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一那年,我第一次代表校队参加比赛。
决赛,我方整体实力强于对方不少,各环节优势相当明显。
可是却意外地以1:2输掉了比赛。
点评的评委,是某大学的一位老师,没有辩论经历。
他判决的主要理由是,“你方的某个例子存在争议,不好”。
那时我接触辩论,心高气傲,对荣誉看得很重。
而且见识浅薄,初次碰到这种“不公”的评判,当然不能够接受这种说法。
我的队友,更是当场就提出了抗议,一度使场面陷入僵局。
当时的感受,有不甘,有愤怒,也有难过。
这种体验,接近于“屈辱”,输给一个辩论全靠吼的对手的屈辱,输给一个评判全凭自己理解的评委的屈辱。
观众退场,我的一位学长留住了我们,讲了一段话。
(因牵扯到私人问题,且时间久远,内容有一定调整)“今天的比赛,我也觉得我们赢了。
可是这种不公平的事情太多。
我们的确比对面做得好,可是评委还是能够找出问题。
为什么我们不能让自己一点毛病都挑不出来?只要差距不是太明显,就会存在不公平的可能。
想要不受场外因素的干扰,就尽全力去做一个最大最红的苹果,让人没有任何理由不摘它。
”从那天起,“做最大最红的苹果”成为了我每次赛前都会说的话。
不管是面对什么样的评委,什么样的对手,我知道,如果我想赢,我就应该把能做的一切做到最好。
后来我也带辩论队,学弟妹们有时向我抱怨评委的不公,我都会劝他们,别怪评委怎样,先问自己,成为最大最红的苹果了吗?渐彪学长也说过,辩论比赛,打到六四开,就给评委留下很大的心证空间。
想要评委死心塌地把票投给你,就把比赛打到十零开。
当然,我也承认,十零开,要付出太多额外的努力。
辩手们当然更喜欢碰到懂辩论的评委,执中学长当评委,和普通的老师当评委,收获当然完全不同。
但辩手应该有这种理念。
因为辩论本身不只是一场竞技运动,它还是一种说服艺术。
这个技能,本身就不能超脱于生活而存在,它最终的归宿,本就是那个充满了主观意志和自由心证的俗世。
更何况在绝大多数情况下,评委的评判都不是无据可依,只不过他们的表达未必能说服你。
真正违背竞技公平性原则的情况凤毛麟角。
理解评委,理解不同类型评委的心理差异,并不断调整你辩论的风格和策略,这是辩手进步的重要方法。
我渐渐明白,辩论赛中的对方辩友,只是扮演一个干扰者的角色。
真正的对手,只有评委。
所以各位,当你又一次听到不懂辩论的评委,你就对自己说:“好家伙,又是一个难缠的对手!”
- 夏天的风 姑娘 老男孩 理想三旬 月半小夜曲 生日快乐 其实 那些年 光阴的故事 少年 后来遇见他 那女孩对我说 世界这么大还是遇见你 火红的萨日朗 想见你想见你想见你 冬眠 关键词 芒种 往后余生 关山酒 年轮说 小镇姑娘 烟雨行舟 记念 你笑起来真好看 来自天堂的魔鬼 学猫叫 你的酒馆对我打了烊 不仅仅是喜欢 浪人琵琶 卡路里 带你去旅行 红昭愿 纸短情长 最美的期待 体面 小跳蛙 悬溺 侧脸 山楂树之恋 我的名字 失眠飞行 有可能的夜晚 追光者 请先说你好 流浪 东西 星球坠落 我的将军啊 烟火里的尘埃 答案 心如止水 我们不一样 嘴巴嘟嘟 晴天 成都 告白气球 南山南 女儿情 天空之城
报歉!评论已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