谢邀。
心理学的机制不谈了,我也不是太懂心理学。
但人普遍有怀旧倾向,回想起青春往事,总会有一种特殊的感觉,因此常常美化了回忆。
可能很多老一辈的人年轻时接受的这种网络音乐,而题主你年轻时接受的不是这种音乐,自然没有认同感。
曾经有过科学研究表明,人倾向于年轻时期喜欢的东西。
以上都是老生常谈了,接下来我谈谈自己的看法。
我发现,在音乐领域,普遍存在一种现象:随着年龄增长,音乐审美反而停滞,甚至是退化。
正是这个原因,导致现在的华语乐坛依旧十分保守,薛之谦之流大红特红。
经过节目炒作后民谣,嘻哈也红过一段时间,然而大部分人只是跟风。
抖音,快手等短视频的火爆捧红了一大堆口水歌,似乎当年qq音乐三巨头的盛况又重现了。
这一现象背后的根本原因是,中国大众普遍缺乏提高音乐审美的动力,普遍缺乏音乐鉴赏的主动性。
人的进步,是需要花费大量时间精力的。
为什么人们的文学鉴赏水平往往会随着年龄增加而提高?因为人每天都进行大量的文学训练。
说话,听别人说话,看文章,写报告,查资料,甚至是看电影……生活中的方方面面,都能提高文字能力。
再加上阅历的增长,心智的成熟,人们对世界越来越了解,对问题的看法越来越深刻,想不提高文学审美都难!就算是整天沉迷网络意淫小说的,也会口味越来越高的……而音乐呢,你是无法像文学一样进行大量的接触和训练的,除非你主动去学习。
可惜,主动学习这件事太难了。
相对于文学素养的被动提高,人们的音乐素养想要提高的话,还是和市场(供给侧)配合比较现实。
如果乐坛没有了口水歌,全是制作精良的流行乐,那时人们接触到的全是高水准的音乐,音乐品味自然会提高。
可惜,这目前也是比较难做到的。
目前,我看得到的方法,是华语乐坛突然出现几个周杰伦级别的音乐鬼才,既有革新性、创造性、艺术性,又有流行性、高产性、独特性的音乐人,推动华语乐坛的发展。
华语乐坛,需要再一次的革命。
周杰伦的成功,是天时+地利+人和,现在很难再出现这种人物了。
但出现几个不同音乐类型的大神,然后爆红,还是有可能的。
期待下一代乐坛领袖的出现。
- 夏天的风 姑娘 老男孩 理想三旬 月半小夜曲 生日快乐 其实 那些年 光阴的故事 少年 后来遇见他 那女孩对我说 世界这么大还是遇见你 火红的萨日朗 想见你想见你想见你 冬眠 关键词 芒种 往后余生 关山酒 年轮说 小镇姑娘 烟雨行舟 记念 你笑起来真好看 来自天堂的魔鬼 学猫叫 你的酒馆对我打了烊 不仅仅是喜欢 浪人琵琶 卡路里 带你去旅行 红昭愿 纸短情长 最美的期待 体面 小跳蛙 悬溺 侧脸 山楂树之恋 我的名字 失眠飞行 有可能的夜晚 追光者 请先说你好 流浪 东西 星球坠落 我的将军啊 烟火里的尘埃 答案 心如止水 我们不一样 嘴巴嘟嘟 晴天 成都 告白气球 南山南 女儿情 天空之城
报歉!评论已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