吉他价格品牌,吉他教学教程,吉他曲谱视频
关注520吉他网
文章页顶部广告位
当前位置:首页 > 综艺 > 如何评价《歌手 2019》第一期中吴青峰对《燕窝》的演绎?
时间:2019-12-05     来源:网络资源     标签:

更新:1,首先我看到很多答案中提到,答主认为吴青峰本次live因为气息不足的关系特意调整了换气位置。

特指四次副歌中开头部分的大长句,在最后三个字前会断一下。

我隐约记得这种换气法我不是第一次听了,就回去翻了下从11-14年的一些演唱会/签唱会视频,发现除台北师范大舞台”的一两段副歌外,其他所有场次演唱的燕窝的每一次副歌第一句都是在最后三字前断句的。

所以这种换气方式是早在11年推出专辑后就已经在执行的,针对各个live场合的固定换句方式。

其次,我因为对燕窝专辑版这首歌的额外喜爱,单曲循环过无数遍,对曲子各方面也比较熟悉,听到歌手版时就觉得“怎么好像放慢了速度?”后来特意测了下两个版本前两段主副歌的平均bpm(避开了歌手版本中间渐慢的部分),发现分别是84点几和87点几,证明歌手版确实可能因为考虑编曲张力、表现声音强弱对比等原因略微放慢了速度,所以句子长度自然就被拉长了。

此外,我也看到某些答案里评论编曲时连伴奏乐器都讲错了。

并不是要攻击谁,只是想指出这个一定程度上有共性的问题。

举这些例子是想讲,我们在评判一个歌手演唱时,如果不是足够了解,常常只能得出一个模糊的印象。

而这些仅靠听一次发现不了的细节,有些人选择自己想当然,或者瞎猜,使得互联网世界的言论可信程度良莠不齐。

如果自己不了解,也不自己查验,盲目相信这些言论,你从这个回答吸收的信息就是错的。

当错误信息积累到一定程度,你依然会以为自己吸收了足够的知识储备去发表自己的见解,然后在自己的回答中继续输出错误,或者某些高度雷同的答案本身就是不经思考抄的。

这是互联网信息交互最大的问题之一,因为获取这些半成品信息太过容易,这种现状阻断了一些人自己学习消化和发表自己观点的可能。

即便抄来的不是错的,我们都是花了时间在网络上,希望吸取到新的信息的,一个内容看好几遍又有什么意义呢?当你不断的看着谣言被一遍遍复制粘贴时,自己去听听歌找出真实答案的时间都够了对么?我希望整个网络环境,或至少是知乎上特定问题上能简洁、干净一点,节省大家的时间不是么?我也会拒绝这种简单的观点重述,我希望你们在我的回答里看到的都是新鲜的,完全从我的视角获取的信息。

2,有人问我为什么不去歌手集体的那个问题下回答。

我知道看的人会多很多,但我也怕误导人。

了解一个歌手的作品需要时间成本,需要欣赏的热情。

七个歌手里只有苏打绿我曾付出这些成本,其他人即便了解,程度和苏打绿相差甚远。

当对七位歌手了解程度相差甚远时,你得出的结论就自然而然的不客观了。

比如我看到不少答案提到刘欢老师的文化水平与创作水平比其他人高出几个层次,举例的原因是《夜》这首歌包含了多个用典,歌词内涵丰富到爆炸。

但其实如果他们听过苏打绿的作品,或试着去了解一些,不难发现大量用典频繁的作品,比如《各站停靠》里引用的庄子、李格弟的作品,比如《拾穗》里引用的山海经里的“是鱼又是鸟”和“豹纹牛角”、希腊神话中的丰收女神、“牛眠双眼”的典故,再比如《未了》里一笔带过的三位古神与孑然一身的西西佛斯,对苏打绿作品比较熟悉的人一定明白我在讲什么。

不选择这些用典丰富的作品而选择自己讲述创作人心路历程的燕窝,本身就是因为燕窝这个作品最切题“原创”。

简单的比较《夜》与《燕窝》得出刘欢文学创作造诣高得多,这在了解情况的读者眼里不是不明觉厉,而是幼稚的好笑。

换个角度,我如果做一个无脑吹峰机去拿吴青峰对其他歌手指点江山,会不会败路人好感都不说,我自己都觉得心虚。

这就是我为什么不在歌手集体的问题下回答。

3,此外,我也看到不少路人在针对“娘嗓”这件事攻击。

我个人的态度是,我知道很多风格与特质我不感冒,并非因为它们的存在是错的,只是我并没有这方面的欣赏力而已。

这个世界如此多样化,并非我们人类的努力方向,而是百花共存的现状/结果。

所以我个人的标准是,这世界上存在一种言论自由,是可与他人礼貌且平等共存的。

遇到我喜欢的人事物,我就夸赞。

遇到我不喜欢的人事物,只要没人逼我接受,我就转身离开,将时间留给那些我喜欢的。

因此,我夸赞我喜欢的权力,与此对等的是所有人都可以夸赞自己所钟情的。

当他人发表厌恶我喜欢的人事物的言论时,我也对等的拥有反驳他的厌恶言论的权力。

这两条权力都是公平对等的,唯独“当你有夸一个东西的权力时,我就有了对等的表达厌恶它的权力”这件事是不对等的。

当我认为批评一件事是基于客观事实时,我可以选择说,然后双方都有权力列举论据讨论。

或者我选择持有此想法但不发表这个言论,既保障了对方讨论自己感兴趣的而不被打扰,又保证了我持有这个想法的自由。

这样的标准尤其适合信息爆炸且众人爱好不同的互联网。

总之一句话,言论自由中的自由与责任是对等的。

因此,对于“娘嗓”这种风格,没有人有权利仅仅因为自己欣赏不来就无端指责且不接受反驳。

看到这样的言论,勇敢又不失礼貌的驳斥回去。

我个人的经验是,忍让是对抗歧视的毒药,据理力争才是解决事情或至少划清界限减少同类事件再发生的唯一有效办法。

4,讲完上述三点,关于“控评败路人好感”这件事,我的态度是:不要去微博或其他平台参与有意或无意下的控评,也不要去攻击在行控评之实的人。

因为我们自己对欣赏之物的了解也不够深入,立场也难以客观,更没有无端攻击他人的权力。

人的时间何其宝贵,欣赏精彩的、值得深究的作品又是何其愉快。

所以要么花时间在阅读、聆听那些作品丰富自己,要么写一些针对作品本身的分析,以分享和科普为目的,减少对对方观点的攻击。

独到的观点与细致的分析会得到别人的尊重,重复、片面的观点只是为互联网增加噪声,仅此而已。

原回答:刚才看完了耳帝的简评,看完了吴青峰发的微博,感觉真的超级有的写。

先从《燕窝》这首歌和我的缘分开始写吧。

在大概11年左右,我常常苦恼去ktv有什么又好听又在我能力范围内的歌。

我小时候曾经参加一个合唱团,恰逢我变声期的时候用嗓过度,导致变声后音域很低。

众所周知,G4-B4是华语流行男歌手副歌必备音区,我唱不到G4就意味着绝大部分男歌手的歌我都唱不了。

于是我常常去寻找那些副歌最高到F4-Gb4的旋律好听的歌。

恰巧绿团出新专,我从一堆歌里一下就注意到了这首副歌只有一个音G4,其余副歌基本只到Gb4,主歌又异常的低,一点不像苏打绿的歌。

那时候我就觉得青峰写词是极好的。

如果说大部分流行歌手自己写的词是大白话的话,青峰的词更像是一首诗。

不强求字数与押韵,却把表现力和巧思发挥到了最大,让一首歌词仿佛本身就有生命。

所以最初看燕窝这首歌词时,大部分我都能理解,但确实有一些不太明白存在的意义。

比如bridge:尊嚴 多麼地迂迴人總是費心愛著消逝的一切無畏 多麼地純粹讓我明知危險就往哪裡追有兴趣的朋友可以看看mv这里的情节,并非将镜头设定在苏打绿身上,而是聚焦在一些生活中非常弱势的群体身上。

因此当时我想当然的以为这个bridge是将歌曲的对象转换到关心弱势群体的生存状况上,像你在烦恼什么一样鼓励深陷泥沼的人站起来。

虽然歌词写的精辟,却让我觉得模糊了歌曲的主题,不是那种一击人心的效果。

再比如:這麼 夢想夢呀夢得夢出偉大這樣 蓋呀蓋出保護你的家若你曾經感傷 值得我要 唱呀唱進你的心房看我 飛呀飛得飛到了天堂不如將我遺忘这里的副歌歌词充满了巧思,一共四段副歌,段段均有不同。

像第一段先说“众人一致曰傻”,第二段便升为“浓缩一杯痴傻”。

“浓缩一杯”既形象,又有程度的提升和主观态度的转变。

第三段则将“飞出了天边”进阶为“飞出我的生命线”。

前面仅是聚焦自己无处安栖,后面则肯定了自己的行为,发现这也是自己筑巢的意义所在。

第四段则再升一级,由原本的“唱出愚昧”改为“唱进你的心房”;“飞出我的生命线”也再晋一级成为“飞呀飞到了天堂,不如将我遗忘”,明确了如果这首创作走入了你的心就令我幸福至极,哪怕自己不必有姓名。

这些我都能理解,我也觉得写的很好,但我并不理解“若你曾经感伤,值得”存在的意义。

直到后来,有次单曲循环时越发的爱上了这首歌。

它的旋律重复性强,编曲精致,有一种循环时情绪一直不会掉下来的感觉。

因为听得多了我也就更熟悉这首歌词,加上我对青峰和苏打绿周边新闻的关注,忽然就明白了之前对歌词不理解的地方。

青峰曾说,许多歌手在同他邀歌时是抱着“共襄盛举”或别人有我也想要的心态。

这会导致他的一些忍痛割爱的创作因为并非最合适商业推广而在专辑中沦为被忽视的境地。

想来,“若你曾经感伤”,是他作为一个外表光鲜的创作歌手内心不为人知的苦楚。

这句“值得”的重量,如同飞鱼是对自己歌手身份的鼓励,燕窝便是对自己创作者价值的肯定。

他就是这样一个容易感伤,但也会从文学和自然中汲取坚持动力和信念的人不是么?“值得”这两个字,就是整首歌的点睛之笔。

我可能再也想不出更简短、得体且有力度的句子来表达这种感受了。

这里的词曲结合也非常好,值得两字用来连结最后两遍高潮的副歌,既有力度,又温和,词曲将听歌人的感受稳稳的托住了。

再回到bridge,这简单四句既是对过去自己得失心的自嘲,又是对一路以来坚持创作的初心的自白。

自己创作不受重视,自己心意得不到回应的心态的迂回,也依然被自己的“无畏”支撑着。

最后,因为不悔,所以无畏。

因为无畏,所以明知危险坚持去追。

其实最遗憾的在于,歌词的精妙对于不熟悉这首歌的观众不是一次欣赏就能体会到的。

这季主打创作,但高强的作曲能力与编曲能力都能在初次欣赏就能有所体现。

像这种不能称之为大白话的精致的歌词反而在第一次听时会是理解和感受的负担。

但我也相信,他的作词能力是长久以来不断吸粉最核心的利器,毕竟一首精妙的、值得回味的歌词既能丰富自己的感受,又能延长一首歌的寿命。

这些就要靠歌手比赛台下逐渐的发酵啦。

歌词讲完,讲讲编曲。

专辑版编曲与歌手的现场版编曲各有侧重。

专辑版编曲本身突出的是乐团整体呈现的效果,而苏打绿是少数拥有较高水平固定提琴手与键盘手兼项的乐队,因此苏打绿的很多歌曲的编曲层次是凸显键盘与电吉他的对比或凸显中提琴solo与电吉他的碰撞。

第一段主歌副歌完全由弦乐团带动,阿龚的中提琴也有集中展现。

结束后鼓点一落,电吉他solo一出,氛围陡变。

通常在流行歌里,最常被用作节奏支撑的就是鼓。

没有鼓时,电吉他、贝斯和键盘都可以起辅助稳定节奏的作用。

但是如果这些都没有,全场只有弦乐伴奏,节奏就是个大问题。

弦乐本身并不是节奏乐器,甚至不是一个音量足够大的乐器(声部)。

因此要么solo来体现旋律线条,要么弦乐队来增强气势。

solo托不住拍子,集体弦乐演奏又容易乱,做节奏乐器难以兼顾。

后期录制还好办,所有的节奏问题可以修,弦乐声部不齐整问题可以修,最终专辑版呈现出的阿龚solo加弦乐背景也感觉很干净有氛围。

但因为我从小学小提琴,在管弦乐团待过,很熟悉所有弦乐一起拉的感觉。

一旦有些微的不齐,就会瞬间变得杂乱而浑浊。

尤其是在没有其他辅助节奏乐器的情况下,现场演奏又只有一次机会,配合难度非常高。

明日之子决赛就暴露出了问题,有看过的可以去回顾一下。

前奏开始的弦乐队有一种随时要稳不住的感觉,而因为不完全齐,重拍也淡化,更加剧了节奏的不稳。

所以像歌手这种现场伴奏的乐队即便可以复制专辑编曲也不会这样做。

事实上,确实改由电吉他开场,弦乐队开始后仅短短几小节电吉他贝斯鼓甚至管乐就都下了。

此外,对专辑版编曲熟悉的人会意识到专辑版里青峰的主vocal感觉很饱满不单薄。

一方面是后期制作的缩混,一方面专辑版的人声配的特别好,感觉至少一轨自己唱的原声,一轨自己唱的和声,再加上自己主音的那一轨,既弥补了青峰音色相对单薄的弱点,在庞大的伴奏面前丝毫不弱势,又在立体的同时没有被和声抢去风头。

我在看明日之子版本的时候除了意识到两人对比之下青峰声压的强大,并没有感觉青峰的声音“饱满”。

在歌手版本中同样,虽然你能听到明确的合音的存在,但因为不是吴青峰自己唱的,并没有那种声波完全同频的叠加效果。

我后来想了想,有可能因为歌手节目毕竟是个演唱竞技节目,对于主音的凸显有很高要求,各种垫音是不被允许也不好实现的。

如果是出于这个原因,那未来比赛中青峰在和管弦乐编制合作的时候保证自己声音的厚度的难度就很大了。

以上两点导致了一个结果,这首歌缺乏了柔却不轻的部分(专辑版第一段主副歌一轨人声配节奏性的弦乐)。

专辑版有四个段落,先是单纯的弦乐,再是单独的电吉他鼓贝斯,最后是二者齐下。

最后单纯的弦乐回旋。

不同的配器段落营造出了不同的层次。

歌手版第一段是电吉他打底的,那个氛围就完全不同了。

缺乏了这种轻柔的氛围,反衬后半段高潮的曲风和强度的效果就弱了。

我想这也是歌手版在最后一段副歌前加一个弱化段落的原因,如果不人为的制造起伏,这首歌的末尾渐强就会向着人声压不住乐声或整体杂乱的方向发展。

在“nananana”段落和四段副歌之间还有四句“i don't care”这里又一次体现了编曲的重要性了。

如果你听原版,你会发现这里其实是原曲整首歌的高潮部分,大段弦乐倾泻而出,摇滚三件保留的情况下,再次大量加强了人声。

这里人声轨数之多所堆叠起的人声气势丝毫不弱于气势陡增的弦乐队。

因为四句话歌词极简,唱法则是基础旋律上的自由发挥。

如果你对比两个版本的这四句,就会发现效果天壤之别。

专辑版因为和声与主vocal严格贴合,所以强化效果很好。

现场版采用的是类似灵魂乐式的伴唱,快速重复吟唱同一句来活跃背景。

但这就暴露了这一段主vocal词少声音单薄共鸣不够律动不够的问题。

这种改编方式通常适用于比如袁娅维、张靓颖这种白嗓情况下律动为特长的歌手的炫技,会是一个常用加分项。

但这里的改编不得不说不是很恰当,不知道是不是刘胡轶的想法。

毕竟我从没在苏打绿的现场演唱中听到过这种和音编排,可能青峰自己也觉得不适合自己吧。

与此同时,两个编曲也有各自侧重。

专辑版是耐听版本,而歌手现场版是要重视第一次视听效果最大化的。

我前面提到,专辑版在单曲循环时有一种明显的情绪堆叠不断提升的感觉。

这也和刚才提到的编曲段落有关,第一段和最后一段都是单纯的弦乐,最后一段的弦乐结尾采取戛然而止的办法,迫使停留在情绪中的你快速的衔接下一个开头。

这种回旋营造了一个循环向上的感觉。

现场版则不需要这个考量,现场版侧重凸显歌手的演唱、凸显一遍歌曲的完整性和丰富性。

因此我们听到吴青峰在演唱中加了加了很多转鼻腔的尾音,但实际上在这个音高他以往的录音室作品并不太需要。

在结尾nananana那里还加了一个段落只有节拍器和人拍手的伴奏,这也是丰富歌曲层次的常见方法之一。

总体来说,歌手版燕窝和专辑版燕窝各有侧重,均好于明日之子版。

我个人更侧重专辑版编曲,因为歌手版的一些改编是比较标准的现场提升表现力办法,但并不非常适合青峰的。

总之这首hook优秀,歌词诚恳新颖,编曲精致的作品真的值得更多人听到。

不过可以肯定的是经过明日之子和歌手舞台的两次演绎,苏打绿知名度最高的三首歌不再会是“好无情”了~我看到有一种声音是燕窝这首歌第二的排名高了,并且看到很多无脑吹峰机。

两种言论出发点我都理解,观点方面都不认同。

先说觉得排名高了的,我平时比较常看的乐评人里,好像只有田皓文一人表达出燕窝这首歌单论现场水平演唱前三不入。

这个很正常,没记错的话田皓文好像是师从卢兰青,乐评人中更侧重声乐的发声技巧的一位(各位可以搜一下卢兰青的相关资讯就知道是位多重视发声技术的歌唱家)。

所以我在看他的评论前就能猜到他会对张芯褒奖,对青峰的现场表现持一定保留态度。

我也是老打粉了,所以青峰的唱腔长处和短板也很清楚。

一些人吹青峰的现场唱功其实比较对象是同一辈里的非vocal系歌手,对演唱张力、个人特色的肯定多于发声科学性、现场音准稳定度等。

说实话,他的现场其实走几个音也是常有的事,五组以上混声假声和四组音色大断层也是无可争辩的事实。

他自己虽然有不断训练自己的唱功,但并不是那种以打通不同音区音色差异,提升强混声能力为目标的类型。

所以如果以这些方面标准评判,他确实不入前三。

但是吧,我觉得这一季歌手的设定其实很迷。

我是从第一季歌手第一集就开始追的,以往从未将创作能力作为节目的主打元素之一。

创作这事你说怎么评判呢?说歌手比演唱技巧那是真的,比赛上你不可能找人给你假唱。

唱跳呢?也没人帮你假跳。

但除此之外,每一季歌手们绝大部分时间都在唱别人作词作曲的歌(这一季这个限定也没完全放开)。

此外,每个人有专属团队成员帮自己做编曲和器乐演奏,这所有项都不要求参赛歌手自己干。

所以听说这一季主打创作元素时我直接一愣:歌手不能唱自己的歌,体现不了自己的作词作曲能力。

编曲大部分都是非本人完成,也体现不了编曲能力。

管弦乐团配置加上各种特色乐器演奏也不用歌手自己完成,那你的创作性到底体现在哪呢???如果说考验现场改编能力,那这种主打创作又和过去几季歌手有什么区别呢?我们说回华语音乐圈的发展状况,华语音乐在00年左右进入一个黄金期,大家看那几年金曲奖最佳新人提名就知道那几年有多精彩纷呈。

歌手这个职业的发展与作品传唱度有极大关联,但如果一个歌手不会创作,就只能等适合表现自己的歌从天而降砸中自己。

所以除了有极致演唱技巧和极致个人魅力的食物链顶层歌手,大部分歌手实际上无法掌控自己的命运。

也因此,原创歌手的脱颖而出就变得更有理可循,更容易。

所以我们如果以传唱度为标准衡量歌手的能力,那么创作出适合自己的歌的能力一定是能力衡量中的重要一环。

有的歌手重作词,旋律和hook的创作就不在自己的掌控之中。

有的歌手重作曲,歌词的水平就听天由命。

以目前华语流行乐坛的现状,大浪淘沙后最被市场所欢迎的是同时兼具作曲和演唱能力的人(典型例子周王林陶)。

与此相比,本人编曲能力的重要性甚至都弱上一截,更不必说作词能力。

这里我不是指编曲不重要,而是编曲挂名的影响力远不如作曲挂名,只要一首歌作曲是本人,就已经可以被打上原创人的标签了。

而一首非本人作曲但本人编曲的作品恐怕就不被认可了。

随着参与团队的扩编,还有一个影响就是乐团的没落。

乐团成员的演奏能力要求越来越高,不然会被观众说成为什么主唱不找专业的演奏家合作。

本身乐团多个成员集思广益做出的编曲比一个人完成更可能有亮点,但目前的趋势是歌手集结编曲人、作曲人、制作人等密闭式头脑风暴,乐团人数上的优势也在进一步削弱。

乐团要求的不断提高也让每年能被市场筛选机制留下的乐团越来越少。

所以在我看来,歌手的评判是多因素的综合,现场唱功的体现、选歌的个人品味、现场的表现力及个人的词曲编创作能力等。

这最直接的表现在新一季歌手节目的第一期。

因为往往第一期和最后一期是歌手们集中表现自己作品的时间,而最后一期时观众对于大部分参赛歌手已经有了一定程度的审美疲劳。

因此每一季的第一集是集中体现歌手个人风格、创作水平和演唱水平的综合性舞台。

加上本季主打原创,第一集就有四人拿出了个人原创作品。

某种程度上,选择的个人作品也代表了歌手本人的词曲审美水平。

我想我能够长久的喜欢和欣赏苏打绿的音乐,恰是因为在词曲编团内包办的情况下,这种审美满足了我的需求。

拿这次的燕窝来说,在你在烦恼什么专辑刚出的时候,非常多外界声音在质疑苏打绿舍弃了独立乐团的追求变得更商业化。

但这张专辑中,既有燕窝这种词曲完成度高,立意新颖又诚恳的作品,也有如果凝结就是爱这种实验性的另类作品。

有浪漫派前奏这种异域风情的器乐演奏编曲展示,又有片刻永恒这种高度概念化的纯音乐创作。

那么在此基础上歌曲流行度的提升是锦上添花,而非舍本逐末。

回到这次燕窝舞台表演,这首歌高度浓缩了吴青峰作曲作词方面的才华。

优秀的旋律与经得起推敲的歌词,不是一场表演能充分展现的,但会在节目结束后慢慢发酵,一步步提升观众的认可度。

这首歌也高度体现了吴青峰嗓音特点和演唱风格,比如他明亮的音色和偏高的换声点,使得F4-B4的听感有其他歌手A4-D5的听感。

比如大段的密集咬字来铺排情绪所展现出的演唱张力等。

尤其在主打创作概念的本季歌手,可能第一集的比赛反而是最忠实于创作这个核心概念的比拼。

在这个层面讲,我看到的燕窝舞台不仅完全配得上第二名的排名,而且是这十几年华语乐坛流行前沿优秀作品的展示。

我始终认为,舆论的发酵与真实并非完全捆绑的关系。

确实,这些年来我们看到越来越多纯流量艺人带来的风格性作品。

流量艺人们与作品的推广运营、人气管理体系、韩式偶像体制是一个高度特色化的整体。

所以这几年我们知道了什么叫控评、什么叫集资、什么叫粉丝行为偶像买单、什么叫偶像与音乐人的高度分工。

诚然,许多负反馈模式在时刻提醒我们尽可能的帮助自己喜欢的歌手远离可预见的风险,但作为一个消费者、粉丝、欣赏者,对作品有最真实的反馈不才是一切的基础么?这些年我也见过不少新粉丝的无限捧杀,这件事的问题不在于无限捧,而在于其实她们对歌手和作品本身的了解程度还没到那么深,此时得出的判断并不一定真实客观。

她们不一定清楚自己真正喜欢什么,也不一定清楚这个歌手全部作品或绝大部份作品的整体体现。

这既可能让她们在夸赞和安利歌手时无法表述出作品真正的亮点,也可能让她们在了解了歌手更多风格作品后才顿悟自己并非真正喜欢这个风格而只是被少数作品的片面假象所误导。

比如一些吹峰机提到的live唱功爆炸,或许真的比一些训练程度较浅的流量艺人水平高不少,但在对声乐和发声技巧有系统性学习的乐评人面前没有丝毫说服力。

再比如过度痴迷于苏打绿冬未了专辑流行与交响乐的结合,折服于锋利的台词,但可能并不喜欢他们早年推出的《飞鱼》、《频率》这种曲风活泼轻松,歌词清新但难说有逼格的作品。

我个人的感受是,与其开心的说自己是无脑吹,倒不如花更多时间在了解更多音乐作品上,更何况这件事相比与人争执真的很轻松享受。

相应的,看到自己喜欢的音乐人可能面临捧杀状况时,也不一定要站出来说你们不许捧杀他,也可以分享更多自己作为更久粉丝对作品的理解。

吴青峰能在18年爆发既有实力因素也有时运因素。

并不是每个音乐人都有如此蓬勃的创作能力,写了八百多首歌跟家屯着,更不是每个音乐人都有十几年如一日积累个人优秀作品等待爆发的物质条件。

关于本季歌手未来的展望呢,我也希望各位不要有过高的期待。

前面也提到青峰本人唱法的一些技术和风格的不利之处。

他不可能之后永远不碰5组以上的混声咬字,到时候是否符合观众的欣赏水平真的很难说。

后面基本再无法唱自己的原创(他需要靠一首非原创作品从刘欢手里先抢下第一才有机会唱自己的创作),在第一集集中体现出的优势在后面很可能再无法提供助力。

再加上歌手舞台提供的巨量关注度和褒奖,会不会在之后成为困扰青峰情绪的因素也不得而知。

因此不必抱过度的期待,欣赏就好。

文章页顶部广告位
文章页顶部广告位
文章页顶部广告位

报歉!评论已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