写那些音乐性强的作品,更要困难。
7、《依然范特西》在出道的第6个年头,距离《范特西》发行5年的时间,周杰伦发行了一张叫做《依然范特西》的专辑。
除了向自己的成名作致敬以外,个中含义不言而喻:周杰伦依然保持着天马行空的想象力。
而《依然范特西》中的几首作品,也的确保持着这种特质。
整张专辑最好的作品,毫无疑问就是《夜的第七章》。
如果不说这首歌是周杰伦写的,是某段古典乐曲的片段,我想也不会很违和。
周杰伦在副歌部分,利用大量的半音,谱写出了画面感和氛围极强,又无比悦耳的旋律。
光是听这段旋律,就能感受到,一条被夜色笼罩的黑色巷弄。
这首歌有个大提琴版,建议去听一下,你会感受到这段副歌的旋律写得有多么出色;《听妈妈的话》,歌词已经被选为教材了,也是一首对周杰伦有更多意义的作品。
实际上,这首歌的主歌部分,那个节奏难度很大,大量的三连音,甚至五连音的使用,根本不是一般人可以驾驭的;《千里之外》,和《青花瓷》一样,在中老年听众中也流传甚广。
在那个情怀牌还不算泛滥的年代,费玉清的加入无疑吸引了很多年龄更大的听众。
现在这些没事就打情怀牌的作者,真的应该了解下:就算打情怀牌,作品本身的质量也要够硬;《本草纲目》其实已经在使用电音元素了,比起后期的电音作品,这首歌的电音元素用得恰到好处;《退后》其实是一首还不错的情歌,和《搁浅》、《枫》就像三部曲一样,但也正因为如此,和这些太过优秀的作品比起来,《退后》稍稍有些黯然失色;《红模仿》放现在来看,简直就是咚咚咚打某些人的脸;《心雨》、《白色风车》,都属于比较没有存在感的歌曲。
老实说这张的几首情歌,比起之前都稍显一般;到《迷迭香》终于有了一首高水准的情歌作品了。
作曲上乘,配合上波萨诺瓦元素的编曲,会让人有一种想拥着心爱的人起舞的感觉;《菊花台》是质量较高的中国风,对于喜爱民乐多年的我来说,尾奏的葫芦丝吹奏是我最喜欢的部分。
PS:其实我更喜欢《黄金甲》,前奏的藏族女声,以及整首歌的编曲,非常能调动情绪。
放在周杰伦的前7张里来看,《依然范特西》可能会显得相对较弱一点。
但这是因为:它是周杰伦的专辑。
事实上,这张专辑,已经达到很多音乐人永远都做不出来的水平了。
8、《我很忙》周杰伦自立门户之后的第一张专辑,有点像是低配版的《十一月的萧邦》。
这张专辑的旋律也是比较出色的,大部分歌曲都能在第一时间,抓住听众的耳朵。
《彩虹》、《蒲公英的约定》、《最长的电影》、《甜甜的》,都是一遍即抓耳的作品,更不必说那首无比惊艳的《青花瓷》。
但相应的,缺点是耐听度比较差,很少见谁主动拿这几首歌反复循环的。
也是从这张专辑开始,周杰伦每年的唱片开始变成了“优质作品合集”,除了《跨时代》,其他都没有了统一的概念和完整性。
《牛仔很忙》,首次尝试乡村风格,但完成度很不错。
也是从这里开始,周杰伦开始侧重卖萌、欢快的曲风;《彩虹》,整首歌很平缓,没有什么太大起伏,却有着优美的旋律。
这首歌结构也很特别,可以把它看做是主歌-过渡段-副歌的结构,也可以当它是主歌-两段副歌的结构;《青花瓷》毫无疑问是整张专辑最优秀的作品。
这首歌对周杰伦的意义也不用说了,就算放在周杰伦的整个职业生涯里,《青花瓷》也足以排进前列。
在最简单的和弦进行中,谱写出了一遍即惊为天人的旋律,相信没有人,能不被它惊艳;《阳光宅男》和《无双》都属于比较能调动情绪的作品。
前者更欢快、活泼,旋律线也更优美;后者贡献出了周杰伦迄今为止飙到的最高音;剩下的《蒲公英的约定》、《甜甜的》、《最长的电影》,都是用4536251写出来的作品。
虽然是常用的和弦进行,却一点都没有俗套的感觉。
所以4536、1645也好,其他不寻常的和弦走向也罢,本身并没有高级与低级一说,关键还是看写出什么样的旋律;《我不配》很有早期的周杰伦风格,前三句一样的旋律重复,跨度平缓的谱曲,将节奏与旋律完美平衡,都是早期周氏R&B的特点;相对比较普通的就是《扯》,这首歌的质量比较一般,也是非常没有存在感的一首歌。
《我很忙》其实是对我来说比较意义非凡的一张专辑,那时候我刚上初中,第一张完整地听完所有歌的专辑,就是周杰伦的《我很忙》,这也可以看做是我的入坑专。
但越听的多了,尤其是把周杰伦所有作品,每一首歌都反反复复地品过之后,也必须得承认:除去我个人的情怀,《我很忙》是一张优秀的专辑,但前面7张和《跨时代》比它更优秀。
9、《魔杰座》身边不止一个喜欢音乐的朋友对我说,《魔杰座》是他当年,最后一张完整把所有歌都听完的专辑,再之后的《跨时代》,当时就没完整听过了。
从当年的人气、影响力来想,好像的确如此,2008年是周杰伦最后的统治时代。
《魔杰座》之后的《跨时代》,虽然是一张更为优秀的作品,但由于其太过慢热,再加上当年周杰伦的各种谣言,一年没发专辑等等因素,到2010年的时候,周杰伦的影响力确实下降了不小。
现在想想,当年上初中的时候,听周杰伦的歌,虽然有些跟风的性质,但也是在这个过程中,我的审美、品味,得到了培养。
当年反复循环很多遍的这张《魔杰座》,如果不是一次次地重温周杰伦的作品,我现在已经很少主动去播放它了。
相比起前面的几张作品,《魔杰座》的生命力显得短了一些。
但必须承认,《魔杰座》中的大部分作品,延续了《我很忙》的优点:初听很抓耳,很容易流传。
《龙战骑士》霸气十足,旋律层层递进。
这样不可一世的傲气,似乎更像是阿尔法时期的作品;《给我一首歌的时间》、《花海》、《稻香》都具有一遍即抓耳的特点,耐听度也不错,是专辑里口碑和质量并存的佳作;《蛇舞》、《流浪诗人》作曲相对一般,但充满异域风情的编曲,丰富了歌曲的音乐性;《乔克叔叔》和《魔术先生》头一次在专辑里玩了歌曲呼应;剩下的《说好的幸福呢》、《时光机》、《兰亭序》相对普通一些。
但是都有一些超出歌曲本身的意义:《说好的幸福呢》虽然耐听度一般,但凭借其抓耳的旋律,成为了当年的大热门;《时光机》致敬了《哆啦A梦》,唤起了很多人的童年回忆;《兰亭序》在当年登上了春晚的舞台。
想在最后再给《魔杰座》写点什么,但又不知道写点什么好。
这张专辑,比起其他几张,好像没有什么特点……不知道大家有没有这种感觉。
10、《哎呦,不错哦》跟之前的《惊叹号》和《十二新作》相比,这张时隔两年发行的《哎呦,不错哦》可以明显感觉到周杰伦作曲水准的回升。
但颇为可惜的是,这张专辑里大多数歌曲的混音制作比较粗糙,缺少层次感,许多音色糊在一起,让原本的好曲子那种美感打了折扣。
这个毛病,对我这种旋律控来说可能还好,但对很多听歌要求较高的听者来说,刺耳、嘈杂的处理,无疑拉低了作品的质量。
《阳明山》主打夜店舞曲风格,但质量比后来那首《夜店咖》高出了太多。
副歌不断重复的旋律,是这种电子舞曲作品的常规操作。
这首歌的编曲也相对优质,在经历了前两张专辑对电音的摸索后,《阳明山》算是比较成功地运用电音元素的一首歌;《窃爱》,久违的暗黑作,生命力极强,听多少遍都不会腻。
前奏一起,仿佛回到了千年前的古罗马竞技场。
但混音比较粗糙,可惜了这首上乘的作品;《天涯过客》是《烟花易冷》后最好的中国风,如果不是混音太糊,单论词、曲、编的质量,在所有中国风作品中也可以名列前茅。
同时,这首歌也是极少数仅靠歌词就足以吸引到我的作品;《怎么了》相对一般,但也体现了周杰伦的个人作曲特点:主歌、过渡段都只用两三个音就写完了整个段落,却并不单调;《一口气全念对》好像就是一个为了炫技写出来的作品……《手写的从前》、《听爸爸的话》、《美人鱼》三首都是旋律质量上乘的作品,且带有周杰伦早期的特质:《手写的从前》第二段的rap有《反方向的钟》的影子,同时歌词致敬了自己曾经的作品;《听爸爸的话》的双副歌很容易让人想到《她的睫毛》;《美人鱼》是典型的早期写作手法;《鞋子特大号》用嘻哈风格,致敬了幽默大师卓别林。
这首歌和《窃爱》、《床边故事》、《前世情人》是我心中从《惊叹号》开始最好的四首快歌;《听见下雨的声音》,后期最好的慢歌作曲,也是少数我觉得电音用得还不错的情歌。
间奏的电音,配合副歌大跨度的旋律,有一种倾盆大雨的感觉;相对较弱一点的就是《算什么男人》和《我要夏天》了。
前者像是低配版的《说好的幸福呢》,后者则像低配版《阳光宅男》,两首歌的旋律都有抓耳的地方,但不算特别突出,中规中矩的两首歌吧。
《哎呦,不错哦》是一张可以明显感觉出质量回升的作品,毕竟是花了两年沉淀交出来的作品,投入了更多的精力。
虽然在混音制作方面有些瑕疵,但整体来说,瑕不掩瑜,歌曲在创作层面还是有很多可圈可点的地方,对得起听众两年的期待。
11、《周杰伦的床边故事》两极分化比较严重的一张专辑。
专辑里既有《床边故事》、《前世情人》这样质量极高的作品,也有《告白气球》、《爱情废柴》这种相对普通的作品,以及那首被大多数人诟病的《英雄》。
当然,这张专辑整体水平还是优秀的。
而且这张专辑有一个很明显的进步:混音制作水准上来了,作品明显清晰了很多。
《床边故事》,后期最佳快歌,没有之一。
这首歌的段落,比《乱舞春秋》还要更丰富。
我相信假以时日,这首歌一定可以和《以父之名》、《夜的第七章》一样被封神;《说走就走》也是后期质量不错的快歌,这张专辑里的几首快歌都不错;《前世情人》是《小小》之后的又一首43拍神作。
43拍的律动其实很难写说唱,但周杰伦在这首歌的主歌部分,完成得还算不错,副歌部分的“你笑一点一点一滴漾开,一字一句形容不来”这一句,更是贡献出了神一样的旋律;《英雄》这首歌的曲子,底子其实也不算那么差。
QQ音乐上有个2017全球总决赛混音版,重新做了编曲和混音,质量还是不错的;《不该》,如果不算《爱的飞行日记》的男男对唱,这首歌就是《跨时代》以来最好的对唱情歌。
这首歌初听不算惊艳,但是段落间调性的转换让人耳朵一亮。
这首歌以主歌的E大调开始,过渡段转到了同名e小调,同时旋律里加入了大量的小调音,色彩更加暗淡,再到副歌又转回到了E大调。
这样的连续转调处理,让这首歌听感丰富了很多。
同时,这首歌的演唱难度也非常高,结合现在周杰伦的嗓音状态来看,这首歌似乎只能存在于CD版了;《土耳其冰淇淋》是以编曲为核心卖点的作品,各种曲风切换之间,歌曲的调性也随之频繁转换,音乐性和娱乐性完美地融合。
这些曲风和素材,在周杰伦手里玩出了这么多花样,让人觉得这才叫“玩”音乐。
同时,这首歌也很可能是周杰伦做了这么多年的电音以来,最成功的一次;《Now You See Me》有和《土耳其冰淇淋》异曲同工之处。
间奏后第二段主歌开始,大量半音阶加入,配合333222343的旋律,曲风有一种阿三的感觉;相对普通的作品是《一点点》、《告白气球》、《爱情废柴》。
三首歌的旋律都比较一般,《一点点》在走向上还有些反常规的设计,《告白气球》和《爱情废柴》就比较普通了。
但《告白气球》偏偏就成了那年的大热歌,有点想不通。
不过也是托《告白气球》的福,周杰伦现在再次翻红,这首歌的确起到了很大作用。
《周杰伦的床边故事》是目前距离我们最近的一张专辑了。
这张专辑中,大部分歌曲还是保持了周杰伦一贯的水准,有几首作品,甚至还有新的突破和创新。
每次想到这一点的时候,我都会为周董过人的才华所折服:要知道,曲子这个东西是越写越空的,绝大部分创作者,在前期就已经写完了自己这一生所能想到的好旋律。
而周董,写了14张专辑,几百首作品,竟然还能写出这么优质的乐曲,做出这么棒的音乐,怎能不对他佩服得五体投地呢?12、《十二新作》比较普通的一张专辑,但比起《惊叹号》还是好了不少,至少这张专辑中,有了不止一首好听的歌,这才是周杰伦的专辑该有的样子。
周杰伦创作《惊叹号》的时候,搞错了方向,好在《十二新作》尽快地挽回了这一点,虽然有些作品仍然残留着《惊叹号》的痕迹,但大部分歌曲至少都有了周杰伦该有的样子。
《四季列车》,电音和暗黑元素都有一些,但融合得不好,曲子层次感也不强,整首歌奇奇怪怪的感觉,这也导致了这首歌非常的没有存在感;《手语》旋律底子不错,但是不适合做成电音,正正经经地做个R&B会好很多;《公公偏头痛》宫廷风的思路还是不错的,但是曲子和编曲都比较一般,文山那几句配音也有些突兀,偶尔听听还好,但不会加入歌单;《明明就》、《爱你没差》、《哪里都是你》三首歌是专辑中质量较高的作品。
《明明就》的旋律可说惊艳,非常入耳;《爱你没差》需要多听几遍,这首歌的旋律,特别是副歌部分比较别致;《哪里都是你》很可能是周杰伦所有歌里,演唱难度最大的一首,音高大都处于换声点不说,歌词还全是闭口音,这些都让演唱难度大大加强;《傻笑》旋律有几处其实还不错,多听几次可能会喜欢,但是违和的编曲让这首歌成为了冷板凳上的常客;《比较大的大提琴》是专辑里最好的一首歌,在兼顾音乐性的同时,旋律性也打磨得十分悦耳,比起《印第安老斑鸠》明显亲近了许多;《红尘客栈》,中规中矩的中国风;《梦想启动》这首歌大概是周董所有歌里,唯一一首我觉得从头到尾都没有好听之处的歌,其他歌多多少少都还有点好听的乐句,这首歌是真的一点都没有……《大笨钟》和《乌克丽丽》两首俏皮、欢快的曲风,都像是周董早期专辑的作品,偶尔拿出来听听还不错。
《十二新作》是周董在走偏了方向后,迅速回归到平均水准的一张专辑。
比起周董自己之前的那些已经封神的专辑,《十二新作》当然会显得平庸。
但如果放在整体的环境中来看,《十二新作》依然是比较不错的作品。
这张专辑,当年还是得到了金曲奖最佳国语专辑的提名,可以看出质量还是过得去的。
13、《惊叹号》这张专辑,毫无疑问是在周杰伦的所有专辑中排垫底的。
我是在上大学后,完整地听了这张专辑,听完最直观的感受就是:这张专辑里,没有一首歌让我有下载下来,加到歌单的欲望。
虽然后来在一遍遍的循环中,我把《水手怕水》、《琴伤》加了进来,但这也可以说明:这张专辑里,几乎没有一首歌,可以让人在第一次听的时候,耳朵就被抓住。
而这恰恰是周杰伦最不能犯的错误。
要知道,周杰伦赖以生存的,就是出色的谱曲能力。
而这张专辑,是周杰伦在谱曲方面,做得最差的一张。
与此同时,周董从这张专辑开始,大量地使用电音元素。
电音是大势所趋,用也无可厚非。
但不是说用了电音,就是引领了潮流,关键要看:用得怎么样。
结合作品来看,这张专辑对电音的运用,只停留在非常表面的层面,浅尝辄止地做了处理,甚至在有些完全不需要用到电音的地方,也把电音一股脑地加了进来,最终画蛇添足。
所以这张专辑风评不好,不是没有道理的。
《惊叹号》据说是为了演唱会写的开场曲,如果说防空警报还算能调动情绪,主歌旋律写得也还可以,副歌那一大堆“靠靠靠”可简直太毁三观了……《迷魂曲》丰富了周杰伦的作品风格,这种迷幻电音的曲风以前还没有过,但是作品本身可圈点的地方不多;《Mine Mine》电音乱用的代表之一。
这首的旋律其实是专辑里相对最悦耳的,但是把人声弄成电音是个完全没必要的做法;《琴伤》采样了柴可夫斯基的《六月船歌》,所以旋律没什么问题。
问题还是出在制作思路上,这种古典乐曲加入电音有些莫名其妙;《水手怕水》是专辑中最好的一首作品,拉格泰姆爵士的曲风,欢脱的旋律,在一众电音作品中显得分外好听;剩下的《公主病》、《皮影戏》、《疗伤烧肉粽》、《世界未末日》、《你好吗》在作曲上,都有比较悦耳的乐句,但这样的几处乐句撑不起整体;《超跑女神》两段主歌的节奏非常独特,副歌相对一般,但在这张专辑里算是不错的作品了。
旋律性的丧失,与电音的滥用,导致《惊叹号》成为了周董公认最差的一张专辑。
这样的结果也在情理之中。
但这样的结果也未必是坏事。
我们想象一下:万一万一,《惊叹号》当年侥幸成功了,获得了好的口碑,那么今天,周董的音乐又会变成什么一种样子。
到此为止,周杰伦的所有专辑已经按照我心中的标准排列出了名次。
这几条标准不代表任何权威,只是我个人评判作品的几个维度。
音乐中,有些东西可以客观分析,但也必定有一些东西是建立在个人的主观感受上。
另外,有些细心的朋友,可能也发现了,有一张最重要的专辑,没有出现在这张排名榜上。
是的,它就是……异类:《Jay》之所以没有把周杰伦的第一张专辑放进排名里,原因很简单:这张专辑是一个异类,一个无法用同一套标准去评判的异类。
在我眼里,周杰伦的第一张专辑,无法用对待其他专辑的标准,去同样地评判它。
从专辑的概念性和完整性来讲,第一张同名专代表的含义,无非就是最具有周杰伦个人特质的音乐作品。
《可爱女人》主歌在独特的和弦走向上,搭建了别致的旋律。
副歌四句同样的旋律不断重复,非常简单的做法,但听感却一点都不单调;《完美主义》旋律相对一般,但其实这首歌的节奏很独特,没有一定的功底是谱写不了的;《星晴》看似简单的乐曲,但过渡段那个b7音的使用其实非常漂亮,副歌那段51122334同一节奏型,持续爬升似的旋律谱写,在后来的作品里,我似乎再也没见过;《娘子》是一首已经被封神的作品。
按照我自己的标准,作品要兼顾旋律性和艺术性为最佳,但这首虽然忽略了旋律性,却把艺术性玩到极致的《娘子》,能说它不是好作品吗?《斗牛》,几乎所有段落都采用了:持续重复一句旋律的思路,但就是这样,你听起来也丝毫不觉得单调。
顺便说一句:周杰伦之后的很多作品,你都能在其他作品中,找出一点点旋律上的雷同,但唯独这张专辑里的所有歌,你在之后的作品里,几乎找不出任何雷同之处;《黑色幽默》经典的离调、转调手法,在之后的作品中虽然也都有所运用,但始终觉得还是《黑色幽默》玩得最漂亮;《伊斯坦堡》呃……这是唯一一首,我觉得不该出现在这张专辑里的歌。
这首歌的旋律性、音乐性实在都很一般,副歌的转调也实在有够突兀。
不客气地说,这首歌真就是沾了“出的比较早”这个光;《印第安老斑鸠》,这首歌的旋律其实还好,比起《娘子》还是顺耳了很多的,而且它是那种越听越爱的类型,一旦真的爱上,你会爱它爱得死心塌地;《龙卷风》,堪称作曲的典范之作。
这首歌的作曲,从主歌的舒缓,到过渡段开始密集,副歌持续的三连音在三个音上徘徊,非常有龙卷风那种持续旋转的感觉;《反方向的钟》,两段主歌的思路大概就是从这里开始的。
第一遍主歌几乎只用3323就发展完了主歌,第二段的超高速rap,独特的节奏与难度都是说唱的典范。
以及:这首歌其实是用五声谱写出来的旋律,所以听上去会有强烈的中国风感。
之所以我说《Jay》是一张无法被归类的专辑,就是因为,这张专辑里,几乎囊括了周杰伦作曲的所有最原始的特质。
这些特质,在周董后来的作品中,都有所延续,但从未像在《Jay》中体现得那么淋漓尽致。
没把同名专排进排名里,不是因为它不好。
恰恰是因为,首专很多地方做得太好了,具有后面13张专辑没有的特质。
所以它被我归为了独一档的作品,因为它和另外13张专辑,就不在同一套评价体系里面。
明年是周杰伦出道20周年,期待他能够发一张优质的专辑,为歌迷们带来更多的惊喜。
个人爱好排名:1、《范特西》2、《跨时代》3、《七里香》4、《十一月的萧邦》5、《叶惠美》6、《八度空间》7、《哎呦,不错哦》8、《依然范特西》9、《Jay》10、《我很忙》11、《魔杰座》12、《周杰伦的床边故事》13、《十二新作》14、《惊叹号》
上一篇:关于反战的经典歌曲有哪些?
下一篇:如何比较薛之谦和林宥嘉?
- 夏天的风 姑娘 老男孩 理想三旬 月半小夜曲 生日快乐 其实 那些年 光阴的故事 少年 后来遇见他 那女孩对我说 世界这么大还是遇见你 火红的萨日朗 想见你想见你想见你 冬眠 关键词 芒种 往后余生 关山酒 年轮说 小镇姑娘 烟雨行舟 记念 你笑起来真好看 来自天堂的魔鬼 学猫叫 你的酒馆对我打了烊 不仅仅是喜欢 浪人琵琶 卡路里 带你去旅行 红昭愿 纸短情长 最美的期待 体面 小跳蛙 悬溺 侧脸 山楂树之恋 我的名字 失眠飞行 有可能的夜晚 追光者 请先说你好 流浪 东西 星球坠落 我的将军啊 烟火里的尘埃 答案 心如止水 我们不一样 嘴巴嘟嘟 晴天 成都 告白气球 南山南 女儿情 天空之城
报歉!评论已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