谢邀先观望吧毕竟《这!就是街舞》不过刚开播,《中国有嘻哈》第一期时估计也无法预料到之后现象级的成功。
一个节目的走向还受选手个人魅力、明星嘉宾综艺感、时时热点等因素的影响,很难提前做出完全准确的预测。
《这!就是街舞》第一期播送后,我目前了解到的反馈两极分化严重——舞者们叫好声一片,表示节目远超预想;而另一部分被明星流量吸引来的对舞蹈缺乏了解的观众则认为不甚理想。
这其实也算预料之内。
《中国有嘻哈》和《这!就是街舞》虽然核心元素都是Hiphop文化的下属元素,但他们一个是舞蹈类节目一个是音乐类节目,主体的舞蹈、音乐分属不同符号体系,本质截然不同,这决定了他们的呈现形式、价值内核、审美标准等必然差异极大,不能一概而论。
客观地说,舞蹈类节目对比音乐类节目是有一定劣势的,我们很难预料这些劣势今后究竟会对节目具体造成多大的影响,但值得现在分析研究一下。
1、欣赏门槛舞蹈的欣赏门槛相较音乐更高。
符号会承载信息,想获取信息就需要解码。
舞蹈与音乐的审美门槛的差别,其实就是其解码难度的差别。
声音本身对信息的承载更直接、表达更感性,声音传递信息是线性的、暂时的,因此解码也是直接、即时的,难度不会过大。
也许大家欣赏古典音乐会有困难,但听流行音乐时你至少能够知道它“旋律优美”、“抒情、走心”或者“声音高、嗓门大”,那么审美已经成立了。
这一层次的审美很容易达成,事实上,大量观众也只停留在了这层。
舞蹈在符号体系里和绘画、雕塑属于一类,称为“造型艺术”,他们的信息传递更抽象,也更长久,因此更为固定、程序化,需要一套自己的解码体系才能获得信息。
并不是所有舞蹈都能像《雀之灵》那么形象地表意。
许多观众观看国内外现代舞作品时都表示一头雾水,不知所“云”;很多观众在《这!就是街舞》的弹幕里反映,碰到popping、hiphop这类抽象的舞种他们完全看不懂舞者在跳什么。
虽然舞蹈“长于抒情,短于叙事”,但真正有明显感情倾向的舞蹈也占少数。
更何况歌曲还有歌词的辅助。
再不济,观众可以通过歌词了解歌曲表达的内涵。
Rap更是主要通过歌词抒意,beat在信息的传递上居于次位。
而舞蹈没有了语言文字这种现有的信息源,是一套全新的符号体系,欣赏、理解舞蹈的难度自然更高。
而让没有舞蹈基础的观众去熟悉、了解这套解码体系耗费的成本明显会更高,操作难度太大。
或者说,音乐、歌词承载信息,舞蹈依赖音乐,是对信息的二次解构了,原有的信息丢失不少,而舞者的个人理解的表达更多,也因此比起音乐表达更为抽象。
北京rapper小老虎的系列视频《Freestyle很危险》某期和我国hiphop领军人物Xcrew小奇合作,很明显,大家理解小老虎的freestyle更容易,而理解小奇的freestyle则很困难。
因此,舞蹈的欣赏基础其实是不如音乐广泛的。
2、观众储备和扩增音乐和舞蹈有一个有趣的区别:音乐参与者少而爱好者多,舞蹈参与者多而爱好者少。
(这里的爱好者指并没直接参与进音乐、舞蹈的单纯票友)《中国有嘻哈》之前,不少rapper已经进行了较长时间的创作并将作品上传到各大音乐平台,积攒了不少听众,像TT、红花会、Jony J等都是自带听众群体。
这个群体覆盖各行各业,范围广,体量大,门槛低——他们不需要懂得音乐创作,却不影响享受音乐。
《中过有嘻哈》直接调动了这批听众群体。
而新吸引来的观众也能轻易地过渡成为爱好者、听众。
而很少有不是舞者的人会长时间深入地了解舞蹈、日场浏览各视频门户网站的舞蹈专区。
《这!就是街舞》直接吸引的其实是现有的街舞从业者、学习者,也就是舞者,而这个群体范围自然比音乐听众小了不少。
尤其一些特定舞种(如House、krump),不是舞者很难直观地感受舞蹈的魅力,这也为观众向爱好者的转换增添了难度。
3、评判尺度音乐节目的评判尺度相对统一的,例如:《我是歌手》虽然有腾格尔等人,但主流还是流行唱法;《中国有嘻哈》里虽有trap、old school等风格的细分,但基本也在同一评判体系之下。
而不同的舞种表达方式、表达目标可谓截然不同——芭蕾拉伸、古典内敛、街舞律动、现代舞自我表达……跨舞种如跨山,此言非虚。
最直观的例子就是之前的舞蹈类综艺《舞林争霸》中,杨丽萍这般民舞泰斗也频频表示看不懂街舞舞者们的表现。
体现在街舞里也是这样,locking、popping、breaking、house、krump等舞种对观众而言最大共同点可能就是都叫“街舞”,除此之外,它们具体的表达方式可谓天差地别。
在另一款街舞类综艺《舞力觉醒》中曾有Best Crew的Locking和三十六房的Breaking的battle,当时冯正、肖杰等裁判就表示了这两个舞种的文化背景截然不同,它们追求的东西也不一样,这样的对比其实是不成立的。
如何综合各个舞种的评判标准并令人信服,对任何舞蹈类节目而言都是一个艰难的课题。
4、观众参与度听到一首喜欢的歌你能反复听它,学会唱它,能在ktv里去和大家分享它。
而且成本极低,你基本不需要去专门投入时间、金钱进行专业、系统地学习。
没有舞蹈基础的人看到一段喜欢的舞……….(挠头看完《中国有嘻哈》,人人能哼一句“老子吃火锅你吃火锅底料”、“我想要坐在跑车里”看完《这!就是街舞》……..人人打pop?(手动滑稽很明显,观众参与度上舞蹈是不如音乐的。
舞蹈对大部分观众而言只能远观,距离感也就随之产生。
5、节目主体的呈现音乐节目体现在舞台上以唱为主,占据的空间极小,歌手表达形式较单一,因此可以附加的呈现元素也更多,例如伴舞等、魔术、道具等等,这能让舞台显得充实而更具表现力。
而舞蹈体现在舞台上,其本身则占据了舞台的主体,是视觉重心所在,在这种情况下不适宜增加太多复杂、花哨的设计,不然容易喧宾夺主。
而观众对此则容易感到单调。
歌手现场为舞蹈伴唱的表演形式也有,尤其是民族舞蹈,例如《舞林争霸》决赛沙呷俊楠的作品《花》、《中国好舞蹈》海选奚斯日古楞的作品。
但为了不妨碍舞者、保证舞者安全,歌手、乐手同常在台侧、台下,而这对观众而言就是个“多余的设计”,并不能带来直接的观感刺激。
6、附加价值音乐节目选拔出的歌手可以通过出单曲、巡演等形式继续创造大量的附加价值,观众也能持续跟踪关注歌手动态。
例如《中国好声音》后举行了全国巡演,又吸引了一波流量;《我是歌手》后音源收费能持续带来收益。
而舞蹈创造附加价值的形式则是有限的。
伴舞?舞蹈专辑?舞蹈专场?舞剧?不跳舞又有看舞剧的习惯的人又有多少呢?而且由于中国舞蹈产业不成熟,舞蹈在大众中的普及度不高,大众没有为舞蹈买单的意识。
舞蹈难以如音乐创造的丰厚的价值。
- 夏天的风 姑娘 老男孩 理想三旬 月半小夜曲 生日快乐 其实 那些年 光阴的故事 少年 后来遇见他 那女孩对我说 世界这么大还是遇见你 火红的萨日朗 想见你想见你想见你 冬眠 关键词 芒种 往后余生 关山酒 年轮说 小镇姑娘 烟雨行舟 记念 你笑起来真好看 来自天堂的魔鬼 学猫叫 你的酒馆对我打了烊 不仅仅是喜欢 浪人琵琶 卡路里 带你去旅行 红昭愿 纸短情长 最美的期待 体面 小跳蛙 悬溺 侧脸 山楂树之恋 我的名字 失眠飞行 有可能的夜晚 追光者 请先说你好 流浪 东西 星球坠落 我的将军啊 烟火里的尘埃 答案 心如止水 我们不一样 嘴巴嘟嘟 晴天 成都 告白气球 南山南 女儿情 天空之城
报歉!评论已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