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得不久前在时光网评过《爱乐之城》。
“《爱乐之城》其实还是有一定的观影门槛的。
并不是说你需要怎样的艺术鉴赏能力。
对于从小就看好莱坞动画电影的孩子们来说,歌舞片就会觉得容易理解得多。
歌舞片作为一种特定的类型片传承了快百年之久,它具有更好的情感渲染能力。
所以看不懂或者说不喜欢在很大程度上并不是因为艺术鉴赏能力的问题,而是特定文化语境下情感诉求的不同导致的。
”这个道理,其实是和 @瓦里安乌瑞恩 和 @於菟 说的差不多的。
中国电影早期也有优秀的歌舞片,这些歌舞片都很纯粹,这和时代背景息息相关。
换个角度来说,我们现在很多人都无法欣赏京剧、皮影戏…这种情况下,就很难再要求人们去欣赏歌舞片。
京剧、皮影戏、歌舞、歌剧,这些艺术形式本来就是起源于我们的日常生活当中,它们相当于现在的电影消费。
这些民间艺术形式展现了一个地域民族文化的时代特色。
至始至终,它们都是关于我们的真实生活的情感诉求的。
很难想象随着一战二战,世界格局的变化,经济全球化,西方民间艺术逐渐传播和发展,到了我们这里,就提出了“为什么中国无法拍出《歌舞青春》、《马戏之王》?”这样的问题…改革开放以来的这几十年,我们的情感诉求的变化…实在太大太大太大….你看看现在的“快手”、“抖音”….“知乎”…不不不不,至始至终,我们这几代,以后的好几代,都生活在快速转型的“碎片文化”当中….近代在信息技术的洗礼下,我们经验生活的方式,我们的经验来源已经发生了巨大的变化,伴随着这些巨大的变化的是我们的文化语境的解构和建构的主体已经开始发生了转移。
如何完成这种转移并重新回馈到个体,这可能是一个"简单"的"文化产业发展问题",但我始终认为,这项任务依靠主体但始终是个人来完成的。
………………………………………..小时候经常读童话和民间传说,后来经常看好莱坞动画电影,特别是Disney的动画电影,歌舞片段可以说很美好的部分了。
这些美好的情感,或许在一个快速发展的时代,是容不下的吧,或者从科学的角度来说,从社会发展的角度来说,从人类学的角度来说,从进化的角度来说,是不需要的吧。
事实上也的确如此。
- 夏天的风 姑娘 老男孩 理想三旬 月半小夜曲 生日快乐 其实 那些年 光阴的故事 少年 后来遇见他 那女孩对我说 世界这么大还是遇见你 火红的萨日朗 想见你想见你想见你 冬眠 关键词 芒种 往后余生 关山酒 年轮说 小镇姑娘 烟雨行舟 记念 你笑起来真好看 来自天堂的魔鬼 学猫叫 你的酒馆对我打了烊 不仅仅是喜欢 浪人琵琶 卡路里 带你去旅行 红昭愿 纸短情长 最美的期待 体面 小跳蛙 悬溺 侧脸 山楂树之恋 我的名字 失眠飞行 有可能的夜晚 追光者 请先说你好 流浪 东西 星球坠落 我的将军啊 烟火里的尘埃 答案 心如止水 我们不一样 嘴巴嘟嘟 晴天 成都 告白气球 南山南 女儿情 天空之城
报歉!评论已关闭。