吉他价格品牌,吉他教学教程,吉他曲谱视频
关注520吉他网
文章页顶部广告位
当前位置:首页 > 头条 > 中国的文明有没有中断?为什么这么说?
时间:2019-12-11     来源:网络资源     标签:

去杭州,当然要去逛西湖,去年去西湖逛,看到一个看起来蛮老的建筑,写着文澜阁,就随便进去看了看,进去才知道,原来这就是藏四库的七阁之一。

这个时候原本当做一般景点的我已经开始敬畏了,然后走进去以后,才真正被震撼到,原来文澜阁当年在太平天国时遭受破坏,整库尽毁,然而丁申、丁丙兄弟发现残纸,于是沿着西溪一路捡拾,并且收购失散文书。

那是在1861年的初冬,太平军攻入杭州,钱塘人丁申、丁丙兄弟避难于杭州西溪。

次年正月,丁氏兄弟在街市闲逛,突然发现小摊贩用于花生、瓜子的包装纸竟全是《四库全书》的散页,二人大惊失色,急查看店主的包装纸堆,竟分拣出数十册被污损的《四库全书》,不堪入眼。

丁氏兄弟深知《四库全书》之于国家民族的重要,眼见《四库全书》已从文澜阁流入街市,深感事态严重,决定冒险施救。

他们趁夜色潜入西湖孤山脚下的文澜阁旁,见文澜阁四周满地残籍,库书已遭受前所未有的浩劫。

兄弟俩指挥家人收捡残籍,背负肩挑,运往西溪风木庵藏起来。

然而,许多典籍已经流落民间,如何将市民手中的典籍重新收集起来?杭州民间有着“敬惜字纸”的文化传统,丁氏兄弟便雇人每日沿街收购书本、散纸。

6个月中,丁氏兄弟从街市收购回文澜阁书8689册,使得1/3左右的库书得以劫后余生。

但兄弟俩深知这一典籍已成残籍,因而萌发了补齐这部典籍的念头。

他们招募了百余人,从宁波天一阁、卢氏抱经楼、汪氏振绮堂、孙氏寿松堂等江南十数藏书名家处,及长沙袁氏卧雪庐、南海孔氏“三十三万卷楼”等处,搜觅精善之本进行抄写,耗时11年,共抄书26000余册。

在《四库全书》编纂过程中曾将一些对清政府不利的文字删除,或将部分书籍排除在丛书之外,还有部分典籍漏收,丁氏兄弟借此将其收录补齐,并归还文澜阁。

如果你问为什么中国的历史没有中断,我想就是这个理由,总有人愿意用尽全力保存文化。

==================分割线======================每次看到这种历史,都会忍不住流泪,关于动机,我想有必要说明,借此以深化下主题,也就是再论为什么我们的历史没有中断?先说这个文澜阁是干嘛的吧?大家第一的反应当然就是藏书了,深一点的会知道这是江南三阁。

对四库全书有了解的会知道,四库全书编修完后,有四个备份,为了装这四个备份,修建了四个藏书阁,分别是文渊(紫禁城)、文溯(盛京故宫)、文源(圆明园)、文津(承德避暑山庄)四阁,这四阁最先修建,又称北四阁,其作用就是深藏皇宫,供皇家备览。

在北四阁相继完工时,乾隆又希望将这套书传播出去,所以下令在扬州、镇江、杭州再修藏书阁,放置四库全书,分别是扬州文汇阁、镇江文宗阁、杭州文澜阁。

因为都在江南,所以又称江南三阁。

南三阁与北四阁的作用可不一样了,北四阁的作用在于皇家使用,而南三阁则被乾隆规划成了公共图书馆,希望士子广泛使用。

可见乾隆四十八年上谕也就是说,南三阁已经不简单是一姓私有,而是士林公产,可以说自建阁以来,无数名家来访,为整体文明的推进做出了巨大贡献。

到了这一层,我想对于丁氏兄弟保存文澜阁的动机应该就能明确了,其实就是为了把这一份公共事业传递下去,一心为的是文化传承,希望所有人能够继续看到这套书,事实上,在一开始,丁氏兄弟就没有动过私有四库全书的念头,在同治三年,也就是刚刚收集完一部分的时候,丁氏兄弟就向杭州府呈报,其内容载于《文澜阁志》:敬禀者:窃西湖孤山之麓,乾隆年间敕建文澜阁尊藏《四库全书》三千五百余种,计三万六千余册,准士子钞写诵习,嘉惠艺林,诚亘古未有之旷典,亦海内罕遘之巨观也。

咸丰庚申、辛酉.杭州再陷,阁即仅存遗址,书亦散佚无余,职与弟丙,当虎口余生之际,每见丛残遗籍,上钤御宝,知系阁书,即留心敬谨珍收密藏僻地。

兹幸省城克复,重睹升平。

所有陆续收获阁书共八千六百八十九本,恐蹈亵藏之咎,理应恭缴,惟阁未建,复无地尊藏。

查有杭州府学尊经阁燹后岿然尚存,堪以珍庋。

谨缮书目清单,呈祈察收。

拟请檄饬府学教授验明暂储,遴派董事,督同管理。

并请转详各宪备案,嗣后遇有遗书随时续收拟缴。

是否有当,伏乞公祖大人察核俯赐施行,实为公便。

右禀杭州府正堂薛。

同治三年十一月初十日。

可见从收集一开始,就没有私藏之心。

那么他们是否有名利考量呢?我认为是不存在的。

关于利的考量, 当然就不存在了,西溪捡拾,十一载抄书,这种行为未必有利润,相反还得贴钱。

至于名,那就更没有了,同治三年(1864)左宗棠因丁丙抢救《四库全书》有功,保举他为江苏知县补用,六年(1867)又加赏同知衔,丁丙淡于荣利,皆不赴。

如果为了名,放着官不做还要整理书籍。

所以回到问题上来,为什么中国历史绵延不绝,我认为就是这种薪火相传的信念,从孔子感叹“文献不足也”,到现在制度源流清晰,秦汉以下,皆可稽考,留下了大量传世文献,这就是因为一辈一辈的人拼尽全力,给我们保存下来的历史。

没有别的原因,就是文化魅力,就是人格感召。

文章页顶部广告位
文章页顶部广告位
文章页顶部广告位

报歉!评论已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