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下这行字的时候,我的手在颤抖。
先说结论:这是一部非常精彩细腻、完整度极高的电影级别作品,虽然短暂,却完全不影响它的精彩、精巧、振聋发聩。
详细见下,请配合视频食用《丑》讲了一个什么样的故事?讲的是两个卑微的灵魂、在阴暗压抑的现世中互相依偎的故事吗?是赞颂丑和买花姑娘真挚纯粹的情谊吗?是。
但不仅仅是。
如果只理解到这个程度,就太可惜了。
画龙点睛的“因为我有人照顾”,这个“人”说的是小丑吗?我认为不是。
小丑,在剧院,一直活在角落里。
这部影片在介绍角色上,用了夸张和荒诞的手法。
他被吆喝、支使着收钱;撞人后卑微道歉,被视作滑稽的玩物。
他面带妆容,做着卑微的事情,用夸张的神经质的肢体语言,表达着与世界格格不入。
我从来不说话,因为我害怕,没有人回答。
我从来不挣扎,因为我知道,这世界太大。
然而他的生命里,出现了一瓣玫瑰花。
这瓣鲜红的玫瑰花,取代了他花瓶里干枯的麦穗,是他生命中最艳丽的颜色。
他遇到了,一个卖花的小女孩。
太多时间浪费,太多事要面对,太多已无所谓。
太多难辨真伪,太多纷扰是非,在你身边,是谁。
他看到女孩的身影,他笑了。
“在你身边是谁。
”卑微又孤独的小丑,卑微又孤独地在底层挣扎,却收获了他唯一的观众。
他和卖花的小姑娘一样,一样卑微渺小,一样格格不入,却一样拥有炽烈真挚的感情。
他孤寂地站在舞台上,笨拙而神经质地挥舞着他的双臂。
他面前,用来装打赏和酬劳的帽子是空的,那无所谓,他的台下坐着的姑娘,手里紧攥的玫瑰花瓣,是他最好的回馈。
直到一声“册那,电不要钱啊”,打破两人的静美。
灯灭了,两个小家伙可怜地躲在舞台的角落里,小丑小心翼翼地收起掉落在地的玫瑰花,看着小姑娘道谢、跑远,在阴影里,露出满足的微笑。
那是一场,仅仅属于他们两个人的表演。
小丑和小姑娘,偷偷摸摸地,进行着无数次表演。
表达感谢的玫瑰花瓣,一片两片、积少成多,装满了整个花瓶。
然而。
然而小丑和小姑娘,太渺小了。
他们低着头、悄悄咪咪、小心翼翼地享受着卑微的快乐,却敌不过生活的恶。
小姑娘,因为偷溜进剧院被发现,而遭到了毒打。
小姑娘带着一身伤,捧着玫瑰花,如期而至出现在剧院,小丑先是欣喜,转而愤怒。
最渺小的我,有大大的梦。
时间向前走一定只有路口没有尽头纷纷扰扰这个世界,所有的了解,只要,让我留在你身边。
他怀着一腔愤怒,提小姑娘报了仇。
宣泄过后的空虚里,他看到小姑娘出现在眼前。
他拉起她的手,为她弹琴唱歌,任她在琴边沉沉睡去。
也许会落空,也许会普通,也许这庸庸碌碌的黑白世界你不懂。
生命中所有的路口,绝不是尽头。
别怕,让我留在你身边,都陪你度过。
小丑看着沉睡的小姑娘,下定决心。
他不再屈辱谄媚地在剧院里苟且偷安了(新来的小丑,一副奴颜媚骨,是为对比),他决定离开。
他要去照顾这个姑娘。
他离开剧院之前,在舞台上,为自己没有观众的演出,做了最后一次谢幕。
他抓了一把玫瑰花,洒在装打赏的帽子里。
那是他最后一次演出的,馈赠。
小姑娘的卖不出去花,可怜巴巴地坐在角落里。
她认不出卸去妆面的小丑,听到小丑要买自己的花,她满心欢喜。
她把玫瑰花递到这人手中,却从其中一朵花上摘下一片花瓣。
就像她以前送出的那些花瓣一样。
小丑问她:“你……你需要人照顾吗?”我来照顾你吧。
她回答:“我不需要。
”小丑惊讶:“为什么?”小姑娘举着玫瑰花瓣:“因为我有人照顾。
”她是一个行走在世间、卑微渺小的小姑娘,被生活蹂躏得体无完肤,却有着简单的快乐和美好。
小丑看着她离去,忽然什么都明白了。
这句“有人照顾”,是全篇的点睛之笔。
这个“人”,不是小丑,不是谁。
不是人。
是小姑娘对爱和美的追求,是超越卑微身份的、对生活的热爱。
是凝结在每个人内心的,韧如蒲草的美好。
在小丑和小姑娘之间,以玫瑰花瓣维系的情谊,只是其中一部分。
“我有人照顾。
”照顾我的,是爱,是希望。
请允许我使用“影片”来描述这部作品。
这部影片讲述的是一个充满温情的故事,但它并不囿于两人的情谊、不囿于所谓的“照顾”和感动,而是挖掘到人性更深处,将泥土下未被凡尘沾染的纯粹和诚挚刨出来,捧到观众面前。
人是渺小的,可人也是伟大的,会始终执着地立在黑暗里,静静地亮起一星飘摇的微光。
小丑为小姑娘打抱不平的时候,小丑是小姑娘的保护神。
小丑卸下装扮的时候,小姑娘却涂上了小丑妆。
小姑娘把自己变成小丑,这一刻起,她就是自己的保护神了。
所以啊。
所以,“做自己的保护神”,这句话,明白了吗?===最后提一段我最喜欢的地方,是小丑看到小姑娘被打,唱“最渺小的我,有大大的梦。
时间向前走一定只有路口没有尽头”这一段的时候,他心不在焉、没有跟上节奏,甚至漏唱了的处理。
在这部影片里,小丑承担了两个任务。
一是角色本身,二是通过演唱完成叙述的工作。
然而这个时候,小丑因小姑娘的不公正待遇,而感到愤怒、失控的时候,那个冷静的叙述者就消失了。
演唱者心不在焉地、草率而机械地完成这自己的任务,他的注意力渐渐从叙述者转移到角色本身,最后彻底放弃叙述、彻底回归角色,爆发。
这个处理用“唱”来“演”,是经过认真思考的,与角色逻辑保持了一致,是一个典型的“朱一龙式处理”。
repo看了,我不是说他故意唱错,也没说这一定是失误,是故意设计还是失误后的调整,这不重要。
重要的是这个处理,效果出来了,这就够了。
随机性和不确定性就是舞台剧的魅力啊,不是吗?最后修改 2018-10-1 01:20:56
- 夏天的风 姑娘 老男孩 理想三旬 月半小夜曲 生日快乐 其实 那些年 光阴的故事 少年 后来遇见他 那女孩对我说 世界这么大还是遇见你 火红的萨日朗 想见你想见你想见你 冬眠 关键词 芒种 往后余生 关山酒 年轮说 小镇姑娘 烟雨行舟 记念 你笑起来真好看 来自天堂的魔鬼 学猫叫 你的酒馆对我打了烊 不仅仅是喜欢 浪人琵琶 卡路里 带你去旅行 红昭愿 纸短情长 最美的期待 体面 小跳蛙 悬溺 侧脸 山楂树之恋 我的名字 失眠飞行 有可能的夜晚 追光者 请先说你好 流浪 东西 星球坠落 我的将军啊 烟火里的尘埃 答案 心如止水 我们不一样 嘴巴嘟嘟 晴天 成都 告白气球 南山南 女儿情 天空之城
报歉!评论已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