吉他价格品牌,吉他教学教程,吉他曲谱视频
关注520吉他网
文章页顶部广告位
当前位置:首页 > 综艺 > 如何评价《蒙面唱将猜猜猜》第四季?
时间:2019-12-11     来源:网络资源     标签:

蒙面唱将“猜什么猜”又来了。

虽然猜评团用邓伦、白敬亭两个明显不对的干扰选项“放生”了台上嘉宾,但社交网络上一水的范丞丞粉丝打call,加上“九人团体”信息,毫无疑问等于广而告之“他究竟是谁”。

N季之后老旧模式的疲软肉眼可见,开篇安排一众嘉宾对着名字凭空猜线索,实在又尬又无聊,全凭几个不好笑的段子硬撑。

有意思的是,《蒙面唱将猜猜猜》至少在三个维度上延续了可看性。

首先,蒙面最大的好处,一是方便“溜粉扩充流量”。

二是具有神秘质感、特别能调动好奇心。

好奇心和话术的“流量”增值最新一集节目中,将鼠标放在进度条的任何地方,都可以欣赏“大型扩充流量”现场。

台上站着男团出道的小朋友,进度条随处可见“他会是王一博吗”“他会是肖战吗”的扩充流量大法。

猜评团也积极搞事情,这个问你是吴亦凡吗,那个问你是黄子韬吗。

在和“哥宝宝”的问答环节中,吴宗宪问“你最近有没有演很火的网剧”。

节目里立马切了肖战、王一博的《陈情令》片段。

当然,来过节目的资深大咖很多、当红流量也很多,此处不存在什么“糊节目高攀蹭流量”的问题,提及当红艺人或者热播剧也是常规操作,但“猜”很特殊。

换句话说,不是“高攀请不来的艺人”,而是从数量上增加人数式“扩充”流量。

比如说来一个疑似范丞丞,节目后期就上蔡徐坤特写,至此,各路当红爱豆肖战、王一博、吴亦凡、蔡徐坤都已经以种种方式“隔空出现”在节目中。

因为节目的属性本来就是“猜”,依据相关条件这样猜貌似非常合理,和影视剧官宣前“拿着饼溜爱豆”的情况有本质区别。

“猜”这层话术,最直观的好处是请了十位艺人来、可以猜出五十个名字,大大方方不用承担任何“溜粉”坏处。

换句话说,如果不能请肖战、吴亦凡,那么请来“疑似”就可以。

此外,“蒙面”模式最大的好处是激活好奇心。

最新一集中开场的女生“走花路”唱《我和我的祖国》时,声线非常像王菲。

和蒋大为老师合作老歌也很动听,让我认认真真听了平常根本不会加入歌单的曲目。

开口说话又是一副普通话不太熟练的样子,让人很好奇究竟是谁。

此前“阿凡达妹妹”很多集都始终未被猜出,一直将悬念留到了最后。

这一集里做出好吃酱油炒饭的那位男生,也很有悬念感。

贵圈常卖“会做饭”人设的有谢霆锋、黄磊、张亮,看起来一个都不像。

当然,《蒙面唱将猜猜猜》延续了很多季,再新鲜的悬念感最终也会很容易落入套路化的窠臼中。

面具与身份的“非个人化”节目中很有泛化的“看人下菜碟”性质。

场面话非常依托身份属性,称呼、措辞和态度都取决于对方是什么身份。

该毕恭毕敬全体起立,还是大摇大摆挤兑对方,全看对方是值得尊敬的前辈还是自己谙熟的损友。

《蒙面唱将猜猜猜》的独特之处在于,台上人的身份隐秘。

虽然一定有阴谋论认为猜评团的人心知肚明,但至少明面上我们看见的是“信息有限”。

不过,尽管不知道对方是谁、并不影响众人摆清楚位置和态度。

“面具”的第一层巨大特点,是削去个人的个性特色,代之以身份、年纪、咖位等“标签”属性。

猜评团最先问的问题,往往是年纪。

德高望重的大多要尊重、这个思路通常都不会出错。

(当然大张伟这种不按常理出牌的,不在论述范围内)其次关心的点,通常是“红不红”。

很少有人直接问台上嘉宾“你红吗”,但这个意思总是很隐晦以种种面目出现。

比如这一期里前飞儿乐队的前主唱说“如果你们没有听过我的歌,就等于没有青春”,换个意思就是“我很红,我有代表作”。

比如吴宗宪问辛巴有没有上过春晚、有没有上过春晚很多次,这是在问你是不是很被认可的主流歌唱艺术家。

这其实框定了一种很安全的“态度”参考系:虽然未必能那么快知道你是谁,但至少知道你属于哪个层级。

这就相当于说:尽管不知道你是谁,但知道你年薪百万或粉丝千万,那就懂了该以什么样的态度来对待你。

对层级有了数,态度也就有了着落。

从某种程度上来说,戴上面具的第一步,是模糊了自己的个性,而突出可以量化的数字标签。

而面具的第二层特性,则是解锁常规身份中被忽略或压抑的元素。

比如上一季中吴青峰带上面具之后整个人都非常放飞自我,一言不合就倒地打滚,和他在《歌手》在《乐队的夏天》中的表现都非常不同。

《蒙面唱将猜猜猜》中经典的“垮掉”环节,才艺展示,致力于让各路艺人表演自己最垮的才艺,倒也真实展现了很多他们在艺人身份之外的爱好。

以上种种,复调构成了蒙面面具的两极力量:既是去个人化的模糊处理、凸显“层级”属性;又是放大个人化的另类呈现、聚焦能力之外的“垮”系特色。

歌手本位和鸡肋属性带着面具唱歌有一个莫大的好处,让观众的注意力集中在歌声。

通常我们看表演,会看脸,看舞美舞台设计。

隔壁跨界的节目里,歌手会格外看中舞台上“唱歌”以外的部分。

爱豆们表演歌曲,更是要以唱跳的形式,将大部分注意力吸引到视觉上、而非听觉上。

蒙面之后,面具大多不会长时间吸引眼球(或者太难看太刺眼让人无法直视),关注点会自然倾斜向歌声,自然也就形成了“歌曲纯享模式”。

来的艺人里不乏唱功真正卓绝的人士。

比如这一集里的蒋大为老师,再比如男女合唱版的《阴天》,虽然也有非专业歌手来和稀泥,但整体而言专业歌手居多,这些都共同构成了神仙打架级别的听觉盛宴。

虽然《蒙面唱将猜猜猜》无法以竞演和淘汰制来激发艺人破釜沉舟般的斗志,但来宾中囊括大量真正擅长唱歌的唱将,就已经能保证听觉品相。

有意思的是,这档节目还颇能解锁“代沟”,70+的蒋大为老师说他觉得饭圈就是“一群吃饭的人”,可可爱爱。

用美声、民族、花脸三种唱法唱一句歌词,随随便便开口都是多少新人望尘莫及的功力。

这和《王牌对王牌》安排“二十年剧组重聚”、请来各路非常资深的老艺人,有些异曲同工之处。

老艺术家有真正的国民度,又是童年记忆和回忆杀(而且还不贵)。

问题在于,节目持续了N季、一直没有大的革新动作,相当程式化且表现老套。

最新的变化是在猜评团中安插了“卧底”,坦白讲,我真的不care这群人里谁是卧底。

前一排每个人都很熟悉、调性一贯不变,而且出现在各路综艺中,熟悉的杨迪熟悉的大张伟,熟悉的高情商八面玲珑礼数周全的侯佩岑,不管他们是卧底还是反间计、都很难让人产生兴趣。

后一排则没有什么存在感,女生有些复读机模式,95后的小男生镜头很少、让人没印象。

“卧底”这种模式在综艺节目中本来就很老套,“保护台上人”这个说法又毫无实质利害关系,人员构成又无新意,真是一个很鸡肋的选项。

文章页顶部广告位
文章页顶部广告位
文章页顶部广告位

报歉!评论已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