超长文,干货在后面———————–小学5、6年级,正是急于将每日吸收的知识、经验归纳到自己体系中的年龄—-对于我们来说,将世界各归其位这件事或许已是日行惯例甚至略带乏味的下意识行为了,但从孩子的眼睛来看,世界的运作法则依然充满着不可思议,而幼年时对权威的依赖也在逐渐褪去。
以我自己以及我观察的很多朋友为例,很多人面对外界信息输入时会经过这样的流程:A) 识别可以被认知结构接纳的信息↓ ↓ ↓B) 用自身认知方式处理信息↓ ↓ ↓C) 归位并和已有知识结构联结其中A是难以察觉的,它是潜意识的:你习惯于用感官还是直觉收集信息?观察时你是习惯先看大局还是从细节向大局扩展?A可能决定了你看到的世界的底色,难以改变也无需改变。
B涵盖了很多,既包括思维模式,逻辑,也包括情感模式,比如在遇到某些信息时某些情感会被激发,甚至past trauma被唤起有应激反应等等,这些都会影响到信息的处理。
B在通常情况下是不被意识到的,但通过一定训练可以有所觉察:你倾向于用成长思维(growth mindset)还是固定型思维(fixed mindset)思考一件事?对一件事是先由情感过滤再加用思考消化么?是否有自我中心思考(egocentric)的惯性?(至于childhood trauma形成的pattern大多是盲点,出于自我保护会下意识忽略,需要更强的觉察来照亮)C是思维的联结方式,是创造力的源泉。
任何信息都只有在被联结时才对个体有意义,不然孤立的信息堆放只会不断熵增。
一个严谨的理性主义者或许会用标签化管理的方式存放信息,一个充满诗意的大脑则会用无数隐喻优美的联结万物,杰出的科学家哲学家和天才艺术家们,尽管联结方式大相径庭,大多都是有自己独有的方式。
在发现有效改进方式之前我暂时认为C很大程度上决定于天赋。
大学阶段的哲学训练和小学阶段的介绍入门很大一个差别在于,大学生的A、B、C都相对稳定,如果一个人的B可以有效的对周围的信息用哲学的思维方式处理,那么直接从哲学史入手,分析学术论文、形成自己的论证是完全没问题的;小学生A、C基本形成,B还处于塑形阶段,直接介绍理论和概念时,由于抽象思维和逻辑思维还不够发达,没有一个完善的B处理信息,也无法把抽象信息与自己联系(C),会无从下手,觉得枯燥乏味。
也因此P4C(Philosophy for children)的重点不是哲学史上的著名论证,不是认识那些大哲学家的名字和理论,而是以哲学思考为出发训练B, 从而引导他们用B的方式探索世界,发现更多哲学问题,甚至潜移默化影响到A、C。
从抽象角度思考自己与世界的关系用批判性思维分析、论证一个观点在这个过程中,孩子天然的好奇心会指路,不需要灌输,因为孩子倾向于思考意义而不是价值,而这正是身为一个哲学家最需要保护的天性之一—不用外在价值衡量事物。
——————————以上纯私货皆可忽略,以下为干货——————————————我最近在上Tom Wartenberg的课,他是哲学教育协会PLATO: Philosophy Learning and Teaching Organization的副主席,写过好几本学龄儿童哲学教学的书,他自己也在带一个儿童哲学教育的课程,总结了很多课堂教学、互动活动的经验。
以下主要来自于他给的资料,所以素材都是英文,仅供参考:1. 设定讨论规则:逻辑(流程要详细且严谨,如何轮流提问,如何提出异议等等)鼓励学生自己设定讨论规则,在设定规则的过程中区分valid/invalid/sound/unsound并给出例子怎样的论证算一个有效的论证?给出小故事或者小论证,学习常见形式逻辑的论证结构(比如三段论,modus ponens等)怎样的论证无效?给出一些含逻辑谬误的例子(以形式逻辑为主),让学生指出为什么无效(比如循环论证,否定前件等)用什么方法可以挽救这个无效论证?什么是演绎逻辑? 什么是归纳法?归纳法在什么时候无效?我们生活中有可以用归纳法的例子么?如何给出定义?给出一些模糊的定义,让学生指出这些定义为什么是模糊的有没有什么公理是普遍使用的让学生意识到我们生活中常见的a priori2. 用【道德光谱】小游戏引发伦理学辩论对于任何一个伦理问题,不同的关注角度很有可能引来不同的答案。
在这里给出学生7个角度,就像调色盘上的彩虹色一样,让学生明白通过经常转换视角才能看到全局按照班级人数做卡片,卡片分为七种, 给每个孩子发一张卡片,不要告诉其他人自己拿到的是哪一种。
向学生分别介绍这七个卡片会关注事情的哪个方面,并写在黑板上随时可以参考:存在主义:怎么样做能带来自由?义务伦理主义者(康德主义):如果这世界上其他人都会跟我做一样的选择,我会选择如何?关怀伦理者:怎么样选择能最大化维护我与他人间良好关系?功利主义者:怎样做能最大化所有人的幸福?德性伦理主义者:怎样做最有美德?利己主义者:怎样做最可以确保我的短期和长期利益?社群主义者:如果我社群里所有人都知道我做什么,我会如何做? 然后给出一个小场景,可以是思想实验(比如电车难题),可以是绘本故事故事素材(这些都是小绘本故事,主要是为了引发讨论,故事不能太复杂)利他主义Category:Altruism公平Category:Fairness元伦理学Category:Meta-Ethics权利与义务Category:Rights and Responsibility美德Category:Virtue Ethics一些道德困境案例:Ethical Dilemmas,(电车难题这种经典思想实验也可以介绍给小学生,他们应该会自发形成朴素的功利主义和康德主义派别,就不用介绍术语了)让学生根据自己的卡片思考自己的立场,然后发言阐述理由,让其他同学猜这个同学是七张卡片中的哪张?再由持有不同卡片的同学发言反驳其他立场。
这个游戏的优点是不仅让学生理解了一些常见的伦理学立场,也学会了变换视角看待一件事。
除此以外还有一个一个经典范本是Ethics Bowl的形式,更适合中学生:对于某个有争议的话题让学生自发组队,和辩论很像,但更注重逻辑:学生必须用严谨的逻辑结构表达论点,而攻击对方论点时也必须用学习到的逻辑谬误,仅仅个人主观判定是无效的。
3. 通过场景模拟引发哲学探讨,这实际上就是一场生动的思想实验(thought experiment) 这个需要很强的组织能力,如果学生配合的话会引发很深入的思考,千万别低估小学生的深度。
以下是两个已经发展的很完备的案例,可以直接照搬种族主义与大屠杀Moral Philosophy and Genocide柏拉图的洞穴Plato’s Allegory of the Cave模拟柏拉图思想实验你想被放出去么?论证过程中,要随时注意洞穴外的情况是不可以涉及到的,涉及者放规你对世界的认识是来自于你看到的洞穴?这些信念可信么?洞穴中的你有什么确凿无误的知识么?你怎么知道他么一定是真的呢?其他很多思想实验都可以用到, 这里我强烈推荐一本叫The Pig That Wants to Be Eaten (豆瓣)的书,用100个经典的思想实验作为哲学入门,介绍言简意赅,小学生也能听懂。
3. 其他很多适合中小学的课堂活动Classroom ActivitiesFollow-Ups – Teaching Children Philosophy4. 在讨论过程中,经常用如下语句:当你说XXX时,你指的是YYY么?当你说XXX时,你是否假定了YYY?非常有趣,你能更详细解释一下XXX是什么意思么?你所说的XXX和她刚才说的YYY有关联么?如果你所说的XXX是真的,是否你认为YYY也是真的? 尽量避免的事:避免告诉他们对错避免坚持老师自己的观点,避免使用术语避免引导对话走向某个我们认为“哲学”的方向,也就是说,即使对于无关话题进行过长探讨也不要干涉避免帮他们定出胜负———————————————————————————给出一些链接1. 适合小学低年级的KIDS PHILOSOPHY SLAM: HomePhilosophy For Kids2. 小学中学都涵盖的儿童哲学教育门户网站University of Washington's Center for Philosophy for ChildrenPLATO: Philosophy Learning and Teaching Organization3. 有趣的小视频Wireless Philosophy4. 一些哲学绘本(主要适合4-6岁)Category:Book Modules
- 夏天的风 姑娘 老男孩 理想三旬 月半小夜曲 生日快乐 其实 那些年 光阴的故事 少年 后来遇见他 那女孩对我说 世界这么大还是遇见你 火红的萨日朗 想见你想见你想见你 冬眠 关键词 芒种 往后余生 关山酒 年轮说 小镇姑娘 烟雨行舟 记念 你笑起来真好看 来自天堂的魔鬼 学猫叫 你的酒馆对我打了烊 不仅仅是喜欢 浪人琵琶 卡路里 带你去旅行 红昭愿 纸短情长 最美的期待 体面 小跳蛙 悬溺 侧脸 山楂树之恋 我的名字 失眠飞行 有可能的夜晚 追光者 请先说你好 流浪 东西 星球坠落 我的将军啊 烟火里的尘埃 答案 心如止水 我们不一样 嘴巴嘟嘟 晴天 成都 告白气球 南山南 女儿情 天空之城
报歉!评论已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