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列过一份清单,叫做“给孩子十岁前看的学科启蒙电影”(虽然我离生娃还早…大雾),还像模像样地写过课程大纲:比如《头脑特工队》讲心理学,《疯狂动物城》讲政治学,《海洋奇缘》讲人类学,《寻梦环游记》讲伦理学……它们符合主流的价值观,同时也展露了真实的暗黑一角,但这种黑度又是孩子可以接受的。
这些电影都有一个特点,就是用一种恰当好处的叙事方法,用浅显的比喻,给这些看似艰深晦涩的学科,提供了一个通俗易懂的理解门槛。
看过《马戏之王》后,我默默地把它加到这份清单。
官宣介绍说这是一部传记片,取材自美国马戏团始祖P.T.巴纳姆(休·杰克曼 饰)的传奇人生。
电影里,出身平民的他,娶了贵族之家的妻子,通过夸张失真的商业营销,创建了惊奇博物馆(马戏团的前身)。
他总是能将惊人的创意,大胆的想法,与完美的执行力结合在一起,寻找奇异人士组建表演模式,给欧洲歌唱家开办美国巡演,又找到合伙人菲利普一起,将生意做大……成为一代马戏之王。
它对现代传媒的戏剧性处理,以及对社会边缘人群的态度,都是我特别喜欢的。
尤其在对待后者上,它没有将巴纳姆彻底美化成一个立不住脚的大善人形象。
他之所以召集这批人到马戏团,鼓励他们登台,就是为了赚钱,这些长胡子的胖女人、侏儒、狼人等,都不过是他利用的对象——虽然《马戏之王》称不上是一部合格的传记片,从电影的独立性上讲,足以构成一部情节合理的叙事歌舞片。
但我最反感很多影评对这部电影的正能量尬评,一个商人利用一群怪异人赚钱的故事,怎么就被他们吹成了追求平等世界大同,人家电影里自己都说了——“反正怎样都会被笑,为什么不干脆再借着这个赚钱呢?”在我眼里,这是一个资本与审美博弈的故事,是一个社会的残酷真相被轻歌曼舞包裹的故事,所以,它也是一个适合讲给小孩子听的社会学通俗讲本。
电影的核心矛盾,是大众文化与精英文化之间,在美洲新大陆上,出现了前所未有的崩裂。
独立战争的胜利,诞生了一个区别于欧洲旧大陆的新世界——美国。
但在精神上,这个新生的孩童,仍然无比眷恋着母亲的文化供给。
掌握着主流方向标的,是承袭自欧洲老母亲的old money们,他们骄傲地流连于自己的血脉,这种骄傲表现在推崇欧洲贵族的生活方式,包括房子、穿着、孩子的教育、说话的方式、消遣形式等等。
电影一开头,童年巴纳姆遇见童年查丽蒂,她出生在old money家庭,即使是喝咖啡,也要被严格训练成上流社会的标准范式。
这个镜头是两人第一次相遇,巴纳姆是裁缝的儿子,而查丽蒂,是一个即将被送往贵族女校的大小姐。
喝咖啡的方式,就是一种阶级区分的标志。
成年后的巴纳姆与查丽蒂(米歇尔·威廉姆斯 饰)阶级标记自身,最常见的,是靠吃穿用度。
19世纪的美国不缺有钱人。
新兴的资本主义们开始活跃在社会舞台上。
他们有了足够的钱,能够买下富人区的房子,能够雇佣管家、马车和车夫,当然也能够请家庭教师教孩子如何正确地喝咖啡。
所以奢侈的生活,并没有办法真正隔绝old money和new money——凡是可以被轻易模仿的,都不值钱。
你看。
巴纳姆通过马戏团大赚一笔,他在岳父岳母家附近买下豪宅,送自己的女儿上贵族学校学芭蕾……但掌握了财富之后的巴纳姆,却没有被上流社会接纳,包括他的岳父岳母。
这时候,巴纳姆才意识到,真正挡在阶级之间,坚不可破的,并不是财富。
是审美。
但资本的力量是伟大的。
巴纳姆的合伙人,来自上流社会的菲利普(扎克·埃夫隆 饰),帮助他拿到了去往白金汉宫觐见英女王的门票。
而以英女王为代表的欧洲贵族,正是美洲old money们的精神源头之一。
这样做确实帮助他们名声大振,但真正起到作用的,是巴纳姆在英国请回了欧洲歌唱家,瑞典夜莺珍妮·林德(丽贝卡·弗格森 饰)。
因为歌剧,是被上流社会认可的最高雅艺术之一。
而马戏团,即使是一个日进斗金的马戏团,在old money眼中,也不过是上不了台面的把戏。
为什么马戏团是粗俗的,而歌剧是高雅的呢?有一个解释,揭示了真相。
法国社会学家布迪厄曾在《区隔:一种趣味判断的社会学批判》里隐晦而又有力地提出:所谓的高级审美是掌握有文化霸权的人用以区隔不同阶级的标志。
以巴纳姆为代表的new money们,虽然赚了钱,甚至可能是比old money更多的钱,但他的女儿去贵族学校上学,却被同学嘲笑“身上一股子花生味”——花生在当时是穷人们最爱吃的零食。
巴纳姆的两个女儿用布迪厄的理论,这群人虽然很有钱,却没有进入更高阶级的符号凭证,因为他们的金钱资本尚无法转变为文化资本。
所以即使巴纳姆自以为功成名就,他的岳父岳母依然看不起他;但当他请回了瑞典夜莺,他的岳父岳母竟然主动找他说话,上流社会的其他贵族们也纷纷和他套近乎。
此时,他顺利地操纵自己的资本,转化为了文化资本,但他靠的,是融入,而不是叛逆。
他去面见英国女王,是因为他知道,女王这个符号是old money们心中的图腾之一;他带回瑞典夜莺,是因为他知道,歌剧明星,才是上流社会最欣赏的艺术家。
每一个人都向往阶级的晋升,而财富的拥有量,在达到一定量级之后,对于满足个人消费需求的边际效应会急速下降,所以很多人更渴望的,是通过摆脱和重塑身上的文化符号,达成一种内心认同的阶级区隔。
这就是布迪厄所说的“差异性”和“优越感”。
巴纳姆所作的一切,方向都正确,结果都合乎其愿。
当他依靠这些行为,看上去似乎成功地融入上流社会,摆脱了自己的暴发户形象,他也必然急不可耐地摆脱过去的印痕。
他的光环,来自于英国女王、瑞典夜莺,而不是来自于依靠马戏团而赚到手的new money。
他把马戏团的老员工们拒之门外,不让他们进入宴会大厅,因为他知道,这些人在上流社会眼中就是下等人,如果他和他们站在一起,他所做的一切努力,都将付诸东流。
到这里为止,巴纳姆演示了一个阶级晋升的范本——如何聚敛资本,如何营销大众,如何将资本转化为文化资本与话语权,如何与过去的自己一刀两断,然后呢,再回过头去批判定义中的次级文化符号。
——没有办法,批判本身就是趣味判断和趣味区隔的必要组成部分。
对于巴纳姆而言,就是放弃马戏团,转身带着瑞典夜莺去全美巡演,从而给自己重塑阶级标记。
以上才是真实的世界,而至于主角幡然悔悟,重新组建马戏团,是给孩子看的童话。
影片结尾上映着巴纳姆的名言:“The noblestart is that of making others happy”(最高贵的艺术是让人开心的艺术)。
而“开心”正是通俗文化区别于高雅文化的一大特点。
古典精神中一直保留古希腊悲剧的胎记,艺术当然不仅仅来源于快乐,也来源于痛苦。
但在19世纪的美国,通俗文化与高雅文化,或者说大众文化与精英文化,随着政治上民主的不断推进,与经济上商业模式的不断成熟,有过无数次不见硝烟的战争。
后来的结果,我们都知道——前者赢了。
但后者输了吗?当然也没输,布迪厄说“所谓的高级审美是掌握有文化霸权的人用以区隔不同阶级的标志”,是因为直到如今,审美依然被用来作为阶级区隔的标志。
文化圈子里有多少条鄙视链至今流传。
说到底——一切文化的战争,都是资本的战争。
- 夏天的风 姑娘 老男孩 理想三旬 月半小夜曲 生日快乐 其实 那些年 光阴的故事 少年 后来遇见他 那女孩对我说 世界这么大还是遇见你 火红的萨日朗 想见你想见你想见你 冬眠 关键词 芒种 往后余生 关山酒 年轮说 小镇姑娘 烟雨行舟 记念 你笑起来真好看 来自天堂的魔鬼 学猫叫 你的酒馆对我打了烊 不仅仅是喜欢 浪人琵琶 卡路里 带你去旅行 红昭愿 纸短情长 最美的期待 体面 小跳蛙 悬溺 侧脸 山楂树之恋 我的名字 失眠飞行 有可能的夜晚 追光者 请先说你好 流浪 东西 星球坠落 我的将军啊 烟火里的尘埃 答案 心如止水 我们不一样 嘴巴嘟嘟 晴天 成都 告白气球 南山南 女儿情 天空之城
报歉!评论已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