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年突然看到有人说这歌词是“星座”,稍微一搜网上视频,全是星座。
最早是2000年春晚上的唱词。
为了避免马后炮效应,在没找充分证据之前我是这样想的:我不可能记错。
某年悄悄更改了新歌词。
说星座的是年龄较小的一代人。
那么向包括我自己在内的人提几个问题。
听这首歌曲的年头,最早、最晚可能是哪年,能有多肯定?我最早可能在小学以后,最晚08年不看电视前。
记忆中的印象如何?没有特别印象,就是典型红歌。
首句点出民族,之后做比喻。
正常到忽略。
听这首歌曲的来源可能是哪里,能有多肯定?还真没印象,不是电视那种群舞节目带出来的,就是小学中学活动有的。
不像有的推广曲那样特别关注过。
第一次知道星座版是什么情况,有何反应?就是19年偶然看到新闻,18年上过热搜,我没赶上。
如果我小学、中学接触过星座,肯定会怀疑并思考一下。
说不定那时就会有小范围的讨论。
第一句点出民族,之后比喻,很顺。
九十年代星座这个词还很边缘,很西方。
歌词的记忆程度有多大把握?量词没把握。
汇成一句话是有的。
但是星座这么突兀的词语放在首句,不应该的。
此时的结论是:有旧民族版、新星座两个版本。
新版的推出没有明示,也没有权威出来解释,还把旧版的视频清理了。
比如八年抗战改为十四年,更改很明确。
这个歌曲又不像考试重点那样牵动学生们的心,教材里该就改了。
熟悉旧版的人不会主动去翻这类信息,新学生就只记得星座版了。
在补充了证据后,我又得出了新观点。
图片来自其他知乎答案。
视频资料有开心麻花舞台剧里的哈里路亚。
侧面证明民族版本在一定人群内是不违和的。
91年最初的版本确实是星座版。
但在九十年代中期确实有大量的民族版流传,包括教材、杂志、作词者自己。
民族版流传的年代正是我所经历的年代。
至少说明那时的社会中坚层是认可民族版的,并把这传到青少年时期的我们。
它经历了 1原作星座版-2传播民族版-3恢复星座版 三个阶段。
好比司母戊大方鼎,是明确写在我们初中课本的。
1 古人原本是“后”的意思,2 出土后首次正式命名为“司”,经历了几代人的记忆,3 又恢复的本意。
区别在于,后者有明确的更改声明,而这个歌曲不知是因为太无足轻重、还是版权意识提高等原因,悄悄改了,也没得到权威人士的解释。
多版本,不严谨版本的存在是可能的。
在传唱中,出现了多种不同的量词版本。
是否都有原作者授权呢。
91年那时候西方星座在国内应该还很小众,甚至是小孩子的娱乐,连青年都不懂。
而中国传统的星斗至今也不流行。
作者在一个民族主题的歌曲中用星座这个词,作为博识者是可能的。
如果原词是五十六颗星辰,五十六枝花,就是另一种理解了。
新旧版本的五十六肯定是指代民族,意思没变。
是选择直接首句指代,还是全文赞雪不露雪,都有可能。
但是不知哪个人在此歌出现不久又没传唱开的时候,改成了民族版,发现非常通顺、容易理解。
可能是作者自己故意、某些领导、传唱中群众天然的感觉等。
连作者自己都或情愿或不情愿地认可,包括教材等。
虽然技法比赞雪不露雪俗,但通俗很多。
但原版的支持始终没有消灭,又不是瞩目的焦点,变动没人关注。
反思:依旧不相信出现八成以上人都记错了的情况。
魔术看似神奇,只要把所有关节都告知于众,没什么不明白的。
也许就是很简单的事,偏要搞成侦探剧。
新旧版本不共存的现象很诡异。
按说一个传唱那么久的版本应该共存的,很难找到痕迹是奇怪的。
有的人强势证明是超八成群体记忆错了,否认民族版本的广泛存在,不知是何心态。
- 夏天的风 姑娘 老男孩 理想三旬 月半小夜曲 生日快乐 其实 那些年 光阴的故事 少年 后来遇见他 那女孩对我说 世界这么大还是遇见你 火红的萨日朗 想见你想见你想见你 冬眠 关键词 芒种 往后余生 关山酒 年轮说 小镇姑娘 烟雨行舟 记念 你笑起来真好看 来自天堂的魔鬼 学猫叫 你的酒馆对我打了烊 不仅仅是喜欢 浪人琵琶 卡路里 带你去旅行 红昭愿 纸短情长 最美的期待 体面 小跳蛙 悬溺 侧脸 山楂树之恋 我的名字 失眠飞行 有可能的夜晚 追光者 请先说你好 流浪 东西 星球坠落 我的将军啊 烟火里的尘埃 答案 心如止水 我们不一样 嘴巴嘟嘟 晴天 成都 告白气球 南山南 女儿情 天空之城
报歉!评论已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