谢邀。
论基本功,当然是龚琳娜。
最近,知乎对龚琳娜的讨论不少,这里我只提一个小细节,咬字。
这一点在讨论一个歌手的演唱时很少被提到,但事实上非常重要,因为它会影响听众对作品的整体感受。
记得大学时,一位同学就针对这个演唱中的小细节写了一篇论文。
对我自己而言,咬字问题被老师纠正了两年,真是一段辛酸史(T ^ T)。
龚琳娜是优秀的民族唱法歌手,且民歌已经在她的演唱中根深蒂固。
龚琳娜的功底深厚倚赖于严苛的民歌训练,但是她的劣势也来源于此。
民族唱法有一个特点,就是每个字都要求字正腔圆,字头咬得很紧,吐字归音非常模式化。
然而这个特点在演绎流行作品时并不是件好事,因为每个字都咬得清楚会打断歌曲流畅性,很多民歌歌手在唱流行作品时都存在这个问题。
其实,这也是汉字相对于一些拼音文字在演唱中劣势的地方。
比如英文,有连读,有吞音等等,这样会让句子中的词与词之间非常连贯。
很多人觉得王菲早年的演唱与之后相比非常违和,除了唱法的改变外,关键的一点就是咬字。
王菲的童年也是在民歌环境中,因此她早年的演唱也存在这个问题。
不过这一点在之后的演唱中几乎完全抹去,因为王菲在香港接触了大量英文作品,尤其是Cocteau Twins。
Cocteau Twins的主唱Elizabeth在演唱时有一个突出的特点——对歌词咬字的弱化几乎到了极致,让声音像器乐一样融入作品中。
王菲把这一点引入了她自己的演唱之中。
举个例子,王菲在1996年发行了专辑《浮躁》,演唱《分裂》时,主旋律部分的咬字已经如蜻蜓点水般轻盈了,然而最有意思的是她配的一句和声,多年来我一直以为那只是一句呓语,最近在翻看歌曲评论时才知道其实是有歌词的。
最极端的是《哪儿》、《想象》、《野三坡》三首,干脆一句的具体歌词都没有,完全凭声音诠释音乐情绪,这对种形式对歌手的声音表现力要求极高。
2006年,龚琳娜也采用了这种形式,展现了强大的声音表现力,也就是众所周知的歌曲《忐忑》。
我认为龚琳娜最好的Live是《相思染》。
在对这首作品的演绎中,字与字之间的衔接相对连贯,尾音空灵婉转,加上悠扬的无词哼唱,时而涓涓,时而汹涌,非常动人。
相反,她在演唱王菲的作品《致青春》时,由于乐句中的歌词字数相对较多,民歌式的咬字在歌曲表现中显得非常违和。
打个比方,如果有人说话时在每个字前都起个范儿,肯定会让别人觉得不自然。
因此,在演唱流行歌曲时,“对话”的口气往往要比“朗诵”的口气更有感染力,听众会更容易将自己代入到歌曲的情绪中,我想这也是当代流行音乐相对民族音乐受众更多的原因之一。
还是那句话,字正腔圆不一定是好事,这会让听众把注意力过多地放在歌词上。
其实一首音乐作品有很多有意思的地方,曲调,节奏,配器,编曲等等,它们需要共同作用才能构成一首优秀的音乐作品。
就像有些人英语不好,却喜欢听英语歌,原因就在于此,他们把更多精力放在了歌词以外,歌手的声音对他们而言就像是一件乐器,与歌曲融为一体。
我想说,周杰伦的成功与此也有或多或少的关系……脱离作品谈唱功其实没什么意义,歌手自己对作品的理解决定了他们的诠释方式,见仁见智吧。
龚琳娜和王菲在各自领域做出了自己的成绩,这是值得所有热爱音乐的人为之赞叹的。
最后,相关音乐作品:龚琳娜《相思染》:【搬运】【好听哭了】相思染《致青春》:【全能星战】龚琳娜民谣单元《致青春》高清版王菲《分裂》:网易云音乐 听见好时光《哪儿》:网易云音乐 听见好时光《想象》:网易云音乐 听见好时光《野三坡》:网易云音乐 听见好时光《Serpent Skirt》:网易云音乐 听见好时光(最后一首是王菲与CT合唱的歌曲,她自己的部分没有歌词)
上一篇:在云南吃蘑菇中毒是什么体验?
下一篇:Bigbang谎言?
- 夏天的风 姑娘 老男孩 理想三旬 月半小夜曲 生日快乐 其实 那些年 光阴的故事 少年 后来遇见他 那女孩对我说 世界这么大还是遇见你 火红的萨日朗 想见你想见你想见你 冬眠 关键词 芒种 往后余生 关山酒 年轮说 小镇姑娘 烟雨行舟 记念 你笑起来真好看 来自天堂的魔鬼 学猫叫 你的酒馆对我打了烊 不仅仅是喜欢 浪人琵琶 卡路里 带你去旅行 红昭愿 纸短情长 最美的期待 体面 小跳蛙 悬溺 侧脸 山楂树之恋 我的名字 失眠飞行 有可能的夜晚 追光者 请先说你好 流浪 东西 星球坠落 我的将军啊 烟火里的尘埃 答案 心如止水 我们不一样 嘴巴嘟嘟 晴天 成都 告白气球 南山南 女儿情 天空之城
报歉!评论已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