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个人都有自己的偏好。
我喜欢历史片,尤其是战争片。
一,《拯救大兵瑞恩》比起第一版海报,我更喜欢这一张。
这部电影的故事不仅仅是拯救了一个大兵,而是大兵们如何在战火拯救自己。
像狰狞人脸的云,如同战场上时刻笼罩在士兵头上的死亡。
从死亡的阴影里走出去,一个大兵在战争中的所求仅此而已。
这是最好的反战的战争片。
二,《七武士》如果是《拯救大兵瑞恩》是人类之战,那么《七武士》就是时代之战。
七个武士为了生活做了一个村子的保镖,和山贼对抗,最后率领着农民取得胜利。
故事最精彩的不仅仅是体现农民的善和恶,而是武士没落时的挣扎。
武士他们对抗的不是土匪,而是新时代对他们的淘汰和旧时代里自己种的恶果。
这也是我最喜欢的黑泽明电影。
黑泽明讲故事的手法很西式,但故事内核是再东方不过。
一切果来自一切因。
赢了,却输了。
赢了所谓的结果,输了做武士的初心。
真正赢了的是农民。
最喜欢的一个镜头。
老中青三代武士在死去的武士精神里回望新时代,他们终究要被淘汰。
三,《大独裁者》卓别林的天才在此片尽显无遗。
很多人认为他的《摩登时代》更佳,但我更推荐这一部。
故事很简单,有点王子和乞儿的意味。
一个小裁缝阴差阳错成了独裁者。
电影里充分体现了卓别林和其它喜剧大师最大的不一样:他是勇者!笑天下可笑之事是需要勇气的。
对战争最大的讽刺就是战争本身就是荒诞,热爱战争的人更是荒谬。
开篇的一场战争戏拍得极具笑点,被后来的各个导演模仿。
最爱的就是他按着古典音乐帮客人剃胡子的一段,诙谐幽默,极具观赏性。
四,《启示》梅尔.吉普森作品。
这是一部我认为被大大低估的作品。
故事讲的是一个玛雅青年被另一个部落俘虏后想方设法回家的故事。
我们现在经常强调原始文化的朴实无华,却常常忽略背后的一个非常残忍的真相:越是原始的社会越野蛮越不把人当人。
这是一部改变我整个历史观的电影。
虽然我读过更多历史书上都有说祭祀奴隶多少人,可真的在镜头里把这些人畜展示在眼前还是会被震撼到。
因为我们知道这些被杀掉的人是人,可杀他们的并不这么觉得。
这才是原始社会最细思极恐的点。
在梅尔吉普森的镜头下,不仅表现出了新大陆时代前的玛雅文明,美洲的雨林美景,还有玛雅的残暴。
百年来被用掉的人畜就丢在这样的坑里,重重叠叠。
人性中的残忍让人不寒而栗。
被捆绑的人畜,毫无希望可言。
原始美和残忍在历史的催化下完美融合。
五,《美丽人生》故事是一个犹太人如何在集中营里为了保护孩子的童心做的努力。
这是一部没有一个作战镜头,却处处透着战争痛苦的电影。
人可以多美好,即便在最黑暗的环境里,他也会拼尽生命亮一点光。
不仅仅是父亲,善良的狱友一起为了保护小孩的童年,圆着这个善意的谎言。
相信看过这部电影的朋友,很少能看到这个镜头会不泪目。
六,《教父2》如果《教父1》是男人的圣经,那么《教父2》就是一部意大利移民的史诗。
很普通的一本流行小说通过科波拉的天才变化成了一部不可多得的电影经典。
电影里,美国社会从来没有放过教父一家。
经济萧条的时候,第一代教父失去了工作,为了糊口,走上了犯罪的道路。
经济繁荣的时候,第二代教父失去了家人,为了洗白,走上了众叛亲离的道路。
《教父2》最精彩的地方在于导演科波拉将视角从一个家族扩大到一个族群。
美国何其自由,每一个自由下都有着一个被束缚的灵魂。
这是最大的讽刺。
其中两场戏充分体现了科波拉的天才。
第一代教父在基督诞生游行中诞生。
第二代教父在国家革命颠覆中失去了掌控。
最爱的一个镜头,年轻的维多走进了上个世纪初的美国浮世绘。
迈克尔的眼神和科波拉的场面调度让投降的姿势变成了宣战。
画面结构就是一副油画。
罗伯特.德尼罗饰演的年轻维多解释了一句诗:In me the tiger sniffs the rose. 心有猛虎,细嗅蔷薇。
家庭永远是他的蔷薇。
七,《末代皇帝》今年去世的贝托鲁奇作品。
故事说的就是溥仪的前半生。
故事改编自溥仪的自传《我的前半生》。
很多人说,这是被TG强压下写的宣传材料。
这么说的人怕是没有读过这本书以及不了解中国历任末代皇帝的下场,我读过也有所了解。
但最了解末代皇帝下场的人恐怕就是溥仪,事关生死存亡。
他怕,是真的怕,他的人生一直在恐惧中。
整个《我的前半生》总结成一个字:怕。
所以确定自己不会死了,一切尘埃落定的畅快是我们这些人不会懂的。
截自《我的前半生》:令我惊异的是,我临离开故宫时的那副陈旧、衰败的景象不见了。
到处都油缮得焕然一新,连门帘、窗帘以及床慢、褥垫、桌围等等都是新的。
打听了之后才知道,这都是故宫的自设工厂仿照原样重新织造的。
故宫的玉器、瓷器、字画等等古文物,历经北洋政府和国民党政府以及包括我在内的监守自盗,残剩下来的是很少了,但是,我在这里发现了不少解放后又经博物院买回来或是收藏家献出来的东西。
例如,张择端的《清明上河图》,是经我和溥杰盗运出去的,现在又买回来了。
这也只有他最能体会出这番感受了。
这本自传文笔一般,价值在于历史本身。
导演同样对自传进行了大量的自我创作,让溥仪的人生变得有种断肠人在天涯的悲剧美感。
这末黄成了整部电影的代表色。
我最喜欢的一个镜头,整部电影里他唯一一个真心快乐的笑容。
八,《战争与和平》最美战争片。
这部电影就是根据托尔斯泰的《战争与和平》改编而成,丧心病狂地拍了400多分钟。
然而节奏却能控制得让你能一分钟不落地,津津有味地看完了。
因为实在拍得太好了。
俄国人的作品还是得俄国人拍。
小说里那种严寒所带来的压抑感,也只有俄国人自己能够拍出来。
尤其是战争场面,更是拍出了克里姆林宫油画感。
电影是苏联不惜血本拍摄而成,每一分钱都花到位。
这样自然光影效果实在不是电脑特技可以相提并论。
自然的烟雾效果,我不知道该佩服摄影师还该佩服油画画家。
俄国独有的寒冬。
为了这种油画感,强烈建议看原画画质。
九,《敦刻尔克》诺兰作品。
去年我五刷了这部片子,后来三次是我一个人去看的。
因为这个战争片的叙事手法真的太有意思了。
这是这几年最有心思的战争片。
一周,一天,一小时。
我不知道诺兰是不是看过《最长的一天》(这部片也很好看,真正全明星阵容。
看看美国的《建国大业》是怎么拍的),里面有一段台词是这样的:对于我们来说,这场战争刚刚开始,但对于欧洲很多人来说,这场战争已经持续数年,甚至更长。
这部电影很好地诠释了这句话。
无论进入战争时间长短,从进入那一刻开始就是噩梦的开始。
最喜欢的一个镜头,战争中人如蝼蚁。
小哥美如画。
十,《大闹天宫》这一部在我心中不仅是中国最好的动画片,更是中国最好的电影。
无论是配乐,还是镜头,其中的美术设计更是极具创造力。
其中对京剧音乐的运用更是令人拍案叫绝。
很多设计还是会让人眼前一亮。
尾巴做旗杆,实在太可爱了。
真正的水帘洞。
整理了两天,让我插会儿腰,可把自己能耐了。
- 夏天的风 姑娘 老男孩 理想三旬 月半小夜曲 生日快乐 其实 那些年 光阴的故事 少年 后来遇见他 那女孩对我说 世界这么大还是遇见你 火红的萨日朗 想见你想见你想见你 冬眠 关键词 芒种 往后余生 关山酒 年轮说 小镇姑娘 烟雨行舟 记念 你笑起来真好看 来自天堂的魔鬼 学猫叫 你的酒馆对我打了烊 不仅仅是喜欢 浪人琵琶 卡路里 带你去旅行 红昭愿 纸短情长 最美的期待 体面 小跳蛙 悬溺 侧脸 山楂树之恋 我的名字 失眠飞行 有可能的夜晚 追光者 请先说你好 流浪 东西 星球坠落 我的将军啊 烟火里的尘埃 答案 心如止水 我们不一样 嘴巴嘟嘟 晴天 成都 告白气球 南山南 女儿情 天空之城
报歉!评论已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