吉他价格品牌,吉他教学教程,吉他曲谱视频
关注520吉他网
文章页顶部广告位
当前位置:首页 > 综艺 > 如何评价毛不易的才华?
时间:2019-12-11     来源:网络资源     标签:

这个回答我每周会更新一首歌的评论,感兴趣的朋友可以按照我标注的更新时间往下翻,不感兴趣的直接看第一部分的原答案即可。

利益相关,是粉丝,但如果真的看了我的回答就会知道我说的不是不着边际的彩虹屁。

这篇回答我接受任何理性批评,但如果有评论上升到对毛不易先生的无理由攻讦,我会删评或者折叠,望自重。

欢迎大家多留言,答主很喜欢看评论,也很喜欢与大家交流,感谢毛不易先生让我们有机会在这个回答下相遇!3月1日,更新《在无风时》。

主题:守护。

3月9日,更新《无问》。

主题:风骨。

3月13日,更新《南一道街》(专辑版)。

主题:回不去。

3月25日,更新《感觉自己是巨星》&《像我这样的人》。

主题:王侯。

4月3日,更新《一程山路》。

主题:忘言。

4月13日,更新《东北民谣》。

主题:成全。

4月29日,更新《水乡》。

主题:旧桃园原回答说才华就必须说才华里面包括什么。

对于一个歌手,或者再说大一点,对于一个艺人,才华包括什么。

如果是纯粹的歌手,那最重要的才华就是唱的好听。

我第一次对毛不易这个人有印象是《如懿传》片尾曲《梅香如故》,那个歌是真好听,毛不易唱第一句,我马上就被吸引了。

后来我才知道,年初特别惊艳我的《无问》也是他唱的,后来又听了他的《不染》。

就这三首歌风格都不一样,如果不说这是一个人唱的,我根本不会把他们串起来,所以我觉得毛不易一个非常重要的才华是在演绎歌曲能非常精准地找到这首歌精神,以声音传达情感,我看很多人说这应该是叫“唱商”,如果是这样的话,那毛不易的“唱商”是极高的,这种才华不是说找个音乐学院锻炼几年就能练出来,天赋肯定是最重要的。

这里想说一句,我听毛不易第一首哭出来的歌不是《消愁》也不是《像我这样的人》,而是一首他没发表的歌,其中有一句是“千里送君留不住,韶光散尽两空空”,他唱得非常随意,但我一下就get到了那种真的韶光散尽的感觉,眼泪真的止不住。

后来也听了《出嫁》《一荤一素》《深夜一角》,全都是爆哭,他唱歌情感表达能力太强了。

当然,作为歌手还有个非常重要的必备能力就是唱功。

其实毛不易的唱功到底好不好我现在也很疑惑,很多人都说他唱功不行,但我听着很稳啊。

尤其是江苏卫视跨年演唱会的《不染》,这歌听着是很难唱的,我自己尝试唱过,不说唱功,光是调就基本没准过。

但是听毛不易唱的我觉得和录音棚版的没什么区别,现场很稳,声音很醇厚,稍微有一个音唱劈了,但瑕不掩瑜。

还有一场是《明日之子2》他和蔡维泽唱《山丘》,不戴粉丝滤镜我也敢说毛不易唱得更好,声音穿透力很强。

不过从专业性上究竟如何,我这个真的没办法评价,也欢迎专业人士评价一下。

他的曲目前是比较被诟病的,大概是比较简单。

不过这我也听不出来,但有一点我觉得必须要提一下,就是他的歌听着很简单,但是唱起来不简单,太容易跑调了。

光是《消愁》里“欢乐场”三个字就很难唱准,蔡维泽唱过两句《无问》,但好像也跑调了,他唱了两句我都没听出来这是《无问》。

《项羽虞姬》简直低到没朋友,他是怎么唱出声的?原来备受追捧的歌词貌似在知乎也不受待见。

这个真的太小看毛不易了,他词的逻辑性和创新性极佳。

其实看他的词,明显能看出来这个人肯定看过很多书,文化素养高于很多所谓唱作人。

实际上也并非一定要经历多大磨难才能写出毛不易这种歌,但想写出这类歌是一定要对生活有敏锐观察,细致的体悟,有较高的文学素养。

说逻辑性,就单拿《消愁》来说,整首歌全部在叙事。

走进欢乐场,看见各种人,自己平平无奇被遗忘在角落,只能对酒当歌。

副歌就是经典的“八杯酒”,这八杯酒对仗极其工整,而且还是押韵狂魔,韵脚漂亮,颇有“举杯邀明月,对影成三人”之感。

就举其中两杯酒为例,“一杯敬朝阳,一杯敬月光”,然后呢?然后他释然了,朝阳月光如此美好,它们唤醒了我的向往,即使逆风也可以飞翔,即使逆境也得再闯一闯。

一句“不怕心头有雨,眼底有霜”,想象力爆表。

单就这几句都足以让人拍案,何况他整整写了四组对仗,对一个人进行了“全方位、多角度”的劝慰,还到不了给跪的程度?这么漂亮的词都没能征服你,那可能真的是你语文没学好,多看书有好处。

其实这首歌的歌词还是比较炫技的,华丽是华丽,但是没有那么扎心,他的《借》才是真真正正把人给扎个透心凉。

《借》这首歌,苦极了,第一次听特别惊讶,怎么会有人写这么苦的歌。

你看他都借什么?借“三九天里冽冽暖阳”,“融茫茫人间刺骨凉”。

三九天是冬天最冷的时候,他要在最冷的天借一丝丝暖阳,让人间的刺骨凉有些许慰藉。

这是真正的一无所有啊!这句词太冷了,冷到了极点,这种形容简直让我头皮发麻。

但是这个配的调却比较清淡,他就用那么平静的演唱说一件这么苦的事情,你难道不震惊?我他喵都窒息了。

后面像《项羽虞姬》《无问》这种命题作文,都完成得相当漂亮。

《无问》的优秀不肖多说,就说《项羽虞姬》这首给游戏写的歌,故事感一级棒。

横向对比《王者荣耀》其他几位歌手唱的歌,这首《项羽虞姬》最扎根故事背景,不刻意渲染游戏是怎么玩儿的,玩儿这个游戏怎么燃,在我看来这些燃不燃的都是bgm该做的事儿,而角色的专属歌曲就该唱它的故事,这样一个游戏才有灵魂,才有底蕴。

不然《王者荣耀》和消消看有什么区别,没有背景,角色直接叫张三李四好了。

而且《项羽虞姬》得配上MV看,这样就能更好理解这首歌的逻辑。

其中非常漂亮的一句是“藤上飞鸟来又走,晚钟催红相思豆,英雄做刀妾作酒”,这遣词造句真的又准又美啊。

毛不易的歌最被人低估的还不是遣词造句的美感能力,而是胸怀和格局。

《203》写给房子,《深夜一角》写给楼下卖炒饭的大爷,《一荤一素》写给去世的母亲,《借》写给天下的苦命人,他比较少写爱情,即使是写爱情的《芬芳一生》也美极了,逻辑性强到给跪。

你要知道,在所有人都在唱爱情的时候,有一个人能这么不流俗、不媚俗是多难得的事吗。

流行歌手不说了,就是在民谣界有多少人是在无病呻吟(呻吟青春、呻吟世界、呻吟远方),写爱情之油腻令人作呕(什么姑娘又怎么样了,什么姑娘为了钱没嫁给自己)。

毛不易的风骨让我敬佩,自认就算是能写出和毛不易文笔相当的词,也写不出和他格局相当的。

写到这儿有没有发现我通篇有很多书名号,说明啥?高产似母猪!更关键的是首首精品。

光是他作为一个歌手,又能唱,又能写,这就甩了相当多的歌手老大一段距离,如果这都不能算作才华,我不知道还什么能算才华。

如果只是机械性飙高音,我为什么不循环听土拨鼠叫?如果乐坛都是《生僻字》《学猫叫》这种歌,那我真恨不得自己聋了。

再说大一点,在艺人里面,反应速度和问题回答深刻性有毛不易这么厉害的都相当少。

我曾经看过不少他的采访,印象最深刻的是陈晓楠的访谈,他真是又真诚又谨慎,任何有可能对自己不利的问题他都会敏锐察觉到。

这样的人很容易给人油滑的感觉,但他不会,他觉得可以回答的问题就会给出个出人意表的答案,让你觉得“啊,他说的好对啊”。

出道后又很幽默,只要他愿意接受的采访,效果都很好。

而且据说他接受采访不用看采访提纲,随便问,前两天李锐发微博就说毛不易参加一个活动,李锐要和他对稿,他说没关系想问什么都行。

要知道很多艺人都会因为采访提纲和记者闹矛盾,所以这一点上他还真的厉害。

最后说一点。

毛不易现在都胖得形似高晓松老师了,你觉得他没有才华是凭什么红到现在。

当然,在我这个粉丝眼里,两位爱豆都是凭颜值红的。

(◦˙▽˙◦)啊,很荣幸我的知乎首答破了百赞,感谢各位的支持。

我再补充几个小点吧!1.有人质疑“冽冽暖阳”的用法错误。

首先感谢这个质疑,本来我也想单独说这个,刚好有人提出来了。

那么我说一下我的看法,这个词不仅没用错,反而用词传神,是画龙点睛之笔,在我看来是整首歌里最好的一句词。

为什么这么说呢?这必须要立足于整首歌来谈,而不能单独拿出来某个词说它对不对。

名为《借》,借的是天地万物中最珍贵的东西。

借午夜灯光、借三九暖阳、借临别黄昏斜阳,每一个都是很常见但最急需的事物。

走夜路的人最需要一盏孤灯照我前行,夕阳西下近黄昏是爱人或朋友分别的时刻,需要长夜将至前最后的余晖为我余生孤苦稍添慰藉。

而那句“借一寸三九天里冽冽暖阳,融茫茫人间刺骨凉”是最妙最冷的一句。

大家必须要知道三九天是什么天。

在东北有句话叫“冬练三九,夏练三伏”,说的是锻炼自己的意志,如果你能在冬天最冷的时候和夏天最热的时候依然坚持不懈,你的意志才能坚定。

这里的“三九”指的就是农历里面冬天最冷的时候,如果在东北,这个冷是零下二十多度甚至三十多度的,呵气成冰。

三九天很有可能是大雪纷飞的,就算是晴天,太阳也不会温暖,而这个“冽冽”一词恰到好处地反映出了这个冷。

“冽冽暖阳”我也想过是不是换成“烈烈暖阳”更好,因为从我主观出发来说,三九天已经够冷了,一轮暖阳才有借的意义,而这暖阳越烈越好,这样才能给人温暖啊。

哎,所以我确实是不可能达到毛老师的水准,格局差太多,瑞思拜。

这个“冽冽暖阳”是本来天气就很冷了,天上的太阳也没有丝毫暖意,但我就是要借这一寸“凛冽的阳光”来融化茫茫人间刺骨的凉意。

难不难?太难了!这不是卖火柴的小女孩吗,她划着的那一根根火柴有啥意义?能让她活吗?不能,只能让她稍感慰藉,绝望中的希望。

不然怎么会有“饮鸩止渴”这个成语,为啥喝毒药解渴,因为真的渴极了,就是这个道理。

而且毛老师真下手太狠了,海岩管咋地用的还是“一米阳光”呢,你毛不易直接“一寸暖阳”“一抹斜阳”,你咋这么能虐呢?(请想象答主在写下此段文字时的痴汉脸)。

至于评论里说的“烈烈骄阳”,我上面也分析过了,要是还认为烈烈骄阳合适那我也无话可说了,您内心安好便可。

且“冽列”是形容词,“暖阳”是名词,不存在语法错误,您最好找点别的来杠吧。

我本科期间确实没上过大学语文,因为刚好我那一届教学计划调整,只上了高数,没上语文,我们下一届就上语文了。

评论里那位别拿这事儿寒碜我了,大语不是主要学作品赏析吗,真学词汇搭配吗?您可别因为我没上过这课就忽悠我啊。

当然毛不易的歌又不是啥至理名言,有道理的批评没问题啊,总是不接受任何批评的艺人才有问题呢,真理总是越辩越明,真正的才华只有在反复打磨中才能更闪光。

对了,就《借》这首歌的写法其实在《一荤一素》里面也有体现。

毛老师在《奇遇人生》里说,他妈妈没给他托梦过,他可能觉得是妈妈不原谅他。

但是你看他《一荤一素》里怎么写的?“月儿明,风儿轻/你又可曾来过我的梦里/一定是你来时太小心/知道我睡得轻”。

他说妈妈不是没给我托梦,妈妈是心疼我,怕把我吵醒了,她每次来啊都悄悄的,她是爱我呢!(我写到这儿真忍不住哭,毛不易你不是说变有钱了就开开心心吗?你可不要骗我们啊),我倒觉得这反衬出了毛老师内心的自责酸楚。

再看《借》里面“被这风吹散的人说他爱得不深,被这雨淋湿的人说他不会冷”,感受一下是不是有点像?2.补充几句对《项羽虞姬》这首歌演绎的评论吧,瞎胡说的,说得不对随便喷。

这首歌词写得非常好,更好的是毛不易的演绎。

第一句非常温柔,但后面的每一句感情激烈程度都在递增,到“不改天命誓不休”真的是壮怀激烈!整个副歌部分可以说是有金戈铁马之势,把画面感营造得特别好。

第二段主歌又是回归温柔,但和第一段又不一样,这段更温柔,“藤上飞鸟来又走”的“又”他加了一个转音,这句词就像是活了,成了动态的诗。

结尾部分“光彩依旧”的“光彩”一词,他的发音很轻,像是一声叹息,和“再看你眼眸”形成了很好的呼应。

这种演绎就让你觉得自己真的看到了项羽虞姬所经历的故事,太厉害了,演绎之细腻令人叹服!再说个发现,整首歌的歌词好像只有一句重复的,这么多歌词全压上韵了,只在主歌和副歌之间换过一次韵。

但有个韵没押好,“荡尽世间恶与丑”的“丑”,听起来像“愁”。

当然啦,“欧”韵很难押的。

说到这个我觉得毛老师写词的能力比他在参加节目之前精进了,这个歌写得多精致,《黄沙瑶》原词我看到别人贴过,没有这个这么饱满。

不知道《青春》的填词是他之前就写好的还是参加比赛后新写的,这个词相当厉害了,相比之下我觉得《消愁》是有点不够看了。

3.我听的第一首毛不易的歌大家可能想不到,是《月下独酌》,只是那个时候分不清谁是毛不易谁是廖俊涛,直到《梅香如故》才知道原来《月下独酌》里面我觉得更好的那个声音是毛不易。

这真没有踩廖俊涛的意思,当时就觉得那首歌里面有个声音好是挺好,但是后面那个声音有点沙哑的唱得举重若轻,有点李白独酌的意思啊,怎么说呢,有点李太白的江湖气。

爱豆这事儿真是讲究缘分的。

4.这两天听《消愁》,对自己非常喜欢的那句"不怕心头有雨,眼底有霜"有了点新解读,说得不一定对,诸位就姑且听听吧。

这句词为什么不是"不怕眼底有雨,心头有霜"呢?这么写才是说心中酸楚,眼中有泪啊。

但这两个词调换过来味道是不一样的。

"眼底有霜"是泪水模糊了双眼,如清霜盘桓在眼底,"心头有雨"是眼里的泪水都往心里流。

我憋屈,我难受,我有苦难言,我有泪但不流。

这又和《借》的那两句很像了,其实《感觉自己是巨星》不也是这样的吗,“每当生活让我想死的时候,对自己说巨星只是在扮演平民”。

自嘲、遗憾、倔强,那股打碎牙齿和血吞的克制劲儿不一直是他作品的底色吗?所以"心头有雨,眼底有霜"才是毛不易的笔法,克制得让人心疼。

如果哪一天他写得歌里有放声大哭了,希望爱他的人能发自内心为他鼓掌。

后面有时间的话我想逐一分析一下毛老师的歌,但其实我也肯定没法知道他创作的真实想法,说不定毛老师有一天看到我的回答会由衷感慨:我怎么不知道我写的歌是这个意思。

哈哈!胡乱写写,莫要认真。

3.1《在无风时》主题:守护今天更新《在无风时》。

这是一首在毛老师所有作品中容易被忽视的,之前我在微博评论区也看到有人提关于这首歌的解析比较少,所以我想毛不易作品分析的第一弹就从《在无风时》开始。

我们来看看出道一年多的毛不易创作水平怎么样?这首歌他想传达什么?这样一首歌于品牌来说有何意义?好,现在请用pad、电脑或另一个手机打开《在无风时》的歌词。

主歌部分写的都是一艘小船在无风之夜寻找港湾。

大家都知道船的航行是需要风力支持的,但是在无风的夜晚,如果是一叶没有机械动力的小舟,单靠人力划桨肯定是比较困难。

而且前面也说了,“没有灯塔”,也就意味着连航向也很难找准。

主歌最后一句“其实他一直在左右,只要你回过头”一句写得很明确,这个港湾其实离小船不远,只要回头就能看见,为下文小船与港湾的重逢做了铺垫。

实际上,这不就是“众里寻他千百度,蓦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吗?(灯火阑珊是指灯光昏暗的地方,恰映照了“没有灯塔”一句)这里有几个意象:海、小船、岛屿、海岸、灯塔。

其实其他的也都很好理解,但“岛屿”这个意象,我认为是个巧思。

“漂流过许多不知名的岛屿”,但却仍要“寻找最温柔的港湾”。

为什么不在那些“岛屿”就停下自己的脚步呢?是不是因为不够好?它们给我不了我真正想要的温柔、理解?过尽千帆皆不是,这里用“岛屿”又一次突出了“港湾”的好,突出了“港湾”的不可替代(大家要知道“港湾”在这首广告歌里是金主爸爸哇)。

所以这一句歌词显然也不是废笔。

然后是副歌部分了。

“他”出现了,也就是前面说的意象“海岸”出现了。

不得不说“他”是个特别会撩妹的海岸,对“你”这个小船妹子可以说是无微不至的关怀。

小船妹妹这一直在海上飘着,栉风沐雨的,不知道受了多少辛酸苦楚呢!尤其是在这个没有风的晚上,差点都迷航了,心里憋屈得都要哭了。

突然间,蓦然回首,发现了自己一直寻找的那个“他”,这本身就够激动的了。

而“他”的表现可不要太好哦!引着小船妹妹走过曲曲折折的航道,温声细语地告诉小船“你辛苦了,你不在的岁月,每一天我都用海风刻在心间。

思念不易,万语千言,眉间心上,此夜衷肠。

”然后“他”给了“你”一个温暖厚实的怀抱。

就在“他”的飘散着咸咸海风的臂弯间,你这一路上受过的苦、遭过的罪都被安抚了,坚强如“你”也终于卸下心防,流下了喜悦的泪水。

下面这段很有意思。

“你还没遇见他吧,才假装满足,其实你隐忍的辛苦,他看的最清楚”。

这段写得很调皮啊,但是调皮里面也有些酸楚在。

“你”为什么要隐忍,“你”为什么要假装?因为没有人懂,没有人在意,“你”踽踽独行只能诸多隐忍假装,故作坚强。

而那个“他”才是最懂你最了解你的人,是知己,是万两黄金容易得,知己一个也难求的那个“他”。

所以,遇见了就是最大的命运对我好,请不要挣扎了,和“他”回家吧。

所以你看,歌曲结尾就是这个结局,完美的HE。

长夜已尽,黎明将至,小船妹妹终于靠岸,“你”向“他”伸出了手,微笑着说:“诸行无常,唯爱不易,余生,请一起走吧!”(??我在说什么?)但是这歌没完啊,请注意最后一句!“他终于不再孤单”划重点啊同学们,这句歌词是个大反转!这首歌前面说的都是“他”对“你”有着无微不至照顾关怀,整个形象非常正面,可以说是正能量本量。

但最后这一句翻转了“他”前面的形象,实际上这个“他”也是个孤单的人,一直在等待着“你”的出现,“他”对别人理解,但也期待着别人对他的理解。

“他”的内心承受着的酸楚也许并不比“你”少,但“他”愿意用自己去温暖“你”,而“你”那双坚定的手是对“他”爱的回应。

所以,这个“他”是金主美的空调,更是,毛不易本人! 还记不记得毛老师曾经发微博说,他没把《在无风时》当做的一首广告歌来写,而且用的还是“他”这个字,而不是“她”或者“它”。

说实话,当时我也只是以为他想传达的是这首歌他写得很认真。

但是我这几天为了写这篇分析把歌词仔细地读了,总觉得这首歌倾注了毛不易浓厚的个人色彩。

整首歌写了两个主要意象“你小船”和“他港湾”,类似于《203》的拟人化写法。

“你”我更倾向于是个女孩子,但这个女孩子并不是温室里的花朵,她是个能够独自远航的女子,她是坚强且勇敢的,能够直面旅途中的风雨。

如果我们再引申一层,“你”指的可能是在生活中无问敢勇的独立女性,会为梦想而努力打拼的每一个女性。

而“他”指的是一个守护者,看字面也知道是一个男性。

这个男性也不是传统意义上的“大男子”,而是一个倾听者照料者,他的内心温暖柔软,是个非常细腻的人。

如果放在电视剧里,这可能是男女主拿错剧本了,但我们想想,生活在现实中的都市女性,是不是也更期待着遇见一个温文有礼、善良懂你的男孩子陪伴?在冰冷的都市丛林中,你我期待又往往求而不得的是不是就是那份“懂得”带来的温暖呢?如果去掉性别这个社会标签,我们会发现“你”可以指生活中的每一个普通的个体,而“他”指的是在每一个“你”受伤时提供温暖与支持的另一个个体。

我想这可能是毛老师最希望大家听出的“弦外之音”。

为什么我会觉得有一个“他”的引申义会是毛不易本人呢?因为如果我们跳出这首歌,横向分析一下毛老师的其他歌,就会发现他的歌里总会在结尾寻找认同、寻找陪伴、寻找知音,这个人本身是容易感受到孤独又害怕孤独的。

《像我这样的人》最后一句是“像我这样莫名其妙的人,会不会有人心疼”,非常不自信,有人批评这句话画蛇添足让歌变俗了,但其实这句话才是毛不易最想说的,有没有人心疼他非常重要。

《无问》最后一句“如果光已忘了要将前方照亮,你会握着我的手吗?如果路要通往不知名的地方,你会跟我一起走吗?”前面出现过的句子,他在最后还要再重复一遍,有没有这样一只紧握的手对他来说,真的很重要!同样的,这首《在无风时》结尾,他重复了两次“他终于不再孤单”,因为“你”伸出了手,所以“他”终于由一个守护别人的人变成了有他人守护的人。

再者他自己也说过希望能是冬日暖阳,而这首歌塑造的“他”也是这样一个温暖的形象。

同理,我们猜一下“你”是谁呢?站在粉丝角度上,“你”指的肯定是暴发户了。

偶像毛不易用自己的歌声给各位小船一个温暖的港湾,让大家在被生活打击之后有个角落可以放肆地哭。

而他也需要暴发户们给他一双坚定的手,让他不再孤单(宝贝们,这可是毛老师为粉丝们写的一纸情书啊)。

如果站在这是一首情歌的视角,“你”指的可能是毛老师一直爱慕并始终守护的一个人,最后两个人在一起了。

(纳尼!好像有什么不对?)当然,我想毛老师本人也不希望这首歌被简单解读为情歌。

当然,作为一首广告歌,最后不分析一下它的广告效用实在太对不起金主爸爸了。

一句话,这是夹带毛不易私货的满分命题作文。

这里面的“他”最重要最重要最重要的一个引申义就是美的空调,毛老师在歌里把空调都夸上天了。

概括来说就是无论你一生遇见了多少空调(不知名的岛屿),美的无风空调都是那个真正懂你,真正赐予你冬暖夏凉的“他”。

这么暖男的空调小哥哥你真的忍心不带回家吗?不抖机灵地说,这首《在无风时》对于打造美的空调的品牌形象是非常正面的。

我想很多90后应该都看过宋慧乔代言过的一个步步高手机,那个广告里有个非常经典的bgm是《我在那一角落患过伤风》,就整个歌都是“哒啦哒啦”的那个。

真的,这个广告我印象非常深刻,当年看完就觉得这个广告真是优雅,bgm和宋慧乔绝配,让我对步步高这个品牌的印象保持了好多年的高贵典雅,以至于此生买的第一个手机就是宋慧乔做广告的这款。

而毛老师的《在无风时》如果能用好,也能有《我在那一角落患过伤风》的效果。

大家想,当你在一个炎热的夏天或者寒冷的冬天看视频,电视剧前面有个一个广告,里面传来了一个温柔的男声唱着“他总在无风时出现,环抱你在他的怀间。

你在浪里雨里哭红的双眼,流出久违的喜悦”,你什么感觉?你会想,本仙女风里来雨里去好几年,租着个没空调的小破房子,什么时候才能有那个男的唱的怀抱?刚才那个空调叫什么啊?等我有钱了,我一定买一个,买个一模一样的!其实很多人一生中的第一款手机、第一套厨具、第一个冰箱、第一个空调都是这么来的,人确实会在潜意识中为你在困境中带来希望的事物打上滤镜,而品牌形象也往往是通过这样的广告深入人心。

好了,我们最后再从整体上看一下这首歌。

上面也分析这么多了,我可以很负责地说,这首歌里没有一句话是废话。

每一句都在营造画面,每一句都在塑造人物(品牌)形象,而在这首歌之外,创作者本人也在其中倾注了浓厚的情感。

通过我的分析我想大家也能初步了解了什么是歌词的“逻辑性”,就是它每一句都紧扣主题,下一句紧扣上一句,不是为了押韵而押韵,有完整的思想和内容。

而这也是毛不易作品中最重要的特点之一。

这首作为新作,可以看出来毛老师的创作水平依然恐怖如斯,不存在某些杠精担心的“质量下降”“江郎才尽”。

关于这首歌大概就先想到了这么多,欢迎大家在评论区讨论,也希望看到更多关于这首歌的想法,咱们以歌会友。

不欢迎无脑杠精,我不喜欢的评论会折叠。

就酱!下期我准备更新《无问》,也是一首命题作文,有很多人对歌词有疑问,我下期想结合电影场景来说这首歌,会有剧透,没看过电影的最好看一下。

有缘的话,咱们下周见啦!3.9《无问》 主题:风骨今天更《无问》。

其实我和这首歌还是有点故事的。

第一次听这首歌的时候并不知道毛不易,但是初见即惊鸿,那几天只要一停下来就会不自觉地唱“如果光已忘了要将前方照亮”,感慨这歌太好听了,但当时并没有关注歌手是谁,因为那时候电影才是我娱乐生活的主旋律。

毕业的时候我用《无问西东》混剪《战长沙》来做了一个毕业晚会节目,本来《无问》是我选择做最后一部分班级合唱的,但因为同学们实在跑调太严重而作罢。

今年一月份一个极其偶然的机会粉上了毛老师,去网易云听歌的时候才发现他的列表里竟然有《无问》这首我早就点过红心的歌,词曲作者都是他,当即厥倒,这厉害得有点过分了吧!所以这首歌在我心里的地位是非常高的,极其喜欢,能有机会写这首歌的解析,我觉得不仅是幸福,更是荣幸。

先说曲,《无问》的曲不要太有记忆点哦!我上面就说了,这首歌的洗脑效果对我来说真的无敌,甚至在不同的时间段循环的段落都不一样。

我不是学音乐的,最开始听这首歌的时候也不是粉丝,所以负责任地讲,这首歌绝对是曲先吸引住我的,这个旋律真是过耳不忘。

《无问》我认为是出圈的,只是它没有爆红,但知道这首歌的人有很多,甚至应该有很多人像我一样,听过也很喜欢,但不知道是谁唱的。

回顾没粉毛老师的岁月,不夸张地说,真是歌比人出圈,作品十分能打。

但很奇怪的是,我爸一个五十多岁的中年男性,竟然在我之前知道毛不易是选秀节目《明日之子》的冠军,这真的很迷。

好了,下面主要说词。

你问风为什么托着候鸟飞翔却又吹的让他慌张你问雨为什么滋养万物生长却也湿透他的衣裳你问他为什么亲吻他的伤疤却又不能带他回家你问我为什么还是不敢放下明知听不到回答其实《无问》这首歌大家有疑惑的应该还是第一段主歌部分。

而之所以会给大家造成困惑,我想主要还是几个人称代词的使用,使得歌词有很大的解读空间。

这里面有三个人称代词“你”“他”“我”。

首先这个“你”我认为应该没有特定的指代意义,用“你问”可以让听众带入个人视角,仿佛是听众自己发出的疑问。

这种用法在毛不易的《一纸情书》里也出现过,我觉得目的类似,不然直接发问显得很“秃”。

然后就是“他”。

这个指代我认为可解读的范围比较广,全看你把这首歌当成是什么歌。

我的理解可能和很多人不太一样,《无问》既然是毛不易看完电影的观后感,那这个作品本身肯定是要最大程度去反映电影的精神。

而且毛老师看的是电影的初剪版,不好说他看的内容是不是要比我们这个版本看到的多,以至于有可能歌写的内容我们在电影里并没有机会看到。

《无问西东》这部电影说的精神是什么呢?我本人的观后感就是本期的主题——风骨。

电影反映的是谁的风骨?大家不要忘了,这部电影当年是为了庆祝清华大学百年校庆而拍摄的,所以电影肯定反映的是清华大学或者说清华人的风骨。

这个“他”在我看来,指代的是清华大学。

主歌的前三句说的都是电影中第二个时代的故事,也就是沈光耀那个故事。

抗战期间,清华大学被迫西迁至云南,与北京大学、南开大学共同组建了西南联大。

第一句“你问风为什么托着候鸟飞翔,却又吹得让他慌张”说的就是西迁这件事,离开故土的清华大学就像是候鸟一般,尽管仍能飞翔却也迷茫艰辛,这个比喻我觉得非常形象,“他”说的是候鸟,也是清华这所学校。

第二句“你问雨为什么滋养万物生长,却也湿透他的衣裳”应该描述的是电影中的一个片段。

当时学生在西南联大读书的条件非常简陋,下雨的时候铁皮顶叮当作响,雨水也会顺着缝隙流进教室内。

这个场景是一位老教授在给学生上课,雨水打湿了老师的衣裳,但他仍然没有停下。

学生听不见他在说什么,这位老教授最后在黑板上写下了“静坐听雨”四个字。

沈光耀推窗,看见外面学生的体育课仍然照常在上,而风雨侵袭处,正是万物生长时。

所以这句说的是师生在雨中经受磨砺,却也在雨中学会成长。

(老教授为什么写“静坐听雨”呢?雨是这天真实的雷雨,也是时代的雷雨,他让学生静坐倾听的是自己的内心。

) 第三句“你问他为什么亲吻他的伤疤,却又不能带他回家”。

这句是造成大家困惑最多的一句,还有人认为这句涉及同性恋爱,说实话这个解读法我是非常生气的。

如果说《借》里面涉及到了“给不被祝福的人”这个比较大的群体,从而把这首歌的其中一个引申义放在同性恋者身上也是可以理解的。

但《无问》这么解读,就完全是在断章取义!纵观整个电影,没有一处是涉及到亲吻伤疤的,更没有同性之间的这个情节,所以这种解读完全是无稽之谈。

那毛不易是在瞎写吗?当然更不是!我看到有人说这个是陈鹏和王敏佳的那个情节,觉得是写错了,应该写成“她”。

这个就是有点没仔细看电影了,王敏佳确实有伤疤,但她是整个电影里唯一一个被带回家的主人公(对,电影里的角色大部分都没能回家),她受伤后是陈鹏把她带到了自己家乡安顿,所以说的不是这个情节,不然就前后句子对不上了。

我觉得这句歌词的理解得从后面半句先看,“却又不能带他回家”,电影里都谁没回家呢?我第一个想到的就是这个沈光耀,以身殉国,驾驶飞机冲向敌船,他应该是连尸骨都没有的,最后被同学带回家的是他的遗物。

所以如果一定是电影里的一个情节,我觉得应该是这个,至于亲吻伤疤这个可以看做是一个化用,不是真的伤疤,可以是遗物一类的。

但即使这样,我这个解释也很牵强。

所以我有个自己的看法,未必对,但是我找到的比较合理的解释。

这是歌词,不是纪实文学,用比喻暗喻都属于正常操作。

我觉得这个“他”还是指清华大学,他在自舐伤口。

国破山河在,有家亦难还。

电影里面有西南联大被轰炸的情节,校园千疮百孔,中国之大容不下一张平静的课桌,这就是最大的“伤疤”。

回家,说的是收复旧山河,不能回家表达的是有家难回的无奈与激愤。

很有意思的是第四句,前面问的都是“他”,但这句问的是“我”,这里就要说到“我”指的是谁。

如果一定要代入一个电影里面的人物,我会选择广告界精英张果果。

他是电影里面唯一一个当代的个体,他面对的是要不要与勾心斗角的业界同仁同流合污,要不要放弃资助生病的四胞胎。

最后他的回答是不会放弃自己的良心,所以是“我为什么还是不敢放下”,明知这个选择不可能让自己收到实质性的利益。

当然,影片中四个故事的主人公都选择了遵从我心,选择真实,他们都是令人敬佩的。

但我有一个别样的想法,这个也许很多人会不同意,我也就是说说自己看法而已,轻喷。

我觉得这句词里的“我”说的是这首歌的作者本人。

因为《无问》是观后感,那很有可能前三句是“观”,第四句是“感”。

他在第四句完全可以说自己在看完电影之后,感觉名利皆可抛,风骨当存留,尽管没有人能回答我为什么要坚持,但还是要这样。

始终认为毛不易给自己取名“不易”不改变这件事就挺酷的,是真正的keep real,只是他没有用那种激愤的情绪去表达,始终都很温和很柔软,他是以柔克刚本人。

所以这首他本人很喜欢的歌,一定是代入了他自己的,我认为这句就是自我代入。

如果光已忘了要将前方照亮你会握着我的手吗如果路会通往不知名的地方你会跟我一起走吗这两句对应了电影中的一个情节。

王敏佳受伤以后,陈鹏对她说:“你别怕,我就是那个给你托底的人,我会跟你一起往下掉……我什么都不怕,就怕你掉的时候把我推开,不要我给你托着。

”这可能是这两句的本意,但我喜欢把它引申为对整个民族的提问。

如果国家已到生死存亡之际,我辈能否奋不顾身?如果国家陷入迷茫混沌,我辈能否清醒地陪伴他走入正轨?一生太短,一瞬好长我们哭着醒来,又哭着遗忘幸好啊,你的手曾落在我肩膀金句啊!“一生太短,一瞬好长”我想毛老师在写下这句的时候自己也是很满意甚至很得意的,真是充满想象力的句子,所谓“一眼万年”不外如是。

这几句词应该是作者“感”的部分,它是对上面两句的感悟。

王敏佳和陈鹏的这种生死相依,虽然只有非常短的时间,然后两个人又要分离,但是真的是跨越时间的真情。

我们一生经受的打击太多,都是在泪水中开始,也在泪水中结束,但是只要还有一个人给我托底,便是最大的幸运。

后面的歌词因为时间的关系我就不一句一句分析了,挑几句我觉得很有必要的说一下吧。

“直到乌云散去,风雨落幕”是扣着前面“你问风,你问雨”说的,终于是要晴了。

所以说毛不易的歌讲究逻辑性,他是怎么都要把这个故事讲完整的。

“尽管岁月无声,流向迟暮”是扣着风雨落幕那句说的,带着一种民族的厚重感,我们每一个个体都要被时光裹挟向前。

个人很喜欢这一句,毛老师用“流”这个字很高级,避免了岁月的长河这种烂词,又表达了这个意思,而“迟暮”一词有有一曲终了,故事将尽的意味,总是让我想到将军白发美人迟暮这种悲切的美,真的是高级啊。

《无问》这首歌我之所以选择“风骨”这个主题,就是因为我看了这个电影第一感觉就是它讲述了四代人在不同时代所体现的风骨。

再一个是我觉得文如其人,毛老师也是个有风骨的青年。

这个时代我们已经很少去用到“风骨”这个词了,它所体现的是诸多高贵品质的综合,很多蝇营狗苟的人配不上这个词。

“这个时代不缺完美的人,缺的是从心底里给出的真心、正义、无畏和同情”,我觉得这个话说得就是毛不易,他是极少数配的上这个词的人。

好像之前在哪里看过有粉丝形容毛不易是“一身风骨却自哂(shen)平庸”,真是绝妙的评价。

可能我这篇解读过于家国情怀了,很多人看了会觉得这个有点太上纲上线。

只能说每一篇评论都是个人化的主观表达,我只是不想把这首歌解读为情歌,而我通过电影所感受到的就是大时代的磅礴情感,所以我也只会这样写。

还是想说说毛老师。

毛老师是个很古典的诗人,并非是说他写的歌都用那种古风歌的辞藻,而是他的歌与经典的唐诗宋词“神似而形不似”,他不用古风词却有古人的雅意,这反而是更加难得的。

我们来看没有一首汉乐府、唐诗、宋词是不表达作者精神的,而当代这些歌的歌词,有多少是表达了作者内心精神的呢?世间已无的大师太多,真的要赶紧珍惜毛不易这棵还能保留风骨与气节的幼苗啊! 下期有可能写《借》,也有可能写《感觉自己是巨星》&《像我这样的人》(对,两个要放一块写)。

《借》我还没想好主题,但是想好了内容,会提供两个版本的解读。

后面这一组内容还没完全想好,但是主题已经想好了。

因为这个主题是想从作品来一窥毛老师本人,所以原来是想以“自己”为主题的,但后来想到了一个更有意思的——“王侯”,这应该是我做为粉丝能够吹的彩虹屁的极限了。

身居陋室,富比王侯。

毛老师可不要谦虚了!3.13《南一道街》(专辑版) 主题:回不去前几天看到《我是唱作人》官博放出来的歌词,突然间想到了毛老师这首专辑里的《南一道街》,都挺有东北风情的。

其实这首歌之前没怎么注意过,算是毛老师的歌里面听得比较少的,但是这两天循环听了一下,发现这首也很有意思。

今天不是周末,但是突然很想写写这首歌,算是临时加更,哈哈。

之前这首歌没怎么引起我的注意,我想原因可能是这种曲风我不是太喜欢,不知道叫啥,京韵?没觉得惊艳,但是很舒服的歌,和整张专辑的理念及风格都很一致。

之前听了几遍就记住了一句“一条大路通东西”,后面唱啥了也没注意,算是在我印象里存在感比较低的歌。

今天仔细听了一下,发现这首歌里面的细节真的强大到变态,可以说毛老师是个显微镜男孩了。

为什么说细节强大?首先《南一道街》274个字,一共4分钟,不算长,但是咱们看看毛不易写了多少具象的事物:大路、树、小风、行人、大雨、落叶、柏油路、人影、砖头、大人、小孩、木门框、柴火、高楼、小广场、广场舞、秧歌戏、老夫妻,据不完全统计是18样。

当然,要是光罗列这些也不算啥,厉害的是毛不易在歌中为我们构筑的属于他的“南一道街世界”,这个世界我们很多人都没去过,但是一听这个歌你就能完全把自己代入进去。

两次出现的“一条大路通东西”把整首歌分成了两部分,如果硬要概括个主题,前一部分我们可以叫做“往日欢愉”,后一部分可以叫做“今朝零落”。

因为第一部分构筑的场景都很美好,而且这种美好的尺度又恰到好处,全部是单纯的白描,听他说这些会不自觉地会心一笑。

这里面树是刚刚好的,风是刚刚好的,我甚至能闻到风里面的尘土气。

一条大路通东西两边有树不高也不密小风它吹走行人的倦意夏天不用睡凉席一场大雨落了叶满地柏油路映出那人影稀路边的砖头是大人的桥小孩儿用它做游戏这部分的歌词极有镜头感,尤以“一场大雨落了叶满地,柏油路映出那人影稀”最佳,都不用转场,镜头一气呵成,积水中观人影的视角很有意境,有品味。

但我觉得“往日”部分里写得最绝的一句词是“路边的砖头是大人的桥,小孩儿用它做游戏”。

很好奇他是怎么想到写这个场景的呢?这句甚至还能承接上一句,积水处垫上砖头,行人在上面走,小孩儿会拿它们当做玩具。

它妙在一般人根本想不到这也能写在歌词里,多么细致的观察力才能捕捉这么细微的镜头,难道毛老师前世是达尔文吗?本来“砖头”这个词很口语化,不够雅致,我确实没见过多少人在歌里写砖头的,但是他就用这么一个很俗的东西构筑了一个很精致的画面,一个砖头连接两代人。

所以说毛不易是个会过日子的好孩子啊,你看看这歌写的,连拍MV的钱都省了,听众只要脑补就能补出个完整的视频(话说专辑的MV真的很……嗯……)。

木门框柴火香 又一段时光不知不觉影子就慢慢变长高楼起 带走了我们的小广场带来了我的忧伤然后是副歌起,唱的是“土气”的小镇生活慢且悠长,但很快,这种日子就被日益多起来的高楼所终结。

这个地方我也觉得写得很厉害,因为写这种的常规思路是感叹钢筋水泥都市的冰冷,要我写的话肯定就是“拔地而起的幢幢楼房,筑起了你我的人情薄凉”这种很容易想到的句子。

但毛不易剑走偏锋,写“高楼起,带走了我们的小广场”,这里面就很有故事,我听的时候就会忍不住想小广场上发生过什么,有什么和作者本人相关的故事吗,不然他怎么会因为一个广场的消亡而忧伤。

不刻意渲染哀伤,却让人觉得往日的欢愉时光处处是哀伤。

这笔法很高级!一条大路她通东西西边儿高来她东边儿低渴了饿了你西边儿走饱了困了东边儿去后来有一天就都变了广场舞跳走了秧歌戏穿红戴绿的老夫妻不知道去了哪里下面又是“一条大路她通东西”,哈哈,用了极少在他歌词里出现的女字旁“她”。

后面写的这两句词儿我觉得好有意思,憋不住想笑。

“渴了饿了你西边走”我倒是能理解,“饱了困了东边儿去”这说的是个什么地方,嗯?好吧,可能是个遛弯儿的地方,也许小广场就在东边(噗,我想笑)。

但是笑着笑着啊,我就有点儿想哭了,因为“穿红戴绿的老夫妻,不知道去了哪里”。

这句歌词确实让我第一反应是想到贾行家老师《潦草》一书中的第一则故事:“每天带着儿子来散步的老先生像个老干部,他的儿子像个唐氏综合征患者,父子俩都干净体面,他们打羽毛球、踢球,每天玩得很尽兴,老干部用一种自豪欣赏的语气和儿子说话,看着他一拐一颠地跑来跑去。

他们在小广场上消失一段时间了,人们觉得是老干部没了。

”还记不记得毛老师在《奇遇人生》里说的“洪水猛兽,无能为力”,唉,就是如此而已吧,这也是我给后半部分主题起为“今朝零落”的原因。

带来了我的忧伤带来了我的忧伤带来了你的忧伤最后一句是典型的毛氏歌词写法。

还记得我在《在无风时》里说的最后一句反转吧?毛不易很喜欢视角的转换,这句“带来了你的忧伤”就是从我转成了你,《在无风时》的“他终于不再孤单”也是这样,甚至《春边》的“人说”转成“我说”也是。

至于好处,我想还是大家自己体味吧。

《南一道街》是首很妙的歌,我觉得只能用“妙”这个词,别的评价都有点儿不对味儿。

《平凡的一天》是理想是祈愿,而《南一道街》是现实是遗憾。

整首歌没有什么高级词汇,“大俗词”倒是挺多,砖头、广场舞、秧歌、门框……这种词也敢往歌里写,但是以俗筑雅真的考验水平。

李诞说《像我这样的人》这种歌很难写,我觉得有可能是说这类歌词“词俗意高远”,敢于自嘲的人才是真潇洒真酷,这和他长啥样没关系。

扯远了,回到《南一道街》这首歌,它的主题是对往日时光逝去的伤感,作者不说我好怀念以前啊,而是全部用记忆中的事物构景,而正因为是记忆,所以回不去。

没有哀痛,而是淡淡的伤感。

很像李清照说“知否知否,应是绿肥红瘦”,不是痛心疾首的伤春,是无可奈何的哀婉。

《如梦令》和《南一道街》的共同点在于都能让我们在俗中能咀嚼出真与美,而真与美才是雅的标准。

毛不易是写不出词雅的歌吗?《借》《芬芳一生》《一程山路》都足够雅了吧。

所以他是下里巴人也可,阳春白雪也可,但永远不会让你感到精神内核的贫瘠,是真服气的。

之前知乎上有个问题说“现在还有哪些纯粹的音乐人”,大概看下来,感觉好像只要不商演、不上综艺、小众就纯粹,反之就不纯粹。

这种说法和“何不食肉糜”多像,不食人间烟火真是好啊。

但是我希望有这种观点的人能知道,有人在深山里悟道,也有人在闹市中修行,哪种方式不重要,拿出的东西能不能打才重要。

最后说点别的题外话吧。

我觉得这首歌和《儿时》有异曲同工之妙,都是十分体现细节的歌,反映的是怀念往日时光,都不故作煽情。

说到这儿不得不提一下《儿时》的词作者,唐映枫老师和陈鸿宇老师的合作完全不是这个风格,但始终“追逝”这个主题没有变,词句清淡却有味道,也是我认为极其优秀的词作者,强推《早春的树》,非常惊艳的作品。

上面提到的书《潦草》不推荐大家看,不是写的不好,而是生活本来很苦了,该逃避就逃避吧,对苦难不要过分好奇。

下期写啥还没想好,《借》我觉得是要拖更了。

3.25《感觉自己是巨星》&《像我这样的人》 主题:王侯今天想写《感觉自己是巨星》和《像我这样的人》。

可能大家会觉得奇怪,为什么非要把它们俩放到一起说?按照热度,必然是《消愁》和《像我》是最为耀眼;按照风格,也是《变有钱》和《巨星》同气连枝。

我之所以把这两首歌放在一起说,是因为这两首歌是毛不易所有作品中,对自己剖白最狠的,也是罩上迷雾最少的两首歌。

我非常非常喜欢毛不易,关于他的一切我都想知道。

但我这个人追星观念还是挺老派的,如果我喜欢一个明星,肯定是因为他/她的作品或能力。

那么我想了解这个人,最重要的途径和手段也是他的作品和能力。

我坚持认为追星一定要离偶像的作品近一点,离偶像本人远一点。

如果我过分关注爱豆的八卦,那他就和我少了距离感,而没有距离感的偶像是不足以仰望的。

但没有一个粉丝不是舔狗属性,尽管我始终以内向孤僻自居,但一提到毛不易,我就秒变痴汉,曾经听他唱《Imagine》听到面红耳赤,冷水洗了把脸也难以恢复平静,甚至在写这段文字的时候,嘴角也会不自觉向上抽动,已经成为肌肉记忆了。

所以啊,我只能通过作品来悄咪咪"窥视"毛不易这个人,注定了这篇评论将充满八卦和yy的味道(我好激动啊)。

前方是答主的大型脑洞现场,不喜欢幻想风的读者,请马上撤离!这两首歌几乎没有需要解读的模糊意象,但作者却并没有给我们建构出一个相对清晰的人物形象,实际上我前面说的这两首歌上罩这的迷雾只是少了一点,但并不是没有。

有时候我感觉自己是一个巨星,每个人都爱着我有钱又有名有时候我感觉自己是一个巨星,年轻貌美有才华用也用不尽有时候我感觉自己是一个巨星,每天各大时尚party出席个不停先说《感觉自己是巨星》,你说这首歌里面,毛不易到底想不想当巨星?表面上看,这是身居陋室的小毛做的白日梦,想当巨星想疯了。

“有时候我感觉自己是一个巨星,每个人都爱着我有钱又有名”、“有时候我感觉自己是一个巨星,年轻貌美有才华用也用不尽”,这些话一看就是穷屌丝的痴人说梦,真正的巨星谁能说这种话,言辞间全是对这种巨星生活的向往。

你要是光看这几句,毛不易这个人的人物形象可以说颇为油腻,全是不自量力的沙雕。

他要是整首歌都写的这个内容,我也只能说他确实胆大,但除了胆大也没别的优点了。

但是如果我们看了他这些“油腻”歌词的下面一句是什么,就能知道他是不是真的无脑沙雕了。

每当生活让我想死的时候,对自己说巨星只是在扮演平民所以当我走到一筹莫展的时候,只是巨星需要休息所以当我偶尔觉得孤单的时候,离开人群假装自己很庆幸希望你也感觉自己是一个巨星,这样活着也许就能有点乐趣我单独把这几句歌词截出来了,我们把它们放在一起看,你真的还觉得毛不易想当巨星想疯了吗?不可能的,按照QQ音乐上一个评论的说法“这是让人挤兑疯了才写出来的歌词”。

想死、一筹莫展、孤单、活着,这几个词单拿出来哪一个都会让人觉得沉重,四个词放在一首歌里真的很难让人开心起来。

所以毛不易前面那些歌词只是罩在这几句词上的一层迷雾,想死、一筹莫展、孤单、活着才是他想说的,这首歌和《消愁》一样,是对自己的劝慰。

他不是真的非当巨星不可,而是他面对的生活没有光、不开心,被困得没法喘息的时候,他得用“巨星”的美好幻想撑起单调日子的一角,让自己不那么难受。

吴青峰老师《你被写在我的歌声里》有一句歌词我觉得和这首歌的基调很像——“忧伤有时候竟被你调味得像颗糖”,毛不易也是在用“巨星”来给生活调味,让它尝起来不那么苦。

《感觉自己像巨星》上被罩的迷雾比《像我这样的人》多,不仅在歌词上故布疑阵,在曲调上也要给这种窒息感打上重重遮掩,所以很多听这首歌的人都觉得这是个挺沙雕口水无营养的作品。

再说句不要脸的话,像我这样一句一句词去解的人毕竟是少数,大部分人听个调也就过去了。

这首歌也被评委点评是烂大街之作,拿去发唱片会死得很惨,没办法,毛不易真的不想让人察觉到他对生活的无力感,我听他的这首歌就总有一种感觉,那种感觉是:我毛不易已经过得这么不好了,可我的听众们,你们一定要过得好啊,要开心起来啊。

来来来,别颓了,都给我起来嗨!所以他用了极为欢快的曲,“以乐(le)曲写哀情”,手法很高级,但你看,他一高级起来,你们就误解他、批评他、嘲笑他,以致于他只能在后面祭出自己认为“一般”的歌(《消愁》),起码曲调上不那么沙雕,你们喜不喜欢另说,起码得让在淘汰之前让大家知道我毛不易不止会写这一种类型的歌。

答主认为毛不易本人是很喜欢这首《感觉自己是巨星》的,他是真觉得这首歌写得好,是自己的得意之作,才好几次拿出来给大家“嘚瑟”一下。

第一次是他去湖南参加海选的时候,工作人员问他你给我们唱个啥歌,他说“那肯定挑好的唱呗”,他挑的好的就是这首。

第二次唱是第二期新手站时和《变有钱》一起,只不过唱这首歌的那段被剪掉了。

第三次是第五期晋级赛,毛不易不是没有胜负心的人,他也想晋级,所以要挑自己觉得现场表现力好的歌唱,这首《巨星》又被选中了。

如果不是真的得意之作,他怎么会几次选这首歌?而他为什么会喜欢这首歌,我想可能和这个人的品味有一定关系。

咱们看看被小毛同学嫌弃的几首歌都是啥样的作品。

《消愁》《像我》都是大热之作,催泪、扎心,至今仍是某榜单的标准结局。

《春边》,曲调简单,内涵简单,转折少,但没正式发表过就在某音乐平台有了两千多的评论,是不少粉丝(如答主)心中的白月光。

这几首被嫌弃的一个主要原因可能是歌里的反转少,相对来说基调一气呵成,就是不够“灵”。

什么是“灵”的歌,这首《巨星》是灵的,一句一转折,幽默,人物形象丰满生动有趣甚至精分,画面感强,而且很有可能对他自己有某种特殊的意义,我猜测一下是不是在他生活状态最不好的时候写的?《像我》之后为什么出《一程山路》《203》这种清新风的歌?因为这两首歌极“灵”,尤其是《一程山路》,我也觉得这是毛不易所有歌里面最有灵气的一首,欲说还休、迷雾重重,解读空间极大,这可能才是符合毛不易品味的作品。

他想给大众看他自己认为更好的,但这些更好并不符合大众口味。

说实话,我觉得毛不易太不像这个时代的青年了,真的好老派。

说“巨星”这个词,就有那么一种90年代港片的风味,感觉这词儿多少年没人提了。

不过看他的生活背景,父母生下他的时候年纪都很大了,而且都是知识分子,审美上应该会比我们父母更老派,耳濡目染会受到很大影响,这让他的作品有一种“老灵魂”。

我觉得这是文化基因,不是他故作深沉,而是他的父母在成为父母的时候就是很深沉的人,再加上毛不易本身的气质(我觉得他是黏液质或抑郁质的,一个心理学上的说法)特点,形成了他独特的创作风格。

像我这样的人就不太能自嘲,没有那种勇气,而且大部分的90后都不太会自嘲,一是这种方式一点也不酷,很怂,二是没有这种幽默感。

所以毛不易的作品很独特,不是营销号炒作出来的,而是他真的独特。

毛毛对成名是有过幻想的,他自己以前也是个追星boy,跑音乐节给人家打call,他不可能不幻想那种受追捧的快感,参加《明日之子》是有自己野心在的。

但他又没把成名当做是人生理想,而是一种安慰。

就像我也没把写文当成是人生理想,但我也很羡慕那些每篇阅读量都有十万加的大公众号,每天追文的时候也会幻想这文章的作者是我,那些妙语连珠都出自我笔下,那些妙评都是对我的认同,他们的反对也是因为我真的戳到了痛处。

但现实的我呢?学着八竿子打不着的专业,做着自己都不认可的研究,没有朋友,踽踽独行。

所以每当自己的一次次不被认可的时候,我就会幻想自己写的文收获了无数赞誉,我还不是个一无是处的人,我还是有人喜欢的。

我猜,小护士时期的毛不易是不是也这样一次次用巨星的幻想给自己续命,告诉自己我不是没人喜欢,我“只是在扮演平民”。

回到《感觉自己是巨星》这首歌,我觉得它用的是幻想的幻想,两重幻想。

有次采访,记者问毛不易,如果你可以活在一部电影里,你希望是哪一部?他回答的是《盗梦空间》。

真是个爱做梦的人,不仅要做梦,还要做几重梦。

《巨星》这首歌就类似《盗梦空间》,作者幻想自己是巨星,而他幻想的巨星又在幻想自己是平民,还一人分饰两角去演粉丝。

这个小作精啊,做个梦也不老实,不过正因为不老实,才让他这个梦异常有趣。

你看这个人多好玩儿,自己是个苦呵呵的人,还跳出来劝你没事,“大胆做自己别犹豫,巨星永远有人气”,你看这么多人支持你,怕啥呢,只要你愿意去幻想一下,生活就不苦了,不论你幻想的是什么,只要还愿意做梦,就能撑到明天,撑到明天的明天。

可能是我的粉丝滤镜有点厚,我总觉得毛不易这个人写这些歌是以自己作舟,渡你过河。

这首《感觉自己是巨星》尤为明显,不是说他有意去做精神导师,反而是他无意中想给别人劝慰。

李诞说人间不值得,但毛不易说值得,再苦都值得,就算用幻想续命,你也得想,也得活,不能放弃!我写这篇评论的时候,鼻头酸了好几次,就很想哭。

“每当生活让你想死的时候”那可能是毛毛真的想死,他不是那么乐观的人,在采访里也说有段时间想去看心理医生,他不仅见过生离死别,还亲历过生离死别。

这样的人还在劝你别怕,还在用欢乐的曲调试图让你开心,还在用重重喜悦掩盖内心伤感,他真的是不容易。

我之前一篇评论也说过,毛不易很倔强,再苦他也要给你添一抹亮色,这歌里他都想死了还要这么欢快,逆来顺受不是我不强大,而是就算经历重创也不断折,不知道为啥我总是会想到那句“蒲苇纫如丝”,内心敏感却向往光明。

但这里我再重申一遍,毛不易本人绝对没有刻意去当精神导师,这种感受都是我从他的歌里解读出来的,我真的很敬佩这个人。

我在知乎上曾经看到过一个问题,问毛不易是否能超越歌坛的某个天王级前辈,下面有个回答说“萤火之光岂能与日月争辉!”我就想到了一句类似的诗“苔花如米小,也学牡丹开”(每次看这首诗都会哭)。

你说这句话是讽刺苔花不自量力吗?不是的,这句诗是说苔花尽管很小,但是也尽力让自己活得灿烂美好,学牡丹怎么了,难道那些不知名的小花们就没有开放的权利了吗?而这句“萤火之光岂能与日月争辉”我也可以这么理解:萤火也有与日月争辉的权利,萤火就得被你们踩到尘埃里吗?一颗萤火是微弱的,但一万颗、十万颗、百万颗萤火的光辉将比日月之光更壮丽,将给人带来无与伦比的震撼。

因为日月之光易得,萤火星海却是人间天河。

现在的毛不易还是苔花萤火,但他却经常在微博上推荐其他小众歌手的作品,在节目上也翻唱小众歌手的歌,他希望能以自己的微薄之力去点亮更多萤火,我不能说这种做法是伟大,但真的很让人感动。

梦想当巨星有什么不对,也学牡丹开有什么可笑,起码真正的天王巨星没给我的感动和震撼毛不易给我了,他就是我心里唯一认可的那簇火光。

而如果,万一,星星之火,可以燎原呢?这篇文我写得思路很散,没有之前的有逻辑,但感情却是最充沛的。

确实写得很累,《像我》要是一起发就太长了,所以先发这首《巨星》的评论吧。

这两首歌加一起的主题是“王侯”,到下一篇我会解释为什么用这个词,但是如果单就这篇巨星的文,我觉得主题是“作舟”,原因我在上面写了,我就期望毛老师这个作舟的肉身能健健康康的,少生病,你还得渡我们这些“走不出,看不破”的人过河呢。

我在前一节也提到过,《巨星》和《像我》是毛不易作品中自我剖白最多的,尤其是这首《像我这样的人》,算是给了个机会让我们看到了毛毛的“真身”。

如果要从目前他已面世的作品中挑一首最悲情的,我会毫不犹豫选这首。

因为他其余的歌全都有积极向上的余音,但就这首没有,彻底的自我怀疑甚至是自我放弃。

像我这样优秀的人本该灿烂过一生怎么二十多年到头来还在人海里浮沉像我这样聪明的人早就告别了单纯怎么还是用了一段情去换一身伤痕以我的听歌品味,如果不了解毛不易的生活背景和人生经历,那这首歌我光听这前两句就切歌了。

第一次听这首歌是林俊杰老师在节目上的翻唱版,因为在热搜上挂了好久,我确实有点好奇就点开看了视频。

前奏是一段很烈的鼓,我还以为是首中国风的歌,结果开头唱了这两句我就……嗯?说实话单拿这两句出来,我是真的觉得有点油腻,谁怎么总把优秀、聪明这种话挂嘴边儿?何况你才二十多岁就人海里浮沉了,兄弟你颓得有点早吧?还单纯、一段情、一身伤痕,真够够的,什么破词儿!就是这种相当不好的刻板印象让我也没仔细听后面的内容,就此与毛老师错过了。

第二次就是在b站上看毛不易的比赛视频,放到这首歌的时候好多弹幕发“入坑曲”。

就看到他一个人坐在高脚椅上,微弓着背,蘑菇头,戴个大眼睛,就是一个非常非常普通的大学生形象,又好像是受了委屈,只能一个人坐在灯光有点昏暗的舞台上。

一张口唱“像我这样优秀的人,本该灿烂过一生,怎么二十多年到头来,还在人海里浮沉”,我就信了,心“咚”得一下就沉了下去。

从《变有钱》《巨星》《消愁》一路看过来,这个孩子多么有才华啊,前两场差点儿被淘汰,他差一点儿就又要去那个没有舞台没有光彩的人世间浮沉了,这怎么能?怎么受得了?他受得了,我都受不了!这歌词唱得可一点儿都没夸张!固然说这首歌歌词的安排还是有毛老师其他歌那种欲抑先扬的写作手法,但我并不觉得这只是一种手法的安排,而是感觉这是他的心里话。

毛不易是一个非常真的人,所以我不知道为什么会有人说他假,真正巧舌如簧的人是不会让你看到他的虚弱的。

也许恰是这种难得的真让有些人照见了自己的假吧,毕竟承认自己阴暗面是极其痛苦的事情。

就这首《像我这样的人》而言,毛不易很真诚地和你说:我就是个自命不凡的人,我很骄傲,我比大多数人都看得清楚。

但我命不好,一直也没出头,我也奇怪啊,世事凡几,我咋明知不可为而为之呢?没真本事的人说出这种话是油腻,但有真本事的人说就是通透。

像我这样迷茫的人像我这样寻找的人像我这样碌碌无为的人你还见过多少人《像我这样的人》这首歌最妙的不是说他说出了多少种人,而是妙在这个“像”字。

如果我们把它改成“我是一个优秀的人”“我是一个聪明的人”“我是这样迷茫的人”“我是这样寻找的人”等等,你绝不会有“像我”这样的代入感。

“我”是指毛不易本人,他也很认真地告诉你他是这样这样的人,这些字很清楚地告诉你他也不甘心,也骄傲,但是同时又迷茫,又弱小,甚至恨自己碌碌无为。

他也不怨别人,不怨社会,就怨自己,自责。

所以我猜毛不易一定是个遇事喜欢内归因的人,不推卸责任,甚至不是他的责任他也往身上揽。

这种人从来舍不得伤害别人,但惯会往自己身上捅刀,而且稳准狠,非得把自己扎得鲜血淋漓不可。

他写“像”就是我前面说的要给自己的想法罩上一层迷雾,只是这次罩得不厚而已。

我倒不觉得这是毛老师为了代入感而有意为之,毕竟那个时候他写歌也只是当成写日记,但恰是这种无意造就了这首歌独一无二的扎心。

因为一听“像我这样的人”说得就是一类人,而不是某个人,再一想,我就是这类人啊,四舍五入说得就是我啊!尤其那句“你还见过多少人”,我当然还见过,我特喵天天见,因为我就是啊!看看这代入感营造得多么优秀!像我这样庸俗的人从不喜欢装深沉怎么偶尔听到老歌时忽然也晃了神像我这样懦弱的人凡事都要留几分怎么曾经也会为了谁想过奋不顾身这首歌里我最不能信服的就是这句“像我这样庸俗的人”,大家听听,毛不易先生说自己庸俗,那我们这些人算什么?能不能正视一下你自己!但仔细想想啊,也说得通,估计是有人说过他庸俗。

人家大学象牙塔里天天的都是些风花雪月,就他整天想着暴富、变有钱,可不是得被些无脑的人喷,哪能那么多人看穿“人爱的不是钱,而是钱给予人的自由”!而且“像我这样庸俗的人,从不喜欢装深沉,怎么偶尔听到老歌时,忽然也晃了神”这句词写得画面感特别好,写出的不就是很多人在街头巷尾突然听到这首《像我这样的人》时的感受吗?不仅如此,这句还好在它的留白,作者并没有说晃了神之后的事情,这就能让每一个有相似经历的人代入自己,至于是哭了是笑了,那就是听者自己去回答。

但这首歌里最让我自己能代入是“像我这样懦弱的人,凡事都要留几分,怎么曾经也会为了谁,想过奋不顾身”。

这段就是说点关于自己的题外话吧,完全可以跳过,和毛老师不相关。

我之所以喜欢这句是和自身的经历有关。

上小学的时候,我们班上有个男生总被欺负,我现在想来那个男孩子应该是有一些智力障碍,但并不严重。

不论什么年级,被霸凌的孩子一定都是弱者,学习不好的、长得瘦小的、经济条件差的会更容易被欺负。

我记得有一次午休,班里几个坏学生要欺负那个男孩就让班里的同学都出去,他们要单独收拾他。

以前就很看不过这几个人欺负那个男生,所以那天我故意待在教室里没走,想着有人在他们就不敢动手了。

那几个坏学生为了让我走就说了些恐吓的话,还有些话挺脏的(至今也想不通为什么有人从小学开始就那么脏了),最后我也实在不堪忍受那些话,认怂了。

我走了以后就听到教室里有那几个坏学生的笑声和那个男生的哭声,真的是后悔没坚持到最后,我就怨自己怎么能这么怂呢,真完蛋!这件事是我一直以来的心结,总是觉得对不起那个男生。

长大后也曾遇见不平事,但只要是在我能力范围内的,都尽自己所能出头。

我就想我懦弱那一时,不能懦弱一辈子,都已经对不起一个人了,要是事事再都缩头缩脑,我和那些欺负人的恶人有什么分别!所以听到毛毛唱到这句时,我下意识捶了捶胸口,当年怎么就没奋不顾身呢?也是这句歌词,让我觉得毛不易是个真正keep real的人。

这话不是嘴上说说,你得真的去做才行。

多少人在歌词里写着什么“打破这个世界”啥的,实际上不是还做着些蝇营狗苟的事,faker!但毛不易没有,他只是轻描淡写说“想过奋不顾身”,至于他做没做我们也不知道,可是他在这个比赛里的表现让我们看到,这个闷声不响好像永远逆来顺受的小孩,在面对他人遭遇不公时是怎样的奋不顾身!简直太帅了好吗!他总说命运对他好,可我想正是因为他的实力、真诚、善良、勇敢、正义,命运之神才选择屡屡站在他这一边,毕竟谁不爱这样完美的小孩呢?像我这样莫名其妙的人会不会有人心疼很多人说这句写毁了,有点多此一举。

这个说法我觉得见仁见智,我是不这么认为,因为几乎每首歌毛不易都要留一个自己的“签名”,这个签名就是其中的一句歌词,这句歌词往往是最后一句。

很多著名画家在画完画之后,都会在自己的作品里找个很隐蔽的角落留下自己的签名,有些大工匠也是这样的,比如明代玉雕大师陆子冈,就会在他成品的角落里留下微雕印。

这句“像我这样莫名其妙的人,会不会有人心疼”就是签名,只不过和《巨星》的光明向签名不同,《像我》的签名比较悲观,虽然这句是他问会不会有人心疼,但他已经预设出答案了,就是不会有人心疼。

我说这首歌是他目前创作中最悲情的一首,没一点劝慰,甚至自暴自弃了,你看,都没人心疼了活着真没劲。

那段日子里,毛毛是不是失恋了?还是遇到了什么糟糕的事?不然怎么会丧到这个地步。

对这首作品的评价大多数人还是认可“自嘲”这个词,当然我也同意,只不过我还在这首歌里读出了一种“自责”和“自弃”的意味。

日本大作家太宰治在《人间失格》里写“生而为人,我很抱歉”,你说他这个话是无病呻吟吗?不是啊,《人间失格》写完不久太宰治就自杀了,他写这本书不是为了扎读者心,是为了扎他自己的心。

太宰治这个人就是内归因型的,压倒他的最后一根稻草是他老师在文坛上攻击他,无异于是对他的背叛,但他把这个错归在了自己身上。

小说里压倒主人公叶藏的最后一根稻草,是他妻子被自己的好朋友性侵,他也把过错归在了自己身上,觉得都是因为自己是个废人。

我不知道毛不易看没看过《人间失格》,但我觉得他在性格上还是与太宰治有些相似:悲观,过分内省。

但他的心理承受力比太宰治强大,懂得苦中作乐,不过对他还是有些担心,总感觉他在悬崖边游走。

他要是能做个傻白甜多好。

前面说这期的主题是叫做“王侯”,之前只是想取“身居陋室,富比王侯”之意,但现在觉得就是“王侯将相宁有种乎”也未尝不可。

和社会顶层相比,我们大部分人实际上都是身居陋室的,无外乎是陋的程度略有不同,本质上并无太大差别。

但有些人就早早就油腻了,恶念总比善念多,这样的人是连马前卒都没资格做的。

但仍有很多人,尽管没钱没事业没爱情,但还是能有一股清爽的精气神儿,有极其睿智的头脑,高水平的艺术鉴赏力,游走在时间的缝隙中又不空虚,这样的人是可以做精神层面的王侯的。

至于“王侯将相宁有种乎”,是这孩子真挺刚的。

每篇文在最后我都会写一段反击恶评的话,这篇也不例外,我也把它们当做我的“签名”吧。

我看到个评论说《像我这样的人》这种歌词,初中生都能写出来,一点水平都没有。

看看这话说的,这首歌通篇没有一个生僻字,全在三千常用汉字之内,按这说法,初中生年级都说高了,不用拼音代替汉字的小学生就可以了。

那这样的话,我是不是可以说知乎人均小学生?在这里我就明明白白告诉这些人,毛不易的歌词极为难写,一需要生活的敏锐度,二需要强大的创造力,三需要严谨的框架与编排。

我听他的歌就总是有种“卧槽,我怎么想不到”的感觉,意料之外又在情理之中,这就是创造力。

就像咱们说梵高的《星空》画得好,肯定是说那种神秘与浩瀚让人迷醉。

但是总有杠精跳出来说:那画哪好?不就是画圈儿吗,初中生都能画!杠精们自己说是不是放*。

《像我这样的人》这首歌看似简单,但是一句词都不能唱错,“优秀”对“浮沉”、“聪明”对“伤痕”、“庸俗”对“深沉”、“懦弱”对“奋不顾身”,这几对词都是互为反义;中间副歌“迷茫、寻找、碌碌无为”是按照因果关系编排的,唱窜词的话整个逻辑就会乱,所以一句都不能错。

你还觉得这歌好写吗?下期我也不知道什么时候更,原来说好的更新时间我是打脸了。

如果是《消愁》,这首歌就要更两期,因为想写的很多。

如果是《芬芳一生》&《哎哟》,我就争取两首歌更一期。

《一程山路》也已经在计划之中。

有缘就下期见了!4.3《一程山路》 主题:忘言《一程山路》是我本人很喜欢的一首歌,它的表面足够美、清新,听了之后很舒服。

但以前没有单曲循环过,属于有好感又不惊艳一类。

《芬芳一生》是初见即惊鸿,一听便知作者功底深厚,那首歌的意象、想象、结构、情绪铺排真是好得没话说,是精心打磨之作。

但《一程山路》却不一样,它更像是作者的妙手偶得,歌里面尽是将说未说,希望你懂又不允许你窥探,而且在用词上有很多“毛边”,有不少句子质朴到有些简单,是乍看普通实际上暗藏玄机一类。

我们先说意象。

整首歌的主要的意象是青石板、秋雨、落花、旅人、四季、人家、天光、远山、山谷、薄雾、烟霞、枯叶、归鸟、流水、群山、白云,确实没有超出人们认知想象的词,但是我把它们单独列出来,是不是光这些词上就能感受到意境?《天净沙·秋思》《枫桥夜泊》和《村居》这种作品都是纯列意象,人们也能从中感受到作者想传达的思想,至少你能一眼就知道是冷是暖,《一程山路》也是如此。

《一程山路》的意象给我一种什么感觉呢?我这个用词可能不准确,但是想了好久也没找到更准确的词,就是“清冽”。

就像是很热的时候喝一口泉水,它本身是冷的,但是进到嘴里又让人舒爽,舒爽之后又有甘甜的回味,回味着回味着又有种似苦非苦的感受在舌尖。

也就是说我认为《一程山路》基调并不温暖,意象其实都很清冷,无论是秋雨落花,还是天光远山,还是薄雾烟霞,好像气温都不太高,并没有旅行时应该衬托喜悦的热闹,和“草长莺飞二月天,拂堤杨柳醉春烟”这种句子是两个方向,后者一看就有洋洋暖意。

但作者把他们放到句子里,你又不觉得冷,而是觉得秋高气爽。

听完感觉有万语千言想说,却又好像说不出什么。

再说一下这首歌的视角。

之前《南一道街》我就提到了毛不易的歌镜头感很强,可能这和他本人也喜欢摄影有关,《一程山路》的镜头也不是乱给的。

第一段是从下往上拍:先是青石板,然后聚焦在落花上,镜头一抬,看见赶路的旅人,再从人的视角往远处看,是晨光熹微时天光映亮了远山的轮廓。

下面一段又是从上往下拍,接着前面远山的轮廓,从薄雾吻着烟霞转到地上的枯叶,不要忘了枯叶后面还有情话,有情话就有人,镜头再往上给到这个人,再从人的视角看天上的飞鸟。

看看这画面多连贯,一气呵成,从视觉逻辑上说这就是非常严谨的作品。

所以真的不要以为毛不易的作品就是意象堆砌,这些意象该出现在哪里都精心编排过,一点都不会乱,而我说的绝对不是巧合,这就是他的用心。

写这些歌的时候毛不易是真查无此人的状态,胡乱写写也很正常,但他对待自己的作品真的很负责,其实也是这种严谨的态度支撑了他走到最后。

在节目里薛之谦老师说他这首歌好在用了一些比较新鲜的词,这个说法我只能同意一半,因为他后面举的例子,我觉得可能是没找到精髓。

《一程山路》确实在炼字上很厉害,但我不认为是薛老师说的那个“乍破”,而且这首歌的神来之笔也并非只有一两处。

第一个是“走四季”的“走”,本来应该是经历四季的意思,但他用“走”就更有画面,而且是动态的。

之前我看留言说这首歌像一副山水画,但这个说法虽形象但可能不太严谨,画是静态的,而《一程山路》整首歌一直在动甚至都没停过。

第二个是“如同昨夜天光乍破了远山的轮廓”的“轮廓”。

“乍破”这个词当然非常好,但也只是“天光乍破”这个词拆开产生了妙用,但“轮廓”真的更神,或者说“乍破轮廓”这个组合更神,因为它传达了一种迷蒙的状态,你看到了又好像没看到,那只是一个轮廓,结合下句“好像很久之前我们的忘了说”,这个“轮廓”就更好地传达除了“好像”的似是而非。

我的妈,这句歌词真的太灵了,很少见到在当下有人能把“缥缈”这个词用一个具象的句子写出来。

想想吧,一个爱吃肉和辣条的男孩子,在一个狭小逼仄的房间里,下了夜班累成狗,前途未卜,不怼天怼地怨社会,反而写这样仙气飘飘的歌词,他得是在内心种了多少蔷薇,灵魂才能这么香?第三个是“一叶曲折”的“一叶”。

“一叶”既可以说是量词,也可以说是名词。

曲折这个事情本身就不美好,但是用“一叶”来说,它好像就如同扁舟,就算“两岸猿声啼不住”,也能“轻舟已过万重山”。

而且叶子本身也是有曲有折的,若把“一叶”看做是名词也可,那“曲折”和“坎坷”就都不是我们抽象出来的人生曲折坎坷,它们就是真实在旅行途中遇到的有些曲折的叶子和山坎而已。

言在此而意在彼,就是双关的用法了。

而且“走不出,看不破”也是双关,整个这组歌词颇有禅学意味。

第四个是“山谷的薄雾吻着烟霞”的“吻”。

我想这句应该也是惊艳了很多人的金句,起码我听到这句时不由自主说了一句“哇塞,厉害啊”。

拟人句我们也见多了,但这句拟人用得如此自然而传神,确实妙极。

薄雾与烟霞其实本身就很难分清,你中有我我中有你,所以这个“薄雾”吻着“烟霞”就很……嗯……缠绵而暧昧,下一句接的是“枯叶之下藏多少情话”,就又哀伤又浪漫,也和上面的情绪有映照。

前脚吻着,后脚情话又不说,还要藏,是害羞内敛的小毛了。

唉,说个题外话,毛毛吻女孩子会是啥样啊,可能是得女孩子主动吻他吧,还要吻得很“缠绵”,而且要等到“月亮挂在树梢”的时候,他才能轻轻将那个女孩儿拥抱。

高个儿的小姑娘们你们还有机会,别放弃啊。

当然了,这首歌几乎每一句都是妙笔,但是篇幅有限,就挑几个我个人最喜欢的词说了。

“划破天空的归鸟啊,它不问,你不答”也很神,我总是想不明白这一句,不懂归鸟到底要问什么。

现在想来,可能是说自己藏起的情话只有归鸟知道,但它懂我,我们两两相望,也两两相忘。

“白云是否也听过你的诉说,笑着你,笑着我”是我在前面就提到过的“签名”,代入了一个在前文从来没出现过的“我”,不光是为了押韵,这就是毛不易的习惯,到了《在无风时》他都没改过,我前面评论过的5首歌都有类似的“签名”,千万不要说这只是个巧合。

《一程山路》和一般的歌不同,如果我们想去写一首有留白的歌,极大的可能是在结尾留白,中间该交代的全交代清楚,但《一程山路》却是每一句都留白,每一句都只说一半,几乎没有一句是完整的。

青石板的梦里有什么?旅人走四季是走了多久?我们忘了说的是什么?走不出看不破的是谁?情话为什么要藏在枯叶里?归鸟不问的问是什么内容?你不答的答是什么内容?多年执着的是什么?好了,那么作者在这首歌里说了什么?他什么都没说!结果这哥们儿在结尾却灵魂拷问白云,是否听过他的诉说。

白云:我只能尴尬一笑。

这首歌就神奇在明明毛不易什么都没说,我们听众却觉得他说了好多,而且自觉懂了。

我看评论里有的人说这首歌是说人生不顺,有的人说是爱情坎坷,反正感悟也是各种各样。

这些感悟其实在歌里都有,端看各位心里有什么,眼里就有什么。

按照毛不易的“官方”说法,这首歌是写他在医院实习时不顺利的心境,但诸位,在这首歌里看到的都是自己吧?以前的几篇评论我都特别想窥探毛不易的内心,但这首歌不行,他下了很明显的逐客令,你懂归你懂,但是不能以此窥视我,我把每句话都加了密,没密码谁也不能破译。

而且这次他把自己藏得很深,让人连窥视的欲望都没有。

怎么说呢,我觉得他对文字的掌控程度已经到了从心所欲的地步,想不想让你看,想让你看多少他都控制得明明白白。

他对你真诚,你同时也不能越雷池一步,距离感是多少皆由他定,你几乎没有一点主动权。

昨天微博说了,我觉得毛不易和日本俳句大师松尾芭蕉有关。

本来今天想写一下《一程山路》和俳句的关系,但是好像又写得很长,如果有时间的话下次可以专门说说。

我今天就主要是想给大家揭一个八卦。

都知道毛不易的“不易”是不改变,但是大家知道具体出处在哪吗? 我以前也觉得这个艺名就是他自己想的,但自从看了松尾芭蕉的书,我觉得好像未必是他自己想的吧。

因为我看书上说,在松尾芭蕉的俳句理论中,有“万代不易”和“一时变化”两个理念。

所谓“不易”,就是不问古今新旧,超越于流行变化,而牢牢立足于“诚”的姿态。

你看这个不就是毛不易的创作理念,他反复说自己的作品没有时代感,在什么时代都可以听,不就是在强调松尾芭蕉的“不易”吗?不易是不改变也许只是在说他做人的态度,但他对作品的态度实际上也是“不易”,即超越流行。

很多创作者在他这个年纪想的都是制造爆款紧跟潮流吧,但却他早早就开始追求超越流行了,甚至在他出道前就这么想,昨天我微博说的惊悚感就来源于此。

我猜测毛毛为自己取名很有可能是看了松尾芭蕉的书,在理念上认同他。

如果只是巧合,那真的要说这是冥冥中自有的定数了。

毛毛现在还总是在纠结于自己认真写的歌却不红是怎么回事,其实去追溯一下松尾芭蕉,他也说“不易”要结合“流行”,但一定不要丢弃的是“不易”,勿舍本逐末。

松尾临死的时候还在说“对俳谐这个米袋子,我还没解开带子口呢”,所以年轻的你还有什么好担心的呢?作为粉丝按理说是没什么资格劝慰偶像的,但我还是很想对处于这个迷茫期的毛不易说一句松尾芭蕉对他学生说的话:“松的事向松学习,竹的事向竹讨教。

”既然你和松尾有如此缘分,我想他的话你必然能懂。

好了,今天这篇的主题叫“忘言”,其实和我之前想的不一样,临时改掉了,之前的主题是叫“旧桃园”,也和一本书有关。

为什么叫“忘言”,自然是“此中有真意,欲辨已忘言”,现在看来,可能和《一程山路》再相配不过。

下期的更新又没准儿了,如果更了尽量微博预告。

4.13《东北民谣》 主题:成全昨天晚上听了这首《东北民谣》,心里有种感动很想哭,但是比起想哭,我更想从屋里破门而出,大喊一声“毛不易,你太好了!”。

其实这篇评论我之前已经着笔在写了,但是毛老师官方解释一出,把我写好的一半给直接怼没了。

再加上看到了好多关于这首歌的评论,所以我也就从一些我能想到的小点去补充一下,我随意写写,大家有兴趣就随意看看。

在没看毛老师官方解读之前,我认为想打开这个故事,有三把钥匙必须要找到。

一把钥匙是“红色”,一把钥匙是“时间线”,一把钥匙是“镜头”。

第一把打开的是情感铺垫,第二把打开的是情节脉络,第三把打开的是视野布局。

有了他的官方解读,第二把钥匙就已经很明显了,但是其他两把钥匙我觉得还是可以写一下,而且这里面有一些东北地域性的文化和风物我觉得也有必要说说,南方朋友可以更好地理解。

先说红色。

我听《东北民谣》,第一感受是什么呢?“红”!铺天盖地的红!就是单纯听完一遍,在脑海里留下最深刻的视觉后象就是红色。

第一处“三九的梅花红了满山的雪”,想一下梅花盛放得有多么烈,才能映红满山的雪!这个句子表面上非常很平静是吧?但是实际上平静的表面下用一个词“红了”,就可以看出来背后梅花开放得泼天热烈,所以这个画面不静,它是动态而热闹的。

第二处“江风吹过他通红的脸”。

其实这一处原来我是没打算写,但仔细想一下,这也是一种红。

小伙的脸通红为什么呢?第一是天冷,小伙儿的脸被冻得通红;第二是着急,赶夜路日夜兼程地走肯定是有着急的事情,脸因为着急而通红;第三是激动,为啥激动我们下面说。

这个“红”更加生动鲜活,江风如刀割面,戴着狗皮帽子的小伙子双颊通红,他的急切就跃然纸上,不是,歌上。

毛不易用这句歌词塑造了小伙儿的人物形象,就通过这个我觉得他不是个渣男,他对下面说的姑娘也是爱得深刻而热烈。

第三处“爆竹声里落尽一地红”。

带“红”这个字的虽然只有这句,但从“锣鼓声声正月正”开始到“又是一年好收成”这里,整个词全都很红。

一看就是过年了,敲锣打鼓的人要穿红衣敲红鼓,放大红的鞭炮,挂起大红的灯笼,企盼来年红火的日子,红不红?太红了!中国年必然是喜庆的红色,而“爆竹声里落尽一地红”把这种满天满地的红渲染到了极点。

爆竹皮落了一地的,雪地上全是红色。

多么热闹啊多么欢乐啊,又是极烈的红色。

毛不易将欢乐、团圆、喜庆渲染得淋漓尽致,越热闹才越像那场想象中的婚礼。

第四处“烈火烧不尽心上的人”。

这句没有“红”这个字,但必须要单独拿出来说,这句的红更烈。

烈火灼心,是烈火的红,还是心的红,这句里的“红”都在成倍叠加,催发的情感效用自然也在成倍叠加。

姑娘对心上人惦念,不是像烈火,而是就算烈火灼心也不能忘。

她患病以后应该是什么都不记得了,但她的心上人却是如此这般刻骨铭心。

原来,“刻骨铭心”一词也可以这样描写,佩服!我记得以前就看过有人评价毛不易写歌“既残忍又仁慈”,这句歌词就是他的残忍之处。

不能忘,最残忍!第五处“塞北残阳是她的红妆”。

这句写得太好了,第一次听就惊艳。

塞北残阳的红,必然是那句“苍山如海,残阳如血”,血色残阳的红不仅苍凉,还有别样的美,大气的美。

毛不易把这种大气苍凉的自然之美,送给了这个一无所有的姑娘,这份红妆够厚重也够心酸。

也有人把这句解读为是坟墓,但看官方解读的说法,结尾处姑娘应该还在人世。

有人说东北一般只有在墓地才种松柏,倒也不是这样,起码在我的家乡我们路边的行道树就是松柏,这个说法有些过于绝对了。

这是属于想象中婚礼的红妆与伴娘,为什么给她送嫁的不是真人,而是用天地之物送嫁,我想是因为姑娘是孤独终老,她也是一无所有的人。

而且这句词的动态感特别好,残阳松柏都是静物,但残阳做了红妆就是像一个人亲手将用残阳织成的嫁衣披在她身上,将残阳的红做胭脂点缀在她的脸上,松柏做了伴娘就仿佛笑语盈盈,牵着新娘一路与她的情郎成双。

这个画面始终在动,她越往前走你眼泪流得越汹涌!这是毛不易对姑娘的仁慈,但却是对听众的残忍(写到这儿简直哭崩了)。

所以,整首歌里溢满了红色,也溢满了热烈,但这首歌写了个什么故事呢?写了一个悲剧的故事,一个正儿八经的悲剧。

以红写白,以热写冷,以烈写哀。

这所有的红是为了渲染一场想象中的婚礼,一场一个暮年老人形单影只的婚礼。

这个红色也是情绪的积聚,越热烈我们就感到越悲伤,所以最后一段副歌一进,是不是就很想哭?我记得看小说《陆犯焉识》的时候有这样一个场景,冯婉喻老的时候也患了阿尔兹海默症,她的丈夫陆焉识从西北平反回来她已经完全不认识这个人了。

他们重逢后,陆焉识还是又高又帅的的老帅哥,为了让妻子想起他,他重新追求冯婉喻。

但婉喻对他的“追求”很生气,因为在她的心里,永远有个丈夫还没回来,眼前人再好也不是她的焉识。

她对他的丈夫永远忠心不渝,她开始渐渐遗忘所有的子女、家人,但在心里却永远爱着那个不会忘的只在记忆中的翩翩佳公子陆焉识。

毛不易讲的故事只是比这个更残酷。

下面我们来说打开这首歌第二把钥匙——时间线。

我原来认为这首歌的时间线索很有意思,是多线叙事,而每一条时间线几乎都可以有两个伸展的方向。

你可以选择一条时间线的延伸方向,然后再搭下一条线的某个方向,再拼接下一条线的一个方向,然后汇总到副歌的一个时间线方向上,最后解读出一个完整的故事。

就像美剧《黑镜》在去年有个圣诞特辑《潘达斯奈基》,这个剧的故事是交互式的,观众在电脑或者手机上每隔几分钟你就可以选择一次故事走向,这样每个人最后看到的成片都是不一样的,就算结局相同,其中的故事情节发展也不一样。

《东北民谣》这个故事如果毛不易没给官方解读就类似于此,我刚和几位朋友聊到了这首歌的故事,大家都给出了各自不同的版本,其原因我认为就是时间线编排的巧妙。

尽管现在官方说法已经有了,但还应该再梳理一下这首歌的时间线。

1.“三九的梅花红了满山的雪”。

注意这里有一个时间线索“三九天”,公历1月9号前后,它是一个农历时令的说法,是一年中最冷的时期,它快要到春节了但离春节还稍稍有一段距离。

2.“小伙赶着马车手里攥着长鞭”。

前面说过,小伙子是赶夜路,还很着急,那这个小伙儿着急去干什么?这就是第一条时间线,小伙究竟是出去还是回来?因为上文说了快过年了,所以我觉得小伙儿是着急回来见姑娘,在最冷的天赶着夜路走,可能就出了意外,而且很有可能小伙儿出的意外没人知道,两个人就此天人两隔。

就差一点点的团圆和相聚,我想是要比被辜负与被抛弃的等待更加虐心。

3.“清泠泠的江水滔滔流了多久……一眼望断了多少个秋”。

这里的姑娘望穿秋水不是某一年,它说的是一个很长的时间段。

这句的“江水”与上面一句的“江风”刚好有应照,江水像游子不回头,万一游子就在江水里呢?一江之隔,却是生离死别。

说到这句,我想到毛不易的歌几乎不允许哭。

比如这首里面,“姑娘含着眼泪孤单站在门口”也没让她哭出来,这么悲的歌毛不易也收着写,眼泪在他的歌里始终特别珍贵。

《消愁》“不怕心头有雨,眼底有霜”也是眼泪在眼睛里打转往心里流,《一荤一素》“忘了回头看她有没有哭”也是忍着不看不哭,《借》是最仁慈的“总有大雨也不能抹去的泪痕”但仍有“它写进眼里,他不敢承认”的收。

但恰恰是这种收着写,往往让听众收不住,歌里的人物越坚强,歌外的听众越哭崩。

4.“霜花满窗就在此良辰,我俩就定了终身”。

这里是回忆线了,像是姑娘的自言自语。

我本人特别喜欢这一句词,因为这句存在于一个神志已经不清楚的老人脑海中,她已经已忘了很多很多事情很多很多人,但这个霜花满窗的夜始终在她的心里。

可能南方的朋友不太理解“霜花”是什么,这是东北的一种自然现象,天很冷的时候,窗上会结这种霜,一大片一大片,光一照会流光溢彩。

具体如下图,侵删。

这个不是假的,真是这样的窗花。

一对年轻的恋人,就在这样一个宛如水晶般的夜晚私定终身,多么的浪漫缠绵。

姑娘为什么对恋人念念不忘呢?因为过往美好得犹如梦境,所以不愿意忘,所以难忘。

越美,越心碎。

(图片来自百度,侵删)5.“锣鼓声声正月正,爆竹声里落尽一地红。

家家户户都点上花灯,又是一年好收成”。

这两句歌词在歌中重复了两次,词没有变化,但是毛不易在演唱的时候是有情绪变化的。

所以我认为这两次出现的意义有所不同,第一次是单纯交代过年的气氛,这是当年小伙的那条时间线,如果没有意外,姑娘和小伙儿也将在这样欢乐的氛围里步入婚姻的殿堂吧。

而第二次出现已经是把整首歌推向高潮了,这里的爆竹声声是现在姑娘的时间线,是她幻想婚礼的时刻,毛老师在演唱时的情绪是更激烈的,是姑娘的“喜悦”,是他送给这个姑娘盛大的礼物,也是我们听众目送姑娘在山林间奔向情郎的情感爆破点。

上面是我梳理出来的大概时间线,其实这首歌也算是多线叙事的。

而且毛不易喜欢在时间线上动手脚这也不是第一次了,《一程山路》、《借》、《等》、《青春》填词、《在无风时》,如果仔细去看歌词,都会发现他在时间逻辑上的奇特,都不是一条时间线到底,基本上都会做多线叙事,这也是他的创作风格。

至于这个故事的解读,要是没有官方说法,那基本上就是一千个听众有一千个《东北民谣》了,有的人听出是个彻底的悲剧,有的人听出过程悲凉但结局是好的;有的人听出爱情的感动,有的人听出底层人的不易……但我想就算是毛不易本人不解释,他的目的也不仅仅是想让你哭,而是让你知道作为社会最基层的个体,你的情路坎坷,你的求而不得,都有人懂!他没有站在高高在上的上帝视角来可怜你,而是他站在和你一样的位置,同你一起流泪。

我们不是为悲流泪,我们是为真情流泪。

流泪不是目的,眼泪过后的释然才是目的。

下面来说第三把钥匙——镜头如果毛不易不做歌手他可能会成为一名好导演,他几乎没有一首歌是没镜头感的,包括《像我这样的人》。

毛老师本人说是为一部想象中的电影写的歌,后来他真为电影写歌了,《无问》的成色如何大家也是知道的,真是早早就做好了准备呀毛老师!整首歌还是主要采用由远及近的镜头,但是这个不关键,关键是他的镜头都是动静交替,冷热搭配的。

第一段,先是梅花开得热闹,但白雪寂静;然后是枯枝残叶间浮现一弯淡月,这也是静态的;再来是小伙儿拿着长鞭赶马车,这个是动态的;然后江风吹过是动态的,小伙的脸通红又是静态特写。

这一段用红(梅花、脸)白(雪、月)两色交替呈现,也定了这首歌的主色调。

下一段过年敲锣打鼓扭秧歌是动态的镜头,而且很热闹。

但是下一个镜头却是爆竹落尽后留下的一地苍凉,它是先动后静的,这也是一红一白,和前一句是一热一冷。

后来家家户户点花灯,共话来年丰收日,又是热闹的景象。

而且你们觉不觉得这句有点“何当共剪西窗烛,却话巴山夜雨时”的意思?再下面是江水东流,像游子不回头,这里面的镜头就有姑娘回忆小伙走时的画面。

姑娘站在门口远望,这个镜头太厉害了,她不是远望一会儿,她是望了多少个秋,那个镜头一拉,下一个镜头就是白发苍苍的迟暮老人,这个镜头真的好棒!“大雪封门再送财神,烈火烧不尽心上的人”又是红白交替的色调,大雪和烈火。

送财神这个习俗我家已经基本上没有了,但北方地区应该有些地方会点火盆吧。

火盆里的火内化到姑娘的心里,灼烧着内心,若说相思蚀骨那便是如此。

下一个镜头就是姑娘回忆霜花良辰夜,恋人秉烛时的甜蜜。

烈火灼心的痛,却让我们从她隐约的泪光中将曾经触不可及的幸福一一看清。

而且前面是烈火,后面是霜花,又是一热一冷的意象。

塞北残阳是她的红妆,一山松柏做伴娘我上面也分析过了,这个拟人可真是神来之笔。

等她的情郎啊衣锦还乡,在姑娘的幻境中她是终于等来了年轻时的恋人,顺着山路蹒跚而过,这场梦中的婚礼是要终与他的情郎成双了。

这首歌毛不易明明写的是一个老人回忆往昔,但通篇都是姑娘。

时光使美人白头,但爱人不会,她和他在这个年轻人写的故事里永远年轻,永远鲜活。

在他的歌里,不被祝福的感情终将以某种形式圆满,一道彩虹两个人也好,今生我只与你成双也好,都是一定意义上的成全。

毛不易很会写以小见大的歌,这一首便是小人物的盛大。

他的歌,天地万物皆可借,借来去成全世间最普通的个体,我们该为这种胸襟鼓掌。

如果这一期有个主题的话,我就会选择“成全”这个词。

世事皆难完满,那就用一首歌弥补遗憾,就在东北的冰天雪地与锣鼓声声里为这一生爱恋落下最圆满句点。

再次感谢毛不易为我们抚平那些宿命的“凹陷伤痕”!下期想写《借》。

这首《东北民谣》有很多人觉得是《等》的延伸,但我其实觉得它和《借》更像,因为如果大家有兴趣去对比一下两首歌有多少意象上的相同和相似之处,就会觉得我说得未必不实,尤其是demo版的《借》,我觉得有更多相似,这两首歌就像是同一个母题在平行时空各开的两枝花。

如果有缘,我们下一篇评论见啦!4.29《水乡》 主题:旧桃园因为《水乡》这首歌已经有很多人分析了歌词中的意象在古诗词中的出处,我就尽量避开这些来写(哦,当然,主要的原因是我的诗词功底真的非常不行,写也写不出来啥)。

我下面写一下我个人认为这首歌比较好的地方,再对一些相关问题做些浅层次的讨论。

也没什么正经干货,想到哪写到哪,一篇流水账词评。

一共写了四个部分,后两个部分是衍生出来的两个思考,嫌太长就跳过,没有影响。

但第四个部分我建议大家看一下,因为你看过即得到,是美的享受。

一、《水乡》词评这首歌我觉得它妙在写了一个很短时间内的景与情。

和《一程山路》跨度达多年的描摹不同,这首《水乡》只写了一个一两小时之内发生的事,就是黄昏那个时间段。

说到黄昏,就必须得说毛不易是个有“黄昏情结”的人,在他的歌里,黄昏出现的频率极高。

“借一抹临别黄昏悠悠斜阳,为这漫漫余生添一道光”——《借》“雪地黄昏,缓缓两人,年轻的恋人已满是皱纹”——《芬芳一生》“是那日落时候轻轻发出的叹息啊,昨天已经走远了,明天该去哪啊”——《盛夏》“日落前挥挥手,说他没有等太久”——《南一道街》(比赛版)“徘徊夕阳下,等不到回答”——《春边》“日落之前斜阳融在小河里,逛了黄昏市场收获很满意”——《平凡的一天》“塞北残阳是她的红妆,一山松柏做伴娘”——《东北民谣》“是那藏着恋恋耳语的黄昏啊”——《小王》“余晖洒下一缕缕碎波潺潺,晚风里灯影柔曼”——《水乡》其实我们看看这些写了黄昏的歌,除了《芬芳一生》和《平凡的一天》是不是都多多少少和离情有关?黄昏也确实是意味着分别,小时候小伙伴们一起玩儿,到了黄昏就得各自回家吃饭了,极度珍视友谊的毛不易可能从小就对夕阳西下产生了离愁别绪,而后在慢慢成长的过程中将其内化为一种潜意识。

而看《水乡》这首歌,就是在写一次别离,只是这个别离它没有发生在天寒地冻的东北,而是在吴侬软语的江南,所以它非常“柔软”,而不是《借》和《东北民谣》那样冷硬。

《水乡》中写的这个时间段很微妙。

我们单看前四句,就会发现这个时候既有余晖又有灯影,属于华灯初上却天光未尽的时刻,这个时刻非常短暂,转瞬即逝,可能就几十分钟。

而且我们去看这四句词,它们是一个镜头,甚至都不是一组镜头,就一个:水面上荡漾着一天中最后的天光,慢慢灯影伴着晚风也浮现在水面上,然后晚风吹开湖面才发现,原来有个身姿曼妙的女子撑着青底白花的油纸伞站在岸边。

这个镜头就对着水面,没转场没剪辑,由景到人就这样徐徐展开了,就是一分钟之内的事情。

随后两句“采一片莲叶清香飘在两岸,长亭和垂柳作伴”,这句写了“一对”的事物,两岸和作伴都是成对出现的,这个两岸后面有“对岸”和它映照,这处是伏笔。

长亭垂柳也有人分析过了,都是代表别离的意象。

这里面写得非常有意思的是“采一片莲叶清香飘在两岸”,莲叶的清香都能飘在两岸了,那莲花是有多香?是夸张也可,是衬托也可,但确实是4D效果开始了。

而“莲”的谐音是“怜”甚至是“恋”,这作者的心绪就一下漫散开了。

再后面两句,这个时间又往前推进了。

“暗下来薄雾不散不见远山,一方天地风轻水软”这是天色越来越晚,这天刚好有雾。

这个雾和远山在毛不易的《一程山路》里也出现过,“山谷的薄雾吻着烟霞”“如同昨夜天光乍破了远山的轮廓”,这些意象除了美以外,它还传达的是一种迷茫的感受或者说心绪凄迷(感受一下“而今才道当时错,心绪凄迷”)。

“一方天地风轻水软”这句也得连着上面的说,看不见的那都是远处,可作者眼前的一方天地可是风轻水软,正值好光景呀。

“水软”用的很传神啊,我以前看过一本小说,书名叫做《坚硬如水》,写的是诡谲癫狂的故事,而毛不易的“水软”则是写一个柔情浪漫的故事,同样是水,一软一硬,两个截然相反的故事,却让我感叹有才华的人在才华这件事上终是殊途同归的。

按节奏来说应该下面五句是一组,但我觉得这么分稍微有点割裂这个词的结构,我就把下面四句划成一组。

“水绿天蓝蓝,白鹭一行路辗转,飞过芦苇滩,停在相思畔”,这四句又是一个长镜头。

从水上开始到天上,又从天上转到地上,水陆空全有了。

我看昨天有人发了“相思畔”的出处,是李治的“海水尚有涯,相思渺无畔”,那要是这样来说,这个“停在相思畔”就是个虚构的地方。

白鹭飞着飞着,飞过了芦苇滩后就不见了,那它们去了哪里?它们全落在了我心里的相思畔上。

(此处@微博上的“糖醋明示”这位朋友,感谢您的整理)然后下面三句是一组,“听船歌声声慢,长忆相见欢,多少柔情落江南”。

我看知乎上有人问为啥这首歌里有一堆词牌名,等一下,为啥我只找到两个?不是就《声声慢》和《相见欢》吗?是还有别的词牌名吗?这两个词牌的用法挺好理解的,就是双关,这是毛老师写歌的常规手法,没啥好惊奇的,“一叶曲折过后又一道坎坷”就是这样的。

《声声慢》这个词牌名又写作“声声曼”,最开始它就是用来写送别的。

之所以说“慢”,它是和“急”相对应的,就是说这曲子是个慢曲。

所以“听船歌声声慢”一层含义是说船歌曼妙婉转,当你把它当做是词牌名,这层含义是说船歌唱的是离情。

《相见欢》这个词牌名更有意思,它最开始是写欢愉的词用的,后来因为是比较婉转的曲子,就越来越多用于写愁。

“长忆相见欢”字面含义是说回忆我们曾经在一起欢愉的时光,当你把它当做一个词牌名,这层含义就是说这种欢愉也因为离情而有了愁绪。

而且《相见欢》也叫“乌夜啼”啊,这样看是不是更愁苦了?这个双关真不是粉丝滤镜非得往上硬套,而是毛老师作为一个诗人,用用这种写作手法实在是太正常了,他的歌词都是当诗写的,成了歌只是因为他恰好会写一些旋律又恰好会唱而已。

“一曲唱不完,此去几时还,明月照两端”。

这三句写的可真是好,又用双关。

“一曲唱不完”既是说船歌没唱完,你就要走了,也是说我写的这首歌没唱完,你就要走了。

有一个词叫“曲终人散”,歌得唱完,人才能走、才能散,那要是这首歌永远唱不完呢?我们是不是就不会散?时光是不是就永远停留在这一刻?看看《水乡》的最后一句,毛不易做的这个处理多么巧妙,我第一次听完还觉得奇怪,第二次听就是击节赞叹了!为啥没有“明月照两端”这句?因为就是不想唱完。

“落红时四野尽然你在对岸,留不住彩云易散,雾尽时月影微寒独上远山,两处别离良宵短”,这四句就把前面的伏笔用上了。

这个“落红时”究竟是落花还是晚霞?我个人还是倾向于落花,不然前面又是“暗下来”又是“明月”的,到这个时刻还只是夕阳西下,时间感觉有点对不上。

但前面又说有荷叶,那不是夏就是秋,落什么花会是红的,难道是枫叶?但不管是什么吧,到这个地方就已经明确说了两个人已经分别了,而分别以后的景色描写可就和前面的情感基调不一样了。

前面是柔的、朦胧的,作者情绪是哀而不悲的。

而到了这个地方,作者用的可都是有些“冷”的词,“落红”“易散”“微寒”“独上”“别离”“良宵短”,作者的整个情感色彩也随着时间推进而推进,如果前面还是“凄迷”,那现在的情绪就推进到“凄清”了。

黄昏已尽,两处别离,独留一人空挂念。

看看那些一对对的长亭垂柳,白鹭青天,这时候都是形单影只。

所以这句不只是时间层次,紧扣上面的词,而且还是情感层次的递进。

还是要感叹一下最后两句“一曲唱不完,此去几时还”,这还真是一曲也没唱完,而且这曲永远也唱不完了!毛不易表面看起来柔柔软软的,实际上啊真是固执又任性。

《水乡》这首歌句句写景,但实际上句句有人。

如果说《一程山路》是藏心事,那《水乡》就是藏人,藏有情人。

《水乡》这个故事未必是真实发生的一个故事,毕竟作者“比较能想象”,但这份离情我相信是真的,毛不易把这种感情保存在心里,从而去写各种各样的歌。

我觉得这该是一个好的创作者该有的素质,不是说我天天难受天天哭就能写出好歌,那不是艺术家是抑郁症。

好的创作者需要善于储存感情和感悟,而它们成为作品一定是需要作者用功底和创造力进行加工。

世界上比2016年的王维家过得惨的有的是,他们都成了毛不易吗?毛不易只有一个,成就他的不仅是凄风苦雨,更是他对生活的敏感度,他的天赋,他的积累,他的创造。

所以我对现在的毛不易蛮有信心,凄风苦雨没有了,但只要敏感度、功底、才华这些东西还在,他就可以创造出更多更好的作品。

如果此时的毛老师因为《水乡》这首歌不被大众评审认可,觉得这首歌不够红而发愁,我想冒昧送毛老师一句朱光潜先生的话:“于‘此时,此身,此地’,像草木鱼虫一样,顺着自然所给的本性生活。

……真正的美极为柔弱,却不可征服。

”毛老师放心吧,你创作的《水乡》是真正的美,它不会被除美本身的其他外力征服!最后这首歌的主题叫“旧桃园”,我本来是把这个主题给《一程山路》的,但现在觉得《水乡》无论从内容还是处境来看都更适合这个主题。

它来自于p大《有匪》这本小说中非常有名的一句话:“终有一天,你会跨过静谧无声的洗墨江,离开群山环抱的旧桃源,来到无边阴霾的夜空之下。

你会目睹无数不可攀爬之山相继倾覆,不可逾越之海干涸成田……”“愿你在冷铁卷刃前,得以窥见天光”。

这《水乡》曾是装载这王维家离愁别绪的旧桃园,而今他已是窥见更多山川的毛不易,曾经的水乡他已无法逃遁回去,唯有面对那些冷漠、嘲讽、失望的阴霾夜空,刀尖永远向前,才能窥见天光。

也请毛不易先生不要担心,我们说了不离开,就会永远为你举着火把,直到你走出这漫漫长夜,翻过山巅,越过沧海。

二、押韵我看很多人提到了押韵这个事情,就在这里也说说我的看法。

歌词都能押上韵这个没有什么厉害的,甚至现在就有歌词编辑器可以帮你押。

想要押韵,往往要放弃另外一种东西,那就是句子结构。

我自己也尝试写过歌词,自认为写得还能看,但是始终无法做到的就是语法和押韵的兼顾。

我们听毛不易的歌,就觉得很舒服,这个歌词就是读出来你也觉得没毛病,一样很舒服很享受。

本人业余是兼职编辑,所以会有职业病,就是看到文字首先想它有没有语法错误,有没有逻辑上的bug。

我观察过毛老师所有的作品,他从来没有因为要押韵而放弃句子的通顺,这一点及其难得。

至于句子不通顺的,这个不能举例,不然该说我踩人了,大家随机点开一首歌,稍微回味一下歌词,基本上都能找到不通顺的句子,莫名其妙的倒装是重灾区了。

但毛不易的歌极少有这种问题,目前只有“门前开满了花花草草”这个句子我颇有微词,其他的问题都基本上没找到。

再说说韵脚。

前面也说了,押韵不难,看你想押什么韵脚。

这首《水乡》整首歌没换韵,这个非常厉害。

但“an”这个韵脚对毛老师来说都是正常操作,粉丝们不要过于激动,小场面,小场面。

毛不易最厉害的韵是押“ou”,这个韵脚的字少,押这个很难,要是整首歌都押这个韵就非常神了。

那他有没有全押这个韵脚的歌呢?有的,《给你给我》。

哎呀我天,这首歌的词可以说真的是神作了。

还有一首“an”韵换“ou”韵的《项羽虞姬》,我也同样认为是极其优秀的词作。

毛不易的歌不会局限在一个韵脚里,《像我这样的人》押“en”,《消愁》主要押“ang”,《想你想你》主要押“i",《一荤一素》主要押“u”和“ing”,《盛夏》《小王》押“a”,其他还有很多歌是中间有几次换韵的,基本上什么韵脚都押过了。

这种能力应该一是语感好,二是对各种词的读音平时就有注意,毕竟是生吃字典的男人。

为什么歌曲押韵会觉得厉害呢?下面就是我自己的说法哈,这个没求证过,大家要觉得有道理就听听看,有学过音韵学的朋友欢迎在评论区留言哈!不论中文歌还是外文歌,都会追求韵脚,而且越是韵压的好的歌越是朗朗上口,如果我们放弃押韵,这个歌本身的传唱度就可能会大打折扣。

回忆一下,以前背诗的时候是押韵的好背,还是不押韵的好背?背《梦游天姥吟留别》要秃头了吧?是不是因为生僻字多还一句一换韵?《雁门太守行》就8句,是不是也不好背?上了大学的姐妹们有多少能在不看原诗的情况下复述一遍这两首诗?这就是我们在日常中不太常引用这两首诗很重要的一个原因,毕竟你都记不住,就算说出“黑云压城城欲摧,甲光向日金鳞开”,大概率是记不住哪首诗谁写的。

但是《行路难》我提一句“金樽清酒斗十千”是不是就很容易接下去?整首诗都比较好顺下来。

那歌曲的押韵我觉得也类似,不押韵的歌你甚至都不想听,更别说想去唱,还传唱,就很困难。

咱们现在听到的大爆的流行歌,抖音上的,别管好不好听,有没有内涵,它们清一色都会押韵,不押韵还能有非常大传播度的歌很少。

那毛不易的歌“出圈”、传唱度高,我个人认为要在一定程度上归功于他韵脚的工整。

而很多小众的歌我觉得也别喊冤,没办法兼顾内容、句子结构与韵脚,是不是还是才华没到位?然后再自诩高级,这个就稍微有点……对,就是那个意思。

三、曲大于词吗?经常能在论坛里面看到一首歌是词重要还是曲重要,感觉上是词写得好这个事情在音乐圈里挺不吃香的,在鄙视链下游,词写得好的往往被抨击为“那你怎么不去写诗,写什么歌”?这种说法我听了常常会觉得好笑,人家去写诗了就能改变乐坛不景气的现状?华语乐坛不景气这个事情应该是个比较复杂的现象,我不是学相关专业的,就只能从不专业的角度提一些浅见。

其实娱乐方式的多元化使得整个娱乐市场扁平化。

和音乐竞争的是影视剧、短视频、网络文学、游戏等,谁能吸引更多关注,谁就是主流,没被关注的就会被边缘化。

但不论是音乐、影视剧还是短视频、网文,他们的上位概念都是文化创作,都是内容输出,那它们的核心就是内容本身。

在没粉毛不易之前我几乎不听歌,但是很喜欢看电影,也喜欢看一些闲书,文化消费的大头就是电影票和电子书。

我为什么喜欢电影和书?其本质在于它们的内容吸引我,有的是喜欢情节,有的是喜欢文笔,有的是喜欢精神内核,如果刚好有哪个作品以上三点都满足我的需求了,我会非常庆幸,这是赚到了。

如果这个作品满足了一个或者两个需求,那他同样也是好作品,我也会在其中获得精神上的愉悦,我同样也是赚到了。

说这些的一个目的是想要引出下面的话:如果能跳出音乐圈本身,放眼更大的文化娱乐市场,就会发现讨论词和曲哪个更重要这个话题本身没有任何意义。

听一首歌本质上就是一种文化消费。

有的歌词好,我听它付费下载它就是为了词;有的歌曲好,我听它付费下载它就是为了曲。

在我为数不多的听歌历程中,这两种选择都有过,从来不会觉得我喜欢一首歌是因为词这件事多么有损我的音乐品味,也不会觉得喜欢旋律我就更高级,因为我的喜欢只有一个判断标准就是我有没有从中获得享受,而享受和高级、品味之间没有关系,这个标准也和我判断电影、电视剧、网文、严肃文学等等没有任何区别。

去年我单曲循环最多的一首歌是《do you hear the people sing》《star sky》以及一首日文歌,这些歌都是旋律向的,我觉得自己单从旋律就获得了享受,所以我喜欢听它们,不是说它们是英文歌、日文歌而觉得高级就喜欢。

今年到目前为止我最常听的一首歌是《项羽虞姬》,这首歌是歌词以及演唱者的声线和歌曲处理让我非常享受,我不会因为这是首游戏宣传曲就嫌弃它。

在我们享受一个文化创作的时候,“高级”是最没用的东西,因为我们不会从高级中获得直接的快感,而没给自己带来直接快感的作品,我们是不会为其消费的。

不消费就没有关注,没有关注这个作品就会被边缘。

那好,一首歌两首歌可以,要是20%的歌你都难以获得享受,是不是你就会对音乐圈失去一些的兴趣?如果这个比例上升到40%、60%、80%呢?你还会关注这个圈子吗?一个人不会关注这个圈子没什么影响,要是大部分的人都不关注了呢,这个圈是不是就要凉了?我不听歌了,就去看电影、读网文、打游戏呗,娱乐方式这么多,非一棵树上吊死吗?所以不要单纯以自己的主观视角来判断一首歌是词重要还是曲重要,有能力做出好旋律的就去做旋律,有能力写出好词的就好好写词,有能力编曲的就好好编曲,哪个都能做到顶尖的最好,做不到都顶尖把其中一个做好也行,有多大本事做多大事。

听众能get啥就get啥,只有这个音乐圈好曲很多,好词很多,词曲俱佳的作品有很多的时候,这个圈才能有流量,才能不被边缘化。

整天叫嚷着把写词好的人“开除乐籍”有什么用?就为了把音乐圈一半的听众都赶跑,然后看着这个圈子坍缩成小众非主流,自诩高级的人再自嗨,再到处喷国民音乐素养堪忧?其实被赶跑的人还要冷眼看你们再在心里哂笑这些人文化素养堪忧呢!真的,整天十分有优越感的这些人需要注意了,这个音乐圈不是被那些老老实实写词、兢兢业业唱歌的人搞坏的,而是被你们这些自身毫无产出或只有低质量产出又没自知之明的“高级”者搞坏的。

四、给《水乡》美上加美《水乡》和古诗词的关系我就不复述了,但是很想写写这首歌和《桨声灯影里的秦淮河》之间的交集。

不知道毛老师看没看过这篇朱自清先生的散文(大概率是看过的),我听到《水乡》这首歌的第一反应就是这篇散文,它们之间有一些画面的交叠。

同样是写江南,朱自清先生写于民国,毛不易写于二十一世纪,二位对美的描摹却是异曲同工。

这像是穿越时空的对话,而《水乡》与《桨声灯影里的秦淮河》是的交叠则是东方美学的二次方,如果这两个作品对照着看,真的会有美上加美的体验。

当然,我夹了个私货是简媜老师的《四月裂帛》,也是美极了的散文。

灯影“余晖洒下一缕缕碎波潺潺,晚风里灯影柔曼”——毛不易夜幕垂垂地下来时,大小船上都点起灯火。

从两重玻璃里映出那辐射着的黄黄的散光,反晕出一片朦胧的烟霭;透过这烟霭,在黯黯的水波里,又逗起缕缕的明漪。

在这薄霭和微漪里,听着那悠然的间歇的桨声,谁能不被引入他的美梦去呢?——朱自清柳“长亭和垂柳作伴”——毛不易岸上原有三株两株的垂杨树,淡淡的影子,在水里摇曳着。

它们那柔细的枝条浴着月光,就像一支支美人的臂膊,交互的缠着,挽着;又像是月儿披着的发。

——朱自清水绿天蓝“水绿天蓝蓝”——毛不易一眼望去,疏疏的林,淡淡的月,衬着蔚蓝的天,颇像荒江野渡光景。

南京的日光,大概没有杭州猛烈;西湖的夏夜老是热蓬蓬的,水像沸着一般,秦淮河的水却尽是这样冷冷地绿着。

任你人影的憧憧,歌声的扰扰,总像隔着一层薄薄的绿纱面幂似的;它尽是这样静静的,冷冷的绿着。

——朱自清白鹭“白鹭一行路辗转”——毛不易秋阳绵绵密密地散装,轮转空空,偶尔绞尽砖岸的莽草。

我感觉到你的瘦骨宛若长河落日,我的浮思如大漠孤烟。

当我们面湖静坐,即将忘却此生安在,突然,遥远的湖岸跃出一行白鹭,抟扶摇直上掠湖而去,不复可寻。

湖水仍在,如沉船后,静静的海面,没有什么风,天边有云朵堆聚着。

你在纸上问我:“几只?”我答:“十二只。

”你平安地颔首。

也许,不再有什么诘屈聱牙的经卷难得了你我。

当你恒常以诗的悲哀征服生命的悲哀,我试图以小说的悬崖瓦解宿命的悬崖;当我无法安慰你,或你不再关怀我,请千万记住,在我们菲薄的流年,曾有十二只白鹭鸶飞过秋天的湖泊。

——简媜船歌“听船歌声声慢”——毛不易我们明知那些歌声,只是些因袭的言词,从生涩的歌喉里机械的发出来的;但它们经了夏夜的微风的吹漾和水波的摇拂,袅娜着到我们耳边的时候,已经不单是她们的歌声,而混着微风和河水的密语了。

因为想像与渴慕的做美,总觉更有滋味;而竞发的喧嚣,抑扬的不齐,远近的杂沓,和乐器的嘈嘈切切,合成另一意味的谐音,也使我们无所适从,如随着大风而走。

——朱自清明月“明月照两端”——毛不易在浑沌的灯光里,渗入一派清辉,却真是奇迹!那晚月儿已瘦削了两三分,她晚妆才罢,盈盈的上了柳梢头。

天是蓝得可爱,仿佛一汪水似的;月儿便更出落得精神了。

——朱自清染“落红时四野尽染你在对岸”——毛不易近郊山头染了雪迹,山腰的杜鹃与瘦樱仍然一派天真地等春。

——简媜啊,最后说个事,《小王》这首歌我不会写评论的,因为我对它有主观上的偏爱,我觉得这首歌实在太好听了。

另一首有主观偏爱的《深夜一角》也不会写评论的,这两首歌就完全是属于自己非常私人化的感受,写了也不客观,而且涉及自己的一些往事就不暴露了。

不写《小王》不是因为它不好,而恰恰是因为它太好。

文章页顶部广告位
文章页顶部广告位
文章页顶部广告位

报歉!评论已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